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數學高考大綱?2020年高考將在試題分析中引入新變化和新題型,考生需關注這些新動向。例如,語文新增標點意義考點,數學出現組合型選擇題和雙空填空題,英語對詞類活用和超綱名詞的考查更加靈活,物理和化學試題范圍擴大,生物考查更深入生物與環境、光合作用等主干知識,歷史強調人文素養和勞動價值,那么,2020年數學高考大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新高考數學內容調整概述如下:
總體來看,新教材對全國卷考試大綱的遵循更為緊密。2023年高考數學試題難度預計有所提高,與全國卷的契合度增加。
必修一中,反函數部分不再作為重點考察內容,部分學校甚至不再教授反函數。而必修二則將三角函數、復數和向量作為新的教學重點,三角函數部分保持原狀,新增了積化和差以及差化的積式。
必修三的課程結構也有所調整,原高二上學期的行列式與解析幾何內容,現在被立體幾何和概率統計所取代,解析幾何部分則被移到了選修模塊。
選擇性必修課程包括分析幾何(直角坐標系、圓錐)、空間向量和數列,數列部分簡化了極限內容,更貼近全國卷的考綱。解析幾何、空間向量部分與舊教材差異不大,解析幾何新增了關于第二定義的知識點,并與全國數學教材保持一致。
選一式課程側重于上海卷的難點,尤其是解析幾何和數列,學生們應特別關注這些內容,掌握直線、橢圓、雙曲線、拋物線的定義與性質,熟練運用空間向量解題方法。
選擇性必修二中,新增了導數內容,這與舊教材沒有直接關聯。全國卷中常將導數與其他知識點結合出題,但上海卷在導數的考察方式上仍不明晰。
選一式還包括排列組合和概率深化,概率部分的難度增加,涉及有限樣本空間、百分率、全概率公式等內容,但這部分通常僅涉及一個填空題,掌握公式與多做題即可。
2020高考數學全國1卷難度相對較大。數學向來是高考的攔路虎,2020高考數學總體難度維持了去年的水準,并沒有明顯變難,但由于去年高考數學的難度本來就不小,因此今年的高考數學試卷實際上并不簡單。
2020年高考數學全國1卷的難度
一、選擇填空部分
選擇開頭還是復數和集合。選擇題熱議的金字塔語句的描述很數學化常見方式,也沒有去年的雅典娜在學生看來那么難理解,但是實際上的金字塔計算反倒比雅典娜會步驟多些。三視圖從去年到今年真正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二項式定理已經兩年未見,今年以求解特殊項方式回歸。外接球的考察也是讓人出乎意料的簡潔明了。選擇后兩題直線和圓最值問題以及指對數比較大小,往常知識考察都是比較簡單,在19和16年的前四題中出現過,今年作為選擇壓軸稍有些出乎意料,也算是題目中唯一的小意外,當然難度來說并沒有難倒一片學生的程度。填空題唯一的意外就是壓軸變成了解三角的題目,并且第一眼開頭以為是個立體幾何但是展開后才發現是平面解三角,稍有點初中平面圖形題目拿來加上正余弦定理的意味。
二、解答部分
整體來說,解答題并未出現如去年的驚訝的題目編排,比如大題很常見的順序。
俗話說會了不難,難了不會,如果題目真的偏難的話,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出來,分數線肯定也會降低一些。不存在出題人狠不狠的問題,題目的難易程度不一樣篩選出的人才肯定也不一樣,分數線也是根據考生的成績來調整的,不用過度擔心,要難都難,要不難大家都會做。
今年江蘇高考數學有點難,后面的大題難倒了許多的考生,出題人和葛軍一樣狠,據說是葛軍老師的同事,姜還是老的辣!
2022年高考數學考試大綱:
據了解,2022年新加入新高考的8省市將采用全國卷,目前新高考全國卷分為一卷和二卷。
目前新高考數學全國卷共有四種題型:單項選擇、多項選擇、填空題、解答題;下面是各題型分值及題量情況:
新高考數學全國卷共22道題,其中解答題分值最大。
高考數學考試范圍:
①單項選擇考試范圍。
集合的基本運算、復數的基本運算、統計與概率-排列組合、立體幾何、概率事件、指數與對數函數、平面向量與平面幾何、函數的與導數。
②多項選擇考試范圍。
解析幾何(雙曲線)、三角函數、不等式應用、對數運算及不等式基本性質。
③填空題考試范圍。
解析幾何(拋物線)、數列(等差或等比)、三角函數、立體幾何軌跡計算。
④解答題考試范圍。
三角函數(正弦余弦定理)、等比數列及其求和、統計與概率、立體幾何、解析幾何、函數與導數。
以上就是2020年數學高考大綱的全部內容,《高等數學》(一)總要求 考生應按本大綱的要求,了解或理解“高等數學”中極限和連續、一元函數微分學、一元函數積分學、空間解析幾何、多元函數微積分學、無窮級數、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與基本理論;學會、掌握或熟練掌握上述各部分的基本方法,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