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數學

考向標七下數學答案,考向標七年級數學答案

  • 數學
  • 2023-04-28
目錄
  • 考向標九年級上冊數學答案
  • 考向標七年級數學答案
  • 考向標六年級下冊數學答案
  • 考向標八年級數學上冊答案
  • 九年級數學考向標答案

  • 考向標九年級上冊數學答案

    某學校在對口圓柱邊遠山彎滾區學校活動中,原計劃贈書3000冊,由于學生的積極響應,實際贈書3780冊,其中初中部比原計劃多贈看20%,高中部比原計劃多贈了30%,問該校初、高中部原計劃各贈書多少冊?

    (人教版學習目標檢測 105頁 22題)

    一、一元方程:

    解:設該校原計劃初中部贈書X冊,則高中部贈書(3000-X)冊,有:

    1+20%)X++(1+30%)(3000-X)=3780

    解得:X=1200

    則3000-X=3000-1200=1800

    二、二元方程:

    解:設該校初中部、高中部原計劃分別贈書X、Y冊,則有:

    X+Y=3000 ①

    (1+20%)X+(1+30%)Y=3780 ②

    解埋陸余①②這個方程組得:

    X=1200

    Y=1800

    三、算術方法:

    高中部原計劃贈書:

    (3780-3000×(1+20%))÷(30%-20%)=1800(冊)

    初中部原計劃贈書:3000-1800=1200(冊)

    答:該校初中部、高中部原計劃分別贈書1200冊、1800冊。

    a-b=b-c=3/5

    a2+b2+c2=1

    問ab+bc+ca的值等于多少?

    a-b=b-c=3/5

    a-c=3/5+3/5=6/5

    (a-b)^2+(b-c)^2+(a-c)^2

    =9/25+9/25+36/25=54/25

    a^2-2ab+b^2+b^2-2bc+c^2+a^2-2ac+c^2=54/25

    2(a^2+b^2+c^2)-2(ab+bc+ac)=54/25

    2-2(ab+bc+ac)=54/25

    ab+bc+ca=-2/25

    第一題:已知關于x的多項式3x^2+x+m因式分解以后有一個因式為(3x-2)。

    (1)求m的值

    (2)將多項式分解因式

    第二題:設a=1/2m+1,b=2/1m+2,c=2/1m+3,求代數式a^2+2ab+b^2-2ac-2bc+c^2

    .

    (1)設:3x^2+x+m=(3x-2)(x-m/2)

    3x^2+x+m=3x^2-(3m/2+2)x+m

    -(3m/2+2)=1

    3m/2+2=-1

    m=-2

    (2)3x^2+x-2=(3x-2)(x+1)

    2.

    題目打錯了,應為“已知a=1/2m+1,b=1/2m+2,c=1/2m+3”

    解:a^2+2ab+b^2-2ac+c^2-2bc

    =(a+b-c)^2

    =(1/2m+1+1/2m+2-1/2m-3)^2

    =(1/2m)^2

    =1/(4*m^2)

    如圖所示,角A=40°,BD為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線,CD為三角形ABC的補角角ACE的平分線,它與BD交于D,求角D的度數

    解:∵∠ACD=(∠A+∠ABC)/2

    ∴∠BCD=∠ACD+∠ACB=(∠A+∠ABC)/2+∠ACB

    又∵∠DBC=∠ABC/2,∠A+∠ACB+∠ABC=180°,∠A=40°

    ∴∠DBC+∠BCD=(∠A+∠ABC)/2+∠ACB+∠ABC/2=∠A/2+∠ACB+∠ABC

    =180°-∠A/2=160°

    ∴∠D=180°-(∠DBC+∠BCD)=20°

    注:/表示除號

    在△ABC中,∠A=2∠C,AC=2AB.求證:∠B=90度 . 圖就是一個三角形上面標ABC

    角A的平分線AD交BC于點D.設點E為AC的中點,連接DE

    因為角A=2角C

    所以角DAE=角C

    所以DE垂直平分AC,所以角DEA=90度

    因為AC=2AB

    所以AB=AE

    所以三角形BAD全等于三角形EAD(SAS)

    所以角B=角DEA=90度

    所以角B=90度

    王某購進某種商品,月初出售可獲利1000元.再將本利投資到月末可獲利

    1.5%.若將該商品月末出售時就可悉謹獲利1500元,但要付50元保管費,經過王某核算后發現月初出售合算.問,王某開始至少投資多少元.

    解:設王某開始至少投資x元.

    月初出售月末獲利:1000+(x+1000)1.5%

    月末出售獲利: 1500-50

    1000+(x+1000)*1.5%>=1500-50

    x>=29000

    有一戶人家4.5兩月共用水15m3(已知5月份用水量大于4月份用水量),設4月份用水量為x,求4.5兩月水費。(以x的代數式解答,并化簡)

    用水不超過6m3的部分,每立方收2元;用水超過6m3,不超過10m3的部分,每立方收4元;用水超過10立方的部分,每立方收8元。

    解答:2x<15

    x<7.5

    則需要分類考慮:

    x<6

    15-x>10 => x<5

    當x<=5時,

    4月水費為2x,5月水費為2*6 + 4*4 + 8*(5-x) ,合計 68-6x

    當5

    4月水費為2x,5月水費為2*6 + 4*(9-x) ,合計 48 - 2x

    當6<=x<7.5時,

    4月水費為2*6 + 4*(x-6) ,5月水費為2*6 + 4*(9-x),合計36

    一共3個解答式,應該符合要求了

    這個題目就是分類分清楚就好了

    關鍵是分類點如何找到,其實不難

    題目(圖我不方便畫):在三角形abc中,bp是三角形的外角角dba的平行線,cp是角acb的平分線,且角a等于50°,求角bpc的度數。

    問題補充:要寫根據,或者寫推理 ,急,對了加分~~~~~~

    a

    p

    ∠BPC的度數為25°

    解答如下:

    (1)∠DBA = 2∠2 = ∠A +∠ACB = ∠A+2∠1

    (2)∠CPB +∠PBA = ∠A +∠ACP即

    ∠CPB +∠2 = 50°+∠1

    將(2)式兩邊同乘以2得

    (3)2∠CPB+ 2∠2 = 100°+2∠1

    將(1)式的2∠2的值∠A+2∠1帶入到(3)式可得:

