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黑洞6174?之所以說“6174”是“數學黑洞”,是因為無論你怎么換那4個數字,只要不是完全重復,最后都逃脫不了“6174”的魔掌。而這個“最大減最小”的動作,最多不會超過7次!這又加深了“6174”的神秘性。那么,數學黑洞6174?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茫茫宇宙之中,存在著一種極其神秘的天體“黑洞”。黑洞的密度極大,引力極強,任何物質經過它的附近,都會被它吸進去,再也不能出來,光線也不例外,因此黑洞是一個不發光的天體。無獨有偶,在數學中也有這種神秘的“黑洞”現象,對于數學黑洞,無論怎樣設值,在規定的處理法則下,最終都將得到固定的一個值,再也跳不出去,就像宇宙中的黑洞一樣。
數學對于普通人的意義
數字黑洞:6174 未解之謎
任意選一個四位數(數字不能全相同),把所有數字從大到小排列,再把所有數字從小到大排列,用前者減去后者得到一個新的數。重復對新得到的數進行上述操作,7 步以內必然唯賀會得到 6174。
解析神秘數學黑洞"6174"
或許你早就聽過這個故事:有一個神秘的數學黑洞,叫做“6174”。只要你任選4個不完全相同的數字(像1111就不行),讓“最大排列”減“最小排列”(例如4321-1234),不斷重復這個動作,最后一定會得到相同的結果:6174。
之所以說“6174”是“數學黑洞”,是因為無論你怎么換那4個數字,只要不是完全重復,最后都逃脫不了“6174”的魔掌。
6174數學黑洞即卡普雷卡爾(Kaprekar)常數,它的算法如下:
取任意一個4位數(4個數字均為同一個數的,以及三個數字相同,另外一個數與這個數相差1,如1112,,6566等除外),將該數的4個數字重新組合,形成可能的最大數和可能的最小數,再將兩者之間的差求出來;對此差值重復同樣過程,最后你總是至達卡普雷卡爾黑洞6174,到達這個黑洞最多需要14個步驟。
擴展資和檔磨料
其它黑洞
1、123黑洞(即西西弗斯串)
取任意一個數字,數出它的偶數個數、奇數個數及總的位數。例如1234567890,其偶數個數總共5個,奇數個數也為5個,數字總數為10個。按“偶―奇―總”的位序排列,得到新數為:5510。重復上述步驟,得到t34;再重復,得到123。
可以用計算機編程測試,任意一個數按上述算法經有限次重復后都會得到123。換言之,任何數的最終結果都無法逃逸123黑洞。
2、自戀性數字黑洞
當一個n位數的所有數位上數字的n次方和等于這個數本身,這個數就叫自戀數。顯然1,2,3,…,9是自戀數。三位數中的自戀數有四個:153,370,371和407(這四個數被稱為“蠢豎水仙花數”)。
數字黑洞是指自銀漏銀然經過某種數學運算后,陷鋒宴入一種循環的狀況。例如,任選四個不同的數字,組成一個最大的數和一個最小的數,用搜歲最大的數減去最小的數,得到一個新的四位數,再用這個新的四位數,中的四個數字重復上述過程,最多7步,結果總是6174,仿佛掉進了黑洞,永遠出不來。不心的話,你可以試一試
program p1;
var
a:array[1..4] of integer;{讀扒基尺入一個春高數組,如4 5 6 7}
i,j,x,y:integer;
begin
for i:=1 to 4 do
readln(a[i]);
y:=0;
while (a[1]<>6)and(a[2]<>1)and(a[3]<>7)and(a[4]<>4) do
begin
for i:=1 to 3 do
be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