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小學數學口算能力訓練答案 新編小學數學口算能力訓練 北師大版短除法幾年級學的 100以內口算心算速算技巧 小學口算訓練三年級下冊答案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育階段應突出體現數學的基礎性和發展性?!睂W生的口算能力是從10以內數的認識及口算開始的,是學習數學的基礎。20以內數的學習和口算能力的培養,是基本運算的關鍵時期,無論是將來的加、減、乘、除,還是開方、乘方等復雜的計算,離不開20以內數的口算這個基礎。加強口算能力的訓練,對培養學生的觀察力、綜合思維能力、快速反應能力和創新意識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是有助于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在學習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后,進行100以內兩位數的加、減法的口算時,十位上的兩個數之和(或差),個位上的兩個數的和(或差)的大小關系,必須通過觀察,在大腦中形成思維定勢,并迅速做出判斷,是進位加(或是退位減),不是不進位(或不退位)的加、減。拍游這一過程看似簡單,實際上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快速的思維過程,只有不斷加強訓練,才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識記能力和再現能力。
二是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學生的思維,是由一般到抽象,又由抽象到一般的復雜過程。首先是對具體實物的感知形成數的認識,形成實物的直觀表象,然后通過對實物的感知,在頭腦中逐步建立起數量關系,即使不出現實物,頭腦中也能形成數的表象特征,這是培養學生綜合思維的關鍵。例如,給出兩個數的加、減口算題,學生首先進行一番時間極其短暫的邏輯思維,確認“不進位(或不退位)的,還是進位(或退位)的”,事實上,這個看似簡單的邏輯思維過程,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就很大,口算的對與否、快與慢,其關鍵也正是反映在對兩個數的判斷速度與準確性上。
三是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胺磻笔侵笇δ骋皇挛铮龀鰷蚀_地判斷,進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例如一個小孩,初次拿他的手觸摸火焰,痛感就會由中樞神經迅速地反映到大腦,受神經的支配自動把手縮回襲此銷來,這是動物的本能反應。如果再次讓這個小孩接觸火焰時,不等靠近,他就會把手往回縮。實踐告訴我們,培養學生的迅速反應能力,只有通過學生親自去實踐、去嘗試,才能逐步形成對數字的快速認識反應。在現行扒螞的班級授課制中,老師提出的問題,誰的口算能力強,誰的反應速度就快,回答問題的概率就大,而準回問題多,對培養口算能力有較大的幫助。我在日常教學中經常遇到這種事情,有些學生在老師提出問題后,沒等他人反應過來,很快就說出答案,教師也經常提問這些學生。這些學生正是平時口算能力強、反應迅速的。
四是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使學生對某種事件有獨特的想法與見解,口算訓練也是一種很好的鍛練和培養。例如教師所講的口算方法,并不一定適合于每一個孩子,怎樣實現口算的又對又快呢?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學生就會自覺地去思考與探究,尋求適合自己的、獨特的口算方法,例如一些速算方法等。
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口算能力訓練不容忽視,那么,怎樣才能有效地提高低年級學生的口算能力?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一、加強直觀演示,強化算理教學。小學低年級學生學習的形式主要是從感知實物過渡到表象運算。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動手、動腦、動口,用不同的感官接受新知識,再通過智力活力整理邏輯,以達到提高口算的能力的目的。在教學中,教師可采用多媒體演示,小棒操作,圖片拼貼等直觀演示手段,讓學生通過直觀演示,強化理解口算方法的算理,逐步提高口算能力。如在講授《9加幾》這內容時,由于20以內進位加的第一課時,比較抽象,運用其他教學手段,不容易被學生接受理解。因此,如何計算9加幾,我并不是直接告訴,而是讓運用電化教學手段學生們在Kitty的帶領下,觀看運動場的課件自己進行探索,通過小組探討全班交流,課件展示小組匯報的各種方法,并通過學生擺弄學具,在操作中體會、理解湊十的過程。也讓學生感受到算法的多樣化。而我在此對學生的各種方法不做優劣評價,只是肯定了學生的方法并問學生喜歡哪種方法,尊重學生的選擇。
二、加強方法指導,培養理解能力。著名數學家弗賴登塔爾說:“學習數學的惟一正確的方法是實行再創造”。在口算教學中,盡快促使學生掌握口算方法,關鍵是教師指導要得當。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要提高口算速度,首先要教給他們正確合理的算法。如10以內的口算,主要是掌握數形結合,達到熟練。20以內的加減法,思維方法主要是“湊十法”或“破十法”,可以用手指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親密,四六四六一起來,五五湊成一雙手”來幫助學生掌握這一技巧,使學生掌握最佳學習方法,容易理解、容易記憶,增強學習的興趣。其次就是需要每天在課堂上堅持訓練,達到熟練。
