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歷史

北流歷史發展,北流歷史

  • 歷史
  • 2023-05-06
目錄
  • 北流歷史天氣
  • 廣西北流縣志歷史
  • 廣西北流的發展如何
  • 廣西北流歷史文化
  • 北流歷史

  • 北流歷史天氣

    北流歷史悠久,設縣已有1400多年,因境內圭江自南

    向北流而得名。

    南朝齊永明六年(488) ,置北流郡,因圭江流向由南而北而得名,無屬縣。

    南朝梁(502~557),北流郡改稱北流縣,是北流縣行政建制之始。

    北流縣宋、齊屬越州,梁、陳屬合州。

    隋屬合浦郡,大業二年(606),廢陸川縣建置并入北流縣。

    唐武德手清四年(621),北流縣析置北流、陵城、扶來三縣,復置陸川縣,均屬銅州(治所北流)轄地,貞觀元年(627)屬容州。

    乾封二年(667),北流增置羅卞縣(治所今六靖長江村)。

    總章元年(668),又增置峨石縣(治所今隆盛香圩村)。

    新增之兩縣及扶來縣屬禺州,北流、陵城屬容州。

    宋開寶五年(972),撤銷峨石、扶來、羅卞、陵城四縣,其地并入北流縣,屬容州都督府普寧郡轄地。

    元至元十六年(1279),北流為容州路總管府轄地。

    明洪武十年(1377年),北流縣改隸梧州府郁林州。

    清順治八年(1651),北流改屬梧州府。

    雍正三年(1725年),改屬郁林直隸州。

    民國元年(1912),北流屬郁林府。

    民國2年撤郁林府,設立郁江道,北流為其屬縣。

    民國3年,改郁江道為蒼梧道,北流屬之。

    民塌慧國15年,廣西省 *** 成立,廢除道制,北流直屬省府。

    民國19年,北流屬郁林民團區。

    民國21年,北流屬梧州民團區。

    民國23年,民團區改為行政監督區,北流屬梧州行政監督區。

    民國25年,置潯州行政監督區,北流屬之。

    同年,增設郁林行政監督區,北流屬之。

    民國29年,郁林行政監督畢衫前區改為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公署(簡稱第六區),北流屬之。

    民國31年,原第三、五、六區合并為第三區,北流屬之。

    民國36年,北流、郁林等6縣劃出,新置第九行政督察區(簡稱第九區),北流屬之。

    解放后,仍稱北流縣,屬郁林專區。

    1951年7月屬容縣專區。

    1958年7月撤銷容縣專區,設立玉林專區,北流屬之。

    1971年,玉林專區更名為玉林地區,北流屬玉林地區。

    1994年撤縣建市。

    仍屬玉林地區。

    1997年4月22日,撤銷玉林地區,設立地級玉林市。

    北流屬之至今。

    廣西北流縣志歷史

    北流歷史悠久 南朝齊永明六年(488年)置北行兄鄭流郡,以境內圭江流向而得名。南朝梁(502—557)置北流縣,為北流行政建置之始。唐武德四年(621年),以北流縣、普寧縣(今容縣)設置銅州,貞觀六年(627年)更名容州,治所在北流長達塵蘆百余年。歷元、明、清、民國,至今縣行檔頌政建置已有1400多年歷史。

    廣西北流的發展如何

    歷史文化

    北流市

    北流歷史悠久,設縣已有1400多年,因境內圭江向北流而得名。舊稱“粵桂通衢”、“古銅州”,歷史上曾“富甲一方”,素有“小佛山”和“金北流”之稱,是世界銅鼓王的故鄉。

    明代進士李宏曾任四川道監察史10年,清代中進士13人,其中闕邦覲19歲中進士點翰林,被譽為“北流神童”;新進士李紹昉寶和殿復試獲一等一名,授職翰林院編修,擔任國史編纂,其才思敏捷,學問淵博,時人譽為“才壓三江”。 現代北流籍的著名專家、學者有國學巨擘陳柱、有機化學家凌育宸、畫家馬達、鐵道工程專家馮介、教育家兼詩人馮振、教育理論家和實踐家陳一百、光學家顧去吾、水電專家竇音桂、音樂家何名忠等。北流還是一代洞緩薯名將紅七軍、紅八軍總指揮李明瑞、紅八軍軍長俞作豫的故鄉,具有光榮的革命斗爭傳統。

