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下冊?七年級下人教版歷史重點知識1 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 一、契丹族與黨項族 1.契丹族 (1)生活區域:游牧在我國北方的民族。 (2)建國:10世紀初,耶律阿保機(遼太祖)統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國(有時稱契丹,有時稱遼),都城在上京臨潢府。 (3)統治:阿保機建國后,發展生產,創制文字,國力不斷增強。那么,七年級歷史下冊?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因為有知識,我們上了太空,我們延長了人均壽命。更因為有知識,我們超出生死,不再疑惑;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1
蒙古的興起的元朝的建立
一、成吉思汗統一蒙古
1.背景:蒙古族是中國北方一個古老的民族,過著游牧的生活。12世紀時,部落之間頻繁發生戰爭,人們盼望草原統一,結束戰爭。
2.統一:1206年,鐵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統一,建立了蒙古政權,被尊稱為成吉思汗。
二、蒙古滅西夏與金
1.滅夏:1227年,成吉思汗率領軍隊滅西夏。
2.滅金:1234年,蒙古滅金。
3.攻宋:金滅亡后,蒙古軍隊南下進攻南宋,雙方之間的戰爭前后持續了40多年。
三、元朝的建立與統一
1.建立:1260年,忽必烈繼承汗位;1271年,改國號為元,后定都大都。
2.統治:忽必烈接受了漢族儒臣提出的“行漢法”“行仁政”“不嗜殺”的建議,施行“治國安民”的方略,廣開言路,整頓吏治,注重農桑。依照中原王朝的統治方法,設立各種機構。
3.統一:1276年,元軍攻入南宋都城臨安,南宋滅亡。1279年,元朝完成了全國的統一。抗元英雄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
學習是快樂的,學習是幸福的,雖然在學習的道路上我們會遇到許多困難,但是只要努力解決這些困難后,你將會感覺到無比的輕松與快樂,所以我想讓大家和我一起進入學習的海洋中,去共同享受快樂。我搜集的《初一下冊歷史知識點歸納人教版2020》,希望對同學們有幫助。
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總結
第1課繁盛一時的隋朝
一、南北重歸統一
1、隋朝的建立
時間: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楊堅都城:長安
2、隋朝的統一
時間:589年
二、“開皇之治”
隋文帝的統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②發展生產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時期,國家統一、安定,人民負擔較輕,經濟繁榮發展,史稱隋文帝的統治為“開皇之治”。
三、隋朝大運河
1、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全長2000多公里。
2、開鑿的目的:①加強南北交通②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
3、意義:大大促進了南北的經濟交流。
第2課“貞觀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時間:618年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都城:長安
二、貞觀之治
1、注重總結歷史經驗教訓,重視人民群眾的力量;
2、注重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
3、崇尚節儉;
4、任用賢才、虛心納諫。
唐太宗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出現繁榮景象,國力逐步強盛。
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 第1課 隋的統一與大運河⒈隋朝的建立:581
年,楊堅(隋文帝),年號開皇。隋文帝的繼任者是隋煬帝(楊廣) ⒉589
年,隋朝滅掉了南方的陳。這是繼秦朝之后,中國又一次完成了統一。 3.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統治。4.大運河:3+4+5=1。3點
即是:中心洛陽、東北到涿郡、東南到余杭;4段
即是:永
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四段,5大水系
即是:連接了海河、黃河、淮河和長江、
錢塘江五大水系。1
即是:大運河是一條貫通南北的動脈,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第2課 唐太宗與貞觀之治
⒈隋煬帝不惜民力,酷虐殘暴,導致農民起義。隋朝二世而亡。 2
.李淵于
618
年建立唐朝,定都長安,他就是唐高祖。3
.唐太宗的年號是“貞觀”。被唐太宗比喻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鏡子的大臣是魏
征。4
.唐太宗統治期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國力增強,被譽為“貞觀
之治”。5
.唐太宗認真吸取隋朝興亡的經驗教訓,在政治、經濟、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
新措施。我們把這些措施總稱為“貞觀新政”。(1
)、經濟上:改革賦役制度、輕徭薄賦(減少百姓服勞役天數,并規定可用交納實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人身束縛逐漸松弛。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
1.在隋末農民大起義中,原鎮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淵趁機起兵。618年稱帝,建立唐朝,定都長安。
2.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號為貞觀,他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3.貞觀時期在政治上,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進士科逐漸成為最重要的科目。
4.唐太宗先后擊敗東、西突厥,加強了對西域的統治。
女皇武則天
5.武則天改國號為周,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6.她大力發展科舉制,創立殿試制度。
開元盛世
7.唐玄宗繼位后,在賢相姚崇和宋璟的輔佐下,實行了一系列改革。
8.其在位前期,唐朝的國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強大,進入了鼎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盛唐氣象
1.在唐朝發明并推廣了一些重要的生產工具,如曲轅犁和筒車。
2.唐朝陶瓷器生產水平也很高,聞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麗。
民族交往與交融
3.唐太宗時,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統一了青藏高原。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將文成公主嫁給他。
4.唐蕃和親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也增進了漢藏兩族的友好關系。
開放的社會風氣
5.唐朝時期的社會風氣比較開放,社會充滿活力,人們多顯示出一種昂揚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一.復習提綱
1、581年,楊堅(隋文帝)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
2、589年,隋朝滅掉陳朝統一南北。
3、隋煬帝從605年起,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
4、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5、隋朝大運河分為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和五大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6、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7、618年,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進入長安建立唐朝。
8、我國歷女皇帝是武則天,她晚年稱帝,改國號為周。
9、唐太宗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注重作用賢才和虛心納諫。他任命富于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稱“房謀杜斷”。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為的諫臣
10、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歷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11、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后人稱為“茶神”。
12、由武則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業在唐朝有重要發展,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和唐三彩最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藝的珍品。
14、唐朝時期,全國的大都市有長安、洛陽、揚州、和成都。
以上就是七年級歷史下冊的全部內容,廣東的冶鐵業、云南的采礦業、四川的煮鹽業、陜西的伐木業、北京的采煤業、臺灣的熬糖業等,都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七年級下冊《明清經濟的發展與“閉關鎖國”》教材梳理七年級下冊《明清經濟的發展與“閉關鎖國”》教材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