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高中數列知識點總結公式大全 高中數學數列考點總結 數列具體知識點 高中數學數列和導數知識點總結 高中數學數列知識點歸納圖
導語:數列中的每一個數都叫做這個數列的項。數列(sequence of number)是以正整數集(或它的有限子集)為定義域的函數,是一列有序的數。一般地,如果一個數列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等于同一個常數,這個數列就叫做等差數列(arithmetic sequence),這個常數叫做等差數列的公差(common difference),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前n項和用Sn表示。等差數列可以縮寫為A.P.(Arithmetic Progression)。
高中數列基本公式:
1、一般數列的通項an與前n項和Sn的關系:an=
2、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an=a1+(n-1)d an=ak+(n-k)d (其中a1為首項、ak為已知的第k項) 當d≠0時,an是關于n的一次式;當d=0時,an是一個常數。
3、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Sn=
Sn=
Sn=
當d≠0時,Sn是關于n的二次式且常數項為0;當d=0時(a1≠0),Sn=na1是關于n的正比例式。
4、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 an= a1 qn-1 an= ak qn-k
(其中a1為首項、ak為已知的第k項,an≠0)
5、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當q=1時,Sn=n a1 (是關于n的正比例式);
當q≠1時,Sn=
Sn=
高中數學數列知識點總結二:高中數學中有關等差、等比數列的結論
備備1、等差數列{an}的任意連續m項的和構成的數列Sm、S2m-Sm、S3m-S2m、S4m - S3m、……仍為等差數列。
2、等差數列{an}中,若m+n=p+q,則
3、等比數列{an}中,若m+n=p+q,則
4、等比數列{an}的任意連續m項的和構成的數列Sm、S2m-Sm、S3m-S2m、S4m - S3m、……仍為等比數列。
5、兩個等差數列{an}與{bn}的和差的數列{an+bn}、{an-bn}仍為等差數列。
6、兩個等比數列{an}與{bn}的積、商、倒數組成的數列
常見的數列構造法公式:2an=a(n-1)+n+1。數列,是以正整數集(或它的有限子集)為定義域的函數,是一列有序的數。數列中的每一個數都叫做這個數列的項。排在第一位的數稱為這個數列的第1項(通常也叫做首項),排在并雀第二位的數稱為這個數列的第2項,以此類推,排在第n位的數稱為這個數列的第n項,通常用an表示。整數(integer)是正整數、零、負整數的集合。整數的全體構成整數集,攔中整數集是一個數環。在整數系中,零和正整數統稱為自然數。-1、-2、-3、…、-n、…(n為非零自然數)為負整數。則正整數、零與負整數構成整數系。整數不包括小數、分數。構造數學與非構造數學之間的聯系表現在“共生性”與“分岔性”上。至今,數學的構造性方法的進展始終是直接因標準的非構造數學想法而得到的。因此人們往往產簡蔽山生一種錯覺,以為構造數學“寄生”于非構造數學而發展。其實不然,往往構造數學比非構造數學能為某些定理提供更加自然、更加簡單的證明,甚至可能得出一些新的非構造數學的定理。所以,這兩種類型的數學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共生性關系。
等差數列: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
2. 等坦灶比數列: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1024, …
3. 斐波那契數列:棗信清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
4. 卡塔蘭數列凳前:1, 1, 2, 5, 14, 42, 132, 429, 1430, 4862, …
5. 楊輝三角:1, 3, 6, 10, 15, 21, 28, 36, 45, 55, …
一般的題型是給定題目第一問 證明他是等比 或等差數列一旦喚般用定義法證明
或求數列的地推公式一般常用公式法歸納法累加法
第二問另訂與第一問有關的新數列求 數列的第N項 第2N項 前N項和前2N項和
等等
這里要用到數列的 通項公式 定和哪義性質
數列的求和 常用方法公式法倒序相加法 裂項相消法并項求和法 分組求和法錯位相減法
我遇到的最多的是裂項相消 跟錯位相減
li用S n-Sn-1求A n 必須考慮n≥模棚凱2
數列是以正整數集為定義域的函數,是一列有序的數。數列中的每一個數都叫做這個數列的項。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數學旅念瞎數列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分享!