    行政區劃

    北流歷史悠久,南朝齊永明六年(488年)置北流郡,以境內圭江流向而得名。南朝梁(502—557)置北流縣,為北流行政建置之始。唐武德四年(621年),以北流縣、普寧縣(今容縣)設定銅州,貞觀六年(627年)更名容州,治所在北流長達百余年。歷元、明、清、民國,至今縣行政建置已有1400多年歷史。

    1994年4月18日,北流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

    2000年,北流市轄23個鎮:北流鎮、新榮鎮、民安鎮、山圍鎮、民樂鎮、西埌鎮、新圩鎮、大里鎮、塘岸鎮、清水口鎮、隆盛鎮、大坡外鎮、六麻鎮、新豐鎮、沙垌鎮、平政鎮、扶新鎮、白馬鎮、大倫鎮、六靖鎮、石窩鎮、華東鎮、清灣鎮。

    2005年,撤銷華東鎮,整建制并入石窩鎮,石窩鎮人民 *** 駐地不變。

    地理

    北流市

    地理位置北流市位于廣西東南部,與廣東省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接壤。

    氣候北流納者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地肥沃,資源豐富。

    地形北流地勢北高南低,主要山脈北部有大容山其主峰梅花嶺海拔1275.6米,為桂東南最高點。

    土壤市境內山地主要為磚紅性紅壤。耕地中水田以潴育性水稻土居多。

    河流主要河流有16條,分屬珠江、南流江和淦江水系,最大河流為圭江,全長121.6公里。

    資源

    礦產已探明的礦藏有鐵礦、黃金、白釩、鋁、鋅等20多種。貯藏量特大的石灰石、高嶺土、花崗巖為發展水泥、陶瓷、石材生產提供了優良的條件。

    動植物野生動物有果子貍、山豬、抓雞虎等;植物有500余種可入藥。

    電氣主要河流有16條,分屬珠江、南流江和淦江水系,最大河流為圭哪碼江,全長121.6公里。水力發電開發量可達7萬多千瓦。

    面積人口

    目前市區規劃面積25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萬人。絕大部分為漢族,少數民族僅占0.92%。原籍北流的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30多萬人,分布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廣西第二大僑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1049035人,其中各鎮人口(人):北流鎮160538; 新榮鎮31453 ;民安鎮32303;山圍鎮28678;民樂鎮56621;西埌鎮47118;新圩鎮58767;大里鎮41244;塘岸鎮43851;清水口鎮38028;隆盛鎮65092;大坡外鎮37596;六麻鎮65760;新豐鎮39717;沙垌鎮24619;平政鎮55432;白馬鎮32888;大倫鎮26106;扶新鎮18661;六靖鎮60029;石窩鎮37453;華東鎮11317;清灣鎮35764。

    北流榮譽名片

    世界銅鼓王之鄉

    被稱為“世界銅鼓王”的銅鼓,出土于北流六靖水沖庵銅鼓,面經165厘米世界最大的銅鼓北流銅鼓王出土于北流六靖,殘重300多公斤,堪稱“世界之最”。而這個“銅鼓王”便是銅石嶺的產品?!般~鼓王”的出土有著傳奇般的經歷。清代北流石科鄉有個農民,上山砍柴草,把扁擔豎著往地上拚命一捅,但聞土中發出異樣的聲響,扁擔也捅不下去了。于是撥開泥土,赫然出現了一個碩大無比的銅鼓,村民還以為是神器,便計畫抬到附近的六靖圩冼太廟來供奉。誰料抬到水沖庵時,繩索突然繃斷,甚是奇哉!最后索性向庵中菩薩站普,決定留在水沖庵,大概是抬銅鼓的鄉民略施小計,要銅鼓留在自己鄉里吧。于是每年冬天,各地村民都在水沖庵舉行祭鼓祈神,敲起銅鼓,山鳴谷應,響徹云霄,鄉民從四面八方云集敬神。這個“銅鼓王”現在展覽于廣西博物館,兩次赴京展出,見者嘆為觀止,為廣西贏得了聲譽,更讓北流人驕傲!