三、加強思維訓練,引導發現規律。整數、小數、分數運算中都要用到口算。但有些計算題,雖不能直接口算,但可以引導學生根據題式數據的特點、運算規律和運算符號,進行恒等變形,達到化繁為簡的目的,掌握口算規律和技巧。因此,教師在口算教學中,要注意研究教材,發掘教材中帶規律性的內容,適時地為學生提供思維的“突破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維,自主地發現知識規律,獲取口算技能。
四、加強形式創新,增強學習興趣。要使學生形成較強的口算技能,提高計算能力,就必須在口算經?;幕A上,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特點,采取靈活多樣的練習,以激發學生興趣,調動他們加強學習訓練的積極性。例如,在新授課前,教師可以用翻版卡片、口算表等訓練學生口算,并讓他們說出有代表性的題目的口算過程;在解答例題的過程中,教師就要根據算式的數字特點,分類施教,凡是能口算的地方,就應適時引導學生口算;在鞏固練習時,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口算練習,如利用“()=3+1,()=5-2,()=6-0”等“動腦筋填空”形式進行口算,強化學習效果。此外,還可以采用全班或小組開火車、對口令、接力賽、找朋友等游戲性的練習形式,激發學生“算的熱情”,穩定提高口算能力。
總之,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針對學生的特點,采用豐富的教學形式,因材施教,引導學生自主探尋口算技巧,方法,培養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養成尋求最佳捷徑的思維習慣,為學生提高計算能力打好基礎。
首先要讓學生嘗試去口襪孝擾算,不要一遇到一個計算題就就用告旦豎式計算。
其次就是交一些口算的慎拿技巧。比如說口算的時候45×100,就相當于45×1之后再加兩個0。最后就是需要多練習了。
口算能力是一項最基本的數學能力。小學低年級是學習口算的關鍵,我們必須重視這階段小學生的口算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學困生口算能力的培養,頌卜碰它將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產生長遠和重大的影響,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培養學生計算能力,要重視基本的口算訓練。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便運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弊舉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堅持經常練習,逐步達到熟練?!币虼耍谒憬虒W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它不但是計算的基礎,而且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及創新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并不太重視口算。通過調查發現:孩子普遍認為這種題目太簡單,不如思考應用題有意思,做對了,驕傲情緒明顯,做錯了也不當回事;有的同學口算一兩道題速度很快,當口算題目較多時,卻磨磨蹭蹭,很長時間做不完,表現出厭倦疲乏的樣子;有的同學口算時馬馬虎虎,不是看錯運算符號就是寫錯數,甚至會出現毫無道理的錯誤,不能算出正確的結果。還有些學生在做口算題時,由于基礎差,口算不出答案,還需要進行筆算。因此加強口算是數學改革的一個重要趨勢。尤其是農村小學生的口算水平(包括我校)特別低。為此,本人希望通過對本課題的研究,能夠找到小學生口算易錯的原因和解決辦法下面我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經驗和對學困生的教學結果談幾點體會:
1、口算是筆算的基礎,它具有花時少,容量大、形式活、速度快的特點。因此,通過口算訓練,可以促使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培養思維的敏捷性。
2、視算和聽算是口算訓練的兩種基本形式。視算是通過眼看、腦算、口說的書;而聽算則要通過耳聽、腦記,才能說出得數。在口算訓練中經常變換口算形式,將視算和聽算相結合,交替使用,可以提高學生的口算興趣。
3、 口算的內容要有爭對性。不同的課,口算的內野談容要不一樣。新授課的的導入練習要充分發揮奠基和啟發功能。如教學“9加幾”之前,口算題的設計可以是:
9+1+5 9+7+1 9+6+1
9+89+5 9+79+6
這組題遵循學生循序漸進的認知過程,誘發思維,寓“算理”于練習之中,為用”湊十“法算”9加幾“奠定好基礎。
4、另外在設計練習題是要注意層次性。如教學“十幾減6 “的鞏固練習,可以這樣設計:
6+()=146+()=136+()=11
14-6= 13-6=11-6=
