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四年級數學簡短小故事50字 四年級下冊數學趣味故事 四年級趣味數學小故事簡短 四年級趣味數學小故事 數學故事四年級3分鐘
智斗豬八戒
話說唐僧師徒西天取經歸來,來到郭家村,受到村民的熱烈歡迎,大家都把他們當作除魔降妖的大英雄,不僅與他們合影留念,還拉他們到家里作客。
面對村民的盛情款待,師徒們覺得過意不去,一有機會就幫助他們收割莊稼,耕田耙地。開始幾天豬八戒還挺賣力氣,可過不了幾天,好吃懶做的壞毛病又犯了。他覺得這樣干活太辛苦了,師傅多舒服,只管坐著講經念佛就什么都有了。其實師傅也沒什么了不起的,要不是猴哥憑著他的火眼金睛和一身的本領,師傅恐怕連西天都去不了,更別說取經了。要是我也有這么一個徒弟,也能有一番作為,到那時,哈哈,我就可以享清福了。
于是八戒就開始張落起這件事來,沒幾天就召收了9個徒弟,他給他們取名:小一戒、小二戒…小九戒。按理說,現在八戒應該潛心修煉,專心教導徒弟了。可是他仍然惡習不改,經常帶著徒弟出去蹭吃蹭喝,吃得老百姓叫苦不迭。老百姓想著他們曾經為大家做的好事,誰也不好意思到悟空那里告狀。就這樣,八戒們更是有恃無恐,大開吃戒,一頓要吃掉五、六百個饅頭,老百姓被他們吃得快揭不開鍋了。
鄰村有個叫靈芝的姑娘,她聰明伶俐,為人善良,經常用自己的智慧巧斗惡人。她聽了這件事后,決定懲治一下八戒們。她來到郭家村,開了一個飯鋪,八戒們聞訊趕來,靈芝姑娘假裝驚喜地說:“悟能師傅,你能到我的飯鋪,真是太榮幸了。以后你們就到我這兒來吃飯,不要到別的地方去了。”她停了一下說:“這兒有張圓桌,專門為你們準備的,你們十位每次都按不同的次序入座,等你們把所有的次序都坐完了,我就免費提供你們飯菜。但在此之前,你們每吃一頓飯,都必須為村里的一戶村民做一件好事,你們看怎么樣?”八戒們一聽這誘人的建議,興奮得不得了,連聲說好。于是他們每次都按約定的條件來吃飯,并記下入座次序。這樣過了幾年,新的次序仍然層出不窮,八戒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去向悟空請教。悟空聽了不禁哈哈大笑起來,說:“你這呆子,這么簡單的帳都算不過來,還想去沾便宜,你們是永遠也吃不到這頓免費飯菜的。”“難道我們吃二、三十年,還吃不到嗎?”悟空說:“那我就給你算算這筆帳吧。我們先從簡單的數算起。假設是三個人吃飯,我們先給他們編上1、2、3的序號,排列的次序就有6種,即123,132,213,231,312,321。如果是四個人吃鈑,第一個人坐著不動,其他三個人的座位就要變換六次,當四個人都輪流作為第一個人坐著不動時,總的排列次序就是6×4=24種。按就樣的方法,可以推算出:五個人去吃飯,排列的次序就有24×5=120種……10個人去吃鈑就會有3628800種不同的排列次序。因為每天要吃3頓鈑,用3628800÷3就可以算出要吃的天數:1209600天,也就是將近3320年。你們想想,你們能吃到這頓免費鈑菜嗎?”
經悟空這么一算,八戒頓時明白了靈芝姑娘的用意,不禁羞愧萬分。從此以后,八戒經常帶著徙弟們幫村民們干活。他們又重新贏得了人們的喜歡。
取勝的對策
戰國時期,齊威王與大將田忌賽馬,齊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馬:上馬,中馬與下馬。比賽分三次進行,每賽馬以千金作賭。由于兩者的馬力相差無幾,而齊威王的馬分別比田忌的相應等級的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為田忌必輸無疑。但是田忌采納了門客孫臏(著名軍事家)的意見,用下馬對齊威王的上馬,用上馬對齊威王的中馬,用中馬對齊威王的下馬,結果田忌以2比1勝齊威王而得千金。這是我國古代運用對策論思想解決問題的一個范例。
下面有一個兩人做的游戲:輪流報數,報出的數不能超過8(也不能是0),把兩面三刀個人報出的數連加起來,誰報數后使和為88,誰就獲勝。如果讓你先報數,你第一次應該報幾才能一定獲勝?
