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經驗南懷瑾?當榮耀來的時候,高興不要過頭了,過頭了就不好,花開得最好的時候,要見好便收,再欣賞下去,就萎落了。這里是說做大臣要深通歷史,因為在歷史上有很多的經驗,可以引用來幫助領導人。像陳群就是有名的大臣,那么,歷史的經驗南懷瑾?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月:譬喻一切法。無古今:譬喻一起法皆空皆假,皆本自無分別。情懷自淺深:譬喻愚癡眾生自己起分別心,分別種種本自無分別境界,而起種種煩惱與眾苦也。
月亮、太陽、風、山河,它們永遠如此,古人看到的那個天,那個云,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天和云,是一樣的世界。未來人看到的也是。風月雖是一樣,但是情懷有淺深。有些人看到風景很高興,痛苦人看到一樣的風景卻悲哀的要想死,是個人自己唯心所造。
《金剛經》一直受到中國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喜歡和推崇。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在全國頒布了他的《御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并把《金剛經》和道家的《道德經》、儒家的《孝經》相提并論,還認為此三經是釋、道、儒三家具有代表性的經典之作。在明太祖、成祖時也編撰了《金剛經集注》,下令天下百姓讀誦奉行。
“風月無古今,情懷自淺深”一句出自南懷瑾先生在其著作《歷史的經驗》中的一段引用,具體出處南懷瑾先生并未提及,或是其根據《金剛經》提煉,或是自己的創作。
直譯:
日月、風云、山河等客觀世界恒古依然,古人看到的和我們看到的是一樣的世界,但人的感知卻不同,同樣的風景,有的人看了很愉悅,而有的人看了卻痛苦不堪。
引申含義:
人世間,無論花開花謝、云卷云飛,還是潮起潮落、月盈月虧,無非是草自枯榮,物是人非,細想之下,永遠是山河依舊,古今同月,白云千載,一念萬年!面對亙古不變的風花雪月,我們的覽物之情卻各不相同,在念天地之悠悠的同時,總不免感懷身事,觸景生情,因此風月雖然一樣,但是情懷有深淺,如佛法所說,都是個人自己唯心所造!
擴展資料:
南懷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出生于中國浙江溫州,中國當代詩文學家、佛學家、教育家、中國古代文化傳播者、學者、詩人、武術家、中國文化國學大師。[1]歷任臺灣政治大學、臺灣輔仁大學及中國文化大學教授。
南懷瑾先生在其著作《歷史的經驗》一書首篇“話題”中提到“風月無今古,情懷自淺深?!边@個詩句,書中原文:“宇宙沒有什么過去、現在、未來的太多不同,它永遠是這樣的太陽、這樣的月亮、這樣的風、這樣的雨,只是人的思想觀念上感受不同,發生了情感、思想上不同的形態,我們中國人用文學來表達,就成了這樣的詩句。
《金剛經》里有“風月無古今,情懷自淺深”之句 亙古不變的風花雪月,我們的覽物之情卻各不相同,在念天地之悠悠的同時,總不免感懷身事,觸景生情,因此風月雖然一樣,但是情懷有深淺,如佛法所說,都是個人自己唯心所造!
特別推薦過南懷瑾先生的《南懷瑾講述莊子諵嘩》(臺灣古老文化授權,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這本書在我經歷過諸多磨難與考驗的時刻,幫我找了寧靜致遠的心境,還推薦贈送給了很多朋友,他們讀過以后都說好,至今都是我的隨手書。
譖
(1)
譖
zèn
(2)
(形聲。從言,贊(zǎn)聲。本義:無中生有地說人壞話) 同本義 [calumniate;slander]
譖,讒也。――《玉篇》
彼譖人者,誰適與謀?――《詩·小雅·巷伯》
夫人譖公于齊侯。――《公羊傳·莊公元年》。注:“如其事曰訴,加誣曰讒。”
浸潤之譖。――《論語·顏淵》
處非道之位,被眾口之譖。――《韓非子·奸劫弒臣》
[牛金星]因譖其(李巖)欲反。――《明史》
(3)
又如:遭譖(遭到誹謗讒害);譖語(讒言;說別人的壞話);譖人(誣讒他人);譖害(進讒言傷害)
譖
(譖)
zèn ㄗㄣˋ
說別人的壞話,誣陷,中傷:~言。
鄭碼:SHRK,U:8C2E,GBK:DADA
筆畫數:14,部首:讠,筆順編號:45153515352511
以上就是歷史的經驗南懷瑾的全部內容,鏈接: 1PBtOg8hGPnff4yVnoxLsRw 提取碼: f2bd 書名:歷史的經驗 作者:南懷瑾 豆瓣評分:9.4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 作者簡介:南懷瑾先生(1918—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