5、加強口算訓練。學生做計算題的速度及正確率與每個學生自身的口算能力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我們注意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口算練習,基本上采用聽算和看算訓練。持之一恒,學生計算速度和正確率的提高是顯而易見的。
開展競爭,形成技能開展競賽符合兒童年幼好勝、不甘落后、喜歡表揚的年齡特點,競賽中,通過競爭可以促使學生計算技能的形成。 常見的競賽形式有:奪紅旗、數學接力計算、搶答等。 “奪紅旗”比賽,就是將山畫在黑板上,山上有3條路,每條路上有6道算式題,抽出18位“登山隊員”,分成3組,每組一人算一道,最先完成且全對的一組為贏,可奪得一面小紅旗。這樣,讓學生在“玩”中練,既能達到復習舊知提高計算能力的目的,又能培養學生集體主義觀念。
“數學接力口算“比賽,分組進行,每組人數相等,各組競賽題相同,開始各組由第一個口算,接著交給第二、第三??,直到做完為止,看哪一組算得又對又快還可以出示這一樣一組 口算搶答題:9+2+1 8+6+25+7+35+4+5 7+4+6 2+5+8通過教師的點撥,讓學生初步知道像這樣的連家題也可以“湊成十再相加”,同時又初步滲透了加法的 交換律,這樣的競賽題有利于學生計算技能的形成。另外,練習題的設計要注意橫向知識與縱向知識的對比,切忌遺漏知識點,要以點帶面培養學生觸類旁通的能力。
計算教學是一個長期復雜的教學過程,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確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到經常化,有計劃、有步驟,在時間上要講求速度,在數量上要講究密度,在形式上、內容上要注意靈活新穎。只有我們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持之以恒,才有可能見到成效。
1
培養口算興趣
要提高孩子的口算能力,培養興趣是不能少的,如果孩子討厭口算,那就算是有一百種提高方法,對孩子來說還是一點用都沒有。
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培養孩子櫻判的口算興趣,可以采用生動活潑、富有情趣的口算游戲形式來進行。
這里介紹幾種方法,家長們可以一試,和孩子進行搶答、口算接力賽、口算大比拼等,或者進行隨時隨地的熏陶。形式多樣了,孩子的口算興趣自然更濃了。
例如口算大比拼:
(1)媽媽做裁判,孩子和爸爸進行比賽。媽媽快速的念出題目,孩子和爸爸搶答,回答正確者得分,贏了會有獎勵;
(2)或者超市購物時,可以讓孩子去算賬;又或者孩子看書的時候問孩子今天從哪頁看到哪頁,共看了多少頁……
在這些形式的潛移默化下,讓口算走到了生活中,變成一件孩子覺得是有趣而快樂的事。
02
大聲讀題
口算練習時可以讓孩子大聲地讀口算題,剛開始可能會有些慢,可重復幾遍,不斷提高速度,同時記錄每一遍練習的時間,以便對比,了解孩子的進步情況。
經過這樣的讀算訓練,使孩子熟練到不需要思考不需要背口訣就能快速地計算,還可以訓練孩子的反應能力和計算速度,促使他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此外,在孩子快速口算的過程中,不妨打亂口算題的順序,讓孩子能夠根據不同的口算題,靈活地使用口算方法,使口算合理、靈猛團活、迅速,逐漸鍛煉孩子思維脊知改的敏捷性。
超實用,提高孩子口算能力的5大方法!(附練習)
03
怎么算
口算練習時可以挑出幾道口算題讓孩子是怎么算的,看看孩子對口算算理是否清楚明白,這是正確、快速口算的基礎,同時也避免了機械的口算練習。
低年級口算一般用湊十湊百或口訣等方法,當孩子學會一些口算方法之后,就可以集中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口算興趣,對以后的口算練習有一定的幫助,也更為方便了。
04
堅持每天練習
培養孩子口算能力,要重在平時,貴在堅持,保證孩子口算練習的時間,最好天天練,每天練習3-5分鐘。
另一方面,每天口算訓練的內容要盡量與當天所學內容有機結合,這樣才會起到很好的鞏固作用。
05
良好的口算習慣
口算中出現的錯誤,大多都是孩子粗心大意等不良習慣造成的。因此,良好的習慣是提高計算能力的保證。因此養成良好的的口算習慣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是幾種提高小學生數學口算能力的有效策略:
1. 日常實施數學口算: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口算能夠幫枝虧缺助他們加強基本計算技能。例如,當他們做家務或娛樂活動時,可以讓他們數一數物品的數量、進行簡單的加減法運算等等。
2. 制定訓練計劃:在日常課堂學習或課外輔導中,老師可以設置專門的數學口算訓練計劃,幫助學生加強運算技能,每天分配一定的時猛辯間進行口算練習,從少量、簡單的練起,慢慢遞增難度。
3. 轉換學習方式:可以通過把數字排列在不同的位置和使用不同的算術符號等方式,讓學生學習如何處理各種新穎的口算問題,從而提高口算能力。
4. 玩游戲提高:讓學生在玩數字游戲的同時,輕松地學習口算技能。例如,學生可以玩一些口算相關的游戲,如填寫加數表、數字跳躍等別具特色的游戲。
5. 常規練習:執行日常練習是提高口算能力的最佳方法之一,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加強口算的經驗和技能,通過加強練習,有效地提高口算能力。
總之,提高小學生數學口算能力的關鍵在于不斷地進行練習,并且創造一空賣個積極、愉快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讓他們從中獲得成長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