    中國陶瓷名城

    北流被譽為“中國日用陶瓷之都”制造陶瓷已有兩千年之久。2011年8月31日,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專家組同意授予北流市“中國陶瓷名城”稱號。北流陶瓷,最早起源于夏商,從現有的考古資料來看,斷定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嶺南一帶便出現原始陶器是不成問題。北流最早的古人類遺址——新圩“六馬村石器文化”,除石鏟、石斧等器物,卻沒有陶制品。夏朝至商代,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不斷進步,私有制出現萌芽,地處南方僻壤的北流河流域,出現了私有制陶作坊,但北流境內沒有當時器物出土。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測試這類陶器,發現氧化鋁的含量較高,在較高的溫度中燒成,具備了某些原始瓷的性能。在北流境內,已有這類陶器出土,現藏市博物館的一件“米字紋陶罐”,口徑22.8厘米,高28.3厘米,足徑16.3厘米,惜口沿邊缺一小口,有裂痕。便是當時的器物,也是目前為止北流發現最早的陶器制品。由此可斷定出,印紋陶在當時的北流是普遍存在的。

    經濟發展

    北流市

    北流歷史悠久,設縣已有1400多年,因境內圭江向北流而得名。舊稱“粵桂通衢”、“古銅州”,歷史上曾“富甲一方”,素有“小佛山”和“金北流”之稱,是世界銅鼓王的故鄉。改革開放以來,北流經濟綜合實力穩居廣西十強縣(市)前列,以陶瓷之鄉、水泥之鄉、建筑之鄉、荔枝之鄉、水稻高產之鄉聞名遐邇。

    農業 北流農業發達,農業結構調整不斷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創匯型和加工型農業已占主導地位。全市現有水果83萬畝,名優水果占90%。 以牛品改為突破口的水產畜牧業發展加快。一些新的農業生產高效模式得到了成功實踐。農村以沼氣池為紐帶的生態家園建設發展迅速,成為廣西和全國的典型示范項目。

    工業北流工業起步早,基礎雄厚,規模優勢明顯,已形成以日用陶瓷、水泥、獸藥、罐頭食品、機械、皮件等為主的工業體系。目前,全市有工業企業4300多家,其中陶瓷企業50多家、水泥企業28家、獸藥企業26家、皮件企業33家、規模較大的罐頭食品企業10多家,安排就業20多萬人。北流已成為廣西最大的日用陶瓷生產出口基地及華南地區獸藥生產基地。

    第三產業以商貿、交通運輸、旅游 、餐飲 、房地產、文化娛樂為主的第三產業發展迅速,城鄉消費保持較快增長。第三產業占GDP比重已上升至29%,從業人員超15萬人。

    外向型經濟 外向型經濟迅猛發展。全市現有生產出口產品的企業96家,其中自營出口企業57家,出口產品包括日用陶瓷、皮革制品、罐頭食品、芒竹編、松脂、毛紡織品、家具、玩具、農機、獸藥、園藝產品等15大類,產品銷往美國、歐洲、東南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廣西最大的產品出口縣市之一,目前正在全面建設“外貿出口超億美元市”。

    交通通信

    北流市交通便捷,境內公路交通網路已基本構建完善,全市鎮鎮通硬化道路,99%的村通四級公路,半數以上村通硬化道路。國道324線玉容一級公路橫貫全市東西;北寶二級公路縱穿全市南北,連線廣東水東港和廣東省高等級公路網;規劃建設中的南寧----廣州高速公路、洛陽---湛江鐵路經過北流。從北流出發,4小時可達廣州(395公里)、佛山(388公里),5小時可達深圳(518公里)、珠海(507公里),

