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小故事300字?數學故事300字(1) 小螞蟻在蟻洞里住久了,便想出去闖天下。于是,它告別了小伙伴,帶著一些食物走向了它十分向往的大城市。 一天它來到了數字城。小螞蟻剛踏進城門,就被兩個圓頭圓腦的家伙給攔住了,它定眼一看,那么,數學小故事300字?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下面是數學趣味小故事300字,讓我們進入數學的禮堂,讓一個一個字符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樂趣與方便。
篇一:數學趣味小故事300字
當高斯還在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有一天他的數學老師因為想借上課的時間處理一些自己的私事,因此打算出一道難題給學生練習。他的題目是:
1+2+3+4+5+6+7+8+9+10=?
因為加法剛教不久,所以老師覺得出了這題,學生肯定是要算蠻久的。自己也就可以藉此機會來處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轉眼的時間,高斯已停下了筆,閑閑地坐在那里。老師看了,很生氣地訓斥高斯。
但是高斯卻說他已經將答案算出來了,就是55。老師聽了嚇了一跳,就問高斯如何算出來的。高斯答道:“我只是發現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還是11,又因為11+11+11+11+11=55,所以我就是這么算出來了。”老師同學聽了以后,都對高斯豎起了大拇指。后來的高斯長大后,成為了一位很偉大的數學家。
篇二:數學趣味小故事300字
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圣不在家。小猴子們熱情地招待八戒,采了山中最好吃的山桃整整100個,八戒高興地說:“大家一起吃!”可怎樣吃呢,數了數共30只猴子,八戒找個樹枝在地上左畫右畫,列起了算式,100÷30=3……1
八戒指著上面的3,大方的說,“你們一個人吃3個山桃吧,瞧,我就吃那剩下升衡滲的1個吧!”小猴子們很感激八戒,紛紛道謝,然后每人拿了各自的一份。
【 #童話故事#導語】童話故事的特征是用豐富的想象力,往往能夠引人入勝,打動孩子的好奇心,豐富孩子的想象力。童話主要描繪虛擬的事物和境界,出現于其中的“人物”,是并非真有的假想形象,所講述的故事,也是不可能發生的。下面是整理分享的數學童話故事作文300字,歡迎閱讀與借鑒。
【 篇一 】一天,森林里準備舉行一場分數乘除法競賽。
第二天,兔子只要看到什么活動都踴躍的參加,烏龜被上次的競賽輸得落花流水,這次烏龜準備參加這場競賽,KO那一只兔子,于是,動物們都踴躍的參加,第一局又是烏龜對戰兔子,兔子胸有成竹,烏龜則憤怒萬分,裁判吹了口哨,烏龜和兔子就開始進行了一場激烈的競賽,首先,兔子的筆正嘩嘩的寫著,草稿紙移過來挪過去,一會兒,兔子寫著寫著就發現了算式里的規律了,兔子利用這巧妙的規律,快速的寫著,速度比原先的速度快多了。
過了一會兒,眼看兔子的題馬上就要寫完了,而烏龜這邊進度才到一半呢,烏龜死記硬背的寫,在草稿紙上列算式,速度肯定不能比兔子有規律的算式快多了。
“叮叮叮”,忽然裁判吹響了口哨,這時兔子已經寫完了,烏龜則才慢吞吞的寫到一半,這次勝利者又是兔子,烏龜很不服氣,于是,灰溜溜的逃走了。
陳景潤
陳景潤一個家喻戶曉的數學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創立了著名的“陳氏定理”,所以有許多人親切地稱他為“數學王子中配”。但有誰會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個故賣模指事。
1937年,勤奮的陳景潤考上了福州英華書院,此時正值抗日戰爭時期,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喪,不想因戰事被滯留家鄉。幾所大學得知消息,都想邀請沈教授前進去講學,他謝絕了邀請。由于他是英華的校友,為了報達母校,他來到了這所中學為同學們講授數學課。
一天,沈元老師在數學課上給大家講了一故事:“200年前有個法國人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6=3+3,8=5+3,10=5+5,12=5+7,28= 5+23,100=11+89。每個大于4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兩個奇數之和。因為這個結論沒有得到證明,所以還是一個猜想。大數學歐拉說過:雖然我不能證明碼昌它,但是我確信這個結論是正確的。
它像一個美麗的光環,在我們不遠的前方閃耀著眩目的光輝。……”陳景潤瞪著眼睛,聽得入神。
從此,陳景潤對這個奇妙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課余時間他最愛到圖書館,不僅讀了中學輔導書,這些大學的數理化課程教材他也如饑似渴地閱讀。因此獲得了“書呆子”的雅號。
1、祖沖之刻苦求精
祖沖之是中國南北朝時期杰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在祖沖之那個時代,算盤還未出現,人們普遍使用的計算叫算籌,它是 一根根幾寸長的方形或扁形的小棍子,有竹、木、鐵、玉等各種材料制成。
通過對算籌的不同擺法,來表示各種數目,叫做籌算法。如果計算數字的位數越多,所需要擺放的面積就越大。
用算籌來計算不象用筆,筆算可以留在 紙上,而籌算每計算完一次就得重新擺動以進行新的計算;只能用筆記下計算結果,而無法得到較為直觀的圖形與算式。
因此只要一有差錯,比如算籌被碰偏了或者計算中出現了錯誤,就只能從頭開始。
祖沖之為求得圓周率的精準數值,就需要對九位有效數字的小數進行加、減、乘、除和開方運算等十多個步驟的計算,而每個步驟都要反復進行十幾次,開方運算有 50 次,最后計算出的數字達到小數點后十六、七位。
2、華羅庚妙聯趣事
華羅庚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家,1953年,中國科學院組織出國考察團,由科學家錢三強任團長,團員有華羅庚、張鈺哲、趙九章、朱冼等許多人。途中閑暇無事,華羅庚題出上聯一則:”三強韓、趙、魏,”求對下聯。
這里的“三強”說明是戰國時期韓、趙、魏三個戰國,卻又隱語著代表團團長錢三強同志的名字,這就不僅要解決數字聯的傳統困難,而且要求在下聯中嵌入另一位科學家的名字。
【 #四年級#導語】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以下是 無 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
1.數學小故事四年級300字左右
動物學校舉辦兒歌比賽,大象老師做裁判。小猴第一個舉手,開始朗誦:“進位加法我會算,數位對齊才能加。個位對齊個位加,滿十要向十位進。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數算得快又準。”
小猴剛說完,小狗又開始朗誦:“退位減法并不難,數位對齊才能減。個位數小不夠減,要向十位借個一。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個一。十位數字怎么減,十位退一再去減。”
大家都為它們的精彩表演鼓掌。大象老師說:“它們的兒歌讓我們明白了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它們兩個都應該得冠軍,好不好?”大家同意并鼓掌祝賀它們。
2.數學小故事四年級300字左右
戰國時期,齊威王與大將田忌賽 馬,齊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馬:上馬,中馬與下馬。比賽分三次進行,每賽 馬以千金作賭。由于兩者的馬力相差無幾,而齊威王的馬分別比田忌的相應等級的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為田忌必輸無疑。3.數學小故事四年級300字左右
泰勒斯是古代一個聰明的數學家,看到人們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以上就是數學小故事300字的全部內容,烏龜和兔子就開始進行了一場激烈的競賽,首先,兔子的筆正嘩嘩的寫著,草稿紙移過來挪過去,一會兒,兔子寫著寫著就發現了算式里的規律了,兔子利用這巧妙的規律,快速的寫著,速度比原先的速度快多了。過了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