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初一ab公式 七年級數學公式整理 初一要背的數學公式 數學公式初一平方公式 初一下冊必背公式數學
初一數學是整個初中數學的褲昌基礎,一定要把基礎打好,我整理了一些比較重要的公式。
公式表達式
1、平方差:a2-b2=(a+b)(a-b)
2、和差的平方:
(a+b)2=a2+b2+2ab
(a-b)2=a2+b2-2ab
3、和差的立方: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4、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根的判別式
(1)b2-4ac=0 注:方程有兩個相等的實根
(2)b2-4ac>0 注:方程有兩個不等的實根
(3)b2-4ac<0 注:方程沒有實根,有共軛復數根
三角函數公式
1、兩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ot(A+B)=(cotAcotB-1)/(cotB+cotA)
cot(A-B)=(cotAcotB+1)/(cotB-cotA)
2、倍角公式
sin2a=2sinacosa
tan2A=2tanA/(1-tan2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cot2A=(cot2A-1)/2cota
3、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4、和差化積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以上是我整理的胡喊扒數學公式,希望能幫到滲清你。
這篇文章小篇給大家總結一下初中數學常用的公式,接下來看槐閉殲一下具體內容。
冪的運算
1.同底數冪的乘法:a m ×a n =a (m+n) 。
2.冪的乘方(a^m)^n=a^(mn),與積的乘方(ab)^n=a^nb^n。
3.同底數冪的除法:a m ÷a n =a (m-n) 。
4.零指數:a 0 =1。
因式分解公式
(a+b)(a-b)=a2-b2
(a±b)2=a2±2ab+b2
(a+b)(a2-ab+b2)=a3+b3
(a-b)(a2+ab+b2)=a3-b3
a2+b2=(a+b)2-2ab
(a-b)2=(a+b)2-4ab
三角函數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三角函數倍角公式
Sin2A=2SinA*CosA
Cos2A=CosA^2-SinA^2=1-2SinA^2=2CosA^2-1
tan2A=(2tanA)/(1-tanA^2)
三角函態脊數三倍角公式
sin3A=4sinA*sin(π/3+A)sin(π/3-A)
cos3A=4cosA*cos(π/3+A)cos(π/3-A)
tan3A=tanA*tan(π/3+A)*tan(π/3-A)
三角函數兩角和與差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cos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三角函鉛沖數積化和差
sinAsinB=-[cos(A+B)-cos(A-B)]/2
cosAcosB=[cos(A+B)+cos(A-B)]/2
sinAcosB=[sin(A+B)+sin(A-B)]/2
cosAsinB=[sin(A+B)-sin(A-B)]/2
三角函數和差化積
sinA+sinB=2sin[(A+B)/2]cos[(A-B)/2]
sinA-sinB=2cos[(A+B)/2]sin[(A-B)/2]
cosA+cosB=2cos[(A+B)/2]cos[(A-B)/2]
cosA-cosB=-2sin[(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
一、兩角和公式核粗
1、手氏塵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sinBcosA
2、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
3、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二、倍角公式
1、tan2A=2tanA/(1-tan2A)ctg2A=(ctg2A-1)/2ctga
2、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三、平方差公式
a2-b2=(a+b)(a-b)。
四、完全平方公式
a2+2ab+b2=(a+b)2。
五、立方與公式
a3+b3=(a+b)(a2-ab+b2畢禪)。
六、立方差公式
a3-b3=(a-b)(a2+ab+b2)。
七、完全立方與公式
a3+3a2b+3ab2+b3=(a+b)3。
初一必背數學公式如下:
一、因式分解常用公式
1、平方差公式:a2-b2=(a+b)(a-b)。
2、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
3、立方和公式:a3+b3=(a+b)(a2-ab+b2)。
4、立方差公式:a3-b3=(a-b)(a2+ab+b2)。
5、完全立方和公式:a3+3a2b+3ab2+b3=(a+b)3。
6、完全立方差公式:a3-3a2b+3ab2-b3=(a-b)3。
7、三項完全豎彎慎平方公式:a2+b2+c2+2ab+2bc+2ac=(a+b+c)2。
8、三項立方和公式:a3+b3+c3-3abc=(a+b+c)(a2+b2+c2-ab-bc-ac)。
二、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
誘導公式一:終邊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數的值相等
設α為任意銳角,弧度制下的角的表示:
sin(2kπ+α)=sinα(k∈Z)
cos(2kπ+α)=cosα(k∈Z)
tan(2kπ+α)=tanα(k∈Z)
cot(2kπ+α)=cotα(k∈Z)
誘導公式二:π+α的三角函數值與α的三余敬角函數值之間的關系
設α為任意角,弧度制下的角的表示: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誘導公式三:任意角α與-α的三角函數值之間的關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誘導公式四: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與α的三角函數值之間的關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誘導公式五: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與α的三角函數值之間的關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誘導公式六:π/2±α及3π/2±α與α的三角函數值之間的關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三、乘法與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四、三角不等式鬧喊
|a+b|≤|a|+|b|
|a-b|≤|a|+|b|
|a|≤b<=>-b≤a≤b
|a-b|≥|a|-|b|-|a|≤a≤|a|
五、圖形面積公式
直棱柱側面積:S=c*h
斜棱柱側面積:S=c'*h
正棱錐側面積:S=1/2c*h'
正棱臺側面積:S=1/2(c+c')h'
圓臺側面積: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積:S=4pi*r2
圓柱側面積:S=c*h=2pi*h
圓錐側面積:S=1/2*c*l=pi*r*l
弧長公式:l=a*r.a是圓心角的弧度數r>0
扇形面積公式:s=1/2*l*r
錐體體積公式:V=1/3*S*H
圓錐體體積公式:V=1/3*pi*r2h
斜棱柱體積:V=S'L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積,L是側棱長
柱體體積公式:V=s*h;圓柱體V=pi*r2h
初一數學的公式主要集中在幾何、代數和統計三個方面。以下是初一必背的數學公式:
1、三角形周長公式:周長=邊長之和。
2、三角形面積公式:面積=底邊×高÷2。
3、矩形面積公式:面積=長×寬。
4、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辯歲:面積=底邊×高。
5、圓的周長公式:周長=2×π×半徑。
6、圓的面積公式:面積=π×半徑2。
7、兩個數的和的平方:(a+b)2=a2+2ab+b2。
8、兩個數的差的平方:(a-b)2=a2-2ab+b2。
9、二次方程求根公式:x=[-b±√(b2-4ac)]÷2a。
10、平均數公式:平均數=所有數據之和÷數據個數。
初中數學的學習技巧
1、掌握基礎知識:初中數學是罩灶游數學基礎階段,要想學好數學必須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
2、理解概念:數學是一門概念性的學科,必須理解每個概念的本質和含義,而不是僅僅記憶定義。
3、大量練習:數學學習需要大量練習,通過做題可以深入理解概念和技巧,同時也可以提高解題能力。
4、獨立思考:數學學習需要獨立思考,不能僅僅依賴老師或物銷同學的講解,要自己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
5、善于總結:數學學習需要善于總結,及時總結知識點和解題方法,這樣可以加深理解,同時也可以備考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