    北流市

    2小時可達南寧(210公里),不用5小時可達桂林(467公里)。與廣東的水東港、湛江,廣西的東興、憑祥、北海、欽州、防城港、梧州、貴港等港口、邊境城市,有一、二級公路相通,2--5小時可達,出海通關便捷。此外,北流通訊發達,能源充足。日供水能力達4.5萬噸,年供電量達4.7億千瓦時,供電保證率99%。 目前中國電信、移動等通信北流分公司在當地均設立了服務大廳和客戶服務熱線,可以隨時撥打當地的通信分公司咨詢熱線、以辦理各種業務和掌握自己的話費情況,了解與通信有關的知識,并對其提出意見和建議。

    北流目前已建成了市電子信息中心1個、部門電子信息館5個、鎮級電子信息館22個、村級電子信息館26個,創建了“數字農戶”1443戶,培養了新型農民3200多名。到2006年底,城區大部分居民已實現由"有線電視"轉換到"數位電視"。

    城市建設

    北流以建設中等城市和精品城市為目標,城市建設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經營。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品位不斷提高。目前,中等城市建設的序幕已經拉開:城東,廣西2003年重點開工項目北流市陶瓷工業園區已經開工建設;城南,新的商貿區和教育城規劃已經完成;城西工業區已拉開規劃建設框圖;與此同時,市區中心的舊城改造已經起步。隨著多個重點項目的建成投產和一大批城市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完善,不遠的將來,展現在世人面前的北流,將是一個經濟繁榮、人民富裕、社會文明、環境優美、城區人口達30萬人的現代化城市。

    近年來,北流市立足于建設中等城市這一目標,按照“拉開城市框架、擴大城市容量、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環境、美化城市形象”的思路,樹立經營城市理念,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在城市規劃布局、建筑設計、景觀設計、城市風貌上突出日用陶瓷城、荔枝之鄉、銅鼓名城的個性和歷史文化內涵。目前,市區綠地率達28.83%,綠化覆蓋率達33.17%,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8.39平方米,路燈亮燈率達98%。全市自來水普及率98%;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8.02%。1998年以來北流市連續三屆摘取了廣西城市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南珠杯”。北流正發展成為一座花園式的、環境優美、充滿活力的中等城市。

    旅游

    北流旅游資源豐富。著名景點有:道教二十二洞天勾漏洞,以鑄造了世界銅鼓王而聞名的漢代冶銅遺址銅石嶺,桂東南第一峰大容山,一千多年前就已聞名的鬼門關。此外,還有萬丈灑、

    北流市

    天堂山、龍虎寨、偉人山、水月巖、圭江河、六洋水庫、中國海相泥盆紀標準剖面等自然景觀和景蘇樓、大城殿、粵東會館、德勝堂等人文景觀,以及荔枝之鄉的觀光農業、生態家園的生態旅游等,開發前景十分廣闊。北流已被國家定為乙級開放旅游城市。市金荔酒店、精通大酒店、紅云大酒店均為三星級以上涉外酒店。

    勾漏洞風景名勝區

    位于北流市城區東面3公里處,占地面積204公頃,是全國道教“三十六洞天”的“二十二洞天”。巖洞全長1500米,勾、曲、穿、漏、奇景天成,洞內石柱、石筍以及各類天然奇特的鐘乳石縱橫交錯,千姿百態。洞前亭臺樓閣,雕梁畫棟,綠樹婆娑,曲徑通幽,石壁上歷代石刻琳瑯滿目,倍添藝術魅力。