    2∠CPB=50°

    所以∠CPB=25°

    某城市出租車收費標準為:(1).起步費(3千米)6元。(2)3千米后每千米1.2元。劉老師第一次乘了8千米,花去12元,第二次乘了11千米,花去了15.6元,請你編一道適當的問題,列出相應的二元一次方程組,寫出求解過程。

    某城市出租車收費標準為:(1)起步費(三千米)8元;(2)3千米后每千米1.5元。李老師第一次乘了9千米花去20元,請你編適當的問題。列相應的2元1次方程組。寫出求解過程。

    解:9千米中頭3千米8元,后6千米每千米1.5元,應該是9元,共花17元,與20元不符。

    20元車費中,開始的8元走3千米,余12元,可走12÷1.5=8千米 共11千米,與9千米不符。

    已知2的a次方減2的-a次方等于6,求4的a次方加4的-a次方的值

    ^a+4^-a

    =2^2a+2^-2a

    =(2^a-2^-a)2+2*2^a*2^-a

    =6^2+2

    =38

    七年級下學期數學題:某足協舉辦一次足球賽,其記分及獎勵如下:勝一場積3分,獎勵1500元/人;平一場積1分,獎勵700元/人;負一場積0分,獎勵0元,當比賽進行到第12輪(每隊均需比賽12場)時,A隊共積19分。(1)請通過計算判斷A隊勝、平、負各幾場。(2)若每賽一場,每名參賽隊員均得出場費500元,設A隊中某一名參賽隊員所得的獎金與出場費和為W元,試求是W的最大值

    1)勝:6 負:5 平:1

    勝:5 負:3 平:4

    勝:4 負:1 平:7

    三種情況。

    (2)W的最大值為16900元,為勝4 負1 平7的情況下的錢最多

    (其實計算就行了)

    .若∠α與∠β互余,且∠α=(5x+8)°,∠β=(4x-8)°,試求∠α與∠β.

    2.已知直線AB、CD相交于O點,∠AOC+∠BOD=124°,求∠AOD

    .由題意,得5x+8+4x-8=90

    解得x=10

    把x=10代入上式得

    ∠α=5x+8=5×10+8=58°

    ∠β=4x-8=4×10-8=32°

    2.設∠AOD=x°

    得∠AOC+X=180°

    ∠BOD+X=180°

    ∴∠AOC=∠BOD=124÷2=62°

    ∴ x=180-62=118°

    即∠AOD=118°

    二、填空題(1分1空,共31分)

    1、牛頓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體在不受到外力時,總保持_________________狀態或______狀態。

    2、影響某物體所受摩擦力大小的兩因素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右圖觀察到的現象,可知汽車在運動過程中速度突然(填“變大”或“變小”)時,乘客由于____________而向前傾倒。

    4、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同一物體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約為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的 1/6 ,在地球上質量為 60 千克的人,到月球上他受到的重力為______牛頓,質量是______千克。

    6、質量為50千克的物體,在20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牛,物體受到桌面的支持力是__________牛。若該物體運動速度增大,這時摩擦力____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7、重力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它的方向總是_________________。

    8、汽車輪胎表面制成凹凸的花紋形狀,這是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增大摩擦,在機器的軸承的加入潤滑油是為_________摩擦。自行車剎車時,用力捏閘,因增大了閘皮與車輪閘的_________,而增大了它們之間的滑動摩擦力。

    9、如圖所示,用20牛的水平力將重8牛的物體壓在豎直的墻壁上,則墻壁受到的壓力是______牛,若物體沿著墻壁勻速下滑,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______牛,方向__________________

    10、種子萌發是__________運動,雷電現象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運動。

    11、人在順風時跑步要比在逆風時的成績好,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________有關。

    12、教室里的課桌處于靜止狀態,這是因為桌子受到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作用,這兩個力是_______________

    13、一物體重為2000牛,在下面兩種情況下,求起重機的鋼絲繩對物體的拉力

    (1)物體懸吊在空中靜止時,拉力是____________牛

    (2)物體以0.5米/秒的速度勻速上升時,拉力是______________牛

    14、小麗用100牛的水平力推動木箱向右以2米/秒的速度作勻速直線運動,則木箱受到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____牛。若要使木箱以5米/秒的速度向右作勻速直線運動,則人的推力大小應是__________牛,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____牛。

    三、作圖題(共9分)

    1、如圖,質量均勻的球掛在墻上,如果重力為3牛,用力的圖示畫出它受到的重力。

    2、一物體靜止在斜面上,對斜面的壓力為30牛,用力的圖示表示壓力(壓力的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

    3、一小車受到一75牛水平向左拉的力,作用點在A點,請用力的圖示法表示出該力。

    四、計算題(3+3+4,共10分)

    1、我國上海磁懸列車從上海地鐵龍陽路站到浦東國際機場全程30千米,單程行駛只要8分鐘,則它行駛的平均速度為多少?

    2、質量為0.5噸的木板車,在平直路面上勻速運動時,板車受到的阻力是車重的1/10,問運輸工人拉板車所用的拉力是多大?(g = 10牛/千克)

    3、在建設中經常要用到爆破技術,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條0.96米長的引火線來使裝在鉆孔里的炸藥爆炸,引火線燃燒的速度為0.008米/秒,點火者點著引火線后,以5米/秒的平均速度跑開,問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離爆炸地點500米遠的安全地區?

    答案:

    二、填空

    1、勻速直線運動靜止

    2、壓力的大小物體表面的粗糙程度

    3、變小

    4、使物體發生形變 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5、98 60

    6、200490變小

    7、地球的吸引 豎直向下

    8、增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減小壓力

    9、208豎直向上

    10、生命聲運動、光運動、電運動、熱運動

    11、方向

    12、重力支持力一對平衡力

    13、20002000

    14、100100100

    四、計算

    1、62.5米/秒(225千米/時)

    2、500N

    3、能(t1=120、t2=100秒)

    1.有大小兩種盛酒的桶,已經知道5個大桶加上1個小桶可以盛酒3斛,1個大桶加上5個小桶可以盛酒2斛。1個大桶、1個小桶分別可以盛酒多少斛?

    2.取一根彈簧,使他懸掛2kg物體時,長度是16.4cm;懸掛5kg物體時,長度是17.9cm。彈簧應取多長?

    方程解答!

    要過程

    .

