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數學

七年級下冊數學補充習題答案,蘇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補充習題P36

  • 數學
  • 2023-05-26
目錄
  • 數學補充習題的答案
  • 七年級下冊數學試卷答案參考
  • 七年級數學作業本下冊答案
  • 初一數學 補充習題103頁,第四小題的第二小題答案
  • 蘇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補充習題P36

  • 數學補充習題的答案

    知識如果不能改變思想,使之變得完善,那就把它拋棄,擁有知識,卻毫無本事------不知如何使用,還不如什么都沒有學,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七年級下冊數學試卷答案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1.駱駝被稱為“沙漠之舟”,它的體溫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在這一問題中,自變量是(C)

    A.沙漠B.駱駝C.時間D.體溫

    2.如果用總長為60m的籬笆圍成一個長方形場地,設長方形的面積為S(m2),周長為p(m),一邊長為a(m),那么S,p,a中,常量是(C)

    A.aB.SC.pD.p,a

    3.一輛汽車以平均速度6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駛,則它所走的路程s(km)與所用的時間t(h)之間的關系式為(D)

    A.s=60tB.s=60tC.s=t60D.s=60t

    4.某產品每件成本10元,試銷階段每件產品的銷售價x(元)與產品的日銷售量y(件)之間的關系如下表,下面能表示日銷售量y(件)與銷售價x(元)的關系式是(C)

    x(元)152025…

    y(件)252015…

    A.y=x+40B.y=-x+15C.y=-x+40D.y=x+15

    5.根據生物學研究結果,青春期男女生身高增長速度呈現如圖規律,由圖可以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D)

    A.男生在13歲時身高增長速度最快

    B.女生在10歲以后身高增長速度放慢

    C.11歲時男女生身高增長速度基本相同

    D.女生身高增長的速度總比男生慢

    6.彈簧掛重物后會伸長,測得彈簧長度y(cm)最長為20cm,與所掛物體重量x(kg)間有下面的關系:

    x01234…

    y88.599.510…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D)

    A.x與y都是變量,x是自變量,y是因變量B.所掛物體為6kg,彈簧長度為11cm

    C.物體每增加1kg,彈簧長度就增加0.5cmD.掛30kg物體時一定比原長增加15cm

    7.三角形ABC的底邊BC上的高為游友譽8cm,當它的底邊BC從16cm變化到5cm時,三角形ABC的面積(B)

    A.從20cm2變化到64cm2B.從64cm2變化到20cm2

    C.從128cm2變化到40cm2D.從40cm2變化到128cm2

    8.小強將一個球豎直向上拋起,球升到點,垂直下落,直到地面.在此過程中,球的高度與時間的關系可以用下圖中的哪一幅來近似地刻畫(C)

    9.對于關系式y=3x+5,下列說法:①x是自變量,y是因變量;②x的數告腔值可以任意選擇;③y是變量,它的值與x無關;④這個關系式表示的變量之間的關系不能用圖象表示;⑤y與x的關系還可以用表格和圖象表示,其中正確的是(D)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⑤D.①②⑤

    10.星期天,小王去朋友家借書,如圖是他離家的距離y(千米)與時間x(分)的函數圖象,根據圖象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A.小王去時的速度大于回家的速度B.小王在朋友家停留了10分鐘

    C.小王去時所花的時間少于回家所花的時間D.小王去時走上坡路,回家時走下坡路

    11.如圖是反映兩個變量關系的圖,下列的四個情境比較合適該圖的是(B)

    A.一杯熱水放在桌子上,它的水溫與時間的關系神段

    B.一輛汽車從起動到勻速行駛,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C.一架飛機從起飛到降落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D.踢出的足球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12.如圖所示,三角形ABC的底邊BC=x,頂點A沿BC邊上高AD向D點移動,當移動到E點,且DE=13AD時,三角形ABC的面積將變為原來的(B)

    A.12B.13C.14D.16

    13.“龜兔賽跑”講述了這樣的故事:的兔子看著緩慢爬行的烏龜,驕傲起來,睡了一覺.當它醒來時,發現烏龜快到終點了,于是急忙追趕,但為時已晚,烏龜還是先到達了終點….用s1,s2分別表示烏龜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為時間,則下列圖象中與故事情節相吻合的是(D)

    14.如圖是我國古代計時器“漏壺”的示意圖,在壺內盛一定量的水,水從壺底的小孔漏出.壺壁內畫有刻度,人們根據壺中水面的位置計時,用x表示時間,y表示壺底到水面的高度,則y與x的變量關系式的圖象是(C)

    15.如圖,正方形ABCD的邊長為4,P為正方形邊上一動點,沿A→D→C→B→A的路徑勻速移動,設P點經過的路徑長為x,三角形APD的面積是y,則下列圖象能大致反映變量y與變量x的關系圖象的是(B)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16.在一定高度,一個物體自由下落的距離s(m)與下落時間t(s)之間變化關系式是s=12gt2(g為重力加速度,g=9.8m/s2),在這個變化過程中,時間t是自變量,距離s是因變量.

    17.汽車開始行駛時,油箱中有油55升,如果每小時耗油7升,則油箱內剩余油量y(升)與行駛時間t(小時)的關系式為y=-7t+55.