分析:因為每人每次至少報1,最多報8,所以當某人報數之后,另一人必能找到一個數,使此數與某所報的數之和為9。依照規則,誰報數后使和為88,誰就獲勝,于是可推知,誰報數后和為79(=88-9),誰就獲勝。88=9×9+7,依次類推,誰報數后使和為16,誰就獲勝。進一步,誰先報7,誰就獲勝。于是得出先報者的取勝對策為:先報7,以后若對方報K(1≤K≤8),你就報(9-K)。這樣,當你報第10個數的時候,就會取得勝利。
蝸牛何時爬上井?
一只蝸牛不小心掉進了一口枯井里。它趴在井底哭了起來。一只癩(
lai)蛤蟆爬過來,甕聲甕氣的對蝸牛說:“別哭了,小兄弟!哭也沒用,這井壁太高了,掉到這里就只能在這生活了。我已經在這里過了多年了,很久沒有看到過太陽,就更別提想吃天鵝肉了!”蝸牛望著又老又丑的癩蛤蟆,心里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決不能像它那樣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蝸牛對癩蛤蟆說:“癩大叔,我不能生活在這里,我一定要爬上去!請問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話!這井有10米深,你小小的年紀,又背負著這么重的殼,怎么能爬上去呢?”“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一段,總能爬出去!”第二天,蝸牛吃得飽飽的,喝足了水,就開始順著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到了傍晚終于爬了5米。蝸牛特別高興,心想:“照這樣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能爬上去。”想著想著,它不知不覺地睡著了。早上,蝸牛被一陣呼嚕聲吵醒了。一看原來是癩大叔還在睡覺。它心里一驚:“我怎么離井底這么近?”原來,蝸牛睡著以后從井壁上滑下來4米。蝸牛嘆了一口氣,咬緊牙又開始往上爬。到了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是晚上蝸牛又滑下4米。爬呀爬,最后堅強地蝸牛終于爬上了井臺。小朋友你能猜出來,蝸牛需要用幾天時間就能爬上井臺嗎?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數學小故事四年級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小故事四年級作文1
期末考試的數學成績公布了,小明的數學才考了90分,每次他的成績可都是班上名列前茅。當他看到自己的同桌,小紅的數學成績居然考了100分的時候,心里非常不服氣,心想:小紅的數學成績一直不如我,作業本上也經常出現錯誤,為什么這次我考的成績還沒有她好呢?小明越想越難過,越想越有火。一連好幾天都沒有好好吃飯,也沒有好好睡覺。
親愛的小讀者,你覺得小明這樣對待考試的成績,正確嗎?
媽媽發現這幾天的小明表現不對勁,便問小明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小明點了點頭,只好跟媽媽一五一十的傾訴。媽媽聽完后,對他說:“考試的成績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反映一位同學這段時間的學習態度,如果你這次考了100分,這當然可以說明你這學期學習很認真,知識點和技巧運用掌握得比較全面與扎實,但是這次考了100分并不能表明你在學習上一點也沒有問題,可能你的問題還沒有在這次考試中暴露出來,因為一張試卷,測試的是你這段時期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巧的`一部分。你要學會,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這樣你會發現自己不斷進步。”媽媽喝了口水又說:“小明,你這次雖然沒有考到滿分,但也不要氣餒,好好檢查檢查你這次失誤在哪些方,要克服學習上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
“之所以小紅這次考100分,你有沒有觀察到這段時間,小紅一直在學習上不懂的問題,找原因,問老師。”小明點了點頭說:“小紅這段時間,還問我好多問題呢”!對呀,數學的重要點是什么:基礎要扎實,思維能力要轉化快,不懂就問,養成好的習慣,堅持很重要,最重要的是心一定要細,學會找錯誤。
寫到這里時,我發現這好像是寫給我自己的故事,原來一次考試并不能表示未來,只要我們正確的對待考試成績,你就能享受到學習帶給我們的樂趣,希望馬上升五年級的我,每門功課都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數學小故事四年級作文2
一個周末的下午,我和媽媽去西緣浴室洗澡,當洗完澡時我們在照鏡子媽媽突然對我說:“女兒,我來考你一個數學問題,看看你會不會?”我張口就說:“好的,沒問題。”媽媽說:“你看到鏡子里面有一面時鐘嗎?現在鏡子里面的時鐘是7:15,你能想像一下現在是下午幾時幾分嗎?”
