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初一數學書電子版 初中數學七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初一數學上冊全部內容 初中數學所有知識點歸納 初一上冊的書數學電子版
初一數學是初中數學的基礎,這篇文章我給大家總結歸納了初一上冊數學課本的重要知識點,供同學們參考。
整式的加減
1.單項式:表示數字或字敗猛乎母乘積的式子,單獨的一個數字或字母也叫單項式。
2.單項式的系數與次數:單項式中的數字因數,稱單項式的系數;單項式中所有字母指數的和,叫單項式的次數。
3.多項式:幾個單項式的和叫多項式。
4.多項式的項數與次數:多項式中所含單項式的個數就是多項式的項數,每個單項式叫多項式的項;多項式里,次數最高項的次數叫多項式的次數。
5.整式:①單項式②多項式。
6.同類項: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數也相同的單項式是同類項。
7.合并同類項法則:系數相加,字母與字母的指數不變。
8.去(添)括號法則:去(添)括號時,若括號前邊是“+”號,括號里的各項都不變號;若括號前邊是“-”號,括號里的各項都要變號。
9.整式的加減:
一找:(劃線);
二“+”:(務必用+號開始合并);
三合:(合并)。
10.多項式的升冪和降冪排列:把一個多項式的各項按某個字母的指數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排列起來,叫做按這個字母的升冪排列(或降冪排列)。
一次函數
(一)一次函數是函數中的一種,一般形如y=kx+b(k,b是常數,k≠0),其中x是自變量,y是因變量。特別地,當b=0時,y=kx+b(k為常數,k≠0),y叫做x的正比例函數察悉。
(二)函數三要素
1.定義域:設x、y是兩個變量,變量x的變化范圍為D,如果對于每一個數x∈D,變量y遵照一定的法則總有確定的數值與之對應,則稱y是x的函數,記作y=f(x),x∈D,x稱為自變量,y稱為因變量,數集D稱為這個函數的定義域。
2.在函數經典定義中,因變量改變而改變的取值范圍叫做這個函數的值域,在函數現代定義中是指定義域中所有元素在某個對應法則下對應的所有的象所組成的集合。如:f(x)=x,那么f(x)的取值范圍就是函數f(x)的值域。
3.對應法則:一般地說,在函數記號y=f(x)中,“f”即表示對應法則,等式y=f(x)表明,對于定義域中的任意的x值,在對應法則“f”的作用下,即可得到值域中唯一y值。
(三)一次函數的表示方法
1.解析式法:用含自變量x的式子表示函數的方法叫做解析式法。
2.列表法:把一系列x的值對應的函數值y列成一個表來表示的函數關系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3.圖像法:用圖象來表示函數關系的方法叫做圖象法。
(四)一次函數的性質
1.y的變化值與對應的x的變化值成正比例,比值為k。即:y=kx+b(k≠0)(k不等于0,且k,b為常數)。
2.當x=0時,b為函數在y軸上的交點,坐標為(0,b)。當y=0時,該函數圖象在x軸知絕上的交點坐標為(-b/k,0)。
3.k為一次函數y=kx+b的斜率,k=tanθ(角θ為一次函數圖象與x軸正方向夾角,θ≠90°)。
4.當b=0時(即y=kx),一次函數圖象變為正比例函數,正比例函數是特殊的一次函數。
5.函數圖象性質:當k相同,且b不相等,圖像平行;當k不同,且b相等,圖象相交于Y軸;當k互為負倒數時,兩直線垂直。
6.平移時:上加下減在末尾,左加右減在中間。
角的知識點
1.角:角是由兩條有公共端點的射線組成的幾何對象。
2.角的度量單位:度、分、秒
3.頂點:角由兩條具有公共端點的射線組成,兩條射線的公共端點是這個角的頂點
4.角的比較:
(1)角可以看成是由一條射線繞著他的端點旋轉而成的。
(2)平角和周角:一條射線繞著他的端點旋轉,當始邊和終邊成一條直線時,所成的角叫平角。當它又和始邊重合的時候,所成的角角周角。平角等于108度,周角等于360度,直角等于90度。
(3)平分線:從一個角的頂點引出的一條射線,把這個角分成兩個相等的角,這條射線叫做這個角的平分線。
5.余角和補角:
(1)余角:如果兩個角的和是90度,那么稱這兩個角“互為余角”,簡稱“互余”。
性質:等角的余角相等。
(2)補角:如果兩個角的和是180度,那么稱這兩個角“互為補角”,簡稱“互補”。
性質:等角的補角相等。
一元一次方程
(1)定義:
一元一次方程指只含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最高次數為1且兩邊都為整式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中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式的解。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
①去分母:把系數化成整數。
②去括號
③移項:把等式一邊的某項變號后移到另一邊。
④合并同類項
⑤系數化為1.
