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焚城歷史?眼看大火已無法撲救,只能宣布棄城。最終長沙大火燒了五天五夜,才自行熄滅。5、人間煉獄 由于焚城的計劃是嚴格保密的,焚城的行動又是在沒有得到命令的情況下突然發生的。故當火起時,留城的老百姓尚在睡夢中。那么,長沙焚城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文夕大火于1938年11月13日凌晨發生在長沙。因應日寇的進犯,國民黨當局采用焦土政策,制定了焚燒長沙的計劃。但在計劃正式實施之前,一系列偶然因素卻讓這場火災變得完全不受控制,最終導致長沙30000多人喪生,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燒毀,經濟損失約10億元。也讓長沙與斯大林格勒、廣島和長崎一起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毀壞最嚴重的城市。是中國抗戰史上與花園口決堤、重慶防空洞慘案并稱的三大慘案之一。[1]
12日所發的電報代碼是“文”,大火又發生在夜里(即夕),所以稱此次大火為“文夕大火”。
歷史背景編輯
1938年11月13日,長沙發生“文夕大火”。當日,日軍占領岳陽后,距離岳陽尚有130多公里的長沙當地駐軍長官朱鶴松,在倉惶之中以奉蔣介石“焦土抗戰”的密令為名,于凌晨2時在長沙城內數百處同時放火,使全城成為一片火海。長沙大火焚燒了2天,全城被焚十分之九,燒毀房屋5萬余棟,燒死百姓30000余人。
文夕大火是長沙歷史上毀壞規模最大的一次全城人為性質的火災,也讓長沙與斯大林格勒、廣島和長崎一起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毀壞最嚴重的城市。
背景條件編輯
焦土政策
抗戰中最先提起“焦土抗戰”戰略思想的人是李宗仁。他曾發表《焦土抗戰論》,正式提出這一完全抗日的主張,隨后發表一系列文章,明確提出:“舉國一致,痛下決心,不惜流盡最后一滴血,更不惜化全國為焦土,以與侵略者做一殊死之抗戰。
抗戰史上三大慘案之一的長沙“文夕大火”,讓全城人民都遭受了空前的災難,還有一個是因為父親夾了一塊魚肉給自己的女兒,女兒便自刎了,是個家庭的悲劇。
在抗日戰爭時期,面對日軍的侵略,我軍都做好了各種準備,并制定了焦土政策,如果日軍進犯到長沙市郊15公里的時候啟動焚城政策。在1938年11月13日的時候,長沙市的司令部長許權接到了電話,說是長沙南門外的傷病醫院著火了,但許權問了上級以后知道日軍還沒有打者首此到長沙,所以認為是偶然事件,于是打電話說讓他們滅火。但由于為了準備這個計劃,所有的消防車里都換成了汽油,沒法使用。
而在12號的時候,一位電譯員粗心大意的把“新墻河”寫成了“新河”,整句話就變成了“日軍向新河進犯”,而且恰巧長沙有這個地方,離長沙市郊只有6公里,所以他們以為是焚城的計劃開始了,加上南門已經有幾處著火了,所以都往建筑上倒汽油,全城陷入了一片火海之芹缺中。而好多百姓由于沒有及時逃出,死傷無數。
還有一個是因為首迅勝玉公主從小十分刁蠻任性,有一次她父親夾了一塊魚肉給她,她認為是在侮辱她,傷了她的自尊心,把別人吃過一半的東西給她吃,所以便自刎了。
花園口掘堤是在1938年5月下旬至6月初,長沙焚城事件是在1938年11月13日凌晨,前后相隔半年時間,這種不顧百姓死活的操作讓蔣光頭徹底失掉民心,一個最明顯的標志就是配族如抗戰后期八路軍人數急劇上升——1937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4.6萬人),以“第八路軍”為番號,至1945年8月抗戰勝利,八路軍發展到90多萬人培啟,這就足以說明一切了。
這就好比周星馳的電影《武狀元蘇乞兒》結尾穗悄處的臺詞,皇上對蘇燦說:“你丐幫弟子幾千萬,你一天不解散,叫朕怎么安心?”蘇燦回復皇上:“丐幫有多少弟子不是由我決定,而是由你決定的。如果你真的英明神武,使得國泰民安,鬼才愿意當乞丐!”……
有,比如說1938年11月13日凌晨發生在長沙的文夕大火。
因為日寇的進犯, *** 當局采用焦土政策,制定了焚燒長沙的錯誤計劃。
但在計劃正式實施之前,一系列偶然氏迅缺因素卻讓這場火災變得完全不受控制,最終導致長沙30000多人喪生,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燒毀,經濟損失約10億元。
如此慘重的人為災害在歷史上和世界罕見,這也讓長沙與斯大林格勒、廣島和長崎一起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毀壞最嚴重的城市。
是中國抗戰史上與花園口決堤、重慶防空洞慘案并稱的三大慘案之一。
文夕大火,因為大火發生在夜里,故名“夕”,這場火災的電報代碼是“文”,故稱“文夕大火。”
長沙作為一個歷史上少有城址未改變的城市,此次火災燒毀了自春秋戰國以來的大部分古跡。
著名學者郭若沫曾目殲辯睹這一焚城之災的誕生。
如今長沙天心閣有文夕大火警鐘雕塑。
勿忘國恥,振興昌鏈中華。
火燒亮拿長沙城是真的,我家離長沙市區只有二十多公里,我家爺爺親眼所見,當時城里一片狼藉。長沙城里的親人都回態嫌鄉下避難。敬閉搭
以上就是長沙焚城歷史的全部內容,有,比如說1938年11月13日凌晨發生在長沙的文夕大火。因為日寇的進犯, *** 當局采用焦土政策,制定了焚燒長沙的錯誤計劃。但在計劃正式實施之前,一系列偶然因素卻讓這場火災變得完全不受控制,最終導致長沙30000多人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