    18.某烤雞店在確定烤雞的烤制時間時,主要依據的是下面表格的數據:

    雞的質量(kg)0.511.522.533.54

    烤制時間(min)406080100120140160180

    若雞的質量為4.5kg,則估計烤制時間200分鐘.

    19.如圖所示的圖象反映的過程是:小明從家去書店看一會兒書,又去學校取封信后馬上回家,其中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小明離家的距離,則小明從學校回家的平均速度為6km/h.

    20.如圖所示是關于變量x,y的程序計算,若開始輸入的x值為6,則最后輸出因變量y的值為42.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7小題,共80分)

    21.(8分)根據下表回答問題.

    時間/年201120122013201420152016

    小學五年級女同學的平均身高/米1.5301.5351.5401.5411.5431.550

    (1)這個表格反映哪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哪個是自變量?哪個是因變量?

    (2)這個表格反映出因變量的變化趨勢是怎樣的?

    解:(1)時間與小學五年級女同學的平均身高之間的關系.時間是自變量,小學五年級女同學的平均身高是因變量.

    (2)小學五年級女同學的平均身高隨時間的增加而增高.

    22.(8分)溫度的變化是人們經常談論的話題,請根據圖象與同伴討論某天溫度變化的情況.

    (1)這一天的溫度是多少?是在幾時到達的?最低溫度呢?

    (2)這一天的溫差是多少?從最低溫度到溫度經過多長時間?

    (3)在什么時間范圍內溫度在上升?在什么時間范圍內溫度在下降?

    解:(1)37℃;15時;23℃.

    (2)14℃;12小時.

    (3)從3時到15時溫度在上升.從0時到3時溫度在下降,15時以后溫度在下降.

    23.(10分)分析下面反映變量之間關系的圖,想象一個適合它的實際情境.

    解:答案不,如:(1)可以把x和y分別代表時間和蓄水量,那么這個圖可以描述為:一個水池先放水,一段時間后停止,隨后又接著放水直到放完.

    (2)可以把x和y分別代表時間和高度,那么這個圖就可以描述為:一架飛機從一定的飛行高度慢慢下降一個高度,然后在這一高度飛行了一段時間后,快到機場時,開始降落,最后降落在機場.

    24.(12分)科學家研究發現,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y(米∕秒)與氣溫x(℃)有關:當氣溫是0℃時,音速是331米∕秒;當氣溫是5℃時,音速是334米∕秒;當氣溫是10℃時,音速是337米∕秒;當氣溫是15℃時,音速是340米∕秒;當氣溫是20℃時,音速是343米∕秒;當氣溫是25℃時,音速是346米∕秒;當氣溫是30℃時,音速是349米∕秒.

    (1)請你用表格表示氣溫與音速之間的關系;

    (2)表格反映了哪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哪個是自變量?哪個是因變量?

    (3)當氣溫是35℃時,估計音速y可能是多少?

    解:(1)

    x(℃)051015202530…

    y(米/秒)331334337340343346349…

    (2)表格反映了音速和氣溫之間的關系.氣溫是自變量,音速是因變量.

    (3)352米/秒.

    25.(12分)文具店出售書包和文具盒,書包每個定價為30元,文具盒每個定價為5元.該店制定了兩種優惠方案:①買一個書包贈送一個文具盒;②按總價的九折(總價的90%)付款.某班學生需購買8個書包、若干個文具盒(不少于8個),如果設文具盒個數為x(個),付款數為y(元).

    (1)分別求出兩種優惠方案中y與x之間的關系式;

    (2)購買文具盒多少個時,兩種方案付款相同?

    解:(1)依題意,得y1=5x+200,y2=4.5x+216.

    (2)令y1=y2,即5x+200=4.5x+216.解得x=32.

    當購買32個文具盒時,兩種方案付款相同.

    26.(14分)如圖表示甲騎電動自行車和乙駕駛汽車沿相同路線由A地到B地兩人行駛的路程y(千米)與時間x(小時)的關系,請你根據這個圖象回答下面的問題:

    (1)誰出發較早?早多長時間?誰到達B地較早?早多長時間?

    (2)請你求出表示電動自行車行駛的路程y(千米)與時間x(小時)的關系式.

    解:(1)甲早出發2小時,乙早到B地2小時.

    (2)y=18x.

    27.(16分)如圖棱長為a的小正方體,按照下圖的方法繼續擺放,自上而下分別叫第一層、第二層…第n層.第n層的小正方體的個數記為S.解答下列問題:

    (1)按要求填寫下表:

    n1234…

    S13610…

    (2)研究上表可以發現S隨n的變化而變化,且S隨n的增大而增大有一定的規律,請你用式子來表示S與n的關系,并計算當n=10時,S的值為多少?

    解:(1)如表所示.

    (2)S=n(n+1)2.當n=10時,S=10×(10+1)2=55.

