洈水水庫歷史?洈水水庫是亞洲第一大人工型土壩,位于湖北省松滋市西南部。洈水水庫屬亞洲著名的人工淡水湖,洈水大壩全長8968米,屬亞洲第一大人工型土壩。因攔截水建庫而得名。1958年9月動工,1970年竣工水庫東西長14.5公里,那么,洈水水庫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洈水在距松滋市區1個小時車程的地方.下面是關于洈水的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第一章 湖北洈水風景區綜述
洈水,位于武陵山脈與江漢平原交界處,長江南岸。飲洞庭之甘露,浴武陵之清風,流域內平原、丘陵、祟嶺,迭次相依,物華天寶;巴蜀、荊楚、皖豫,諸風并存,人杰地靈。中共松滋市委、市人民政府充分利用資源優勢,以設立洈水開發區管委會為起點,以開發洈水旅游資源為基礎,提出了“旅游興市、建長江三峽黃金旅游線上的新興旅游大市”的戰略目標。經過幾年的發展和建設,旅游作為松滋一項全新的產業,已成為松滋新的經濟增長點。洈水,由此成為松滋旅游的開篇,實現了庫區、開發區、旅游區的成功跨越。
一、 庫區,旅游之源
洈水河,發源于鄂西南的五峰和湖南石門等縣境內的祟山峻嶺之中,流經300里,納小溪數十條,匯集成洈水河。出南北大山之口,直奔“南五場”而去,輾轉入洞庭出長江。50年代,大興水利之時,在南大山、北大山的最東端—大巖咀,動員松滋、公安數萬民工,歷時兩年,壘成了長9公里、高50余米的亞洲第一人工大壩,建成了洈水水庫。
洈水庫區面積37平方公里,流域面積1142平方公里。流域內山區以喀斯特地貌為主,丘陵以沙質巖類地貌居多,坡地多為紅壤,生態環境優美,氣候風景宜人,馬尾松、油茶、柑橘遍地生長,使得庫區森林覆蓋率達到95%以上。
洈水風景區
洈水風景區由洈水人工淡水湖、洈水國家森林公園和以華夏奇洞--新神洞為代表的溶洞群等三大板塊組成,總面積286平方公里,既有江南山水之秀色,又有北國風光之壯美,融山、水、洞、林、泉于一體,碧水洞天,珠聯璧合,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森林公園。
洈水水庫屬亞洲著名的人工淡水湖,洈水大壩全長8968米,屬亞洲第一大人工型土壩。湖水浩淼碧澄,天水一色,500個湖心島在水中崛起,使水面多處分割,湖中有島,島中有湖,湖光山色盡在其中。有“楚南仙境千島湖”之美譽。森林公園總面積52.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到80%以上。新神洞以“洞中瀑布”、“邊石壩”、“乾坤神柱”、“天宮大幕”等絕景著稱“天下第一奇洞”。顏將軍洞、古神洞等10多個溶洞奇石疊壘,洞幽玲瓏,令人嘆為觀止。洈水歷史文化積淀豐厚,晉代古剎靈鷲寺、古云臺觀等寺院道觀是歷代宗教人士清心修煉之地。三國古戰場、培枯吳三桂屯兵寨是歷史上鐵馬金戈必爭的要地。濱湖公園小西天、中華奇石館等人文景觀異彩紛呈。
洈水國家森林公園
森林公園總面積52.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96%以上,林中無處不飛花,山間處處有芳草。生態環境良好,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春花、夏樹、秋月、冬雪,四時美景,宛如神仙潑墨天地間。
洈水大壩。位于湖北省松滋市西南渣亮宴部。面積為37平方如銀公里,總庫容量為5.98億立方米。造型唯美,非常壯觀。鍵做
湖北地處長江 中游,長江由西向東過境,同時,漢江自西北向東南流經湖北,最后匯入長江,據統計,湖北境內有湖泊755個,被譽為“千湖之省”,水資源可謂豐富至極,下面,給大家介紹湖北境內幾個著名的水庫。
丹江口水庫,布于湖北丹江口市和河南南陽市淅川縣,水域橫跨鄂、豫兩省,是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也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 。
漳河水庫,水庫大壩位于荊門市漳河鎮,1958年7月開工,1966年竣工,漳河水庫是的湖北省管轄的最大的水庫,是中國知名的人工水庫之一。
富水水庫,位于通山縣和陽新縣境內,1958年8月動工,1964年竣工,是一座以防洪、發電為主,兼有灌溉、航運、養殖等綜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
白蓮河水庫,地跨羅田縣、浠水縣和英山縣,1958年秋動工興建,1960年10月主壩攔洪蓄水,是鄂東第一人工水庫。
黃龍灘水庫,位于竹山縣城東北部和十堰市西南緣,1978年建成,是一座具有發電、灌溉等功能的大型水庫。
陸水水庫,位于赤壁市,1958年10月動工,1969年12月建成,2002年5月以陸水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或燃
洈水水庫, 庫區跨鄂湘兩省的五峰、松滋、石門雀漏、澧縣四縣市 ,1958年9月動工,1970年竣工, 以灌溉為主,兼具防洪、發電等功能。
隨著水電站項目在我國多個城市的扎根落戶,大家對這些類似的大型水利工程項目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拿我國最為知名的三峽大壩來看,它不僅僅是具有發電的重要功能,還具有防洪的隱藏功能,在此次南方的暴雨天氣狀況下發揮了關鍵性作用,同時三峽大壩還成為了我國的知名風景區之一,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
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并不是三峽大壩工程,而是同樣位于湖北省境內的一個水利工程,同樣也是湖北的一個景區差沒,被譽為“亞洲第一人工土壩”,來往的游客稱贊其不愧是楚南仙境。這一景區就是洈水水利風景區,具體位于湖北的荊州市境內,位列我國4A級風景區之列,而在成為一個風景區之前,這里僅僅是當地政府出于民生考慮的一個水庫項目。
整個水庫的占地面積達到了1142平方公里,其儲水量更是高達5.93億立方米,對于當地農業的灌溉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此外對于地區的防洪和發電也發揮重要價值。
在洈水水庫的基礎上,由湖北當地的旅投部門以及松滋市政府共同出資,完成了這一景區的建設項目,整個項目的投入金額高達十億元,景區的虛局納占地面積達到了286平方公里,其中有73.04公里的面積是景區建設的核心區域。
整個景區的建設以水庫為背景,既擁有泛舟湖上的優美風景,還擁有溶洞的奇異風光,休閑度假的旅游山莊,還是我國重要的紅色教育基地。
以上就是洈水水庫歷史的全部內容,陸水水庫,位于赤壁市,1958年10月動工,1969年12月建成,2002年5月以陸水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洈水水庫, 庫區跨鄂湘兩省的五峰、松滋、石門、澧縣四縣市 ,1958年9月動工,1970年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