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一年級下冊?一年級下冊數學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認識圖形等。一年級下冊數學共七個單元和一個期末復習。分別為:第一單元減法(20以內的退位減法)。分三段安排:(1)十幾減9;(2)十幾減8、7;(3)十幾減6、5、4、3、2。那么,數學一年級下冊?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年級下冊數學數三角形個數的方法如下:
方法一:
利用三角形的個數公式為:當n為奇數時,S=(n+1)(2n^2+3n-1)/8;當n為偶數時,S=n(n+2)(2n+1)/8,三頃乎角形是由游銀同一平面內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游銀連接所組成的封閉圖形。常見的三角形按邊分有普通三角形(三條邊都不相等),等腰三角(腰與底不等的等腰三角形、腰與底神乎宴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即等邊三角形);按角分有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其中銳角三角神乎宴形和鈍角三角形統稱斜三角形,在數學問題中經常可以見到三角形。
方法二:
先把每個小部分標上號,先數單獨的三角形個數,再數由兩部分組成的三角形個數,再數由三部分組成的三角形個數……以此類推,每數出一個三角形都要寫出是哪個號碼或者由哪幾個號碼組成。最后查出每種三角形都有多少個,把所有的數加在一起就是三角形總個數。
方法三:
首先不看中間的橫線,先計算出沒有橫線的三角形里面有多少個小三角形,把下面每一個獨立的三角形用累積數字法依次標記起來,相加得到m個三角頃乎形。之后把橫線算上去,看橫線把三角形分幾層,有幾層我們就用m來乘幾。
【 #一年級#導語】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消襪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0篇》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認識米》: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表象。能根據初步形成的1米的表象,進行一些直觀的判斷與思考。
2、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3、在小組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逐步養成認真、細致的學習態度和習慣。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米尺、卷尺、剪刀、綢帶、膠帶、標簽紙等。
學生按小組準備:米尺、卷尺、剪刀、綢帶、標簽紙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談話:昨天老師讓大家回去測量自己的身高,都量了嗎?誰來說一說,你的身高是多少?(學生交流自己的身高)大家都不約而同地用了同一個字“米”。今天我們就來認識米(板書課題)。量比較長的物體,常用“米”作單位。
二、初步認識1米
1、估計1米的實際長度。
談話:老師的身高是1米72厘米,你能估計一下,從地面到老師身上的哪兒大約是1米高呢?(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進行估計)
談話:大家都想估計,那我們來做個游戲好嗎?請兩個同學把這卷綢帶慢慢地拉開,其他同學認真觀察拉開的綢帶,如果你覺得拉開的綢帶的長夠1米了,就立即喊“?!?。
一年級下冊數學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認識圖形等。
一年級下冊數學共七個單元和一個期末復習。分別為:
第一單元減法(20以內的退位減法)。分三段安排:(1)十幾減9;(2)十幾減8、7;(3)十幾減6、5、4、3、2。
第二單元認識圖形,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平行四邊形。
第三單元認數(認識100以內的數學)。
第四單元加法和減法1(筆算兩位慶轎數加減一位數、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
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
第六單元加法和減法2(筆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兩位數進位、退位的計算)。
第七單元統計。
第八單元期末復習。
數學簡介:
數學[英語:mathematics,源自古希臘語μθημα(máthēma);經常被縮櫻告寫為math或maths],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 數學是人類對事物的抽象結構與模式進行嚴格描述的一種通用手段,可以應用于現實世界的任何問題,所有的數學對象本質上都是人為定義的。
從這個意義上,數學屬于形式科學,而不是脊差明自然科學。不同的數學家和哲學家對數學的確切范圍和定義有一系列的看法。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希望大家喜歡!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十個十個數,認識百的組成,初步感知十進制計數方法。
2.通過百數圖,掌握百以內整十數的加減法。
3.讓學生運用自己的經驗和方法認識與掌握百的分拆,培養學生積極探索、主動發現的學習態度和習慣。
教學重難點:
認識百的組成,掌握百以內整十數的加減法計算。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百數圖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媒體演示裝面包,讓學生仔細觀察一下叔叔阿姨是如何裝面包的。
2.出示10袋面包,問學生:一共有幾個面包?你是怎么數的?
3.引導學生概括:10個十是1個百。
板書:10個十是1個百。
4.追問:誰知道100里面有幾個十?
5.討論:如何把100這個數放到數位表中呢?
二、展開
出示百數圖閉陵:你知道這里一共有多少個小圓點嗎?
讓學生觀察百數圖,討論自茄態源己的數法,并交流。
完成右邊的練習,并一起朗讀。
三、深入
1.在百數圖上我們還可以做加減法呢。
2.用教學“百數圖”依次演示。
【 #一年級#導語】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以下是 無 整理的《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螞仔教案五篇》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數字:數字歌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
1、感受童謠的音韻美;
2、培養學生喜愛小動物、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二)知識要點:
1、學習并朗讀這首童謠。
2、能正確認讀本課11個生字。
(三)學法和習慣:
1、學習用指讀的方法聽讀識字。
2、能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習漢字。
教學重點:
認讀本課的11個生字;通過朗讀感受童謠的音韻美。
教學難點:
兩、朋、友這三個字學生不常見,掌握起來是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你們數學學數字了嗎?(學了)今天這節語文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和數字有關的兒歌“數字歌”(老師板書)。
二、講授新課
1、這首小兒歌非常有趣,里面藏著好多小動物呢!打開書第11頁看看你能不能很快找出都有哪些小動物。(訓練學生說完整話。)
2、如果你們能數出這些動物朋友各有幾只,他們就會從課本中跑出來和你們做游戲。
以上就是數學一年級下冊的全部內容,【篇一】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認識米》: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表象。能根據初步形成的1米的表象,進行一些直觀的判斷與思考。 2、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