    七年級下冊數學試卷答案參考相關文章:

    ★七年級下冊數學試卷及答案

    ★七年級數學下冊練習冊參考答案

    ★七年級數學下冊復習題答案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課本練習題答案

    ★七年級下數學練習冊答案

    ★2020七年級數學下冊練習冊答案3篇

    ★七年級數學單元測試題

    ★人教版七年級下數學期末試卷

    ★七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試卷題

    ★七年級數學下冊課時作業本答案參考

    七年級下冊數學試卷答案參考

    雖然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不順心的事,但古人說得好——吃一塹,長一智。多了一次失敗,就多了一次教訓;多了一次挫折,就多了一次經驗。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七年級下冊數學試卷及參考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0分)

    1.﹣4的絕對值是()

    A.B.C.4D.﹣4

    考點:絕對值.

    分析:根據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即可求解.

    解答:解:﹣4的絕對值是4.

    故選C.

    點評:此題考查了絕對值的性質,要求掌握絕對值的性質及其定義,并能熟練運用到實際運算當中.

    絕對值規律總結: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

    2.下列各數中,數值相等的是()

    A.32與23B.﹣23與(﹣2)3C.3×22與(3×2)2D.﹣32與(﹣3)2

    考點:有理數的乘方.

    分析:根據乘方的意義,可得答案.

    解答:解:A32=9,23=8,故A的數值不相等;

    B﹣23=﹣8,(﹣2)3=﹣8,故B的數值相等;

    C3×22=12,(3×2)2=36,故C的數值不相等;

    D﹣32=﹣9,(﹣3)2=9,故D的數值不相等;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有理數的乘方,注意負數的偶次冪是正數,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

    3.0.3998四舍五入到百分位,約等于()

    A.0.39B.0.40C.0.4D.0.400

    考點:者橋臘近似數和有效數字.

    分析:把0.3998四舍五入到百分位就是對這個數百分位以后的數進行四舍五入.

    解答:解:0.3998四舍五入到百分位,約等于0.40.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四舍五入的方法,是需要識記的內容.

    4.如果是三次二項式,則a的值為()

    A.2B.﹣3C.±2D.±3

    考點:多項式.

    專題消胡:計算題.

    分析:明白三次二項式是多項式里面次數的項3次,有兩個單項式的和.所以可得結果.

    解答:解:因為次數要有3次得單項式,

    所以|a|=2

    a=±2.

    因為是兩項式,所以a﹣2=0

    a=2

    所以a=﹣2(舍去).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對三次二項式概念的理解,關鍵知道多項式的次數是3,含有兩項.

    5.化簡p﹣[q﹣2p﹣(p﹣q)]的結果為()

    A.2pB.4p﹣2qC.﹣2pD.2p﹣2q

    考點:整式的加減.

    專題:計算題.

    分析:根據整式的加減混合運算法則,利用去括號法則有括號先去小括號,再去中括號,最后合并同類項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原式=p﹣[q﹣2p﹣p+q],

    =p﹣q+2p+p﹣q,

    =﹣2q+4p,

    =4p﹣2q.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整式的加減運算,解此題的關鍵是根據去括號法則正確去括號(括號前是﹣號,去括號時,各項都變號).

    6.若x=2是關于x的方程2x+3m﹣1=0的解,則m的值為()

    A.﹣1B.0C.1D.

    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專題:計算題.

    分析:根據方程的解的定義,把x=2代入方程2x+3m﹣1=0即可求出m的值.

    解答:解:∵x=2是關于x的方程2x+3m﹣1=0的解,

    ∴2×2+3m﹣1=0,

    解得:m=﹣1.

    故選:A.

    點評:本題的關鍵是理解方程的解的定義,方程的解就是能夠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

    7.某校春季運動會比賽中首滑,八年級(1)班、(5)班的競技實力相當,關于比賽結果,甲同學說:(1)班與(5)班得分比為6:5;乙同學說:(1)班得分比(5)班得分的2倍少40分.若設(1)班得x分,(5)班得y分,根據題意所列的方程組應為()

    A.B.

    C.D.

    考點:由實際問題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組.

    分析:此題的等量關系有:(1)班得分:(5)班得分=6:5;(1)班得分=(5)班得分×2﹣40.

    解答:根據(1)班與(5)班得分比為6:5,有:

    x:y=6:5,得5x=6y;

    根據(1)班得分比(5)班得分的2倍少40分,得x=2y﹣40.

    可列方程組為.

    故選:D.

    點評:列方程組的關鍵是找準等量關系.同時能夠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對等量關系①把比例式轉化為等積式.

    8.下面的平面圖形中,是正方體的平面展開圖的是()

    A.B.C.D.

    考點:幾何體的展開圖.

    分析:由平面圖形的折疊及正方體的展開圖解題.

    解答:解:選項A、B、D中折疊后有一行兩個面無法折起來,而且缺少一個底面,不能折成正方體.

    故選C.

    點評:熟練掌握正方體的表面展開圖是解題的關鍵.

    9.如圖,已知∠AOB=∠COD=90°,又∠AOD=170°,則∠BOC的度數為()

    A.40°B.30°C.20°D.10°

    考點:角的計算.

    專題:計算題.

    分析:先設∠BOC=x,由于∠AOB=∠COD=90°,即∠AOC+x=∠BOD+x=90°,從而易求∠AOB+∠COD﹣∠AOD,即可得x=10°.

