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下冊語文?小學二年級下冊 語文知識 點 生字表:鶯、拂、堤、柳、醉、詠、妝、絲、絳、裁、剪、塔、餐、廳、狼 脫、襖、尋、羞、姑、遮、掩、探、嫩、符、解、觸、杜、鵑、羚 郵、遞、裹、寄、局、堆、破、漏、懊、喪、啊、猬、絢、籽、蚯 鄧、壇、齡、格、握、致、勃、挖、選、茁、移、揮、填、扶、那么,二年下冊語文?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有《村居》、《詠柳》、《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以及《絕句》一共四首。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四首古詩吧!
一、《村居》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二、《詠柳》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三、《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四、《絕句》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這四首古詩都是描寫景色出神入化的千古名詩,希望小朋友們好好學習欣賞。
2021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1-8單元(全冊)知識點歸納
第一單元知識點歸納
一、字詞盤點
1.字
(1)難讀的字
鶯(yīng) 堤(dī) 醉(zuì) 妝(zhuāng)
嫩(nèn) 觸(chù) 裹(guǒ) 絢(xuàn)
喪(sàng) 籽(zǐ) 齡(líng) 茁(zhuó)
(2)難寫的字
村:左部的“木”末筆變成點。
童:“里”中間的豎不要超出上橫。
綠:右部下是“氺”,不要寫成“水”。
柳:右部是“卯”,不要寫成“卬”。
滿:左右結構,不要寫成上下結構。
2.詞
(1)必須掌握的詞
古詩 村居 兒童 碧玉 綠絲絳 剪刀
沖出 尋找 姑娘 吐出 柳枝 蕩秋千
桃花 杏花 春天 野花 眼睛 鮮花
郵遞員 原來 大叔 郵局 禮物 先生
東西 太太 做客 驚奇 快活 去年
美好 鄧爺爺 植樹 引人注目 滿意
休息 碧空如洗 萬里無云 格外 公園
汗珠 小心 柏樹 樹苗 筆直
(2)近義詞
拂——吹 似——像 歸來——回來 探出——冒出
仔細——細心 尋找——尋覓 害羞——害臊
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趕緊——趕忙
懊喪——懊惱 驚奇——驚詫 正巧——趕巧
絢麗多彩——五彩斑斕 快活——快樂
五顏六色——五光十色 茁壯——強壯
格外——分外 挑選——選擇 興致勃勃——興高采烈
(3)反義詞
早→晚 忙→閑 垂下→抬起 仔細→馬虎
害羞→大方 探出→縮進 趕緊→遲緩
懊喪→興奮 驚奇→尋常 快活→難過
絢麗多彩→暗淡無光 萬里無云→烏云密布
筆直→彎曲 引人注目→視而不見
休息→忙碌 興致勃勃→無精打采
(4)詞語歸類
①AABB式詞語: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叮叮咚咚
類似的詞語:整整齊齊 高高興興 開開心心 嘻嘻哈哈
②ABCC式詞語:興致勃勃
類似的詞語:小心翼翼 兩手空空 白發蒼蒼
③含有數字的四字詞語:五顏六色
類似的詞語:三心二意 十全十美 七上八下 三五成群
④動詞積累
脫掉棉襖 沖出家門 奔向田野 尋找春天 蕩秋千
⑤量詞積累
一個包裹 一片鮮花 一個樹坑 一棵柏樹苗
⑥修飾詞積累
害羞的小姑娘 開滿鮮花的小路 絢麗多彩的鮮花 美好的禮物 難忘的日子 綠油油的小柏樹 滿意的笑容 仔細地找 驚奇地說 精心地挑選
⑦形容春天的詞語
萬紫千紅 萬象更新 含苞欲放 春回大地 花紅柳綠 鶯歌燕舞
二、佳句積累
1.比喻句
(1)一棵綠油油的小柏樹栽好了,就像戰士一樣筆直地站在那里。
一、對教材和叢書的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單元圍繞“春天”這個人文主題編排了4篇課文:《古詩二首》《找春天》《開滿鮮花的小路》《鄧小平爺爺植樹》,一個口語交際,一個語文園地,一個快樂讀書吧。這4篇課文體裁各異,有古詩,有散文,還有童話故事,展現了春天的美好和人們對春天的喜愛。
