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主席?因毛澤東擔任過的主要職務幾乎全部稱為主席,所以也被人們尊稱為“毛主席”。毛澤東被視為現代世界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時代》雜志也將他評為20世紀最具影響100人之一。歷史貢獻 一、那么,中國歷史主席?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建國以來歷史地位最高的人應該是毛澤東。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后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詩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1949至1976年,毛澤東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辯租散因毛澤東擔任過的主要職務幾乎全部稱為主席,所以也被人們尊稱為“毛主席”。毛澤東被視為現代世界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時代》雜志也將他評為20世紀最具影響100人之一。
歷史貢獻
一、毛澤東引導中國走上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二、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開始了沿著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紀元。
三、開創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開始了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艱辛而曲折的探索。型凱
四、奠定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對保持攜氏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和執政地位作了不懈的探索。
五、奠定了新中國在國際上的大國地位,為開創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作了不懈的努力。
1、毛澤東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后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的領袖,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書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澤東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拿察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因毛澤東擔任過的主要職務幾乎全部稱為主席,所以也被人們尊稱為“毛主席”。
2、劉少奇
劉少奇(1898年11月24日-1969年11月12日),生于湖南省寧鄉縣,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勛,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
劉少奇同志為黨和人民事業奮斗了一生,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各個歷史時期都作出了重大貢獻,為黨和人民建立了豐功偉績,受到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衷心愛戴。
3、朱德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階,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
中共最高領導人以前稱中共中央主席,而現在稱中共中央總書記
最年輕的中共最高領導人應該是秦邦憲(博古)24歲受命擔任中共中央總負責人,28歲交出大權,39歲因墜機遇難。
建國以后最年輕的中共最高領導人是現任的胡錦濤書記,2002年時,50歲就任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南方周末》:他們眼中的胡錦濤
2002年11月15日,胡錦濤當選為新一屆中共中央總書記
A.他們眼中的胡錦濤。本報記者特地于近日踏上泰州的土地,試圖從胡錦濤鄉鄰、親友和兒時同學、老師的回憶中,大致描繪出這位新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成長中的一些片段。
江蘇省泰州市青年路和東進路的交匯處,矗立著一幢20多層高的工商銀行大樓,大樓的一側是一座有著兩進院落的平房。平房大門緊鎖,門牌上寫著“多兒巷3號”。
當地人說,這就是新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錦濤的舊居。
按照新華社公布的簡歷,胡錦濤是安徽績溪人。但實際上安徽績溪是他的籍貫,他的祖上多年前已從績溪遷到泰州,胡錦濤的青少年時代是在泰州度過的。
本報記者特地于近日踏上泰州的土地,試圖從胡錦濤鄉鄰、親友和兒時同學、老師的回憶中,大致描繪出這位新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成長中的一些片段。
B.茶莊世家。出泰州城20多公里,便是姜堰市。
1、李大釗
李大釗(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樂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 ,1913年畢業后東渡日本,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學習。
李大釗同志是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不僅是我黨早期卓越的領導人,而且是學識淵博、勇于開拓的著名學者,在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事業中,占有崇高的歷史地位。
2、毛澤東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后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的領袖,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澤東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因毛澤東擔任過的主要職務幾乎全部稱為主席,所以也被人們尊稱為“毛主席”。
3、周恩來
周恩來 ,原籍浙江紹興,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蘇淮安。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陵悄纖軍事家、外交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之一,運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
陳望道 (1890—1977)義烏下演分水塘村人。早年留學日本。1919年5月回國后在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執教,參加新文化運動。1920年2月至4月,在家鄉分水塘翻譯了《共產黨宣言》之后,應陳獨秀之邀赴上海,加入上海的共產黨組織,負責編輯《新青年》雜志,籌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參與籌備召開中共一大,是最早的中共黨員之一。中共一大后,任中共上海地方委員會第一任書記。解放后,歷任復旦大學校長、民盟中央副主席兼上海市委主任委員、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等職。1957年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是第一至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三、四屆全國政協常委。(照36)
趙平生(1903—1990) 義烏稠城倉里村人。1925年加入共青團,1926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1月,他回到義烏,首先在縣城孟允慶家里建立中共阜亨醬園聯絡站,負責人趙平生。12月,國民黨義烏縣黨部成立,負責人趙平生(當時稱常務執委)。后曾三次被捕,與黨失去聯系。1944年重新入黨。曾先后任鹽阜大眾報主編、鹽阜區行署文科處科長、編審室主任等職。全國解放后,先后擔任華中建設大學系主任、華東大學代理教務長、華東革大附設工農速成中學校長、華東教育部工農速成中學校長、中國掃除文盲委員會副司長、黨組副書記,中國文學改革委員會委員、秘書長、文字改革出版社總編等職。
以上就是中國歷史主席的全部內容,新中國歷史上的第二位主席是劉少奇。劉少奇(1898年11月24日-1969年11月12日),生于湖南省寧鄉縣,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