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窟的歷史與秘密?吳哥窟,這個千年遺跡,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中國的故宮、長城一樣。它證明了一個前王國的榮耀。它古老而神秘。那些斑駁的佛像和石墻,訴說著發生在這里的故事,讓人肅然起敬,心生向往。吳哥窟又稱吳哥窟,位于柬埔寨,那么,吳哥窟的歷史與秘密?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大吳哥位于吳哥窟的北部,是耶跋摩七世統治時期建造的新都。吳哥城規模非常宏偉壯觀,護城河環繞在周圍。城內有各式各樣非常精美的寶塔寺院和廟宇。在吳哥城中心的是巴楊廟,它和周圍象征當時16個省的16座中塔和幾十座小塔,構成一組完美整齊的階梯式塔形建筑群。
吳哥窟又名吳哥寺,是柬埔寨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的古寺,也是保存最好的名剎。吳哥窟分為“大吳哥”與“小吳哥”兩處地方,其中小吳哥的建筑群較為宏偉。現時的吳哥遺跡,占地面積達310平方千米,包括四座神廟建筑。所殘留的一墻一柱,仍可窺見當年精美的雕刻工藝。鬼斧神工的技術,的確令人贊嘆,難怪吳哥窟有“雕刻出來的王城”這個美譽。它和中國萬里長城、埃及金字塔、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并列為東方四大奇跡。據說,建筑時所征召的民工達1,500萬以上。寺廟全部用巨大的砂巖石塊重疊砌成。最重的石塊重量超過8噸,石塊之間沒有任何黏合物。
吳哥古城寺院周圍有寬190米的壕溝,四周共長5.6千米。主殿上有5座尖塔,中央塔頂離庭院地面65米,底層廊壁上布滿石刻浮雕。這些浮雕內容有反映當時人民生活的,如打獵、捕魚、送別、戰爭等;有重現古代傳說的,如“乳海翻騰”、“天神制魔”等神話故事;有打坐的佛陀,有跳舞的女神,還有人頭、鳥獸、蟲魚的雕刻,姿態萬千,栩栩如生。
攪動乳海
攪動乳海是吳哥窟很著名的故事。講述的是修羅(天神)和阿修羅為了取得長生不老的甘露,約好一同攪拌乳海。
毗濕奴讓大家把草藥投入乳海,蛇王瓦蘇基纏繞曼荼羅山,作為攪海的杵。毗濕奴自己化身大海龜,作為曼荼羅山的支點。阿修羅持蛇頭,修羅吃蛇尾,雙方一起攪動乳海。畫面中共有88個阿修羅和92個帶著頭盔的修羅。
梵天、濕婆神、猴神哈奴曼(Hanuman)和拉克西米(Lakshmi,財富與繁榮女神)都出現在場景之中,攪拌乳海生成的飛天小仙女也在空中飛舞。攪拌乳海還生成了各種各樣海洋和陸地的生物。
擴展資料:
吳哥窟的整體布局,從空中乘坐熱氣球就可以一目了然:一道明亮如鏡的長方形護城河,圍繞一個長方形的滿是郁郁蔥蔥樹木的綠洲,綠洲有一道寺廟圍墻環繞。綠洲正中的建筑乃是吳哥窟寺的印度教式的須彌山金字壇。
吳哥窟寺坐東朝西。一道由正西往正東的長堤,橫穿護城河,直通寺廟圍墻西大門。過西大門,又一條較長的道路,穿過翠綠的草地,直達寺廟的西大門。
在金字塔式的寺廟的最高層,可見矗立著五座寶塔,如骰子五點梅花,其中四個寶塔較小,排四隅,一個大寶塔巍然矗立正中,與印度金剛寶座式塔布局相似,但五塔的間距寬闊,寶塔與寶塔之間連接游廊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吳哥窟
《吳哥窟》歌曲背景故事:
男主角梁朝偉最后一個人去了吳哥窟,找了一個樹洞,把這么一段掩藏在心里的感情說給了樹洞聽,而后找了一堆草永遠的封存了起“心聲安葬在巖洞,上帝四次三番在愚弄”,那么把它交給上帝就是最好的選擇。
歌詞:
睜開雙眼做場夢問你,送我歸家有何用雖知道你的她;
無言地向你盡忠,望見你隱藏你戒指便沉重;
心聲安葬在巖洞上帝,四次三番再愚弄聽得見耳邊風;
難逃避你那面孔,越要退出越向你生命移動;
難道我有勇氣與你在一起慶祝正日,難道你有勇氣反悔諾言你專一;
