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植樹應用題?3. 如果植樹的線路兩端都不知緩植樹,那么植樹的棵數比要分的段數少1,即:棵數=間隔數-1。4. 如果植樹路線的兩邊與兩端都植樹,那么植樹的棵數應比要分的段數多1,再乘二,即:棵樹=段數+1再乘二。植樹仔宴問題是小學數學應用題當中比較經典的類型之一。它其實是數學學習過程中的一種數學模型,那么,三年級數學植樹應用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36-3)÷(1+2)=11(棵)
11×2+3=25(棵)
一班25棵,二班11棵。
2,28-20=8(元)
( 20-8×2)÷2=2(元)
鋼筆8元,鉛筆2元。
1、用方程:設二班植樹X棵
x+2x+3=36
3x=33
x=11
算術方法的話,2倍還多3棵,那么減去3棵就剛好是倍了,再加上一班的就一共是3倍
(36-3)/3=11
11*2+3=25
3支鋼筆和2支鉛筆共28元,
2支鋼筆和2支鉛筆共20元,知道鋼筆一支8元
28-20=8
(20-8*2)/2=(20-16)/2=2
鉛筆每支2元,鋼筆每支8元
20個男生和30個女生手拉手圍成一圈。如果和女生拉手的男生把手放開,全體學生分成18個小組。
那么,和男生拉手的男生把手放開(男生和女生、女生和女生仍舊拉手),全體學生分成幾個小組?
【解法一】
用植樹模型解決。植樹問題是小學數學應用題的主要模型之一。分為三種情況:
(1)一條馬路長100米,在馬路兩側,從頭至尾,每隔5米種一棵樹,需要多少棵樹?
答: (棵)
(2)把一棵木頭鋸成5段,需要鋸幾次?
答:需要鋸4次。
(3)把一個鐵絲圈剪成3段,需要剪幾次?
答:需要剪3次。
第3種情況可以用數學語言表達如下:如果把一個圓分成段,則需要個間隔點。
也可以這樣說:多邊形的邊數與頂點數量相等。
按照以上原理,18個小組可以抽象成18個線段。小組之間的間隔實際上包括一只男生的手和一只女生的手。
男生和女生放手后分成18個小組,說明:有18只男生的手與女生的手拉在一起。
20個男生共有40只手,其中18只與女生牽手,另有22只則是與男生牽手,共有個點。
所以,如果和男生拉手的男生把手放開(男生和女生、女生和女生仍舊拉手),全體學生分成11個小組。
在以上解答過程中,30個女生可以認為是一個冗余條件,沒有參與計算。把女生人數換成50或100,結果不變。
植樹問題的四種情況如下:
1. 如果植樹線路的兩端都要植樹,那么植樹的棵數應比要分的段數多1,即:棵數=間隔數+1。
2. 如果植樹的線路只有一端要植樹,那么植樹的棵數和要分的段數相等,即:棵數=間隔數。
3. 如果植樹的線路兩端都不知緩植樹,那么植樹的棵數比要分的段數少1,即:棵數=間隔數-1。
4. 如果植樹路線的兩邊與兩端都植樹,那么植樹的棵數應比要分的段數多1,再乘二,即:棵樹=段數+1再乘二。
植樹仔宴問題是小學數學應用題當中比較經典的類型之一。它其實是數學學習過程中的一種數學模型,掌握這一種模型類型以及解題方式之后,類似于植樹問搭戚模題的數學問題,都可以用這一類型的方法來進行解決。由于其分類較多,很多同學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解決實際問題時,并不能清楚地認識到屬于植樹問題中的哪一種類型,導致解題效率較差。那么想要解決植樹問題的相關類型題型,應當對指數問題的分類以及概念都有楚的了解。
按相等距離植樹,在總距離、間隔數、株距之間,已知其中兩個,要求第三個量,這類應用題叫作植樹問題。其中主要解決的問題是間隔數與棵樹之間的關系,在不同的狀態下,其關系都是不同的。
城中小學在一條大路邊從頭至尾栽樹28棵,每隔6米栽一棵。這條大路長多少米?
同學們做早操。21個同學排成一排,每相鄰兩個同學之間的距離相等,第一個人到最后一個人的距離是40米,相鄰兩個人之間相隔多少米?
一個魚塘的周長是1500米,沿魚塘周圍每隔6米栽一棵楊樹,需要種多少棵楊樹?
在圓形的水池邊,每隔3米種一棵樹,共種樹60棵,這個水池的周長是多少米?
在一塊長80米,寬60米的長方形地的周圍種樹,每隔4米種一棵,一共要種多少棵?
練習題:
1. 在一條長100米的大路兩旁各栽一行樹,起點和終點都栽,一共栽52棵,相鄰兩棵樹之間的距離相等,求相鄰兩棵樹之間的距離。
2. 在一座長400米的大橋兩旁掛彩燈,每兩個燈之間相隔4米,從橋頭到橋尾一共裝了多少個燈?
3. 一個木工鋸一根長19米的木料,他先把一頭損壞部分鋸下來1米,然后鋸了5次,鋸成同樣長的短木條,每根短木條長多少米?
4. 有一個工人把12米的圓鋼鋸成3米長的小段,鋸斷一次要5分鐘,共需要多少分鐘?
5. 有一幢10層的大樓,由于停電電梯無法使用,某人從一層走到三層需要30秒,照這樣計算,他從三層走到十層需要多少秒?
6. 時鐘4點鐘敲4下,6秒鐘敲完,那么12電鐘敲12下,多少秒鐘敲完?
7. 一游人以相等的速度在一條小路上散步,路邊相鄰兩棵樹的距離都相等,他從第一棵樹走到第十棵樹用了18分鐘,如果這個游人又走了36分鐘,他走到了第幾棵樹?
備選題:
1. 在一條長300米的公路一旁栽樹,每隔5米栽一棵,這樣一共要栽多少棵?
2. 在一條公路一旁從氏彎頭至尾植樹36棵,每相鄰兩棵之間隔8米,這條公路長多少米?
3. 在圓形數盯的水池邊,每隔3米種一棵樹,共種樹60棵,這個水池的周長是多少米?
4. 在一條長400米的公路兩旁,每隔4米植一棵樹,共植樹多少棵?
5. 在相距120米的兩樓之間栽樹,每隔12米栽一棵,共栽樹多少棵?
6. 有一根圓鋼長22米,先鋸下2米,剩下的鋸成每根都是4米的小段,又鋸了幾次?
7. 有2根木料,打算把每根鋸成3段,每段鋸開一處需要3分鐘,全部鋸完需要幾分鐘?
8. 某人到十五層大樓的第十層樓辦事,由于電梯維修,只能走樓梯,如果從一層走到第三層需要30秒,請問:用同樣的速度往上走到第十層,還要多少分鐘?
以上就是三年級數學植樹應用題的全部內容,方程法:設:老師植x棵樹。則學生植(60-x)棵樹。依題意得:4x+(60-x)÷4=105。4x+15-x÷4=105。老師植24棵樹,學生植60-24=36棵樹。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這是一個經典的數學應用題,旨在通過植樹活動來探討教師和學生人數的關系。通過上述兩種解題方法,我們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