數學數列知識點1
等差數列
1.等差數列通項公式
an=a1+(n-1)d
n=1時a1=S1
n≥2時an=Sn-Sn-1
an=kn+b(k,b為常數)推導過程:an=dn+a1-d令d=k,a1-d=b則得到an=kn+b
2.等差中項
由三個數a,A,b組成的等差數列可以堪稱最簡單的等差數列。這時,A叫做a與b的等差中項(arithmeticmean)。
有關系:A=(a+b)÷2
3.前n項和
倒序相加法推導前n項和公式:
Sn=a1+a2+a3+·····+an
=a1+(a1+d)+(a1+2d)+······+[a1+(n-1)d]①
Sn=an+an-1+an-2+······+a1
=an+(an-d)+(an-2d)+······+[an-(n-1)d]②
由①+②得2Sn=(a1+an)+(a1+an)+······+(a1+an)(n個)=n(a1+an)
∴Sn=n(a1+an)÷2
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等于首末兩項的和與項數乘積的一半:
Sn=n(a1+an)÷2=na1+n(n-1)d÷2
Sn=dn2÷2+n(a1-d÷2)
亦可得
a1=2sn÷n-an=[sn-n(n-1)d÷2]÷n
an=2sn÷n-a1
有趣的是S2n-1=(2n-1)an,S2n+1=(2n+1)an+1
4.等差數列性質
一、任意兩項am,an的關系為:
an=am+(n-m)d
它可以看作等差數列廣義的通項公式。
二、從等差數列的定義、通項公式,前n項和公式還可推出:
a1+an=a2+an-1=a3+an-2=…=ak+an-k+1,k∈N--
三、若m,n,p,q∈N--,且m+n=p+q,則有am+an=ap+aq
四、對任意的k∈N--,有
Sk,S2k-Sk,S3k-S2k,…,Snk-S(n-1)k…成等差數列。
數學數列知識點2
等比數列
1.等比中項
如果在a與b中間插入一個數G,使a,G,b成高族等比數列,那么G叫做a與b的等比中項。
有關系:
注:兩個非零同號的實數的等比中項有兩個,它們互為相反數,所以G2=ab是a,G,b三數成等比數列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2.等比數列通項公式
an=a1--q’(n-1)(其中首項是a1,公比是q)
an=Sn-S(n-1)(n≥2)
前n項和
當q≠1時,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的公式為
Sn=a1(1-q’n)/(1-q)=(a1-a1--q’n)/(1-q)(q≠1)
當q=1時,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的公式為
Sn=na1
3.等比數列前n項和與通項的關系
an=a1=s1(n=1)
an=sn-s(n-1)(n≥2)
4.等比數列性質
(1)若m、n、p、q∈N--,且m+n=p+q,則am·an=ap·aq;
(2)在等比數列中,依次每k項之和仍成等比數列。
(3)從等比數拆空列的定義、通項公式、前n項和公式可以推出:a1·an=a2·an-1=a3·an-2=…=ak·an-k+1,k∈{1,2,…,n}
(4)等比中項:q、r、p成等比數列,則aq·ap=ar2,ar則為ap,aq等比中項。
記πn=a1·a2…an,則有π2n-1=(an)2n-1,π2n+1=(an+1)2n+1
另外,一個各項均為正數的等比數列各項取同底指數冪后構成一個等差數列;反之,以任一個正數C為底,用一個等差數列的各項做指數構造冪Can,則是等比數列。在這個意義下,我們說:一個正項等比數列與等差數列是“同構”的。
(5)等比數列前n項之和Sn=a1(1-q’n)/(1-q)
(6)任意兩項am,an的關系為an=am·q’(n-m)
(7)在等比數列中,首項a1與公比q都不為零。
數學數列知識點3
數列的相關概念
1.數列概念
①數列是一種特殊的函數。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其定義域和值域上。數列可以看作一個定義域為正整數集N--或其有限子集{1,2,3,…,n}的函數,其中的{1,2,3,…,n}不能省略。
②用函數的觀點認識數列是重要的思想方法,一般情況下函數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列也不例外,通常也有三種表示方法:a.列表法;b。圖像法;c.解析法。其中解析法包括以通項公式給出數列和以遞推公式給出數列。
③函數不一定有解析式,同樣數列也并非都有通項公式。
高中數學數列知識點相關文章:
★高中數學必修5數列知識點總結
★高考數學復習數列知識點匯總
★高一數學知識點全面總結
★高中數學知識點全總結
★高中數學等差數列知識點匯編
★高一數學等比數列知識點總結
★高二數學必修5數列知識點
★高中數學復習知識點
★高中數學必考知識點歸納整理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3b57837d30f874be5607a657c671896b";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