    解答:解:設∠BOC=x,

    ∵∠AOB=∠COD=90°,

    ∴∠AOC+x=∠BOD+x=90°,

    ∴∠AOB+∠COD﹣∠AOD=∠AOC+x+∠BOD+x﹣(∠AOC+∠BOD+x)=10°,

    即x=10°.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角的計算、垂直定義.關鍵是把∠AOD和∠AOB+∠COD表示成幾個角和的形式.

    10.小明把自己一周的支出情況用如圖所示的統計圖來表示,則從圖中可以看出()

    A.一周支出的總金額

    B.一周內各項支出金額占總支出的百分比

    C.一周各項支出的金額

    D.各項支出金額在一周中的變化情況

    考點:扇形統計圖.

    分析:根據扇形統計圖的特點進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扇形統計圖是用整個圓表示總數用圓內各個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數量占總數的百分數.通過扇形統計圖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

    ∴從圖中可以看出一周內各項支出金額占總支出的百分比.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扇形統計圖,熟知從扇形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數量和總數量之間的關系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二、填空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1.在(﹣1)2010,(﹣1)2011,﹣23,(﹣3)2這四個數中,的數與最小的數的差等于17.

    考點:有理數大小比較;有理數的減法;有理數的乘方.

    分析:根據有理數的乘方法則算出各數,找出的數與最小的數,再進行計算即可.

    解答:解:∵(﹣1)2010=1,(﹣1)2011=﹣1,﹣23=﹣8,(﹣3)2=9,

    ∴的數是(﹣3)2,最小的數是﹣23,

    ∴的數與最小的數的差等于=9﹣(﹣8)=17.

    故答案為:17.

    點評:此題考查了有理數的大小比較,根據有理數的乘方法則算出各數,找出這組數據的值與最小值是本題的關鍵.

    12.已知m+n=1,則代數式﹣m+2﹣n=1.

    考點:代數式求值.

    專題:計算題.

    分析:分析已知問題,此題可用整體代入法求代數式的值,把代數式﹣m+2﹣n化為含m+n的代數式,然后把m+n=1代入求值.

    解答:解:﹣m+2﹣n=﹣(m+n)+2,

    已知m+n=1代入上式得:

    ﹣1+2=1.

    故答案為:1.

    點評:此題考查了學生對數學整體思想的掌握運用及代數式求值問題.關鍵是把代數式﹣m+2﹣n化為含m+n的代數式.

    13.已知單項式與﹣3x2n﹣3y8是同類項,則3m﹣5n的值為﹣7.

    考點:同類項.

    專題:計算題.

    分析:由單項式與﹣3x2n﹣3y8是同類項,可得m=2n﹣3,2m+3n=8,分別求得m、n的值,即可求出3m﹣5n的值.

    解答:解:由題意可知,m=2n﹣3,2m+3n=8,

    將m=2n﹣3代入2m+3n=8得,

    2(2n﹣3)+3n=8,

    解得n=2,

    將n=2代入m=2n﹣3得,

    m=1,

    所以3m﹣5n=3×1﹣5×2=﹣7.

    故答案為:﹣7.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同類項得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由單項式與﹣3x2n﹣3y8是同類項,得出m=2n﹣3,2m+3n=8.

    14.已知線段AB=8cm,在直線AB上有一點C,且BC=4cm,M是線段AC的中點,則線段AM的長為2cm或6cm.

    考點:兩點間的距離.

    專題:計算題.

    分析:應考慮到A、B、C三點之間的位置關系的多種可能,即點C在線段AB的延長線上或點C在線段AB上.

    解答:解:①當點C在線段AB的延長線上時,此時AC=AB+BC=12cm,∵M是線段AC的中點,則AM=AC=6cm;

    ②當點C在線段AB上時,AC=AB﹣BC=4cm,∵M是線段AC的中點,則AM=AC=2cm.

    故答案為6cm或2cm.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兩點間的距離的知識點,利用中點性質轉化線段之間的倍分關系是解題的關鍵,在不同的情況下靈活選用它的不同表示方法,有利于解題的簡潔性.同時,靈活運用線段的和、差、倍、分轉化線段之間的數量關系也是十分關鍵的一點.

    三、計算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8分,共16分)

    15.

    考點:有理數的混合運算.

    專題:計算題.

    分析:在進行有理數的混合運算時,一是要注意運算順序,先算高一級的運算,再算低一級的運算,即先乘方,后乘除,再加減.同級運算按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有括號先算括號內的運算.二是要注意觀察,靈活運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以提高運算速度及運算能力.

    解答:解:,

    =﹣9﹣125×﹣18÷9,

    =﹣9﹣20﹣2,

    =﹣31.

    點評:本題考查了有理數的綜合運算能力,解題時還應注意如何去絕對值.

    16.解方程組:.

    考點: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專題:計算題.

    分析:根據等式的性質把方程組中的方程化簡為,再解即可.

    解答:解:原方程組化簡得

    ①+②得:20a=60,

    ∴a=3,

    代入①得:8×3+15b=54,

    ∴b=2,

    即.

    點評:此題是考查等式的性質和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時的加減消元法.

    四、(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8分,共16分)

    17.已知∠α與∠β互為補角,且∠β的比∠α大15°,求∠α的余角.

    考點:余角和補角.

