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十部必看歷史書籍 成人讀歷史書的順序 想從頭了解中國歷史看什么書 懂歷史的孩子真的不一樣 漢代歷史書
先看首粗中國通史吧、不行就上下五千年,這本最簡單了。
其次要看正史的話,從《史記》開始看,接著就是漢書、后漢書、三閉迅國志等二十四史和資治通鑒。還有清史稿。其實能看懂三國轎芹此演義的文言文水平,就可以看二十四史了。不難。
史記 西漢司馬遷 130卷
漢碼伏虧書 東漢班固 100卷
3 后漢書 南朝宋范嘩 120卷
4 三國志 西晉陳壽 65卷
5 晉書 唐朝房玄齡等 130卷
6 宋書 南朝梁沈約 100卷
7 南齊書 南朝梁蕭子顯 59卷
8 梁書 唐朝姚思廉廳銀 56卷
9 陳書 唐朝姚思廉 36卷
10 魏書 北齊魏收 114卷
11 北齊書 唐朝李百藥 50卷
12 周書 唐 令狐德棻等 50卷
13 隋書 唐 魏征等 85卷
14 南史 唐 李延壽 80卷
15 北史 唐 李延壽 100卷
16 舊唐書 后晉劉昫等 200卷
17 新唐遲神書 宋朝歐陽修、宋祁 225卷
18 舊五代史 宋 薛居正等 150卷
19 新五代史 宋 歐陽修 74卷
20 宋史 元朝 脫脫等 496卷
21 遼史 元 脫脫等 116卷
22 金史 元 脫脫等 135卷
23 元史 明朝 宋濂等 210卷
24 明史 清朝 張廷玉等 332卷
先從科普的入門的讀起,讀了下面這些入門的之后,可以把黎東方的細說歷史系列讀一讀。然后讀一讀易中天的中華史,然后可以挑自己喜歡的人的傳記讀一讀。之后可以研究的深一些,比如《中國歷朝歷代政治得失》,呂思勉的一些斷代史。然后可以嘗試24史了。
史前:易中天中華史前三部《中華的位置》《祖先》《國家》
春秋:《賈志剛說春秋》1到7
戰國和秦朝《李斯與秦帝國》(文筆特好)1到2
漢朝:《那時漢朝》1到7
東漢:《嗜血的皇冠》(文筆特好)
唐朝:《唐朝穿越指南》
宋朝:《如果這是宋史》1到10
元朝:《細說元朝》《蒙古迷失》《成吉思汗》
明朝:《明朝那些事兒》1到9
清朝:《清朝的那些皇帝》
民國:《民國的那些猛人》
最后推薦一套《中國歷史地圖集》,一邊看書一邊看地圖。
史書按真實性分類
正史:以紀傳體、編年體的體例,記載帝王政績、王朝歷脊滲敏史,人物傳紀和經濟、軍事、文化、地理等諸方面情況的史書叫正史。如,通常所說的二十四史。除少數是個人著述(如司馬遷的《史記》、范曄的《后漢書》、陳壽的《三國志》、歐陽修喊畢的《新五代史》)外,大部分正史是由櫻枝官修的。
別史:主要指編年體、紀傳體之外,雜記歷代或一代史實的史書,如《東觀漢紀》、《東都事略》、《大金國志》以及《通志》等史書都屬于別史。
由此可見,別史實際上是正史類史籍的重要補充部分,猶正史之別支,所以《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別史類敘》中才有“猶大宗之有別支”的說法。由著名學者創作的,有時與雜史難以區分。如《漢晉春秋》。
雜史:只記載一事之始末,一時之見聞或一家之私記,是帶有掌故性的史書。它不同于紀、傳、表、志等體例齊全的正史,也不同于關系一朝執政的別史。它不受體例限制,博錄所聞,雖雜荒疏淺,卻可彌補官修史書的疏漏與不足,包括家史,外史,小史,稗史,野史,逸史等類別。
野史:有別于官撰正史的民間編寫的史書。
稗史:通常指記載閭巷風俗,民間瑣事及舊聞之類的史籍,如清代人潘永因的《宋稗類鈔》,近代人徐珂的《清稗類鈔》。有時也泛指“野史”。
剛開始學燃此就看24史漏磨啊,那讀起來說不定會有點郁皮搜迅悶哦。
還是先看看《國史概要》、《國史十六講》這種好
中國歷史好長呢,建議你先看通史,覺得哪個朝代比較感興趣,再細看,
細看的話,圖說天下的書不錯,這里還有一些相關對應
夏.商.周.——《呂氏春秋》,《戰國策》,《左傳》
秦朝
西漢,東漢——《資治通鑒》(戰國到五代,1362年的歷史)
三國
魏,晉,南北朝
隋,唐,
五代
宋,遼,金,西夏
元
明
清
近代
其余朝代的可以看二十五史:《史拆睜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穗桐《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新元史》、《明史》
歷史超有趣呢,希望能幫得上猜御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