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數學乘法?三年級數學上冊乘法知識點總結如下:1、乘法的定義: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2、乘法算式的表示方法:用加法算式表示出相同的加數和它們的個數,然后在后面寫上乘號,將相同加數的個數相乘,得到的結果就是乘積。那么,三年級上冊數學乘法?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有。
三年級上冊的數學中,會學到一位數乘二位數、三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時間的計算,正方形長方形,位置與方向等問題。
三年級數學上冊的口算乘法有以下幾個階段,一,整十數乘一位數,如20×4,這樣的口算,把整十數看做幾個十,和這個一位數乘,20×4也就是把20看做二個十,乘4,是八個十,是80
二,一位數乘整十數,如2×40,方法同上,也是把整十數看做幾個十,再乘
三乘數是一位數乘法,如12×4,12是10與2的和,先用10×2=20,在用4×2=8,再讓20+8=28
《筆算乘法》教案(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經歷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過程,初步學會乘法豎式的書寫格式。
過程與方法:
理解豎式計算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法法。
教學難點:乘法豎式的書寫格式,了解豎式每一步計算的含義。
教學
課件
教學過程
1.復習導入
口算 估算
20×3 = 97×4 ≈
300×4= 215×6≈
6×500= 489×7≈
7×800= 316×6≈
課件出題插圖
三個小朋友正在準備畫畫,他們每人都有一盒彩筆,每盒12支,他們一共有多少支彩筆?
師:怎么計算他們一共有多少支彩筆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筆算乘法。
板書課題:筆算乘法
2.探究新知
學習例1
指名讀題目。
師:用什么方法計算?怎么列式?
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匯報交流:
12×3= 36 (枝)
師:為什么要這樣列式呢?36這個結果是怎么得到的呢?
師:12×3表示什么意思?
這道題與我們以前學過的乘法計算有什么不同?
小組合作探討。
教師巡視了解各小組的情況,尤其鼓勵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積極參與小組活動。對及個別的學生給予個別指導。
(1)進行乘法豎式計算時數位要注意怎樣書寫?
(2)應該從哪一位乘起?
(3)每一次乘得積的位置該怎樣呢?為什么?
(4)每次乘得后的積表示的意義是什么?
小組匯報交流:
方法一:可以把12×3看成3個12相加。
關于乘法的思維導圖三年級上冊內容如下:
一、中心主題:乘法
在思維導圖的中心位置,用醒目的大字體寫出“乘法”兩個字,作為整個思維導圖的中心主題。
二、第一層級:乘法基礎
1.定義:在“乘法”主題的下方,列出乘法的定義,即“乘法是加法的累加”。
2.符號:解釋乘法符號“×”的含義和用法。
3.基數:介紹乘法的基數概念,如“2×3=6”中的“2”和“3”都是基數。
4.序數:介紹乘法的序數概念,如“3×4”表示3和4的乘積。
三、第二層級:乘法規則
1.分配律:介紹乘法的分配律,即“a×(b+c)=a×b+a×c”。
2.結合律:介紹乘法的結合律,即“(a×b)×c=a×(b×c)”。
3.交換律:介紹乘法的交換律,即“a×b=b×a”。
四、第三層級:乘法應用
1.日常生活:介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乘法應用,如計算購物時的總價、計算路程等。
2.數學問題:舉一些數學問題中的乘法應用,如計算幾何圖形的面積、周長等。
3.科學計算:介紹一些科學計算中的乘法應用,如計算物理量之間的比例關系等。
三年級上冊的數學公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四則運算公式
1.加法交換律: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2.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與第三個數相加,或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再與第一個數相加,和不變。
3.乘法交換律: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
4.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與第三個數相乘,或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與第一個數相乘,積不變。
5.分配律: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相加。
二、測量和計量公式
1.長度單位換算: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2.面積單位換算: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000000平方毫米。
3.體積單位換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1000000000立方毫米。
4.容積單位換算:1升=1000毫升=10000立方厘米=1000000立方毫米。
三、幾何圖形公式
1.三角形面積公式:S=ah÷2(其中a為底邊長,h為高)。
以上就是三年級上冊數學乘法的全部內容,一、四則運算公式 1.加法交換律: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2.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與第三個數相加,或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再與第一個數相加,和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