    銅石嶺 位于北流市東郊10公里處,分大小兩山,圭江自南而北饒過山前,山層變聳秀、巍峨壯觀,石皆紫銅色,有的兀然獨立,骨骼清奇;有的蒼茫一片,氣勢雄渾。這些令人嘆為觀止的奇峰怪石,叢立造型各異,千姿百態、栩栩如生。 大容山森林公園 位于北流市北端23公里處,總面積2930公頃,平均海拔1000米,其中蓮花頂海拔1275.6米,為桂東南第一高峰。大容山山勢雄偉,森林茂密,是天然的亞熱帶植物王國,其中有國家級保護植物活化石—桫欏,花中皇后—金花茶等。園內空氣清新,負氧離子含量高達8.3萬個/m。能有效改善神經功能,提高人體免疫力,游大容山公園,住蓮花山莊,吃山珍野菜,玩高篝火晚會。你將遠離都市的煩惱,公園內冬暖夏涼,干濕適中,是避暑、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李明瑞、俞作豫紀念館 位于城東北的田螺嶺,該館是紀念紅七軍、紅八軍首領李明瑞、俞作豫而建的。全館占地3533平方米,建筑面積810平方米,落成于1985年2月1日,館內陳列有介紹李、俞烈士光輝業績的文字、實物、圖片和自治區領導人以及紅七、紅八軍老戰士為該紀念館的題詞,該館現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成殿又名孔圣殿,高18.7米,長15.77米,面積247.6平方米,為兩層重檐歇山式宮殿建筑。頂上飾祥龍彩鳳、飛禽走獸,紅墻黃瓦,殿正同16扇鏤空雕花鳥蟲魚圖案,流丹滴翠,極其精工美麗。北流孔廟建筑設計精巧嚴密,體現了古代建筑藝術風格。 景蘇樓 位于城區南門外河濱公園內,專為紀念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留跡北流而修建的,樓前有匾額“坡仙艤筏”。樓閣內有郁林州牧唐爾琨集聯,東坡的手跡書畫30多件。

    偉人山

    位于北流市陵城鎮甘村地段(玉容一級公路旁),有一座大石山,平地突起,酷似一位巨人仰臥朝天,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有頭部、園頂、額面、鼻子、嘴巴、下巴、頸部、胸部、腹部突出,界線分明,右手平放、臂肢清晰、微彎的手掌緊貼腹部,視其面部,如安詳熟睡的偉人。

    圭江

    北流圭江,廣西北流的母親河。圭水秋波,就是北流八景之一。

    北流圭江

    圭江,本名北流河,北流市最大的河流,全長121.6公里,有大大小小的支流十三條,流域集雨面積165平方公里,是北流的母親河。

    北流之名,源于其境內流淌的圭江河,圭江河之水不像萬河之水皆向東流,它卻逶迤著向北而去,北流也因一水向北而得名。古時的圭江河,河水豐盈,圭江河是當地主要的交通運輸通道,河上船只來來往往,一派繁忙景象。改革開放,北流狠抓工業的發展,忽略了母親河的保護,給母親河造成嚴重的污染,嚴重污染圭江飲用水源,影響人民民眾的身體健康。近年來,加強對圭江河的生態環境保護,從源頭上解決圭江河水的污染問題,現在圭江河恢復了往日的清凈。

    北流市會仙河濕地公園

    北流市會仙河公園位于北流市區西南角,東接綠滿地提子基地,南靠仙人山,西連和順嶺,北鄰玉容一級公路。公園規劃面積1800畝,內有水體400多畝,山體200多畝等。公園設計理念為:一河、兩片、六區、一園。

    “一河”是指南北走向的會仙河,沿河布置生態濕地景觀節點。“兩片”指東、西兩個片區。東面為植物園區、公園服務區、休閑運動區,營造休閑空間環境為主;西面為北主出區、西次出和田園風光區。

    “六區”指六個功能分區:出區、田園風光區、生態濕地景觀區、植物園區、休閑運動區、公園服務區,共39個景觀節點。公園中的濕地,是候鳥南遷的聚集地,是北流城區的綠肺,具有濕地水文生態的功能和特殊的生態價值。

    “一園”為規劃建設總面積約170畝的夢之園。該園是全區首創的鄉鎮級園藝博覽園,由公共區域及22個鄉鎮園組成,參照園藝博覽園的模式,由各鎮自行設計、自行籌款、自行建設,充分發掘和提煉北流各鎮的自然、歷史、建筑、民俗風情特色。整個公園建設,可保護古道名關——貴人關,突出體現“自然生態”特色,以傳統中國園林風格為主,結合嶺南建筑及園林特色,營造天然野趣、寧靜閑定、純樸田園的綽約風情。