    專題:應用題.

    分析:根據補角的定義,互補兩角的和為180°,根據題意列出方程組即可求出∠α,再根據余角的定義即可得出結果.

    解答:解:根據題意及補角的定義,

    ∴,

    解得,

    ∴∠α的余角為90°﹣∠α=90°﹣63°=27°.

    故答案為:27°.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補角、余角的定義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組,難度適中.

    18.如圖,C為線段AB的中點,D是線段CB的中點,CD=1cm,求圖中AC+AD+AB的長度和.

    考點:兩點間的距離.

    分析:先根據D是線段CB的中點,CD=1cm求出BC的長,再由C是AB的中點得出AC及AB的長,故可得出AD的長,進而可得出結論.

    解答:解:∵CD=1cm,D是CB中點,

    ∴BC=2cm,

    又∵C是AB的中點,

    ∴AC=2cm,AB=4cm,

    ∴AD=AC+CD=3cm,

    ∴AC+AD+AB=9cm.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兩點間的距離,熟知各線段之間的和、差及倍數關系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五、(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9.已知,A=a3﹣a2﹣a,B=a﹣a2﹣a3,C=2a2﹣a,求A﹣2B+3C的值.

    考點:整式的加減.

    專題:計算題.

    分析:將A、B、C的值代入A﹣2B+3C去括號,再合并同類項,從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A﹣2B+3C=(a3﹣a2﹣a)﹣2(a﹣a2﹣a3)+3(2a2﹣a),

    =a3﹣a2﹣a﹣2a+2a2+2a3+6a2﹣3a,

    =3a3+7a2﹣6a.

    點評:本題考查了整式的加減,解決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記去括號法則,熟練運用合并同類項的法則,這是各地中考的常考點.

    20.一個兩位數的十位數字和個位數字之和是7,如果這個兩位數加上45,則恰好成為個位數字與十位數字對調之后組成的兩位數.求這個兩位數.

    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

    專題:數字問題;方程思想.

    分析:先設這個兩位數的十位數字和個位數字分別為x,7﹣x,根據題意列出方程,求出這個兩位數.

    解答:解:設這個兩位數的十位數字為x,則個位數字為7﹣x,

    由題意列方程得,10x+7﹣x+45=10(7﹣x)+x,

    解得x=1,

    ∴7﹣x=7﹣1=6,

    ∴這個兩位數為16.

    點評:本題考查了數字問題,方程思想是很重要的數學思想.

    六.(本題滿分12分)

    21.取一張長方形的紙片,如圖①所示,折疊一個角,記頂點A落下的位置為A′,折痕為CD,如圖②所示再折疊另一個角,使DB沿DA′方向落下,折痕為DE,試判斷∠CDE的大小,并說明你的理由.

    考點:角的計算;翻折變換(折疊問題).

    專題:幾何圖形問題.

    分析:根據折疊的原理,可知∠BDE=∠A′DE,∠A′DC=∠ADC.再利用平角為180°,易求得∠CDE=90°.

    解答:解:∠CDE=90°.

    理由:∵∠BDE=∠A′DE,∠A′DC=∠ADC,

    ∴∠CDA′=∠ADA′,∠A′DE=∠BDA,

    ∴∠CDE=∠CDA′+∠A′DE,

    =∠ADA′+∠BDA,

    =(∠ADA′+∠BDA′),

    =×180°,

    =90°.

    點評:本題考查角的計算、翻折變換.解決本題一定明白對折的兩個角相等,再就是運用平角的度數為180°這一隱含條件.

    七.(本題滿分12分)

    22.為了“讓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學,都能上好學”,國家自2007年起出臺了一系列“資助貧困學生”的政策,其中包括向經濟困難的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的政策.為確保這項工作順利實施,學校需要調查學生的家庭情況.以下是某市城郊一所中學甲、乙兩個班的調查結果,整理成表(一)和圖(一):

    類型班級城鎮非低保

    戶口人數農村戶口人數城鎮戶口

    低保人數總人數

    甲班20550

    乙班28224

    (1)將表(一)和圖(一)中的空缺部分補全.

    (2)現要預定2009年下學期的教科書,全額100元.若農村戶口學生可全免,城鎮低保的學生可減免,城鎮戶口(非低保)學生全額交費.求乙班應交書費多少元?甲班受到國家資助教科書的學生占全班人數的百分比是多少?

    (3)五四青年節時,校團委免費贈送給甲、乙兩班若干冊科普類、文學類及藝術類三種圖書,其中文學類圖書有15冊,三種圖書所占比例如圖(二)所示,求藝術類圖書共有多少冊?

    考點:條形統計圖.

    分析:(1)由統計表可知:甲班農村戶口的人數為50﹣20﹣5=25人;乙班的總人數為28+22+4=54人;

    (2)由題意可知:乙班有22個農村戶口,28個城鎮戶口,4個城鎮低保戶口,根據收費標準即可求解;

    甲班的農村戶口的學生和城鎮低保戶口的學生都可以受到國家資助教科書,可以受到國家資助教科書的總人數為25+5=30人,全班總人數是50人,即可求得;

    (3)由扇形統計圖可知:文學類圖書有15冊,占30%,即可求得總冊數,則求出藝術類圖書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解.