我想了一會兒沒做出來,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我實在想不出來,只得不好意思地說:“我做不出來。”當我回頭看一下掛在墻上的時鐘,現在是下午4:45。媽媽問我現在能分析一下怎么研究這個問題了嗎?媽媽提醒了我一下,鏡子里的鐘面時針與分針和掛在墻上鐘面時針與分針有什么關系呢?這個時候我立即反應過來了,它們是呈左右軸對稱,這正是我最近學習的內容。
洗完澡回到家后,我要求媽媽再出幾個給我做一下。第一道是鏡子中鐘面時間為3:30,第二道是鏡子中鐘面時間為9:40。我立即動手在紙上采用對稱法的方法做出了這兩道題目的答案:8:30和2:20。這時候媽媽又問我每次這樣做題是不是有點麻煩,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我想了一會兒,沒有想出來。媽媽這時說:“再提醒一下小朋友,將鏡子里鐘面時間和實際時間加起來你能發現有什么規律嗎?”我趕緊動手算了起來,3:30+8:30=12,9:40+2:20=12,發現鏡子里鐘面時間與實際時間加起來都等于12,此時我興奮的跳了起來。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只要將鏡子里鐘面時間與實際時間加起來等于12。
我說:“原來這么簡單!我怎么沒想到呢?”媽媽笑著說“簡單嘛?這說明你遇到問題要有考慮的思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善于去發現事物,找出它們的規律,那你就會覺得生活中的數學比課堂上講有意思多了。”
通過這件事,我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確實是無處不在,生活中、學習中到處都有。從此,我就更加喜歡數學了!
世界上的一切,有時都是冥冥中注定的,有些不可強求,只能以平靜的心態接受,這也許就是隨緣吧!
2008年奧運會開幕了,我跟隨爸爸一起去上海體育場觀看奧運會足球比賽。汽車穿行在繁華的大上海,終于來到了體育體育場。
一進門,我看到許多警察叔叔排列整齊地站在體育場門前維持秩序。爸爸問我:“這一條小路大約長200米,每隔5米站一名警察叔叔,那這條路上一共站了多少名警察呢?”我說:“200÷5=40名,一共站了40名警察叔叔。”誰知道爸爸說:“難道路的兩側只有40名警察嗎?再想想,還有沒有其他情況要考慮?”哦,我馬上明白了首頃,原來我只算了一側的人數,還沒算兩端,鋒芹信應該是(200÷5+1)×2=82名才對。
我們繼續向里面走,看到很多人在選購奧運紀念徽章、鑰匙圈、拼圖等等。我們挑選了5個奧運紀念鑰匙圈和2套拼圖。一個鑰匙圈5元,一套拼圖20元,爸爸拿出一張100元讓阿姨找錢,恰銀輪巧那位阿姨的計算器找不到了,阿姨和爸爸讓我算一算應該找回多少錢。我拿起筆在紙上列出了算式:5×5=25元,2×20=40元,25+40=65元,100-65=35元。原來爸爸買這些奧運紀念品共需要65元,阿姨應該找回35元。阿姨驗算了一下,確定我的計算是正確的,就找給爸爸35元錢。看來,正確學習計算真的很重要,如果計算錯了,那豈不要找錯錢了!
通過去上海體育場發生的這些事情,我決定以后更要認真學習數學,因為生活中是離不開數學的,學好數學,生活將會豐富多彩!
1、數學家陳景潤的小故事
數學家陳景潤邊思考問題邊走路,撞到一棵樹干上,頭也不抬說:“對不起、對不起。”繼續思
考。
2、數學家魯道夫的故事
16世紀德國數學家魯道夫,花了畢生精力,把圓周率算到小數后35位,后人稱之為魯道夫數,他死
后別人便把這個數刻到他的墓碑上。
3、數學家雅谷伯努利的小故事
瑞士數學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對螺線(被譽為生命之線)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就刻著一條對
數螺線,同時碑文上還寫著:“我雖然改變了,但卻和原來一樣”。這是一句既刻劃螺線性質又象
征他對數學熱愛的雙關語。
4、伽利略質疑
伽利略17歲那年,考進了比薩大學醫科專業。
有一次上課,比羅教授講胚胎學。他講道:“母親生男孩還是生女孩,是由父親的強弱決定的。父親
身體強壯,母親就生男孩;父親身體衰弱,母親就生女孩。”
比羅教授的話音剛落,伽利略就舉手說道:“老師,我有疑問。我的鄰居,男的身體非常強壯,可他
的妻子一連生了5個女兒。這與老師講的正好相反,這該怎么解釋?”