    特產

    北流市

    北流市物產豐富,主要有大豆、黃紅麻、甘蔗、木薯、鴨塘魚、荔枝、桂圓、芭蕉、柑桔、橙、八角、芒竹制品等產品暢銷自治區內外,遠銷港澳地區。1995年國家命名北流市為"中國荔枝之鄉"。

    鴨塘魚骨刺脆軟,味鮮香濃,肉質肥嫩,無腥味,環保型,水質無污染而聞名的魚塘,塘中由自然的十八個清泉長冒,塘內和泉水含有特殊的礦物質和多種微量元素。養出的魚,品了唇齒留香,回味無窮,史載明清已成為進貢皇上的貢品。鴨塘魚王,作為地方特產,建國以來曾經多次招待過二十多個國家旅游團體,以及黨 *** 人和各層次的高級官員,知名人士,很多僑屬出國探親,訪友,都把鴨塘魚帶給遠方的親人。

    北流水泥北流市豐富的質地優良的石灰巖為北流工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從二十世紀60年代開始,北流的水泥工業迅速發展。目前,全市擁有水泥企業28家,年設計水泥生產能力468.6萬噸,實際建成投產能力315.2萬噸,形成目前廣西最大的水泥生產基地之一。

    荔枝北流盛產的荔枝以果大,皮薄,肉厚,核小,甜香而聞名遐爾。1995年4月,北流市被國家有關部門命名為“中國荔枝之鄉”

    龍眼

    中國龍眼以福建、廣東、廣西栽培最多,其中廣西玉林北流出產的龍眼最為著名。據說,中國龍眼正是由于廣西出產的品種最優,才在種名前冠以廣西簡稱“桂”字,稱“桂圓”。據古書記載,桂圓樹自西漢(前206年-公元8年)時就在中國南方種植,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北流龍眼盛產龍眼皮薄肉厚,果肉鮮嫩,色澤晶瑩,漿汁飽滿,甘甜如蜜。加工后的桂圓肉,色澤鮮麗,芬芳甜蜜,是色、香、味俱佳的名貴中藥材和滋補珍品。

    龍眼鮮食,味甜美爽口,且營養價值甚高,富含高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多種胺基酸和維生素,其中尤以含維生素p量多,對中老年人而言,有保護血管,防止血管硬化和脆性的作用。不久前,國外有人在研究龍眼時又發現其含有一種活性成分有抗衰老的作用。這與我國最早的藥學專著《神龍本草經》中所言龍眼有輕身不老之說相吻合。故此有人認為龍眼是具有較好開發潛質的抗衰老食品。

    龍眼曬干后又稱為桂圓。除去外殼及核心,為龍眼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法定藥物,其性味甘、溫,歸心脾經,功能補益心脾,養血寧神。主治氣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虛萎黃。

    龍眼入藥,如有名的古方《歸脾湯》(濟生方),即是以龍眼與白術、茯苓、黃芪、酸棗仁等組方,臨床上治療思慮過度、勞心傷脾、健忘。方中套用龍眼肉,即是以其味甘歸脾而能益智的意思。

    在炎夏與金秋燥熱交替時節,不少更年期婦女及氣血兩虛的老年人,汗出不止,心悶意煩。此時即可用龍眼肉與西洋參各適量,水煎以代茶飲。民間尚有更為簡便的嚼服龍眼肉的食法。對于臨床上表現頭暈眼花、記憶力明顯減退、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的中老年婦女,可將龍眼肉加入少量黨參蒸熟備用。每晚臨睡前,取約20—25克,放中,細嚼慢咽,以少量溫開水送服。此法堅持一段時間,方可逐漸顯效,用者的精神狀態可明顯好轉,原有頭暈、心悸、失眠、健忘、出虛汗等癥狀可消失,面色紅潤,胃口改善。但此法對于證屬陰虛火旺,臨床表現心煩口苦,舌質偏紅,苔黃等癥狀患者,以及外感風熱時均忌服。另糖尿病患者對龍眼肉亦不宜多服,因其葡萄糖較高。

