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所有學科 > 語文

八年級上冊語文卷子及答案,八上語文測試題及答案

  • 語文
  • 2023-05-09
目錄
  • 八年級語文卷子試題及答案
  • 8上語文試卷
  • 八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試卷
  • 八上語文測試題及答案
  • 語文試卷八年級上冊

  • 八年級語文卷子試題及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30分)

    閱卷人得分

    1.請根據拼音書寫漢字,細心地給加點注音。(4分)

    摩挲()逶迤()喑()啞商賈()

    qiǎn()綣狡xiá()è()守cuó()峨

    2.下列詞語書寫有誤的一項是()(2分)

    A.眾目睽睽潸然淚下人贓俱獲尷尬

    升橡團B.驚魂懾魄明眸善睞當仁不讓桿轅

    C.煞有介事饑腸轆轆踉踉蹌蹌甲胄

    D.手無寸鐵正襟危坐虛懷若谷顢頇

    3.下列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2分)

    A.煙霾(風夾著塵土)醒豁(開闊)B.皺纈(有花紋的絲織品)明眸善睞(看)

    C.屬國過居延(經過)簇擁(聚集)D.捉襟見肘(胳膊肘)僦賃看幕(租賃)

    4.下面句子中成語運用準確的一項是()(2分)

    A.桂林的山水黃山的松,真是巧奪天工。

    B.同學們經常向老師請教,這種不恥下問的精神值得提倡。

    C.談起電腦、互聯網,這個孩子竟然說得頭頭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場的專家也驚嘆不已。

    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卻成了英雄,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吵橘5.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2分)

    A.屋里陳列著各式各樣的魯迅過去使用過的東西和書籍。

    B.由于革命潮流的沖擊和進步思想的影響,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

    C.有專家指出,運動量過少是導致肥胖的主要原因。

    D.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

    6.下列搭配錯誤的一項是()(2分)

    A.《黃果樹瀑布》——于堅——當代詩人

    B.《望廬山瀑布》——李白——唐代浪漫主義詩人

    C.《借書不還,天打雷劈》——柏楊——當代作家

    D.《論讀書》——朱蘇進——當代作家

    7.下列文學常識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讀書雜談》的作者是魯迅,原名周樹人,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B.高建群寫的《云海》一文選自《青春緣》,原題是《月亮的海》。

    C.兩篇《游高粱橋記》是明代文學家袁宏道與其弟袁中道所作。

    D.“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王維《使至塞上》中的名句。

    8.把后面的句子填到橫線上,最恰當的一組是( )(2分)

    本文導航1、首頁2、初二語文上冊期末模擬題—23、初二語文上冊期末模擬題—34、初二語文上冊期末模擬題—45、初二語文上冊期末模擬題答案—5

    二(5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7~11題。(14分)

    (1)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未寢,相與步中庭。

    (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3)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7.解釋下列文言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4分)

    ①念無與樂者()②懷民亦未寢()

    ③相與肯于中庭()④庭下如積水空明()

    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2分)

    A.以其境過清(《小石潭記》)/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B.相與步于中庭/往來于荒村野水之間(《治水必躬親》)

    C.庭下如積水空明/如好逸惡勞,計利而忘義(《治水必躬親》)

    D.潭中魚可百許頭(《小石潭記》)/必如是而后事可舉也(《治水必躬親》)

    9.翻譯下列句子。(2分)

    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譯文:

    10.本文含蓄地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境?(2分)

    11.本文第(2)段三句話,描寫了什么景色?這樣描寫有怎樣的妙處?(4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12~15題。(15分)

    奇妙的克隆

    一個細菌經過20分鐘就可以一分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變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幾塊,每塊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如悉走”的匍匐莖,一年內就能長數百株草莓苗……凡此種種,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擴大來繁衍出后代,這就是無性繁殖。無性繁殖的英文名稱叫“Clone”音譯為“克隆”。實際上,英文的“Clone”起源于希臘文“Kl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條”繁殖。時至今日,“克隆”的含義已不僅僅是“無性繁殖”,凡來自一個祖先的無性繁殖的后代群體也叫“無性繁殖系”,簡稱無性系。