“我是根據古希臘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的觀點講的,不會錯!”比羅教授想壓服他。
伽利略繼續說:“難道亞里士多德講的不符合事實,也要硬說是對的嗎?科學一定要與事實符合,否
則就不是真正的科學。”比羅教授被問倒了,下不了臺。
后來,伽利略果然受到了校方的批評,但是,他勇于堅持、好學善問、追求真理的精神卻絲毫沒有改
變。正因為這樣,他才最終成為一代科學巨匠。
5、小歐拉機智改羊圈
小歐拉幫助爸爸放羊,成了一個牧童。他一面放羊,一面讀書。
爸爸的羊群漸漸增多了,達到了100只。原來的羊圈有點小了,爸爸決定建造一個新的羊圈。他用尺量
出了一塊長方形的土地,長40米,寬15米,他一算,面積正好是600平方米,平均每一頭羊占地6平
方米。他發現他的材料只夠圍100米的籬笆。若要圍成長40米,寬15米的羊圈,其周長將是110米
(15+15+40+40=110)父親感到很為難。
小歐拉卻向父親說,不用縮小羊圈,他有辦法。父親不相信小歐拉會有辦法。心想:"世界上哪有這樣
便宜的事情?"但是,小歐拉卻堅持說,他一定能兩全齊美。父親終于同意讓兒子試試看。
小歐拉見父親同意了,站起身來,跑到準備動工的羊圈旁。他以一個木樁為中心,將原來的40米邊長
截短,縮短到25米。跑到另一條邊上,將原來15米的邊長延長,又增加了10米,變成了25米。經這
樣一改,原來計劃中的羊圈變成了一個25米邊長的正方形。
父親照著小歐拉設計的羊圈扎上了籬笆,100米長的籬笆真的夠了,不多不少,全部用光。面積也足夠
了,而且還稍稍大了一些。
父親感到,讓這么聰明的孩子放羊實在是及可惜了。后來,他想辦法讓小歐拉認識了一個大數學家伯
努利。通過這位數學家的推薦,1720年,小歐拉成了巴塞爾大學的大學生。這一年,小歐拉13歲,是
這所大學最年輕的大學生。
擴展資料:
陳景潤,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當代數學家。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5年2月
由當時廈門大學的校長王亞南先生舉薦,回母校廈門大學數學系任助教。1957年10月,由于華羅庚教
授的賞識,陳景潤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1973年發表了(1+2)的詳細證明,被公認為是對
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貢獻。1981年3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曾任國家科委數學
學科組成員。1992年任《數學學報》主編。1996年3月19日下午1點10分,陳景潤在北京醫院去世,
年僅63歲。
八歲的高斯發現了數學定理
德國著名大科學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高斯在還不會講話就自己學計算,在三歲時有一天晚上他看著父親在算工錢時,還糾正父親計算的錯誤。
長大后他成為當代最杰出的天文學家、數學家。他在物理的電磁學方面有一些貢獻,現在電磁學的一個單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數學家們則稱呼他為“數學王子”。
他八歲時進入鄉村小學讀書。教數學的老師是一個從城里來的人,覺得在一個窮鄉僻壤教幾個小猢猻讀書,真是大材小用。而他又有些偏見:窮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這些蠢笨的孩子念書不必認真,如果有機會還應該處罰他們衫頃磨,使自己在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樂趣。
這一天正是數學教師情緒低落的一天。同學們看到老師那抑郁的臉孔,心里畏縮起來,知道老師又會在今天捉這些學生處罰了。
“你們今天替我算從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誰算不出來就罰他不能回家吃午飯。”老師講了這句話后就一言不發的拿起一本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教室里的小朋友們拿起石板開始計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6加4等于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個數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結果,再加下去,數越來越大,很不好算。有些孩子的小臉孔漲紅了,有些手心、額上滲出了汗來。
還不到半個小時,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師,答案是不是這乎野樣?”
老師頭也不抬,揮著那肥厚的手,說:“去,回去再算!錯了。”他想不可能這么快就會有答案了。可是高斯卻站著不動,把石板伸向老師面前:“老師!我想這個答案是對的。”
數學老師本來想怒吼起來,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齊齊寫了這樣的數:5050,他驚奇起來,因為他自己曾經算過,得到的數也是5050,這個8歲的小鬼怎么這樣快就得到了這個數值呢?
高斯解釋他發現的一個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古時希臘人和中國人用來計算級數1+2+3+…+n的方法。高斯的或斗發現使老師覺得羞愧,覺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輕視窮人家的孩子的觀點是不對的。他以后也認真教起書來,并且還常從城里買些數學書自己進修并借給高斯看。在他的鼓勵下,高斯以后便在數學上作了一些重要的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