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高中歷史人教版全套 高中歷史電子版教材 新版人教版高中歷史電子書 舊版高中歷史教材電子版 人教版高中歷史課本
高中人教版的一共有六冊選修分別是:
選一: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選二: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
選三: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選四: 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選五: 探索歷史的奧秘
選六:世界文化遺產薈萃
高中人教版必修三本 ,選修六本
必修一 政治史
必修二 經濟史
必修三 思想文化科技史
《高中歷史》是2007年1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歷史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
該書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擴展資料:
高中歷史人教版簡介:
商周時期,出現青銅農具。春秋時期,鐵器開始出現,并且懂得用鐵鑄造農業和手工業,鐵器出現并且用于農業便產生了鐵犁牛耕,極大地促進了荒地的開發和農業的發展,大大提高了生產力。此后,鐵犁牛耕逐步成為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第一課)精耕細作的古代農業:
1、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的農業耕作方式的變革
(1)原始農業:刀耕火種(火耕)
(2)我國農業進入了“耜耕”或“石器鋤耕”階段的標志:松土耒耜的出現和普遍使用。
(3)商周時期,出現青銅農具。春羨明秋時期,小件鐵農具問世。牛耕是我國農用動力上的一次革命。戰國時,牛耕初步推廣。此后,鐵犁牛耕逐步成為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國古代農業經濟的特點余乎:
(1)小農經濟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生產主要是為滿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納賦稅,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小農經濟精耕兄毀告細作,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
(2)中國封建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3)小農經濟的缺點:封閉性、脆弱性。對環境的依賴過大。
(3)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自然經濟的牢固存在。
參考資料來源:-高中歷史
人教版的一共有六冊選修分別是:
選一:歷史鋒鬧上重大改革回眸
選二: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
選三: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選螞冊四:悶基宏 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選五: 探索歷史的奧秘
選六:世界文化遺產薈萃
人教版高中歷史共有9本。必修3本,選修6本。
各版本的新課標高中歷史書都是三本必修+六本選修,由于高考選修是各省選擇三本作為高考要求,而考題又是三選一的模式,所以一般的學校只教兩本或一本。
必修1(政治史)
必修2(經濟史)
必修3(文化史)
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選修2(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
選修3(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選修5(探索歷史的奧秘) 察搏
選修6(世界文化遺產薈萃)
拓展內容:
高中歷史的學習方法:
一、聽課方法
高中歷史必須把掌握基礎知識放在第一位,必須在掌握史實基礎上思考和回答問題。
聽課效率往往決定你對基礎知識掌握效果。教師在歷史課是除了講解知識,也會對知識進行拓展分析、知識之間的聯系分析。
高中歷史課所涉及的內容包括: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歷史過程等、歷史的時間概念、地理概念、人物概念等是比較多的。
高中階段的筆記除了記錄內容提綱、基本概念、重要觀點等,還可對教師講述的內容選擇記錄,尤其是一些補充性的內容。
二、閱讀歷史資料方法
歷史資料包括歷史教科書、歷史資料、歷史讀物等。閱讀歷史材料是學習歷史的有效方式之一。
閱讀高中歷史書以外的課外閱讀書,也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加深知識印象。
比如一些資料中的歷史地圖、歷史圖片、歷史照片、歷史實物或模型、歷史建筑等形象化的學習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感受歷史的情境和氛圍。
在閱讀課外書時,不僅要了解和分析歷史材料,而且要能夠與課本上具體的歷史事實聯系起來,對閱讀材料的內容進行辨析、歸納。
三、建立知識方法
每一學科都有自己的知識結構、線索,即基本框架。
了解基本框架可以使大家對學習的知識有一個整體的清晰的認識。
比如按照朝代建立、鞏固、繁榮、衰敗等記錄為主要框架。