    解答:解:

    (1)補充后的圖如下:

    (2)乙班應交費:28×100+4×100×(1﹣)=2900元;

    甲班受到國家資助教科書的學生占全班人數的百分比:×100%=60%;

    (3)總冊數:15÷30%=50(冊),

    藝術類圖書共有:50×(1﹣30%﹣44%)=13(冊).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條形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的綜合運用.讀懂統計圖,從不同的統計圖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條形統計圖能清楚地表示出每個項目的數據;扇形統計圖直接反映部分占總體的百分比大小.

    八、(本題滿分14分)

    23.如圖所示,∠AOB=90°,∠BOC=30°,OM平分∠AOC,ON平分∠BOC,求∠MON的度數.

    (2)如果(1)中∠AOB=α,其他條件不變,求∠MON的度數.

    (3)如果(1)中∠BOC=β(β為銳角),其他條件不變,求∠MON的度數.

    (4)從(1)(2)(3)的結果你能看出什么規律?

    (5)線段的計算與角的計算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它們之間可以互相借鑒解法,請你模仿(1)~(4),設計一道以線段為背景的計算題,并寫出其中的規律來?

    考點:角的計算.

    專題:規律型.

    分析:(1)首先根據題中已知的兩個角度數,求出角AOC的度數,然后根據角平分線的定義可知角平分線分成的兩個角都等于其大角的一半,分別求出角MOC和角NOC,兩者之差即為角MON的度數;

    (2)(3)的計算方法與(1)一樣.

    (4)通過前三問求出的角MON的度數可發現其都等于角AOB度數的一半.

    (5)模仿線段的計算與角的計算存在著緊密的聯系,也在已知條件中設計兩條線段的長,設計兩個中點,求中點間的線段長.

    解答:解:(1)∵∠AOB=90°,∠BOC=30°,

    ∴∠AOC=90°+30°=120°,

    又OM平分∠AOC,

    ∴∠MOC=∠AOC=60°,

    又∵ON平分∠BOC,

    ∴∠NOC=∠BOC=15°

    ∴∠MON=∠MOC﹣∠NOC=45°;

    (2)∵∠AOB=α,∠BOC=30°,

    ∴∠AOC=α+30°,

    又OM平分∠AOC,

    ∴∠MOC=∠AOC=+15°,

    又∵ON平分∠BOC,

    ∴∠NOC=∠BOC=15°

    ∴∠MON=∠MOC﹣∠NOC=;

    (3)∵∠AOB=90°,∠BOC=β,

    ∴∠AOC=90°+β,

    又OM平分∠AOC,

    ∴∠MOC=∠AOC=+45°,

    又∵ON平分∠BOC,

    ∴∠NOC=∠BOC=

    ∴∠MON=∠MOC﹣∠NOC=45°;

    (4)從(1)(2)(3)的結果可知∠MON=∠AOB;

    (5)

    ①已知線段AB的長為20,線段BC的長為10,點M是線段AC的中點,點N是線段BC的中點,求線段MN的長;

    ②若把線段AB的長改為a,其余條件不變,求線段MN的長;

    ③若把線段BC的長改為b,其余條件不變,求線段MN的長;

    ④從①②③你能發現什么規律.

    規律為:MN=AB.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會對角平分線概念的理解,會求角的度數,同時考查了學會歸納總結規律的能力,以及會根據角和線段的緊密聯系設計實驗的能力.

    七年級下冊數學試卷及參考答案相關文章:

    ★七年級數學下冊復習題答案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課本練習題答案

    ★七年級數學下冊練習冊參考答案

    ★2020七年級數學下冊練習冊答案3篇

    ★2020七年級下冊數學復習題

    ★七年級下數學練習冊答案

    ★七年級數學下學期課堂練習冊答案

    ★人教版七年級下數學期末試卷

    ★七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試卷題

    ★2020七年級下數學復習重點試題

    七年級數學作業本下冊答案

    做七年級數學課本練習不知道疲倦是有智慧的表現;我整則伏理了關于北師大版七年級數學下冊課本的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七年級數學下冊課本答案北師大版(一仔盯帆)

    第6頁

    七年級數學下冊課本答案北師大版(二)

    第8頁

    1.解:(1)(-3n)3=(-3)3n3=-27n3.

    (2)(5xy)3=53?x3y3=125x3y3.

    (3)-a3+(-4a)2a=-a3+(-4)2?a2?a=-a3+16a3=15a3.

    2.解:地球可以近似地看作是球體,如果用V,r分別表示求得體積和半徑,那么V=4/3 πr3.

    七年級數學下冊課本答案北師大念雹版(三)

    第11頁

    七年級數學下冊課本答案北師大版(四)

    初一數學 補充習題103頁,第四小題的第二小題答案

    做七年級數學作業本題目應知難而進。每道錯題做三遍。第一遍:講評時;第二遍:一周后仔派族;第三遍:考試前。我整理了關于七年級數學作業本下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七年級數學作業本下冊答案(一)

    垂線

    [知識梳理] 1、直角 垂足

    2、有且只有一條直線

    [課堂作業] 1、D

    2、∠1+∠2=90°

    3、在同=平面內,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4、略

    5、(1)因為OA⊥OB,OC⊥OD,

    所以∠AOB=∠COD=90°.