“注意語氣和重音”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有感情朗讀課文的基本技能之一。4篇課文共同承擔了本單元的人文主題及語文要素的學習任務。《找春天》課后題“讀下面的句子,試試怎樣讀更好”側重“重音”訓練,《開滿鮮花的小路》課后題“分角色朗讀課文”,《鄧小平爺爺植樹》課后題“朗讀課文”,這些都是“朗讀課文,注意語氣和重音”的具體表現。而口語交際“注意說話的語氣”是從交際的角度對本單元的語文要素進行鞏固和運用;語文園地一中“字詞句運用”第2題“根據不同的提問,讀讀下面的句子”是對“重音”的小結與運用。
本單元的另一語文要素是:借助插圖或者通過想象畫面,進行說話練習。《古詩二首》課后題為“想象畫面,說說詩句中春天的美景”;《開滿鮮花的小路》課后題為“看課文插圖,仿照例句說一說”;《鄧小平爺爺植樹》課后題為“借助插圖,說說鄧爺爺植樹的情景”。
二年級語文下冊照樣子寫句子如下:
1.她在柳枝上蕩秋千,在風箏尾巴上搖啊搖;她在喜鵲、杜鵑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頭笑。
仿寫:她在小溪里散步,在花叢中飛啊飛;她在桃花、梨花上起舞,在藍天上微笑。她在田野里捉迷藏,在小溪的浪花里跳啊跳;她在杏花微雨中舞蹈,在風中微笑。
2.河水碧綠碧綠的,微風吹過,泛起層層波紋。
仿寫:麥田金黃金黃的,一陣風吹過,翻起了金色的麥浪。路的一邊是田野,蔥蔥綠綠的,非常可愛,像一片柔軟的綠毯。小溪彎彎曲曲的,非常清澈,像一條長長的蛇。
資料擴展:
語文是一個多義詞,通常作為語言文字、語言文學、語言文化的簡稱,其本義為“語言文字”。語文課一般被認為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科。
語言和文章、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簡約式統稱等都離不開它。也可以說,語文是運用語言規律與特定語言詞匯所形成的書面的或口語的言語作品及這個形成過程的總和。
語文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重點教學科目,其教學的內容是語言文化,其運行的形式也是語言文化。
語文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科學,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特點。
一、對教材和叢書的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單元以“小故事大道理”為人文主題,編排了《寓言二則》《畫楊桃》《小馬過河》3篇寄予了深刻道理的課文。這3個故事均情節簡單,但所包含的道理發人深思,題過閱讀可引發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獲得豐富的啟示。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之一是“根據課文內容,談談簡單的看法”。為落實這一教學重點。《寓言二則》課后練習要求學生說說“亡羊補牢”“揠苗助長”的意思,并交流生活中類似這兩個成語的事例;《畫楊桃》課后練習要求學生說一說老師和同學們看到“我”畫的楊桃后的做法有何不同;《小馬過河》課后練習呈現了四種觀點,要求學生說說自己是否同意這些說法并說明理由。根據課文內容談看法是繼二年級上冊“讀課文,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延伸和發展,體現了語文能力訓練的序列性。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之二是“讀好對話的語氣”。為落實這一教學重點,幾篇課文的課后練習都提出了朗讀課文、讀出恰當語氣的要求。讀好對話,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加深對人物形象的認識和感受,也為后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奠定基礎。
本單元口語交際是“討論擬定圖書借閱公約”。該公約用于管理班級圖書角,涉及常見問題,如怎樣借閱圖書、怎樣愛護圖書、怎樣保證大家都能借到書等。
以上就是二年下冊語文的全部內容,對于本次實踐活動,老師可以提出具體的活動要求,如: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下走進大自然,去看一看,聽一聽,聞一聞……感受春天的萬物復蘇和生機盎然。這是組織學生親近自然,通過切身的觀察與體驗來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的好時機。針對本單元教材,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