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歷史考點?八年級上冊歷史的知識點5 戊戌變法 時間:1898年6月-9月 (時代背景:中日甲午戰爭和《馬關條約》的簽訂)1、代表人物: 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或資產階級改良派)2、揭開序幕: 1895年春,康有為、那么,八年級上冊歷史考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初二上冊歷史期末考點 篇一
易錯點:
1、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的書寫。
2、洋務運動是地主階級洋務派的自救運動。洋務運動雖然向西方學習,但他只是學習技術,沒有觸動封建制度,所以是一次封建性質的改良運動,不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是其失敗的根源。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持續時間1840——1949,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成是一個發展過程,《南京條約》簽訂僅僅是開始。最先破壞中國關稅自主權的條約是《南京條約》。
4、八國聯軍侵華的主要目的是鎮 壓義和團運動,根本目的是維護和擴大在華利益。
5、辛亥革命*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或封建君主專 制),不是*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易考點:
1、洋務運動期間相關圖片。
2、洋務運動影響:引進了西方先進技術,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3、辛亥革命的影響。(政治、經濟、思想、生活習俗)
政治上,辛亥革命*了清王朝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君主專 制。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使得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思想上,辛亥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歷史是初中一門很重要的學科,下面是整理的一些八年級上冊歷史重點知識點,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
鴉片戰爭
一、林則徐虎門銷煙
1、背景:①19世紀上半期,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為開辟國外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原材料,把侵略的矛頭指向中國。②在中英正當的貿易中,許多白銀流入中國。為了扭轉貿易逆差,向中國走私鴉片。
2、鴉片的危害:①經濟上:白銀大量外流,加劇了中國的貧困;②政治上:腐蝕清朝的統治機構;③軍事上:消弱了軍代的戰斗力;④身體上:嚴重摧殘中國人民身心健康。總之鴉片的大量輸入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的災難。
3、時間:1839年6月 地點:廣東虎門海灘 領帶人:林則徐
4、措施:收繳鴉片、緝拿煙販、虎門銷煙
5、意義:是中國人民禁告羨高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林則徐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二、鴉片戰爭(1840年6月—1842年8月)
1、原襪尺因:英國為打開中國市場,傾銷商品,掠奪原料。虎門銷煙(導火線)。
2、經過:①開始標志:1840年,英軍駛達廣東海面;②結束標志:1842年,英軍駛達南京。
3、結果:簽訂中英《南京條約》(性質:《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第二次鴉片戰爭
一、第二次鴉片戰爭
1、原因:英、法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力。
知識和世故不同,真有學問的人往往是很天真的。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八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1
第5課 甲午中日戰爭與“瓜分”中國狂潮 時間:1894——1895年
1,背景:日本企圖侵略中國,稱霸世界; 導火索:1894年朝鮮發生伍歲東學黨起義。
2,開始標志:豐島海戰:1894年7月25日,日軍突然襲擊中國運兵船
結束標志:威海衛戰役,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3,主要戰役
①平壤戰役:左寶貴力戰身亡。葉志超倉皇出逃。
②黃海海戰:鄧世昌壯烈殉國。
③遼東半島戰役:徐邦道孤軍迎敵,日軍制造旅順大屠殺(2萬多人)。
④威海衛戰役:丁汝昌自殺殉國,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4、結果:簽訂《馬關條約》(1895)
①割地: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的附屬島嶼澎湖列島;
②賠款:2億兩白銀;
③通商: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
④設廠: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設立工廠(適應了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輸出資本的迫切需要)
影響: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5、“瓜分”中國狂潮
(1)三國干涉還遼事件(英法俄-----日)
①三國:沙俄、法國、德國 ②代價:贖遼費—清政府賠償日本3000萬兩白銀
③影響: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狂潮
(2)“門戶開放”政策的提出(1899年)
①提出者:美國②主要內容:承認各國在華的勢力范圍和它們已經取得的特權,同時要求列強開放在華的租借地以及勢力范圍,使美國享有均等的利益和機會。
人們很難接受與已有知識和經驗相左的信息或觀念,因為一個人已有的知識和觀念都是經過反復篩選的。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八上歷史重要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上歷史重要知識1
近代前期西方列強的侵華和中國人民的抗爭
1.“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虎門銷煙,為了紀念虎門硝煙,聯合國確定6月3日為“國際禁煙日”,6月26日為“國際禁毒日”。
2.近代中國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進行的第一次軍事較量、中國近代史開始的標志: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列強最先侵入長江流域的戰爭——鴉片戰爭。
3.中國近代史以鴉片戰爭為開鬧大端,主要是因為中國的社會性質開始發生變化。
近代中國的最主要矛盾: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
4.《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英國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需同英國商定——中國海關失去了保護中國經濟的作用。
5.“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贏得春風度玉關”;“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保京師”、“天地正氣”——左宗棠收復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目的:加強對西北邊疆的管理和防務。
知識的寬度、厚度和精度決定人的成熟度。每一個人比別人成功,只不過是多學了一點知識,多用了一點心而已。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八年級上冊歷史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八年級上冊歷史的知識點1
中華民國的創建
1、中華民國的建立:1912年1月1日
措施:改用公歷;選舉黎元洪為副總統;成立臨時參議院。
中華民國紀年法:1911年+民國?年=公元?年
2、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
過程:①1912年2月12日,宣統帝下詔退位,標志著清朝260年的統治結束。②2月13日,孫中山辭職。③2月15日,臨時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④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⑤4月,孫中山正式解除臨時大總統的職務。
3、《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12年3月11日
(1)內容: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全體國民;國民不分種族、階級、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國民有人身、選舉等自由和權力;參議院行使立法權,臨時大總統行使行政權,司法獨立。
(2)意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則,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4、如何評價辛亥革命?
成功:(1)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創立了中華民國。
以上就是八年級上冊歷史考點的全部內容,20.洋務運動的地位和作用: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但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對西方列強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