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我們黨承擔的歷史任務有哪些 政治三者統一 新時期黨的三大歷史任務 黨的戰略性工作是指 黨的戰略性工作
1、“在新的世紀,繼續推動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2、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磨襲發展,是我們黨肩負的重要歷史任務。
3、”國際國內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正在發生著的深刻變化,要求我們黨必須緊跟世界進步歷史潮流發展的方向,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勝利完成這三大歷史任務。
要完成這三大歷史任務,關鍵的是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三個代表”要求。“三個代表”要求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新世紀全面推進黨的建設,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不斷奪取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勝利的根本要求。
擴展資料:
三大任務的提出:
我們黨提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任務始于20世紀60年代,基本框架是工業化。即完成從農業經濟社會向工業經濟社會的轉變,以執行國民經濟五年計劃方式進行,至1980年,逐步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奠定了現代化初步基礎。這個進程曾一度中斷于“文化大革命”。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全面地認真糾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傾錯誤,做出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
通過改革開放,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從1980年至2001年,我們進一步建立了門類齊全的現代化工業體系,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6倍。經濟實力、國防實力、科技實力明顯增強,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領域的許多方面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工業化總體水平達到世界現代工業的中級饑游鬧階段,社會總爛罩體達到小康水平。
參考資料:-三大任務
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全黨同志要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和不斷發展黨歷經艱辛開創的這條道路、這個理論體系、這個制度、
這個文化,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為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歷史任務,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擴展資料
必須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激沒嘩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鼓勵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逐步消滅貧窮,達到共同富裕,在生產發展和社會財富增長的基礎上不明行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各項察緩工作都要把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為總的出發點和檢驗標準,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共產黨章程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
十八大黨章中提出黨的三大歷史任務分別是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
十八大黨章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橘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全黨同志要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和不斷發展黨歷經艱辛開創的這條道路、這個理論體系、這個制度,圓廳游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伏祥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歷史任務而奮斗。
十八大黨章中提到的“三大歷史任務”指的是什么
yimengjin LV8
2016-05-25
回答
全部答案
qq474882109
LV13
2016-05-26
十八大黨章中提出黨的三大歷史任務分別是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
十八大黨章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全黨同志要倍加珍首辯賀惜、長期堅持和不斷發展黨歷經艱辛開創的這條道路、這灶戚個理論體系、這個制度,高舉者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歷史任務而奮斗。
01黨的三大歷史任務是,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詞中提出的,加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包括臺睜肢沖灣在內的祖國統一、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
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詞中提出的,具體內容是:加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爭取實現包括臺灣在內的祖國統一;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在這三項任務中,核心是經濟建設,它是解決國際國內問題的基礎。
我們黨提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任務始于20世紀60年代,基本框架是工業化。即完成從農業經濟社會向工業經濟社會的轉變,以執行國民經濟五年計劃方式進行,至1980年,逐步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奠定了現代化初步基礎。這個進程曾一度中斷于“文化大革命”。
進入21世紀,我們將繼續高舉鄧小平理論旗幟,悉殲全面貫徹“三個代表”要求,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繼續推進現代化建設。不僅在本世紀中葉將達到第三步戰略目標,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并且還將使現代化進程和成果具有時代特征。
我們將更多地強調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更多地強調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更多地強調可持續發展戰略,更多地強調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社會的全面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統一,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統一,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饑局一。
同時,這種現代化非常可能將不僅是完成農業經濟社會向工業經濟社會的轉變,還將繼續完成從工業經濟社會向知識經濟社會的過渡。知識經濟初見端倪。這種現代化將對中國現代文明的發展產生極其深刻的影響,在其歷史進程中將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