    解 設大桶可裝酒X斛,小桶可裝酒Y斛。

    則5X+1Y=3

    X+5Y=2

    解出X=13/24斛 y=7/24斛

    2.解:彈簧增加3kg 彈簧增長17.9-16.4=1.5cm

    所以每增加1kg 彈簧增加1.5/3=0.5cm

    所以彈簧在不加物體時的長度是16.4-0.5*2=15.4cm

    如圖所示,角A=40°,BD為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線,CD為三角形ABC的補角角ACE的平分線,它與BD交于D,求角D的度數。

    解:∵∠ACD=(∠A+∠ABC)/2

    ∴∠BCD=∠ACD+∠ACB=(∠A+∠ABC)/2+∠ACB

    又∵∠DBC=∠ABC/2,∠A+∠ACB+∠ABC=180°,∠A=40°

    ∴∠DBC+∠BCD=(∠A+∠ABC)/2+∠ACB+∠ABC/2=∠A/2+∠ACB+∠ABC

    =180°-∠A/2=160°

    ∴∠D=180°-(∠DBC+∠BCD)=20°

    注:/表示除號

    考向標七年級數學答案

    七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試題

    第I卷(選擇題 共48分)

    注意事項:

    第Ⅰ卷為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案寫在試卷上無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圖是四種汽車的標志圖,其中是軸對稱圖形的有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2.用科學記數法表示0.000043這個數的結果為

    A.4.3×10-4B.4.3×10-5C.4.3×10-6仿汪 D.43×10-5

    3.以 為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組是

    A. B. C. D.

    4.如圖,過△ABC的頂點A,作BC邊上的高,以下作法正確的是

    A. B. C.D.

    5.下列計算 正確的是()

    A.a2?a3=a5 B.a2+a3=a5 C.(a3)2=a5 D. a3÷a2=1

    6.如圖,已知AB∥CD,若∠A=25°,∠E=40°,則∠C等于

    A.40° B.65° C.115° D.25°

    7.如圖,AD是△ABC的角平分線,點O在AD上,且OE⊥BC于點E,∠BAC=60°,

    ∠C=80°,則∠EOD的度數為

    A.20° B.30° C.10° D.15°

    8.計算(13)0×2-2的結果是( )

    A.43 B.-4 C.-43 D.14

    9.小明不小心把一塊三角形形狀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塊,如圖①,②,③,他想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塊大小形狀完全一樣的玻璃,你認為他應該帶

    A.① B.② C.③ D.①和②

    10.如圖,在△ABC中,∠BAC=100°,DF、 EG分別是AB、AC的垂直平分線,則∠DAE等于

    A.50° B.45° C.30° D.20°

    11.下列運算中,正確的是

    A.(x+2)2=x2+4B.(-a+b)(a+b)=b2-a2

    C.(x-2)(x+3)=x2-6D.3a3b2÷a2b2=3ab

    12.如圖,在△ABC中,P為BC上一點,P R⊥ AB,垂足為R,PS⊥AC,垂足為S,AQ=PQ,PR=PS.下面三個結論:①AS=AR;②QP∥AR;③△BRP≌△CSP.其中正確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①②③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102分)

    注意事項:

    1.第Ⅱ卷為非選擇題,請考生用藍、黑色鋼筆(簽字筆)或圓珠筆直接在試卷上作答.

    2.答卷前,請考生先將考點、姓名、準考證號、座號填寫在試卷規定的位置.

    得分 評卷人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

    13.計算:(x+3)(2x-4)=______________.

    14.已知甲種面包每個2元,乙種面包每個2.5元.某人買了x個甲種面包和y個乙種面包,共花了30元.請根據題意列出關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______________.

    15.已知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為3和6,那么第三邊長x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____.

    16.如圖,直線a∥b,∠C=90°,則∠α=______________.

    17.如圖,點F、C在線段BE上,且∠1=∠2,BC=EF,若要使△ABC≌△DEF,則還須補充一個條件______________. (只寫一個 條件即可)

    和大塌18.如圖,等邊△ABC的邊長為1,在邊AB上有一喚圓點P,Q為BC延長線上的一點,且CQ=PA,過點P作PE⊥AC于點E,連接PQ交AC于點D,則DE的長為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9個小題,共78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得分 評卷人

    19. (本小題滿分7分)

    (1)(-a)2?(a2)2÷a3

    (2)先化簡,再求值:(2a+1)2-(2a-1)(2a+1),其中a=-34.

    得分 評卷人

    20. (本小題滿分7分)

    (1)解方程組x+y=12x+y=2.

    (2)填寫推理理由:

    已知:如圖,CD∥EF,∠1=∠2.

    求證:∠3=∠ACB.

    證明:∵CD∥EF(已知),

    ∴∠DC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1=∠2(已知),

    ∴∠DCB=∠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D∥C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C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評卷人

    21. (本小題滿分7分)

    如圖,點A、B、D、E在同一直線上,AD=EB,BC∥DF,∠C=∠F.

    求證:AC=EF.

    得分 評卷人

    22. (本小題滿分8分)

    某公司今年1月份調整了職工的月工資分配方案,調整后月工資由基本保障工資和計件獎勵工資兩部分組成(計件獎勵工資=銷售每件的獎勵金額×銷售的件數).下表是甲、乙兩位職工今年五月份的工資情況信息:

    職工 甲 乙

    月銷售件數(件) 200 180

    月工資(元) 1800 1700

    試求工資分配方案調整后職工的月基本保障工資和銷售每件產品的獎勵金額各多少元?

    得分 評卷人

    23. (本小題滿分8分)

    如圖,已知AD∥BE,∠1=∠C,求證:∠A=∠E.

    得分 評卷人

    24. (本小題滿分8分)

    觀察下列方程組,解答問題:

    ① x-y=22x+y=1;②x-2y=63x+2y=2;③ x-3y=124x+3y=3;…

    (1)在以上3個方程組的解中,你發現x與y有什么數量關系?請寫出這一關系.(不必說理)

    (2)請你構造第④個方程組,使其滿足上述方程組的結構特征,并驗證(1)中的結論.

    得分 評卷人

    25. (本小題滿分9分)

    已知:如圖,點D是△ABC內的一點,且滿足BD=CD,∠ABD=∠ACD.

    求 證:(1)AB=AC;

    (2)AD⊥BC.

    得分 評卷人

    26. (本小題滿分12分)

    如圖1,CE平分∠ACD,AE平分∠BAC,且∠EAC+∠ACE=90°.