平行線
1.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沒有交點,則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記作:a∥b。
2.平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3.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么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4.判定兩條直線平行的方法:
(1)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簡單說成: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2)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內錯角相等,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簡單說成: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3)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旁內角互補,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簡單說成: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5.平行線的性質
(1)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2)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3)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北師大版。根據相關資料查詢結果顯示,福建省寧德市七年級上首豎冊數學書是北師大版本。2021年秋季福建初中兄芹檔所使用的數學課本是人教版,北師大版和華東師大版羨亂初中數學等幾個版本,每個區和郊縣的教材版本都有概率不同。
初一數學是整個初中數學的基礎,學生們一定要掌握扎實,我整理了一些重要的知識點。
整式的加減
1、單項式:表示數字或字母乘積的式子,單獨的一個數字或字母也叫單項式;
2、單項式的系數與次數:單項式中的數字因數,稱單項式的系數;
單項式中所有字母指數的和,叫單項式的次數;
3、多項式:幾個單項式的和叫多項式;
4、多項式的項數與次數:多項式中所含單項式的個數就是多項式的項數,每個單項式叫多項式的項;多項式里,次數最高項的次數叫多項式的次數;
5、同類項: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數也相同的單項式是同類項。
分數的加減法
1、通分與約分雖都是針對分式而言,但卻是兩種相反的變形。約分是針對一個分式而言,而通分是針對多個分式而言;約分是把分式化簡,而通分是把分式化繁,從而把各分式的分母統一。
2、通分和約分都是依據分式的基本性質進行變形,其共同點是保持分式的值不變。
3、一般地,通分結果中,分母不展開而寫成連乘積的形式,分子則乘出來寫成多項式,為進一步運算作準備。
4、通分的依據:分式的基本性質。
5、通分的關兄彎畢鍵:確定幾個分式的公分母。
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冪的積作公分母,這樣的公分母叫做最簡公分母。
6、類比分數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鬧搏分
把幾個異分母的分式分別化成與原來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周長公式
常見的有以下幾類:
1、長方形周長=(長+寬)×2,C=2(a+b)
2、正方形周長=邊長×4,C=4a
3、圓周長=直徑×圓周率,C=2π
面積公式
常見的有以下幾類:
1、長方形面積=長×寬,S=ab
2、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S=a2
3、三角形面積=底×高÷2,S=ah/2
4、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S=ah
5、梯形面積=(上底羨芹+下底)×高÷2,S=1/2(a+b)h
6、圓形面積=半徑×半徑×圓周率,S=πr
7、扇形面積=半徑×半徑×圓周率×圓心角度數(n)÷360,S=nπr2/360
以上是我整理的數學知識點,希望能幫到你。
七年級上冊數學書重要內容:
(一)有理數。
(1)定義:由整數和分數組成的數。包括:正整數、0、負整數,正分數、負分數。可以寫成兩個整之比的形式。
(茄前灶2)數軸:在數學中,可以用一條直線上的點表示數,這條直線 叫做數軸。
(3)相反數:相反數是一個數學術語,指值相等,正負號相反的兩個數互為相反數。
(4)值:值是指一個數在數軸上所對應點到原點的距離。正數的值是它本身,負數的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值是0,兩個負數,值大的反而小。
(5)有理數的加減法。
