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令妃?令妃的真名是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孝儀純皇后(1727年—1775年),魏佳氏(本姓魏,原屬漢軍正黃旗,后抬旗入滿洲鑲黃旗,改姓魏佳氏),乾隆帝妃嬪,嘉慶帝生母。內管領清泰女。乾隆四年入宮,乾隆十年,初封魏貴人;同年,那么,歷史上真實令妃?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的確有令妃。
令妃是乾隆四十多個有名有姓的妃嬪當中最走運的一個。
令妃本姓魏,生於雍正五年九月九日,乾隆皇帝即位時入宮為貴人。
乾隆十年封令嬪,時年19歲,是深宮中比較年輕的一位。
乾隆三十年,令妃晉為皇貴妃,位僅次於皇后那拉氏。
而在廢黜那拉皇后之后, 乾隆皇帝經常臨幸令妃,令她在十年內接連為皇帝生了皇十四子永璐、皇十五子永琰(即后來的嘉慶皇帝),皇十六子(未命名)、皇十七子永璘,以及皇七女和皇九女, 所以令妃也是皇帝后妃中誕育子女最多的一位。
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貴妃魏氏薨逝,年49歲,諡 "令懿皇貴妃"。
嘉慶皇帝登位后,即追贈令貴妃為孝儀皇后。
令妃真是洪福不淺,生前備受乾隆皇帝寵愛, 死后仍有后福。
其實,孝儀皇后的父親清泰就是內務府下一個管領的包衣的頭目。
從民族成分上講,她的先人姓魏,屬漢族,但后來歸滿族了。
所以她使得嘉慶皇帝和康熙皇帝一樣,都具有 *** 血統(康熙的母親姓佟,祖上也是 *** ) 。
令妃以貴人身份入宮,又沾有 *** 血統, 本沒有任何非分之想,也最恪守家法。
她斷斷不會想到她的大兒子后來會襲乘大統,因為在皇上的十七個兒子中, 他排倒數第三名;更令她想不到的是,她的小兒子(皇十七子)慶王的孫子后來竟會與袁世凱沉瀣一氣,將晚清的朝政搞得烏煙瘴氣的,最后竟以200萬銀元出賣了大清267年的江山。
魏佳氏心地善良,容顏秀美,乾隆皇帝很喜愛她,并不像某些影視劇里所形容的陰狠歹毒。
歷史上真實的令妃,原名魏佳氏,她的父親是內務府管領,屬于正黃旗漢軍包衣,不但劃分為奴才的等級,還是當時被視為要低旗人一等的漢人血統。
乾隆十三年,晉封令嬪為令妃,距離她晉封為嬪僅僅過了三年;乾隆二十四年,晉封令妃為令貴妃;乾隆三十年,晉封為皇貴妃。
擴展資料:
令妃生平:
雍正五年(1727年)九月初九,魏佳氏出生,她比乾隆帝小十六歲。
乾隆十年(1745年)正月二十三日,魏貴人詔封為嬪;十一月十七日,行令嬪冊封禮。
乾隆十三年(1748年)五月,晉封令嬪為令妃,此時距離她晉封為嬪時隔僅三年;乾隆十四年四月初五日,行令妃冊封禮。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正月,令妃隨駕南巡。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十一月二十日,晉封令妃為令貴妃;十二月十七日,行令貴妃冊封禮。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初六日,令貴妃于圓明園的天地一家春生下乾隆帝皇十五子永琰。
乾隆二十七年(1762)正月,令貴妃隨駕南巡。
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十五,令貴妃隨駕南巡;五月初十日,晉封為皇貴妃;六月十一日,行皇貴妃冊封禮。
歷史上的令妃是因為生病死的。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貴妃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歲,二月十一日冊謚令懿皇貴妃;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入葬裕陵。
清高宗孝儀純皇后魏佳氏(1727年10月23日-1775年2月28日),滿洲鑲黃旗人(原為滿洲正黃旗包衣),乾隆帝的第三位皇后,嘉慶帝生母,內管領魏清泰之女。
人物生平
雍正五年(1727年)九月初九日,魏佳氏出生,她比乾隆帝小十六歲。
乾隆十年(1745年)封為魏貴人;正月二十三日,晉封為嬪;十一月十七日,行令嬪冊封禮。
乾隆十三年(1748年)五月,已晉封為令妃;乾隆十四年四月初五日,行令妃冊封禮。
令妃的歷史真實結局是:因病去世。
令妃魏佳氏在乾隆十年封為魏貴人,同年晉為令嬪;乾隆十三年,晉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晉為令貴妃;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
并命八阿哥同福晉、十二阿哥同福晉、十五阿哥同福晉、大阿哥長子綿德同福晉、五阿哥第五子綿億在宮內為皇貴妃穿孝。
雍乾時期,魏佳氏的家族已經是標準的內務府中等官僚家族,魏佳氏的曾祖父名叫嗣興,任護軍校,祖父名叫武世宜,初任內管領,后來升到了內務府總管的位置,到了魏佳氏祖父這一輩,其家族已經擁有一定的門第。魏佳氏的祖母和母親在雍正元年冊立皇后并冊封妃嬪時,曾擔任宣冊寶文女官。
令妃受寵經過
乾隆十年,晉封為嬪,三年后晉封為妃。根據《鴻稱通用》的記載,魏佳氏的封號“令”對應的滿文為“mergen”,意為“聰明的,睿智的”。
魏佳氏的父親清泰于乾隆十六年去世,同年九月乾隆帝將令妃娘家抬旗,并賞賜房屋田地、寬免債務可能與此有關。
乾隆二十四年魏佳氏又被晉為令貴妃,乾隆三十年更是一躍成為皇貴妃。終乾隆一朝,魏佳氏是為乾隆帝生育子女最多的一位后妃,也是清代生育子女最多的后妃之一。
魏佳氏在乾隆二十一年至乾隆三十一年間,先后為乾隆帝生下四子二女,且時間間隔較短,足見寵幸之隆。
歷史上的令妃是因為生病死的。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貴妃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歲,二月十一日冊謚令懿皇貴妃;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入葬裕陵。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嘉親王永琰為皇同時追封皇生母令懿皇貴妃為孝儀皇后。經嘉慶、道光兩朝加謚,全謚為孝儀恭順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純皇后。
令妃的歷史原型是孝儀純皇后。孝儀純皇后(1727-1775),魏佳氏,乾隆帝妃嬪,嘉慶帝生母,內管領、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原屬正黃旗滿洲包衣,后被乾隆帝抬入鑲黃旗滿洲,即“抬旗”。魏佳氏生于雍正五年九月初九,因其隸屬內務府,所以應是通過內務府選秀入宮,后來脫穎而出,成為了皇帝的嬪妃。
擴展資料:
雖然出身不好,令妃卻憑借著自己的聰明和心機,最終走向了勝利。令妃長相出眾,而且性格溫婉,因為得到了皇帝的寵幸。
令嬪的令象征著美好,可能也是因為令妃舉手投足之間,表現的都相當得體,讓皇帝看到了他美好的一面,因而才會得此封號。假如令妃真的那么美好,而沒有一點心機的話,她又怎么可能能夠從一個普通的宮女一步步爬上成了皇貴妃。
以上就是歷史上真實令妃的全部內容,令妃的歷史真實結局是:因病去世。令妃魏佳氏在乾隆十年封為魏貴人,同年晉為令嬪;乾隆十三年,晉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晉為令貴妃;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并命八阿哥同福晉、十二阿哥同福晉、十五阿哥同福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