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五年級知識點?兩個圖形完全重合時的點叫做對應點;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對應角,互相重合的線段叫做對應線段。 2.五年級下冊數學各單元重點知識點:軸對稱的性質: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 3.軸對稱的特征:沿對稱軸對折,對應點、對應線段、對應角重合。那么,數學五年級知識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五年級#導語】知識點就是一些常考的內容,或者考試經常出題的地方。以下是整理的《五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5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五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
多邊形面積1、長方形面積=長×寬字母公式:s=ab
長方形周長=(長+寬)×2字母公式:c=(a+b)×2
2、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字母公式:s=或者s=a×a
正方形周長=邊長×4字母公式:c=4a或者c=a×4
3、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字母公式:s=ah
4、三角形面積=底×高÷2字母公式:s=ah÷2
5、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字母公式:s=(a+b)×h÷2
6、計算圓木、鋼管等的根數:(頂層根數+底層根數)×層數÷2
7、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積相等。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面積關系:三角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2倍。
8、組合圖形:轉化成已學的簡單圖形,通過加、減進行計算。
2.五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
觀察物體1、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觀察長方體或正方體時,從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個面。
【 #五年級#導語】五年級上冊數學一共七個單元,但是重點知識分為三塊,一是計算類:小數乘除法和解簡易方程;二是圖形面積類: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以及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三是問題解決:小數乘除法的解決問題以及用方程解決問題。以下是 考 網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總復習》知識點
第一單元小數乘法1、小數乘整數:意義——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個1.5是多少。
計算方法:先把小數擴大成整數;按整數乘法的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2、小數乘小數:意義——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如:1.5×0.8(整數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數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計算方法:先把小數擴大成整數;按整數乘法的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注意:計算結果中,小數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數化簡;小數部分位數不夠時,要用0占位。
3、規律:一個數(0除外)乘大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大;一個數(0除外)乘小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小。
五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概念綜合
1、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通常情況下正、負數表示兩種相反關系的量,如果盈利用正數表示,那么虧損就用負數,如果高于海平面用正數表示,那么低于海平面用負數表示。水沸騰的溫度是100℃,水結冰的溫度是0℃。
2、在數不規則圖形的面積時不滿一格的看作半格。先數滿格,再數半格。
3、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4、沿著平行四邊形的任意一條高剪開,然后通過移動拼成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等于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高。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用字母表示S=a×h。
5、將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每個三角形面積的2倍,每個三角形的面積是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因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底×高÷2。用字母表示S=a×h÷2。 等底等高的兩個三角形的面積相等。
6、在平行四邊形里畫一個最大的三角形,這個三角形的面積等于這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五年級下冊數學重要知識點有哪些呢?感興趣的同學們快來和我一起看看吧。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五年級下冊數學重要知識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五年級下冊數學重要知識點
第一單元 方程
1、表示相等關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方程
4、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這是等式的性質。
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等于0的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這也是等式的性質。
5、求方程中未知數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時常用的關系式:
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減數=被減數-差 被減數=減數+差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除數=被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注意:解完方程,要養成檢驗的好習慣。
6、五個連續的自然數(或連續的奇數,連續的偶數)的和,等于中間的一個數的5倍。奇數個連續的自然數(或連續的奇數,連續的偶數)的和÷個數=中間數
7、4個連續的自然數(或連續的奇數,連續的偶數)的和,等于中間兩個數或首尾兩個數的和×個數÷2(高斯求和公式)
8、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思路:A、審題并弄懂題目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小學的時候,我們只知道玩,并不知道知識點如何總結。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的學習。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五年級下學期數學知識點歸納”,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五年級下學期數學知識點歸納
1、軸對稱圖形:把一個圖形沿著某一條直線對折,兩邊能夠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2、成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和性質:①對稱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②對稱點的連線與對稱軸垂直;③對稱軸兩邊的圖形大小形狀完全相同。
3、物體旋轉時應抓住三點:①旋轉中心;②旋轉方向;③旋轉角度。旋轉只改變物體的位置,不改變物體的形狀、大小。
一 、因數與倍數
1、因數和倍數:如果整數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數,b就是a的因數。
2、一個數的因數的求法: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方法是成對地按順序找。
3、一個數的倍數的求法: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方法時依次乘以自然數。
4、2、5、3的倍數的特征:個位上是0、2、4、6、8的數,都是2的倍數。個位上是0或5的數,是5的倍數。一個數各位上的數的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
以上就是數學五年級知識點的全部內容,五年級下冊數學重要知識點第一單元 方程 1、表示相等關系的式子叫做等式。2、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是方程。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方程4、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這是等式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