同號相加,到相同符號,并把值相加。異號相加,取值大的加數的符號,并用較大的值減去較小的值。
(6)有理數的乘法。
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并把值相乘。
任何數與0相乘,積為0. 例:0×1=0
(7)有理數的除法。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等于乘這個數的倒數。
兩數相除,同號得正,異號得負,并把值相除。0除
以任何一個不為0的數,都得0。
(8)有理數的乘方。求n個相同因數乘積的運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結果叫做冪。其中,a叫做底數,n叫做指數。當a?看作a的n次乘方的結果時,也可讀作“a的n次冪”或“a的n次方”。
(二)整式
(1)整式:是單項式和多項式的統稱,是有理式的一部分,在有理式中可以包含加,減,乘,除、乘方五種運算,但在整式中除數不能含有字母。
①單項式:由數或字母的積組成的代數式叫做單項式,單獨的顫扮一個數或一個字母也叫做單項式。
②多項式:由若干個單項式相加組成的代數式叫做多項式。
③系數:單項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數的和叫做它的次數。
④次數:一個單項式中,所有變數字母的指數之和,叫做這個單項式的次數。
⑤項:組成多項式的每個單項式叫做多項式的項。
⑥多項式的次數:多項式中,次數比較高的項的次數叫做這個多項式的次數。
⑦同類項:多項式中,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數也相同的項叫做同類項。
⑧合并同類項:把多項式中悔鉛的同類項合并成一項,叫做合并同類項。
(2)整式加減。
整式的加減運算時,如果遇到括號先去掉括號,再合并同類項。
(三)一元一次方程
(1)定義:
一元一次方程指只含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比較高次數為1且兩邊都為整式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中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式的解。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
①去分母:把系數化成整數。
②去括號。
③移項:把等式一邊的某項變號后移到另一邊。
④合并同類項。
⑤系數化為1。
(四)幾何圖形。
(1)幾何圖形。
將從實物中抽象出的各種圖形統稱為幾何圖形。幾何圖形分為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
(2)立體圖形。
立體圖形是各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內的幾何圖形,由一個或多個面圍成的可以存在于現實生活中的三維圖形。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
分類:柱體、錐體、旋轉體、截面體等。
(3)平面圖形。
平面圖形是幾何圖形的一種,指所有點都在同一平面內的圖形,如直線、三角形、平形四邊形等都是基本的平面圖形。
分類:圓形、多邊形、弓形、多弧形。
(4)點、線、面、體。
點:點是比較簡單的形,是幾何圖形比較基本的組成部分。點是空間中只有位置,沒有大小的圖形。
線:線是由個點集合成的圖形。
面:在空間中,到兩點距離相同的點的軌跡。
體:多面體是指四個或四個以上多邊形所圍成的立體。
(5)直線、射線、線段。
直線:直線由個點構成。沒有端點,向兩端無限延長,長度無法度量。直線是軸對稱圖形。
射線:是指由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所形成的直的線,射線有且僅有一個端點,無法測量長度。
線段:是指直線上兩點間的有限部分(包括兩個端點) ,有別于直線、射線。
(6)角:在幾何學中,角是由兩條有公共端點的射線組成的幾何對象。這兩條射線叫做角的邊,它們的公共端點叫做角的頂點。
(7)余角:兩角之和為90°則兩角互為余角,等角的余角相等。
(8)補角:兩角之和為180°則兩角互為補角,等角的補角相等。
《七年級數學》是2010年龍門書局出版的圖書,主編是洪林旺。本書收錄了全國各省高考狀元的各個學科的學習心得和方法技巧。
數學課本(mathematics textbook),數學學科教學用書。小學數學課本注意在加強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以及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中學數學課本包括代數、平面幾何、立體幾何等內容。
5.解:設獲得一等獎的學生有x人,搭姿則獲得二等獎的學生有悔旅(22-x)人。
200x+50(22-x)=1400
6.解:設有x人種樹。
10x+6=12x-6
7.解:設上年同期這項收入為x元。
x(1+8.3%)= 5109
8.解:設x月后這輛車將行使20800km。
12000+800x=20800
9.解:設內沿小圓的半徑為知前絕x cm。
3.14*10^2+3.14*x^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