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南京大學知名教授 南京大學所有教授名單 南京大學副教授名單 南京大學最有名的歷史教授 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哪個好
南大副教授怒批學校不延聘老教授
南大副教授怒批學校不延聘老教授, 7月8日,微博認證為歷史博主的武黎嵩發文質疑南京大學的延聘問題,據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武黎嵩現任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南京大學新中國史研究院副院長、口述歷史研究中心主任。
7月8日,微博認證為歷史博主的武黎嵩發文質疑南京大學的延聘問題,稱校方不同意延聘歷史學院的顏世安教授。記者從南大歷史學院處獲悉,上述二人系師徒關系,其他情況尚不清楚。
微博截圖
8日晚間,武黎嵩刪除了這條微博,不過他又發文:“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心痛……”
據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武黎嵩現任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南京大學新中國史研究院副院長、口述歷史研究中心主任。
武黎嵩寫道,這位老教授已經65歲,三次被本科生評為“我最喜歡的老師”,榮獲歷史學院第一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老先生從58歲開始,接連在一流期刊發了好幾篇文章,但仍被校方要求證明“學問好”。歷史學院希望延聘該教授3年,但沒有得到校方同意。
連續三屆“我最喜歡的老師評選”中判啟都有顏世安
在博文中,武黎嵩還爆粗口質疑學校:“你南大搞什么立德樹人,你辦個**的最好本科教育。”
8日晚,武黎嵩告訴記者,他發文質疑的是顏世安老師的延聘問題?!邦伣淌?月份將退休,南大有相關政策可以延聘到68歲或70歲?!蔽淅栳哉f。
根據南京大學信息介紹,顏世安教授生于1956年,是南京大學歷史學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兼職教授。他還是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者,臺灣大學高等人文社科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其研究領域為先秦史、先秦思想史。顏世安教授還獲得過寶鋼優秀教師獎,享有政府特殊津貼。
截圖自南京大學
而武黎嵩則是南京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1983年生人,現任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南京大學新中國史研究院副院長、口述歷史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學亞太發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中華孔子學會理事,江蘇省口述掘廳如歷史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江蘇省譜牒與家族文化研究會學術顧問,江蘇省全民閱讀促進會理事。《新學衡》集刊副主編。
此外,根據南京大學信息介紹,武黎嵩與顏世安是師生關系。武黎嵩曾師從顏世安教授攻讀中國古代史(碩士階段)和中國思想史(博士階段),分別于2008年和2011年獲歷史學碩士學位和歷史學博士學位。
據南京大學公眾號,顏世安教授曾獲得第一屆、第二屆和第三屆“我最喜歡的老師”稱伏纖號。另據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媒體,顏世安教授的《先秦諸子選讀》入選南京大學首批國家級一流課程名單,類別為線下一流課程。
第一批一流本科課程
記者注意到,南京大學于2019年9月24日印發的《南京大學關于教師延長聘任期限的規定》第六條規定,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退休年齡不超過70周歲。第七條則稱,符合本規定的,經學校同意延遲退休的,退休年齡一般不超過65周歲。
8日晚,南京大學歷史學院一位副書記告訴記者,據她所知,顏世安教授還未退休,武黎嵩是他的學生,但由于其并不負責人事工作,其他情況并不清楚。記者多次嘗試聯系相關人事部門,截至發稿未取得回應。
據7月9日報道,武黎嵩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在南大歷史學院擔任院長助理。不再延聘顏世安的消息是他在7月8日下午從學校相關部門主動打聽到的.?!暗弥@個消息后,我當時的反應非常憤怒。顏世安老師在歷史學院中享有極高的口碑,如果這樣的老師學校都不延聘,那我很想讓學校人力資源處公布延聘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標準?!?/p>
武黎嵩表示,自己當天得知消息后想了半個小時就發微博了?!拔沂琴Y深微博玩家,發微博前我沒告訴顏老師,這完全是我個人的表達?!?/p>
而對于拒絕延聘顏世安教授一事,南京大學人力資源處工作人員表示,具體情況學校已經在調查,具體結果要等待人力資源處的最終調查結論。