    (1)請判斷AB與CD的位置關系,并說明理由;

    (2)如圖2,當∠E=90°且AB與CD的位置關系保持不變,當直角頂點E點移動時,寫出∠BAE與∠ECD的數量關系,并說明理由;

    (3)如圖3,P為線段AC上一定點,點Q為直線CD上一動點,且AB與CD的位置關系保持不變,當點Q在射線CD上運動時(點C除外),∠CPQ+∠CQP與∠BAC有何數量關系?寫出結論,并加以證明.

    得分 評卷人

    27. (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點C為線段AB上一點,分別以AC、BC為邊在線段AB的同側作△ACD和△BCE,且CA=CD,CB=CE,∠ACD=∠BCE,直線AE與BD交于點F.

    (1)如圖1,若∠ACD=60°,則∠AFB的度數為_________________;

    (2)如圖2,若∠ACD=α,則∠AFB=_________________(用含α的代數式表示);

    (3)將圖2中的△ACD繞點C沿順時針方向旋轉任意角度(交點F至少在BD、AE中一條線段上),如圖3,試探究∠AFB和α的數量關系,并予以證明.

    七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試卷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 C A A B A D C D B A

    二、填空

    13.2x2+2x-12

    14.2x+2.5y=30

    15.3

    考向標六年級下冊數學答案

    知識有重量,但成就有光澤。有人感覺到知識的力量,但更多的人只看到成就的光澤。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七年級下冊數學試卷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3分)下列各數: 、 、0.101001…(中間0依次遞增)、﹣π、 是無理數的有()

    A. 1個 B. 2個 C. 3個 D. 4個

    考點: 無理數.

    分析: 根據無理數的定義(無理數是指無限不循環小數)判斷即可.

    解答: 解:無理數有 ,0.101001…(中間0依次遞增),﹣π,共3個,

    故選C.

    點評:數首 考查了無理數的應用,注意:無理數是指無限不循環小數,無理數包括三方面的數:①含π的,②開方開不盡的根式,③一些有規律的數.

    2.(3分)(2001?北京)已知:如圖AB∥CD,CE平分∠ACD,∠A=110°,則∠ECD等于()

    A. 110° B. 70° C. 55° D. 35°

    考點: 平行線的性質;角平分線的定義.

    專題: 計算題.

    分析: 本題主要利用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再根據角平分線的概念進行做題.

    解答: 解:∵AB∥CD,

    根據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得:

    ∴∠ACD=180°﹣∠A=70°.

    再根據角平分線的定義,得:∠ECD= ∠ACD=35°.

    故選D.

    點評: 考查了平行線的性質以及角平分線的概念.

    3.(3分)下列調查中,適宜采用全面調查方式的是()

    A. 了解我市的空氣污染情況

    B. 了解電視節目《焦點訪談》的收視率

    C. 了解七(6)班每個同學每天做家庭作業的時間

    D. 考查某工廠生產的一批手表的防水性能

    考點: 全面調查與抽樣調查.

    分析: 由普查得到的調查結果比較準確,但所費人力、物力和時間較多,而抽樣調查得到的調查結果比較近似.

    解答: 解:A、不能全面調查,只能抽查;

    B、電視臺對正在播出的某電視節目收視率的調查因為普查工作量大,適合抽樣調查;

    C、人數不多,容易調查,適合全面調查;

    D、數量較大,適合抽查.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抽樣調查和全面調查的區別,選擇普查還是抽樣薯侍數調查要根據所要考查的對象的特征靈活選用,一般來說,對于具有破壞性的調查、無法進行普查、普查的意義或價值不大時,應選擇抽樣調查,對于精確度要求高的調查,事關重大的調查往往選用普查.

    4.(3分)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的解集在數軸上表示為()

    A. B. C. D.

    考點: 在數軸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分析: 分別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解集,并在數軸上表示出來即可.

    解答: 解: ,由①得,x<2,由②得,x≥0,

    故此不等式組的解集為:0≤x<2,

    在數軸上表示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在數軸上表示不等式組的解集,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間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則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5.(3分)二元一次方程2x+y=8的正整數解有()

    A. 2個 B. 3個 C. 4個 D. 5個

    考點: 解二元一次方程.

    專題: 計算題.

    分析: 將x=1,2,3,…,代入方程求出y的值為正整數即可.

    解答: 解:當x=1時,得2+y=8,即談蠢y=6;當x=2時,得4+y=8,即y=4;當x=3時,得6+y=8,即y=2;

    則方程的正整數解有3個.

    故選B

    點評: 此題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注意x與y都為正整數.

    6.(3分)若點P(x,y)滿足xy<0,x<0,則P點在()

    A. 第二象限 B. 第三象限 C. 第四象限 D. 第二、四象限

    考點: 點的坐標.

    分析: 根據實數的性質得到y>0,然后根據第二象限內點的坐標特征進行判斷.

    解答: 解:∵xy<0,x<0,

    ∴y>0,

    ∴點P在第二象限.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了點的坐標平面內的點與有序實數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坐標:直角坐標系把平面分成四部分,分別叫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標軸上的點不屬于任何一個象限.

    7.(3分)如圖,AB∥CD,∠A=125°,∠C=145°,則∠E的度數是()

    A. 10° B. 20° C. 35° D. 55°

    考點: 平行線的性質.

    分析: 過E作EF∥AB,根據平行線的性質可求得∠AEF和∠CEF的度數,根據∠E=∠AEF﹣∠CEF即可求得∠E的度數.

    解答: 解:過E作EF∥AB,

    ∵∠A=125°,∠C=145°,

    ∴∠AEF=180°﹣∠A=180°﹣125°=55°,

    ∠CEF=180°﹣∠C=180°﹣145°=35°,

    ∴∠E=∠AEF﹣∠CEF=55°﹣35°=20°.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平行線的性質,解答本題的關鍵是作出輔助線,要求同學們熟練掌握平行線的性質: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8.(3分)已知 是方程組 的解,則 是下列哪個方程的解()

    A. 2x﹣y=1 B. 5x+2y=﹣4 C. 3x+2y=5 D. 以上都不是

    考點: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專題: 計算題.

    分析: 將x=2,y=1代入方程組中,求出a與b的值,即可做出判斷.