兩個人多擠迫,難容納多一番秘密捉不緊變得更加固執;
記憶深,浮塵滴進覺悟寺;
霧里看花沒有發生任何事,難道我有勇氣與你在一起慶祝正日。
擴展資料:
歌曲鑒賞:
《吳哥窟》創作靈感取自王家衛最曼妙的一部文藝片《花樣年華》。
作詞人林若寧用“吳哥窟”講述一個第三者的復雜情感,深愛而不得見天日的愛情,深陷這段明知無法爭奪成功的戀情中,仿佛身置黑暗的山洞石窟里頭,無法求救。
片中梁朝偉與張曼玉最終辭別于深巷。末了,梁先生走到吳哥窟,把心聲悄悄地吐向洞壁之中,封存不了了之的感情最好的方法,就是永遠只把心事告訴吳哥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吳哥窟
《吳哥窟》歌曲背景故事來自香港經典電影《花樣年華》。
1962年的香港,兩對年青的白領夫妻成為鄰居,但周太太和陳先生竟然勾搭成奸,而周慕云和陳先生的太太蘇麗珍則被蒙在鼓里。
后來,周幕云和蘇麗珍發現了各自配偶的秘密,兩個被配偶遺棄的人開始見面,并共同商量未來可能出現的事情。
時光平平淡淡地過去,但別人的閑言碎語竟讓兩人發現自己心底最不愿發現的秘密:他們互相深愛上了對方。后來,周慕云離開了香港。
多年后,周慕云再回舊居,卻聽說當年的鄰舍已換成了一個商人的太太,于是周慕云惆悵地離開了舊地。
影片的最后周先生一個人來到了柬埔寨的標志性景點吳哥窟,將一個紙條藏在了樹洞之中。或許這張紙條寫著周先生1962年的秘密,寫著他對蘇麗珍無法說出口的愛。
擴展資料
歌曲鑒賞:
《吳哥窟》創作靈感取自王家衛最曼妙的一部文藝片《花樣年華》。
作詞人林若寧用“吳哥窟”講述一個第三者的復雜情感,深愛而不得見天日的愛情,深陷這段明知無法爭奪成功的戀情中,仿佛身置黑暗的山洞石窟里頭,無法求救。
片中梁朝偉與張曼玉最終辭別于深巷。末了,梁先生走到吳哥窟,把心聲悄悄地吐向洞壁之中,封存不了了之的感情最好的方法,就是永遠只把心事告訴吳哥窟。
柬埔寨小吳歌窟不是世界奇跡之一。
世界八大奇跡(按建造時間從先到后):埃及胡夫金字塔、巴比倫空中花園、阿爾忒彌斯神廟、奧林匹亞宙斯神像、摩索拉斯陵墓、羅德島太陽神巨像和亞歷山大燈塔的基礎上,再加上中國的秦陵兵馬俑。
吳哥窟(Angkor Wat),又稱吳哥寺,位于柬埔寨,被稱作柬埔寨國寶,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吳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為“毗濕奴的神殿”,中國佛學古籍稱之為“桑香佛舍”。
是吳哥古跡重要組成部分,又稱吳哥寺,或小吳哥,梵語意為“寺之都”。蘇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年在位)時為供奉毗濕奴而建,三十多年才完工。吳哥窟是吳哥古跡最精華的部分,也是柬埔寨早期建筑風格的代表。
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吳哥古跡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此后吳哥窟作為吳哥古跡的重中之重,成為了柬埔寨一張亮麗的旅游名片。
擴展資料
吳哥窟的建造結構
吳哥窟建筑莊嚴勻稱,比例和諧,無論是建筑技巧,還是雕刻藝術,都達到極高水平。吳哥窟坐東朝西,平面呈長方形,有兩重石砌墻。面積1000×850平方米,外墻之外有壕溝,壕溝寬190米,東西長1500米,南北寬1300米,周長約5.6公里。
以上就是吳哥窟的歷史與秘密的全部內容,1860年法國人在森林深處發現了吳哥窟遺跡,并稱“此地廟宇之宏偉,遠勝古希臘、羅馬遺留給我們的一切,走出森森吳哥廟宇,重返人間,剎那間猶如從燦爛的文明墮入蠻荒”。就這樣,吳哥窟重見天日,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