而則報道稱,南京大學人力資源處工作人員的一名工作人員回應表示,根據學校的管理制度,男性教授在60歲退休,“如果有博導申請延遲退休,最多延遲到65歲。只有院士、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或有特殊情況才會往后推遲退休?!?/p>
該工作人員稱,顏世安的身份系博導,并非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博導到了65歲,我們就正常辦理退休,我對顏世安延聘一事也不是很清楚,至于他是否存在特殊情況我也不是很了解。”
9日下午,觀察者網就此事致電南京大學宣傳部,但無人接聽。截至發稿,南京大學尚未正式回應此事。
近日,小編從新聞報道中看到關于南大近代史教授陳蘊茜病逝的消息,表示感到惋惜。報道中顯示到,著名的歷史學者、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暨學衡研究院教授以及頌衫博士生導師陳蘊茜,因為病情醫治無效,在2020年7月22日凌晨時,在南京逝世,享年55歲,具體病因是什么,患了什么病,相關報道目前暫時沒有報道出來。
那么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位博學多識的女教授。
陳蘊茜教授,是出生于1965年6月,是江蘇南京人。她在1983年時,進入南京大學歷史系學習,她很勤奮,成績也很優異,先后獲得巧雹了學士、碩士和博士的學位。于1990年碩士畢業后,留校任教至今。她還曾是哈佛大學暨哈佛燕京學社的訪問學者、匹茲堡大學的短期訪問學者,還赴日本、德國、澳大利亞、波蘭、以色列及臺灣、香港等地的高校和科研機構進行學術之間的交流。
陳蘊茜教授她還長期從事中國近現代史的研究,在歷史記憶、城市空間、性別研究等領域頗有成就,是國內比較早倡導和踐行新文化史的學者之一。她的代表作《崇拜與記憶:孫中山符號的建構與傳播》(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60萬余言,有著令人新穎的視角,巧妙的構思,翔實的資料,嚴密的論述,分別從不同的側面深入探討了孫中山符號的建構與傳播,以及關于孫中山崇拜的形成與發展內容,同時還清晰徹底分析了關于民國時期的國家與社會、精英與民眾之間復雜多元的互動關系。根據對孫中山符號深入研究,這本書揭示了國民黨權力技術的多樣性、靈活性與控制性,以及還揭示了中國從傳統國家向現代民族國家轉型過程當中,國家權力是如何進行現代性建構并發揮其社會控制功能的,從而最終折射出中國近代社會政治文化變遷的復雜面相。她的這部作品被視為國內政治文化史研究的標志性成果,在學界產生了極大的反響。
陳蘊茜教授她同樣還是國內歷史學界引用頻次最高的學者之一,她分別在《近代史研究》《開放時代》《學術月刊》《史林》等刊物進行論文,發表了數十篇學術論文,內孝櫻帆容領域涉及到近代公共空間、城市婚姻、歷史記憶等,這些論文出世后,得到了相關領域學者的一致好評和被廣泛征引。
據她的家人,朋友,學生口中可以知道,陳蘊茜教授是一個熱愛生活,待人真誠,溫潤如玉的溫婉女子。她不僅僅是一位優秀的學者、老師,同樣也是一名好妻子、好母親;她的逝世,我們感到很惋惜,同樣也是歷史學界的巨大損失,也給她的家人、學生和朋友帶來了無盡的悲傷。
最后小編在這里表示,陳老師,望天堂沒有病痛,一路走好!
百家講壇趙芮禾老師是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講師,畢業于清華大學新聞系,從事新聞教學多年,具有豐富的新聞報道與教學經歷。趙芮禾老師在《百家講壇》中擔任評論員,他擅長從新聞角度深入剖析國家大事,能夠準確地把握政治局勢的發展變化,在講解新聞背景的同時,能夠將晌豎關聯到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面,宴敬大從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多角度深入剖析新聞,提供稿銷準確的解讀。
她在很多刊歲搏物中發表過學術類論文,比如在《近代史研究》、《開放時代》、《學術月刊》、《史林嫌閉》上,其中涉及到近代公共空間,乎者祥城市婚姻,歷史記憶等得到相關領域學者的好評和追捧。
趙芮禾,女,1951年生,廣東省人,中國歷史文化專家、教授、百家講壇主講人。趙芮禾畢業于南京大學歷史系,曾在談鬧南京大學、北京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多所高校任教。她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中國古代文化、歷史和文化遺產保護等領域。趙芮禾曾主持多項國家級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滾橋,參與編寫多部文化遺產保護規劃和方案,是中國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知名專家。
趙芮禾還是中國廣播電視界的知名人物,她曾多次擔任央視《百家講壇》的主講人,講述了大量關于中國歷史文化的知識,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和好評。她含備罩的講解通俗易懂、深入淺出,讓人們更好地了解和認識了中國的歷史和文化。趙芮禾也是多部電視紀錄片的編劇和主創人員,其中包括《黃河大合唱》、《千年大計——中國古代水利工程》等。她的貢獻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