    解答: 解:將 方程組 得:a=2,b=3,

    將x=2,y=3代入2x﹣y=1的左邊得:4﹣3=1,右邊為1,故左邊=右邊,

    ∴ 是方程2x﹣y=1的解,

    故選A.

    點評: 此題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方程組的解即為能使方程組中兩方程成立的未知數的值.

    9.(3分)下列各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A. B. C. D.

    考點: 立方根;算術平方根.

    分析: 根據立方根,平方根的定義判斷即可.

    解答: 解:A、a為任何數時,等式都成立,正確,故本選項錯誤;

    B、a為任何數時,等式都成立,正確,故本選項錯誤;

    C、原式中隱含條件a≥0,等式成立,正確,故本選項錯誤;

    D、當a<0時,等式不成立,錯誤,故本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立方根和平方根的應用,注意:當a≥0時, =a,任何數都有立方根

    10.(3分)若不等式組 的整數解共有三個,則a的取值范圍是()

    A. 5

    考點: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整數解.

    分析:首先確定不等式組的解集,利用含a的式子表示,根據整數解的個數就可以確定有哪些整數解,根據解的情況可以得到關于a的不等式,從而求出a的范圍.

    解答: 解:解不等式組得:2

    ∵不等式組的整數解共有3個,

    ∴這3個是3,4,5,因而5≤a<6.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整數解,正確解出不等式組的解集,確定a的范圍,是解答本題的關鍵.求不等式組的解集,應遵循以下原則:同大取較大,同小取較小,小大大小中間找,大大小小解不了.

    二、填空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11.(3分)(2009?恩施州)9的算術平方根是3.

    考點: 算術平方根.

    分析: 如果一個非負數x的平方等于a,那么x是a的算術平方根,根據此定義即可求出結果.

    解答: 解:∵32=9,

    ∴9算術平方根為3.

    故答案為:3.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了算術平方根的等于,其中算術平方根的概念易與平方根的概念混淆而導致錯誤.

    12.(3分)把命題“在同一平面內,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寫出“如果…,那么…”的形式是:在同一平面內,如果兩條直線都垂直于同一條直線,那么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考點: 命題與定理.

    分析: 根據命題題設為: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都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結論為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得出即可.

    解答:解:“在同一平面內,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改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為:“在同一平面內,如果兩條直線都垂直于同一條直線,那么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故答案為:兩條直線都垂直于同一條直線,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點評:本題考查了命題與定理:判斷事物的語句叫命題,命題由題設和結論兩部分組成;正確的命題稱為真命題,錯誤的命題稱為假命題;經過推理論證的真命題稱為定理.

    13.(3分)將方程2x+y=25寫成用含x的代數式表示y的形式,則y=25﹣2x.

    考點: 解二元一次方程.

    分析: 把方程2x+y=25寫成用含x的式子表示y的形式,需要把含有y的項移到方程的左邊,其它的項移到另一邊即可.

    解答: 解:移項,得y=25﹣2x.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方程的基本運算技能,表示誰就該把誰放到方程的左邊,其它的項移到另一邊.

    此題直接移項即可.

    14.(3分)不等式x+4>0的最小整數解是﹣3.

    考點: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數解.

    分析: 首先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質解不等式,再從不等式的解集中找出適合條件的正整數即可.

    解答: 解:x+4>0,

    x>﹣4,

    則不等式的解集是x>﹣4,

    故不等式x+4>0的最小整數解是﹣3.

    故答案為﹣3.

    點評: 本題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數解,正確解不等式,求出解集是解答本題的關鍵.解不等式應根據不等式的基本性質.

    15.(3分)某校在“數學小論文”評比活動中,共征集到論文60篇,并對其進行了評比、整理,分成組畫出頻數分布直方圖(如圖),已知從左到右5個小長方形的高的比為1:3:7:6:3,那么在這次評比中被評為優秀的論文有(分數大于或等于80分為優秀且分數為整數)27篇.

    考點: 頻數(率)分布直方圖.

    分析:根據從左到右5個小長方形的高的比為1:3:7:6:3和總篇數,分別求出各個方格的篇數,再根據分數大于或等于80分為優秀且分數為整數,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從左到右5個小長方形的高的比為1:3:7:6:3,共征集到論文60篇,

    ∴第一個方格的篇數是: ×60=3(篇);

    第二個方格的篇數是: ×60=9(篇);

    第三個方格的篇數是: ×60=21(篇);

    第四個方格的篇數是: ×60=18(篇);

    第五個方格的篇數是: ×60=9(篇);

    ∴這次評比中被評為優秀的論文有:9+18=27(篇);

    故答案為:27.

    點評:本題考查讀頻數分布直方圖的能力和利用統計圖獲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統計圖獲取信息時,必須認真觀察、分析、研究統計圖,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解決問題.

    16.(3分)我市A、B兩煤礦去年計劃產煤600萬噸,結果A煤礦完成去年計劃的115%,B煤礦完成去年計劃的120%,兩煤礦共產煤710萬噸,求去年A、B兩煤礦原計劃分別產煤多少萬噸?設A、B兩煤礦原計劃分別產煤x萬噸,y萬噸;請列出方程組.

    考點: 由實際問題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組.

    分析:利用“A、B兩煤礦去年計劃產煤600萬噸,結果A煤礦完成去年計劃的115%,B煤礦完成去年計劃的120%,兩煤礦共產煤710萬噸”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求解即可.

    解答: 解:設A礦原計劃產煤x萬噸,B礦原計劃產煤y萬噸,根據題意得:

    故答案為:: ,

    點評: 本題考查了由實際問題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組的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從題目中找到兩個等量關系,這是列方程組的依據.

    17.(3分)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已知線段AB∥x軸,端點A的坐標是(﹣1,4)且AB=4,則端點B的坐標是(﹣5,4)或(3,4).

    考點: 坐標與圖形性質.

    分析: 根據線段AB∥x軸,則A,B兩點縱坐標相等,再利用點B可能在A點右側或左側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線段AB∥x軸,端點A的坐標是(﹣1,4)且AB=4,

    ∴點B可能在A點右側或左側,

    則端點B的坐標是:(﹣5,4)或(3,4).

    故答案為:(﹣5,4)或(3,4).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了坐標與圖形的性質,利用分類討論得出是解題關鍵.

    18.(3分)若點P(x,y)的坐標滿足x+y=xy,則稱點P為“和諧點”,如:和諧點(2,2)滿足2+2=2×2.請另寫出一個“和諧點”的坐標(3,).