    對于婦女產后、體虛乏力、貧血等,則可用龍眼肉加入當歸、枸杞、紅棗(去核)數顆,燉雞。對于孕婦,尤其妊娠早期,則不宜服用龍眼肉,以防胎動、“見紅”及早產等。

    城市榮譽

    改革開放以來,北流歷屆黨委、 ***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城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綜合實力穩居廣西十強縣市前列,以陶瓷之鄉、水泥之鄉、建筑之鄉、荔枝之鄉和水稻高產之鄉聞名遐邇。先后獲得了全國農業百強、林業綠化百佳縣市、全國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全國科技、教育、文化、體育、普法先進縣市、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基層項目示范市,全國生態家園建設示范市和廣西文明城市、園林城市等榮譽,還連續三年入選中國西部百強縣市前四十名。

    北流市

    近年來,北流市委、市 ***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為重點,以建設中等城市為目標,實現了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先后獲得全國農業百強縣市、全國林業綠化百佳縣市、全國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中國西部百強縣市(排第33位)、全國科技先進市、全國“兩基”教育先進市、全國文化先進市、全國計生工作先進市、全國普法先進縣市、廣西園林城市、廣西文明城市等榮譽稱號,并連續三屆獲得廣西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南珠杯”。

    地圖

    北流市位于廣西東南部,南與廣東高州、化州市、信宜市接壤。地處北回歸線以南

    在廣西玉林市陸川縣和容縣之間

    地圖

    廣西北流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網

    因境內圭江向北流而得名。1994年4月18日,民政部批復(民行批[1994]60號):經國務院批準,同意撤銷北流縣,設立北流市。

    2000年,北流市轄23個鎮:北流鎮、新榮鎮、民安鎮、山圍鎮、民樂鎮、西埌鎮、新圩鎮、大里鎮、塘岸鎮、清水口鎮、隆盛鎮、大坡外鎮、啟散六麻鎮、新老旁昌豐鎮、沙垌鎮、平政鎮、扶新鎮侍扒、白馬鎮、大倫鎮、六靖鎮、石窩鎮、華東鎮、清灣鎮。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1049035人,其中各鎮人口(人): 北流鎮 160538 新榮鎮 31453 民安鎮 32303 山圍鎮 28678 民樂鎮 56621 西垠鎮 47118 新圩鎮 58767 大里鎮 41244 塘岸鎮 43851 清水口鎮 38028 隆盛鎮 65092 大坡外鎮 37596 六麻鎮 65760 新豐鎮 39717 沙垌鎮 24619 平政鎮 55432 白馬鎮 32888 大倫鎮 26106 扶新鎮 18661 六靖鎮 60029 石窩鎮 37453 華東鎮 11317 清灣鎮 35764

    北流市位于廣西東南部,總面積2457平方千米??側丝?008年大概135萬人

    北流歷史

    北流歷史悠久南朝齊永明六年物知(488年)置北流郡,以境內圭江流向而得名。南朝梁(502—557)置北流縣,為罩數消北流行政建置之始。唐武德四年(621年),以北流縣、普寧縣(今容畢櫻縣)設置銅州,貞觀六年(627年)更名容州,治所在北流長達百余年。歷元、明、清、民國,至今縣行政建置已有1400多年歷史。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浪潮av| 亚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无码av中文一二三区| 精品无码中出一区二区| 色偷偷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蜜桃| 免费A级毛片无码A|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PP| 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软件|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蜜芽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蜜芽| 日本爆乳j罩杯无码视频| 亚洲中久无码不卡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拍无码视频|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中文无码a∨在线观看| 人妻丰满熟妇A v无码区不卡| 一本天堂ⅴ无码亚洲道久久 |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免费无码又爽又高潮视频| 中日韩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无码A级毛片日韩精品|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无码中文在线二区免费|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丫 |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午夜人性色福利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av无码国产综合专区| 亚洲国产日产无码精品| 无码专区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在线高清无码A.|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免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