重要事情按照事件起因(包括背景、條件、原因、目的等)、事件過程(包括時間、地點、人物、口號等)、事件影響(包括性質、作用、意敗轎祥義、經驗教訓等)記錄為具體內容。
參考資料:百度百帆襲科詞條(高中歷史網頁鏈接)
高中歷史各地區使用的教材版本 (統計)
序 省份 人民版( 16/4 ) 人教版( 22/7) 岳麓版( 14/2 ) 選考方案 濟 南 、 青 島 、 淄 博 、 濰 坊、日照、菏澤、泰安、 1 山東 濟寧市 臨沂、聊城、萊蕪、威海 1、2 、3,三選一 棗 莊 、 東 營 、 煙 臺 、 德 州、濱州 深 圳 、 汕 頭 、 韶 關 、 河 廣州、珠海、梅州、汕尾、東莞、江 2 廣東 珠海、湛江、 源、惠州、佛山、茂名、 1、2 ,必考 門、陽江、(肇慶)、潮州、云浮 清遠、揭陽、中山 3 寧夏 寧夏 1—4 ,四選一 1—6 , 六 選 二 , 4 海南 海南 瓊海、東方 每個 8 分 鹽 城 、 揚 州含凱 、 鎮 蘇州、無錫、常州、南通、泰 州 、淮 1、 4 、 5 、 6 ,四 5 江蘇 江、連云港、徐州 安、南京、宿遷、泰州 選二 6 安徽 安徽 1、2 ,必考 寧 德 、 福 州 、 廈 7 福建 門、漳州、龍巖、 莆田、泉州 1、2 、4,三選一 南平、三明 8 浙江 (必修人民)浙江 (選修人教) 9 遼寧 遼寧 1—4 ,四選一
10 天津 天津 選修 3、4,必考
11 黑 黑龍江 1—4 ,四選一
12 吉林 吉林 1—4 ,四選一
13 北京 北京 北京 1、2 、4,必考
14 湖南 湖南 1、3 ,二選一 延 安 、 榆 林 、 安
15 陜西 康、漢中、銅川、 渭南、商洛、楊凌 西安 1—4 ,四選一談迅喚 咸陽、寶雞 鄭州、信陽、平頂山、漯河、安陽、駐 商丘 馬店、許昌、三門峽、南陽、洛陽、焦 濮陽
16 河南 1、4 ,二選昌唯一 作 開封、周口、新鄉、鶴壁使用北師大版教材 陽 泉 、朔 州、臨汾 、呂 梁、運 城 、大
17 山西 晉城、忻州、長治、晉中 1、2 、3,三選一 同、太原市 南昌、宜春、吉安、上饒、九江、景德
18 江西 撫州、贛州
1、必修:3本;選修:6本。普通高中歷史課程由必修課和選修課構成。
2、普通高中歷史必修課分為歷史(Ⅰ)、歷史(Ⅱ)、歷史(Ⅲ)三個學習模塊,包括25個古今貫通、中外關聯的學習專題,分別反映人類社會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科學技術等領域的重要歷史內容,是全體高中學生必須學習的基本內容。
3、普通高中歷史選修課是供學生選擇的學習內容,旨在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歷史視野,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歷史選修課分為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探索歷史的奧秘、世界文化遺產薈萃等六個模塊。在教材編寫和教學過程中,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加相關學習內容。
擴展資料:
一、必修課程
歷史(Ⅰ)著重反映人類社會政治領域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內容,共有9個專題。
政治活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社會經濟、慎鍵渣文化活動密切相關,相互作用。了解中外歷史上重要政治制度亮念、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討其寬悄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的作用及其影響,汲取必要的歷史經驗教訓,是高中歷史學習的基本內容之一。
歷史(Ⅱ)著重反映人類社會經濟和社會生活領域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內容,共有8個專題。
在人類發展進程中,經濟活動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它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并在社會政治、文化的發展中起決定作用。了解自古以來中外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以及人類為發展社會經濟、改善生活所做出的努力,進一步加深對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經濟和社會生活領域的認識,是高中歷史學習的基本內容之一。
歷史(Ⅲ)
歷史(Ⅲ)著重反映人類社會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領域的發展進程及其重要內容,共有8個專題。
思想文化活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人類的思想文化經歷了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歷程,并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征。在這一過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發展。了解中外思想文化發展進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現象及相關人物,進一步從思想文化層面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特征,是高中歷史學習的基本內容之一。
參考資料:人教版高中歷史--人教版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