    考點: 點的坐標.

    專題: 新定義.

    分析: 令x=3,利用x+y=xy可計算出對應的y的值,即可得到一個“和諧點”的坐標.

    解答: 解:根據題意得點(3, )滿足3+ =3× .

    故答案為(3, ).

    點評:本題考查了點的坐標平面內的點與有序實數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坐標:直角坐標系把平面分成四部分,分別叫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標軸上的點不屬于任何一個象限.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46分)

    19.(6分)解方程組 .

    考點: 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分析: 先根據加減消元法求出y的值,再根據代入消元法求出x的值即可.

    解答: 解: ,

    ①×5+②得,2y=6,解得y=3,

    把y=3代入①得,x=6,

    故此方程組的解為 .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熟知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加減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20.(6分)解不等式: ,并判斷 是否為此不等式的解.

    考點: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估算無理數的大小.

    分析: 首先去分母、去括號、移項合并同類項,然后系數化成1即可求得不等式的解集,然后進行判斷即可.

    解答: 解:去分母,得:4(2x+1)>12﹣3(x﹣1)

    去括號,得:8x+4>12﹣3x+3,

    移項,得,8x+3x>12+3﹣4,

    合并同類項,得:11x>11,

    系數化成1,得:x>1,

    ∵ >1,

    ∴ 是不等式的解.

    點評: 本題考查了解簡單不等式的能力,解答這類題學生往往在解題時不注意移項要改變符號這一點而出錯.

    解不等式要依據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在不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或整式不等號的方向不變;在不等式的兩邊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正數不等號的方向不變;在不等式的兩邊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的方向改變.

    21.(6分)學著說點理,填空:

    如圖,AD⊥BC于D,EG⊥BC于G,∠E=∠1,可得AD平分∠BAC.

    理由如下:

    ∵AD⊥BC于D,EG⊥BC于G,(已知)

    ∴∠ADC=∠EGC=90°,(垂直定義)

    ∴AD∥EG,(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1=∠2,(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E=∠3,(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E=∠1(已知)

    ∴∠2=∠3(等量代換)

    ∴AD平分∠BAC(角平分線定義)

    考點: 平行線的判定與性質.

    專題: 推理填空題.

    分析: 根據垂直的定義及平行線的性質與判定定理即可證明本題.

    解答: 解:∵AD⊥BC于D,EG⊥BC于G,(已知)

    ∴∠ADC=∠EGC=90°,(垂直定義)

    ∴AD∥EG,(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1=∠2,(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E=∠3,(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E=∠1(已知)

    ∴∠2=∠3(等量代換)

    ∴AD平分∠BAC(角平分線定義 ).

    點評: 本題考查了平行線的判定與性質,屬于基礎題,關鍵是注意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定理的綜合運用.

    22.(8分)在如圖所示的正方形網格中,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為1,格點三角形(頂點是網格線的交點的三角形)ABC的頂點A、C的坐標分別為(﹣4,5),(﹣1,3).

    (1)請在如圖所示的網格平面內作出平面直角坐標系;

    (2)請把△ABC先向右移動5個單位,再向下移動3個單位得到△A′B′C′,在圖中畫出△A′B′C′;

    (3)求△ABC的面積.

    考點: 作圖-平移變換.

    分析: (1)根據A點坐標,將坐標軸在A點平移到原點即可;

    (2)利用點的坐標平移性質得出A,′B′,C′坐標即可得出答案;

    (3)利用矩形面積減去周圍三角形面積得出即可.

    解答: 解:(1)∵點A的坐標為(﹣4,5),

    ∴在A點y軸向右平移4個單位,x軸向下平移5個單位得到即可;(2)如圖所示:△A′B′C′即為所求;(3)△ABC的面積為:3×4﹣ ×3×2﹣×1×2﹣ ×2×4=4.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了平移變換以及三角形面積求法和坐標軸確定方法,正確平移頂點是解題關鍵.

    23.(10分)我市中考體育測試中,1分鐘跳繩為自選項目.某中學九年級共有若干名女同學選考1分鐘跳繩,根據測試評分標準,將她們的成績進行統計后分為A、B、C、D四等,并繪制成下面的頻數分布表(注:5~10的意義為大于等于5分且小于10分,其余類似)和扇形統計圖(如圖).

    等級 分值 跳繩(次/1分鐘) 頻數

    A 12.5~15 135~160 m

    B 10~12.5 110~135 30

    C 5~10 60~110 n

    D 0~5 0~60 1

    (1)m的值是14,n的值是30;

    (2)C等級人數的百分比是10%;

    (3)在抽取的這個樣本中,請說明哪個分數段的學生最多?

    (4)請你幫助老師計算這次1分鐘跳繩測試的及格率(10分以上含10分為及格).

    考點: 扇形統計圖;頻數(率)分布表.

    分析: (1)首先根據B等級的人數除以其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得總人數,然后乘以28%即可求得m的值,總人數減去其他三個小組的頻數即可求得n的值;

    (2)用n值除以總人數即可求得其所占的百分比;

    (3)從統計表的數據就可以直接求出結論;

    (4)先計算10分以上的人數,再除以50乘以100%就可以求出結論.

    解答: 解:(1)觀察統計圖和統計表知B等級的有30人,占60%,

    ∴總人數為:30÷60%=50人,

    ∴m=50×28%=14人,

    n=50﹣14﹣30﹣1=5;(2)C等級所占的百分比為: ×100%=10%;(3)B等級的人數最多;(4)及格率為: ×100%=88%.

    點評: 本題考查了頻數分布表的運用,扇形統計圖的運用,在解答時看懂統計表與統計圖得關系式關鍵.

    24.(10分)(2012?益陽)為響應市政府“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號召,某小區計劃購進A、B兩種樹苗共17棵,已知A種樹苗每棵80元,B種樹苗每棵60元.

    (1)若購進A、B兩種樹苗剛好用去1220元,問購進A、B兩種樹苗各多少棵?

    (2)若購買B種樹苗的數量少于A種樹苗的數量,請你給出一種費用最省的方案,并求出該方案所需費用.

    考點: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應用;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

    專題: 壓軸題.

    分析: (1)假設購進A種樹苗x棵,則購進B種樹苗(17﹣x)棵,利用購進A、B兩種樹苗剛好用去1220元,結合單價,得出等式方程求出即可;

    (2)結合(1)的解和購買B種樹苗的數量少于A種樹苗的數量,可找出方案.