    所以∠AOB - ∠COB = ∠COD -∠COB.

    所以∠AOC= ∠BOD

    (2)因為∠AOB=90°,∠BOD- 32°,∠AOE+∠AOB+∠BOD= 180°,

    所以∠AOE-=58°

    [課后作業] 6、D

    7、B

    8、C

    9、OE⊥AB

    10、 70°

    11、因為OE⊥ CD,OF⊥AB,

    所以∠DOE=∠BOF=90°,

    所以∠DOE+∠BOF= 180°,

    因為∠BOD與∠ACC是對頂角,

    所以∠BOD= ∠AOC= 30°.

    又因為∠DOE+∠BOF=∠EOF+∠BOD,

    所以∠EOF=∠DOE+∠BOF-∠BOD= 180°-30°=150°

    12、存在OE⊥AB.

    羨空理由:因為∠AOC= 45°,所以∠AOD= 180°- ∠ACC=180°-45°=135°.

    因為∠AOD=3∠DOE,所以135°=3∠DOE.所以∠DOE=45°,

    所以∠EOA=180°=∠AOC-∠DOE= 90°,所以OE⊥AB.

    13、由OE平分∠BOC,可知∠COE=∠BOE.

    而∠BOD:∠BOE=2:3,可設∠BOD= 2x,

    則∠BOE= ∠COE=3x,由∠COE+ ∠BOE+ ∠BOD=180°,

    可得3x+3x+2x-=180°.解得x= 22.5°,

    則∠BOD=45°.所以∠AOC=∠BOD= 45°.由OF⊥CD,可得∠COF=90°.

    所以∠AOF=∠COF-∠AOC=90°-45°=45°

    七年級數學作業本下冊答案(二)

    命題、定理、證明

    [知識梳理]1、語句 題設 結論

    2、真命題 假命題

    3、定理 定理

    4、證明

    [課堂作業] 1、C

    2、D

    3、題設 結論

    4、(1)題設:∠1+∠2=180°

    結論:∠1與∠2互補

    (2)題設:兩個角是同一個角的余角結論:這兩個角相等

    (3)題設:兩條直線平行于同=條直線結論:這兩條直線平行

    5、MN.AB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EF AB同位角相等,兩宣線平行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課后作業]6、C

    7、A

    念弊8、①②④

    9、(1)假命題 反例:如數字9能夠整除3,但不能整除6

    (2)真命題

    10、(1)如果幾個角是直角,那么它們都相等

    (2)如果一個整數的末位數字是5,那么它能被5整除

    (3)如果一個圖形是三角形,那么它的內角和為180°

    (4)如果兩條直線垂直于同一條直線,那么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11、答案不唯一,如條件:②③,

    結論:① ∵ AB//DE,∴∠B=∠COD.

    又∵ BC//EF,∴∠E= ∠4COD.∴∠B=∠E

    12、∵BF、DE分別是∠ABC、∠ADC的平分線,

    ∴∠2=1/2∠ABC, ∠EDC=1/2∠ADC.

    ∵∠ABC= ∠ADC,∴∠2= ∠EDC.又∵ ∠1=∠2,

    ∴∠EDC=∠1.∴CD//AB

    七年級數學作業本下冊答案(三)

    平面直角坐標系

    [知識梳理]

    1、垂直 重合 x軸 橫軸 向右

    y軸 縱軸 向上 原點

    2、橫坐標 縱坐標

    橫坐標 縱坐標 (a,b)

    3、(1)縱 橫 (0,0)

    (2)(-,+) (-,-) (+,-)

    [課堂作業]

    1、B

    2、D

    3、 B

    4、 D B E、F

    5、A(3,2) B(-3,-2) C(0,2) D(-3,0)

    E(2,-1) F(-2, 1) O(0, 0)

    6、描點略

    (1)A(-3,0)

    (2)B(0,-2)

    (3)C(4,-4)

    (4)D(2,3)或D(2,-3)

    [課后作業]

    7、B

    8、C

    9、B

    10、二 一

    11、(1,0)或(5,0)

    12、(1)A(2,1)、B(-1,-1)、C(5,-1)

    (2)略

    (3)雨傘

    13、圖略 C(-5,-1)、D(-5,-5)或C(3,-1)、D(3,-5)

    七年級數學作業本下冊答案相關文章:

    1. 七年級數學下冊練習冊標準答案

    2. 2016年數學七年級下冊配套練習冊答案

    3. 2017年七年級數學下冊練習冊答案

    4. 七年級數學下冊練習冊卷子答案人教版

    5. 七年級上冊數學練習冊答案

    蘇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補充習題P36

    1.-(-)的倒數是__________,相反數是__________,絕對值是__________。

    2.若|x|+|y|=0,則x=__________,y=__________。

    3.若|a|=|b|,則a與b__________。

    4.因為到點2和點6距離相等的點表示的數是4,有這樣差碼的關系,那么到點100和到點999距離相等的數是_____________;到點距離相等的點表示的數是____________;到點m和點–n距離相等的點表示的數是________。

    5.計算:=_________。

    6.已知,則=_________。

    7.如果=2,那么x= .

