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冊歷史知識點?部編版初三九年級上冊歷史第一單元知識點總結:古代文明的起源與發展 古代埃及文明:了解尼羅河對埃及農業和文明的影響,掌握金字塔和象形文字等文化成就。古代巴比倫文明:認識《漢謨拉比法典》的內容和地位,以及巴比倫在天文歷法上的貢獻。古代印度文明:了解種姓制度的內涵和影響,以及阿拉伯數字的發明和傳播。那么,九年級上冊歷史知識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多則價謙,萬物皆然,唯獨知識例外。知識越豐富,則價值就越昂貴。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1
第一課:人類的形成
1、人類的出現:猿類——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人(猿————人)。
現代人類可能是從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發展而來,南方古猿屬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人類在距今約三四百萬年前形成。
2、人類的進化:完全形成的人分為四個階段
早期猿人——坦桑尼亞奧都威峽谷“能人”;晚期猿人——印尼爪哇人、中國元謀人和北京人
早期智人——德國尼安德特人、中國丁村人;晚期智人——法國克羅馬農人、中國山頂洞人
3、人種及分布: 白色人種——歐洲、北美洲、澳洲 ;黃色人種——亞洲 ;
黑色人種——非洲、南美洲
4、氏族社會: 最初是母系氏族社會,隨著生產的發展進入父系氏族社會。
母系氏族社會:群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財產公有,以采集和魚獵為生。家務勞動為主,婦女在社會中站主導地位。
父系氏族社會:婚姻相對固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從事犁耕業和畜牧業占主導,出現商品交換和私有制,部族和首領是男人。
5、原始人群居生活的原因:生產力低下,生產工具原始,物質相當匱乏,只有依靠集體才能生存。
一、 文藝復興(P79—81頁)
1、時間:14-16世紀 2、興起地點:意大利 3、指導思想:人文主義精神
4、實質:正在形成中的資產階級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運動。
5、成就:文學→但丁《神曲》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先驅。
藝術:達芬奇→《最后的晚餐》被視為“歐洲藝術的拱頂之石”,和《蒙娜麗莎》
6、作用:在意識形態領域中,沖破了幾百年來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學思想對人的束縛,解放了人的思想,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前提。
二、 新航路的開辟P81—83頁
1、原因:(1)根本原因:西歐各國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的發展,對黃金需求增加。(2)奧斯曼帝國控制著東西方貿易的要道。
2、條件:(1)先進的航海知識和造船技術。(2)一定的財力。
3、最先開辟新航路的國家:西班牙和葡萄牙。
4、航海家:(1)哥倫布在西班牙的支持下從歐洲穿越大西洋到美洲。(2)達伽馬在葡萄牙的支持下從歐洲到印度。(3)麥哲倫在西班牙的支持下環球航行。
5、影響:新航路的開辟,推動了海外擴張和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促進了資本原始積累。同時,打破了世界各地區間的封閉和孤立狀態,把舊大陸和新大陸聯系在一起,世界歷史邁出了從分散走向整體的關鍵性一步。
知識是一座寶庫,而實踐就是開啟寶庫的鑰匙。學習任何學科,不僅需要大量的記憶,還需要大量的練習,從而達到鞏固知識的效果。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九年級歷史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三上冊歷史知識點歸納
1、人類的形成
⑴人類是由非洲南方古猿演變而來;
⑵直立行走是人類進化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
⑶會制造工具是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
⑷勞動創造了人;
⑸原始社會解體的原因或標志:
私有制的出現、階級的產生、國家的產生
⑹三大人種形成于晚期智人時期;人種的差異是不同自然地理環境等眾多因素長期作用的結果;人種的差異只是生理特征的差異,而沒有優劣之別;
⑺原始社會經歷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兩個階段;這兩個社會階段的主要區別在于女性在母系氏族社會占主導地位,男性在父系氏族社會占主導地位;母系氏族發展到父系氏族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
2、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國
亞非古代四大文明及其發源地:
①古代埃及文明:尼羅河流域(前3500年)
②古代兩河流域文明:兩河流域(前3500年)
③古代印度文明:印度河岸流域(前進500年)
④中國的古代文明:黃河流域(前2100年)
3、亞非古代四大文明發源地的共同特征
都發源于大河流域;都位于北緯20度-40度之間;
原因:
①大河流域氣候濕潤,光線充足,地勢平坦,適合人類生存;
②大河流域上游高山積雪的融化,導致河水的定期泛濫,泛濫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這些都有利于農業生產的發展。
http://wenku.baidu.com/view/8d56b7eb998fcc22bcd10d70.html
希望有用
一個人的知識面是一個圓圈,知識儲備越多,圓圈越大,接觸到的面積便越廣闊,便能掌握和窺視更多的機會。下面給大家帶來一些關于初中九年級歷史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九年級歷史知識點1
文藝復興和新航路的開辟
(一) 文藝復興
1. 原因:商品經濟的發展
2.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首先在意大利萌生
3. 核心:人文主義
4. 性質:資產階級文化運動
5. 先驅:但丁—《神曲》
6. 巨人:達芬奇—《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
7. 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太陽中心說”。否定了教會的“地球中心說”。奠定了近代天文學的基礎
8. 文藝復興14世紀興起于意大利、15世紀后期擴展到歐洲各國、16世紀達到高潮
9. 評價:文藝復興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
(二) 新航路的開辟
1. 根本原因:工商業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生長
2. 直接原因:奧斯曼土耳其阻礙了東西方貿易
3. 動力(動因):對財富(黃金)的渴求
4. 1492年,哥倫布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的巴哈馬群島,開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
5. 哥倫布把美洲的土著居民稱為印第安人
6. 1519~1522年,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成功,證明地球是圓的。
以上就是九年級上冊歷史知識點的全部內容,初中九年級歷史知識點1 文藝復興和新航路的開辟 (一) 文藝復興 1. 原因:商品經濟的發展 2.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首先在意大利萌生 3. 核心:人文主義 4. 性質:資產階級 文化 運動 5. 先驅:但丁—《神曲》 6. 巨人:達芬奇—《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 7. 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太陽中心說”。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