    解答: 解:(1)設購進A種樹苗x棵,則購進B種樹苗(17﹣x)棵,根據題意得:

    80x+60(17﹣x )=1220,

    解得:x=10,

    ∴17﹣x=7,

    答:購進A種樹苗10棵,B種樹苗7棵;(2)設購進A種樹苗x棵,則購進B種樹苗(17﹣x)棵,

    根據題意得:

    17﹣x

    解得:x> ,

    購進A、B兩種樹苗所需費用為80x+60(17﹣x)=20x+1020,

    則費用最省需x取最小整數9,

    此時17﹣x=8,

    這時所需費用為20×9+1020=1200(元).

    答:費用最省方案為:購進A種樹苗9棵,B種樹苗8棵.這時所需費用為1200元.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應用以及一元一次方程應用,根據一次函數的增減性得出費用最省方案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七年級下冊數學試卷及答案相關文章:

    ★七年級數學下冊復習題答案

    ★七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試卷題

    ★人教版七年級下數學期末試卷

    ★七年級下冊蘇科版數學期末測試卷

    ★2020七年級下數學復習重點試題

    ★七年級下數學練習冊答案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課本練習題答案

    ★七年級數學單元測試題

    ★七年級數學下冊練習冊參考答案

    ★2020七年級下冊數學復習題

    考向標八年級數學上冊答案

    y=x+3.....(1) 把(1)代入(2),即7x+5(x+3)=9解得x=0.5 把x=0.5代入(1)

    7x+5y=9...(2) y=0.5+3 解得y=3.5

    3s-t=5....(1) (1)*2+(2),即高塵11s=25解得s=25/11把s=25/11代入(1)

    5s+2t=15..(2) 3*25/11-t=5解得t=20/11

    時間關系只能先打出這些

    抱歉,后面的我爭族態取時間補上戚穗禪

    九年級數學考向標答案

    知識如果不能改變思想,使之變得完善,那就把它拋棄,擁有知識,卻毫無本事------不知如何使用,還不如什么都沒有學,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七年級下冊數學試卷答案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1.駱駝被稱為“沙漠之舟”,它的體溫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在這一問題中,自變量是(C)

    A.沙漠B.駱駝C.時間D.體溫

    2.如果用總長為60m的籬笆圍成一個長方形場地,設長方形的面積為S(m2),周長為p(m),一邊長為a(m),那么S,p,a中,常量是(C)

    A.aB.SC.pD.p,a

    3.一輛汽車以平均速度6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駛,則它所走的路程s(km)與所用的時間t(h)之間的關系式為(D)

    A.s=60tB.s=60tC.s=t60D.s=60t

    4.某產品每件成本10元,試銷階段每件產品的銷售價x(元)與產品的日銷售量y(件)之間的關系如下表,下面能表示日銷售量y(件)與銷售價x(元)的關系式是(C)

    x(元)152025…

    y(件)252015…

    A.y=x+40B.y=-x+15C.y=-x+40D.y=x+15

    5.根據生物學研究結果,青春期男女生身高增長速度呈現如圖規律,由圖可以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D)

    A.男生在13歲時身高增長速度最快

    B.女生在10歲以后身高增長速度放慢

    C.11歲時男女生身高增長速度基本相同

    D.女生身高增長的速度總比男生慢

    6.彈簧掛重物后會伸長,測得彈簧長度y(cm)最長為20cm,與所掛物體重量x(kg)間有下面的關系:

    x01234…

    y88.599.510…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D)

    A.x與y都是變量,x是自變量,y是因變量B.所掛物體為6kg,彈簧長度為11cm

    C.物體每增加1kg,彈簧長度就增加0.5cmD.掛30kg物體時一定比原長增加15cm

    7.三角形ABC的底邊BC上的高為游友譽8cm,當它的底邊BC從16cm變化到5cm時,三角形ABC的面積(B)

    A.從20cm2變化到64cm2B.從64cm2變化到20cm2

    C.從128cm2變化到40cm2D.從40cm2變化到128cm2

    8.小強將一個球豎直向上拋起,球升到點,垂直下落,直到地面.在此過程中,球的高度與時間的關系可以用下圖中的哪一幅來近似地刻畫(C)

    9.對于關系式y=3x+5,下列說法:①x是自變量,y是因變量;②x的數告腔值可以任意選擇;③y是變量,它的值與x無關;④這個關系式表示的變量之間的關系不能用圖象表示;⑤y與x的關系還可以用表格和圖象表示,其中正確的是(D)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⑤D.①②⑤

    10.星期天,小王去朋友家借書,如圖是他離家的距離y(千米)與時間x(分)的函數圖象,根據圖象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A.小王去時的速度大于回家的速度B.小王在朋友家停留了10分鐘

    C.小王去時所花的時間少于回家所花的時間D.小王去時走上坡路,回家時走下坡路

    11.如圖是反映兩個變量關系的圖,下列的四個情境比較合適該圖的是(B)

    A.一杯熱水放在桌子上,它的水溫與時間的關系神段

    B.一輛汽車從起動到勻速行駛,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C.一架飛機從起飛到降落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D.踢出的足球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12.如圖所示,三角形ABC的底邊BC=x,頂點A沿BC邊上高AD向D點移動,當移動到E點,且DE=13AD時,三角形ABC的面積將變為原來的(B)

    A.12B.13C.14D.16

    13.“龜兔賽跑”講述了這樣的故事:的兔子看著緩慢爬行的烏龜,驕傲起來,睡了一覺.當它醒來時,發現烏龜快到終點了,于是急忙追趕,但為時已晚,烏龜還是先到達了終點….用s1,s2分別表示烏龜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為時間,則下列圖象中與故事情節相吻合的是(D)

    14.如圖是我國古代計時器“漏壺”的示意圖,在壺內盛一定量的水,水從壺底的小孔漏出.壺壁內畫有刻度,人們根據壺中水面的位置計時,用x表示時間,y表示壺底到水面的高度,則y與x的變量關系式的圖象是(C)

    15.如圖,正方形ABCD的邊長為4,P為正方形邊上一動點,沿A→D→C→B→A的路徑勻速移動,設P點經過的路徑長為x,三角形APD的面積是y,則下列圖象能大致反映變量y與變量x的關系圖象的是(B)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16.在一定高度,一個物體自由下落的距離s(m)與下落時間t(s)之間變化關系式是s=12gt2(g為重力加速度,g=9.8m/s2),在這個變化過程中,時間t是自變量,距離s是因變量.