    8.到點3距離4個單位的點表示的有理數是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圍內的有理數經過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數3.142。

    10.小于3的正整數有_____.

    11. 如果m<0,n>0,|m|>|n|,那么m+n__________0。

    12.命題“相等的叫是對頂角”的題設是()改咐,結論是().這個命題是()命題。

    13.已知四條線段的長分別為2,3,4,5,從中任選三條線段作為三角形的三邊,不同的組合所得三角形的周長分別為()

    14.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A在X軸上,OA=4,AB垂直X軸,三角形AOB=12,則點B的坐標為( )

    15.學生問老師:“你今年多大?”老師說:“我像你這樣大的時候,你才1歲,你到我這么大時,我已經37歲了。”則老師的年齡為( )歲,學生年齡為( )歲。

    1.計算:1998*19991999-1999819981998=

    2.如果定義新運算&,滿足a&b=a*b-a/b,那么(1&2)&4=

    3.-1/2000的相反數是

    4.絕對值比2大并且比6小的整數共有 個?

    5.計算103*97*10009的值為

    6.一個有理數的倒數的相反數的3倍是1/3,那么這個有理數是

    7.從標有13468的五張卡片中隨機抽取兩張,和為奇數的概率是

    8.某校組織初三學生去春游,有m名師生租用45座的大客車若干輛,共有4個空座位,那么租用大客車的量數是 (用m的代數式表示)

    9.一列火車以每分鐘以前么的速度通過一座長四百米的橋,用了半分鐘,則火車本身的長度為

    10.有一對兄弟,現在弟弟的年齡是哥哥年齡的1/2,而9年前弟弟的年齡是哥哥的1/5,則哥哥現在的年齡是若由A看B的方向是北偏東19度,則B看A的方向是南偏西______.

    已知線段AB,延長線段AB至C,使BC=1/2AB,再反向延長AB至D,使AD=2/3AB,則線段CD的中點是______.

    ①三個連續奇數,中間一個為2n+1,則這三個連續奇數的和為()

    ②當k=()時,多項式(核慶純x2-3kxy-3y2)+2(xy-4)中不含xy項

    ③已知a-b=2,b-c=-3,c-d=5,則(a-c)(b-d)÷(a-d)的值為()

    1)三個有理數,a,b,c之積是負數,其和是正數,當X=|a|/a+|b|/b+|c|/c時,則x^19-92x+2=______________。

    2)1/1*2+1/2*3+1/3*4+K1/2006*2007=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正整數X,Y滿足2004X=15Y,則X+Y的1.-3的相反數是_________, 的倒數是___________.

    2.若 與 是同類項,則 ____________.

    3.在“ .”這個句子的所有字母中,字母“ ”出現的頻數為_________.

    4.在方程 中,若用含 的代數式表示 ,則 ____________.

    5.在等式3×-2×=15的兩個方格內分別填入一個數,使得這兩個數互為相反數且等式成立.則第一個方格內的數是___________.

    6.已知 ,則 的余角的度數是____________.

    7.已知線段AB=2cm,延長AB到點C,使BC=4cm,D為AB的中點,則線段DC=_______.

    11.某商店老板將一件進價為800元的商品先提價 ,再以8折賣出,則賣出這件商品所獲利潤是元.

    1. 水位升高3m時水位變化記作+3m,那么-5m表示 。

    2. 8的相反數是;的絕對值是1。

    3. 數軸上與原點距離是3個單位的點,所表示的數是__________。

    4. 在月球表面,白天,陽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溫度高達+127℃;夜晚,溫度可降至-183℃。則月球表面晝夜的溫差為________℃。

    5.用科學記數法表示302400,應記為__________,保留兩個有效數字記為__________,有效數字是__________.

    6.的底數是________,指數是________。

    7. 單項式 的系數是 ,次數是 。

    8. 比較大小: ; -(-1)_______-∣-1∣。

    9.李明同學到文具商店為學校美術組的30名同學購買鉛筆和橡皮,已知鉛筆每支m元,橡皮每塊n元,若給每名同學買兩支鉛筆和三塊橡皮,則一共需付款__________元.

    10.有一列按某種規律排列的數: 2,-4, 8,-16, 32,-64,……,按此規律,寫出第 項的那個數是。(★友情提示:可用冪形式表示,要檢驗哦)

    11.5-3-4+1-7讀作_________

    12.已知a=5,b= -3,則a99+b100的末位數字是______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亚洲成A人片|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址| 国产av无码久久精品| 久久老子午夜精品无码| 在线无码午夜福利高潮视频| 中文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一| 免费无码午夜福利片69| 无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中文无码卡通动漫野外| 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无码人妻精品内射一二三AV|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伊人蕉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码潮喷在线观看|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芒果| 亚洲美免无码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2午夜少妇极品福利无码电影| 亚洲精品无码av天堂| 影院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无码久久电影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激情AV| 国产精品va无码二区| 人妻无码久久精品人妻| 欧洲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专区| 亚洲无码高清在线观看|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精选观看中文字幕高清无码|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免费无码专区不卡 | 少妇无码太爽了不卡视频在线看|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无码|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