    17.汽車開始行駛時,油箱中有油55升,如果每小時耗油7升,則油箱內剩余油量y(升)與行駛時間t(小時)的關系式為y=-7t+55.

    18.某烤雞店在確定烤雞的烤制時間時,主要依據的是下面表格的數據:

    雞的質量(kg)0.511.522.533.54

    烤制時間(min)406080100120140160180

    若雞的質量為4.5kg,則估計烤制時間200分鐘.

    19.如圖所示的圖象反映的過程是:小明從家去書店看一會兒書,又去學校取封信后馬上回家,其中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小明離家的距離,則小明從學校回家的平均速度為6km/h.

    20.如圖所示是關于變量x,y的程序計算,若開始輸入的x值為6,則最后輸出因變量y的值為42.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7小題,共80分)

    21.(8分)根據下表回答問題.

    時間/年201120122013201420152016

    小學五年級女同學的平均身高/米1.5301.5351.5401.5411.5431.550

    (1)這個表格反映哪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哪個是自變量?哪個是因變量?

    (2)這個表格反映出因變量的變化趨勢是怎樣的?

    解:(1)時間與小學五年級女同學的平均身高之間的關系.時間是自變量,小學五年級女同學的平均身高是因變量.

    (2)小學五年級女同學的平均身高隨時間的增加而增高.

    22.(8分)溫度的變化是人們經常談論的話題,請根據圖象與同伴討論某天溫度變化的情況.

    (1)這一天的溫度是多少?是在幾時到達的?最低溫度呢?

    (2)這一天的溫差是多少?從最低溫度到溫度經過多長時間?

    (3)在什么時間范圍內溫度在上升?在什么時間范圍內溫度在下降?

    解:(1)37℃;15時;23℃.

    (2)14℃;12小時.

    (3)從3時到15時溫度在上升.從0時到3時溫度在下降,15時以后溫度在下降.

    23.(10分)分析下面反映變量之間關系的圖,想象一個適合它的實際情境.

    解:答案不,如:(1)可以把x和y分別代表時間和蓄水量,那么這個圖可以描述為:一個水池先放水,一段時間后停止,隨后又接著放水直到放完.

    (2)可以把x和y分別代表時間和高度,那么這個圖就可以描述為:一架飛機從一定的飛行高度慢慢下降一個高度,然后在這一高度飛行了一段時間后,快到機場時,開始降落,最后降落在機場.

    24.(12分)科學家研究發現,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y(米∕秒)與氣溫x(℃)有關:當氣溫是0℃時,音速是331米∕秒;當氣溫是5℃時,音速是334米∕秒;當氣溫是10℃時,音速是337米∕秒;當氣溫是15℃時,音速是340米∕秒;當氣溫是20℃時,音速是343米∕秒;當氣溫是25℃時,音速是346米∕秒;當氣溫是30℃時,音速是349米∕秒.

    (1)請你用表格表示氣溫與音速之間的關系;

    (2)表格反映了哪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哪個是自變量?哪個是因變量?

    (3)當氣溫是35℃時,估計音速y可能是多少?

    解:(1)

    x(℃)051015202530…

    y(米/秒)331334337340343346349…

    (2)表格反映了音速和氣溫之間的關系.氣溫是自變量,音速是因變量.

    (3)352米/秒.

    25.(12分)文具店出售書包和文具盒,書包每個定價為30元,文具盒每個定價為5元.該店制定了兩種優惠方案:①買一個書包贈送一個文具盒;②按總價的九折(總價的90%)付款.某班學生需購買8個書包、若干個文具盒(不少于8個),如果設文具盒個數為x(個),付款數為y(元).

    (1)分別求出兩種優惠方案中y與x之間的關系式;

    (2)購買文具盒多少個時,兩種方案付款相同?

    解:(1)依題意,得y1=5x+200,y2=4.5x+216.

    (2)令y1=y2,即5x+200=4.5x+216.解得x=32.

    當購買32個文具盒時,兩種方案付款相同.

    26.(14分)如圖表示甲騎電動自行車和乙駕駛汽車沿相同路線由A地到B地兩人行駛的路程y(千米)與時間x(小時)的關系,請你根據這個圖象回答下面的問題:

    (1)誰出發較早?早多長時間?誰到達B地較早?早多長時間?

    (2)請你求出表示電動自行車行駛的路程y(千米)與時間x(小時)的關系式.

    解:(1)甲早出發2小時,乙早到B地2小時.

    (2)y=18x.

    27.(16分)如圖棱長為a的小正方體,按照下圖的方法繼續擺放,自上而下分別叫第一層、第二層…第n層.第n層的小正方體的個數記為S.解答下列問題:

    (1)按要求填寫下表:

    n1234…

    S13610…

    (2)研究上表可以發現S隨n的變化而變化,且S隨n的增大而增大有一定的規律,請你用式子來表示S與n的關系,并計算當n=10時,S的值為多少?

    解:(1)如表所示.

    (2)S=n(n+1)2.當n=10時,S=10×(10+1)2=55.

    七年級下冊數學試卷答案參考相關文章:

    ★七年級下冊數學試卷及答案

    ★七年級數學下冊練習冊參考答案

    ★七年級數學下冊復習題答案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課本練習題答案

    ★七年級下數學練習冊答案

    ★2020七年級數學下冊練習冊答案3篇

    ★七年級數學單元測試題

    ★人教版七年級下數學期末試卷

    ★七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試卷題

    ★七年級數學下冊課時作業本答案參考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电影首页|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国产裸模视频免费区无码| 无码夫の前で人妻を侵犯| 一本大道无码av天堂| 狠狠躁狠狠躁东京热无码专区 |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无码|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 自慰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色在线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 欧日韩国产无码专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桃 |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资源网|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老子午夜精品无码怎么打| 日韩专区无码人妻| 国模无码视频一区| 亚洲av午夜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咪咕| 曰韩无码二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youwu永久无码精品| 成人免费午夜无码视频| 一夲道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 亚洲A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臀 |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网站| 免费看无码自慰一区二区| 亚洲GV天堂无码男同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 亚洲av无码国产综合专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网站| 无码H肉动漫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