    自然界的許多動物,在正常情況下都是依靠父方產生的雄性細胞(精子)與母方產生的雌性細胞(卵子)融合(受精)成受精卵(合子),再由受精卵經過一系列細胞分裂長成胚胎,最終形成新的個體。這種依靠父母雙方提的性細胞、并經兩性細胞融合產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但是,如果我們用外科手術將一個胚胎分割成兩塊、四塊、八塊……最后通過特殊的方法是一個胚胎長成兩個、四個、八個……生物體,這些生物體就是克隆個體,而這兩個、四個、八個……個體就叫做無性繁殖(也叫克隆)。

    可以這樣說,關于克隆的設想,我國明代的大作家吳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孫悟空經常在緊要關頭拔一拔猴毛變出一大群猴子,猴子變猴就是克隆猴。

    12、“克隆“的含義是什么?作者在說明其含義是用的是什么說明方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選文的說明順序是什么?簡要分析一下文章是怎樣按照這種順序行文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什么叫有性繁殖?用的是什么說明方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選文最后一段寫道孫悟空的故事,這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16~20題。(16分)

    我說,你聽

    木鈴

    她曾經可以做到,連續數小時說個不停,且是站著說,微笑著說,聲情并茂的.說。她也會讓身邊的人開口說話,無論你多木訥、多膽怯,她都有辦法讓你開口。

    有人說她的提問方式是這個世界上最為溫和的一種。時間久了,即使是最不愛學習語文的學生也會被她的課迷住。

    有一個學生,恰好轉到她的班。因剛到新地方,上課有點走神。她正在臺上講作文,說到細節描寫的話題。她說:“譬如,那位新同學的頭發天生的黑而純,可以說黑得像緞子,也可以說順滑得似瀑布。”

    大家一齊向那個新同學的頭發看,新同學的臉微微發紅,心立刻回到課堂上。

    她若無其事地繼續說:“你們大家看看我,能我的一些特點嗎?不許恭維我啊。”大家聽了都笑。

    那個新同學先獲得了發言的機會。

    她鼓勵說:“我剛才說了你的頭發,你現在可以說我的某個特征。看,你可以后發制人,主動權更大。”同學們又笑。

    氣氛輕松活潑了,新同學也不怕了,她果斷地說:“老師,你的眉心有顆紅痣,圓圓的,像一枚紅豆鑲在那兒,泛著柔潤的紅暈。”

    她大聲說“好”。

    那位新同學漸漸發現,她們班有一個共同的喜好,就是特別喜歡語文學科,這與她的教學方式密切相關。

    那個當年的新同學就是我。后來,有幸和她一起共事,向她學習教書的藝術。

    有一年,學校考慮顧她快退休了,沒有給她排課,只是讓她負責年級學科的教研工作。她很生氣。那次,是我第一次見她生氣。她說:“不上課,有什么教可以研的?”學校只好繼續讓她授課。就這樣,她一直工作在講壇第一線。從教幾十年,沒有缺過學生一節課,也從未對學生發過一次火。最后,她是從講臺上退休的。

    可是,現在她不會講話了,經常一個人長時間靜坐。別人問她話,她也不理。醫生說她是腦梗,大腦80%混沌。我不愿相信,一個擅長語言的人,并且是一個讓語言散發魅力的人,會失去語言。

    也許,她是講累了,一旦有機會休息,就想好好享受一下。等她休息好了,就好了。可我面對她,呼喚“老師”的時候,她坐在輪椅上,頭微低,沒有任何反應。我的眼淚噴涌而出。

    她家的茶幾上有不少中學語文課本,是醫囑進行刺激治療的道具。

    我打開一本書,輕輕對她說:“老師,以前,我聽你講了許多年。今天,我來說,你聽。”她沒有一點反應,保持原姿態坐著,雕塑一樣。

    “她的頭發天生的純,可以說黑得像緞子,也可以說順滑得似瀑布。”

    “你的眉心有顆紅痣,圓圓的,像一枚紅豆鑲在那兒,泛著柔潤的紅暈。”

    她的頭微抬,面部表情有了些微的變化,似乎是盡了最大的努力,她的嘴唇顫抖著用微弱的聲音說:“好!”

    (選自《小選刊》2011年第17期有改動)

    16、圍繞老師,文章前后詳寫了兩件事情。請簡要概括并填寫在橫線上。(2分)

    ①→②學校讓她負責教研,她卻堅持上課直到退休→③。

    17、閱讀下面的句子,聯系上下文,探究括號中的問題。(4分)

    ⑴她若無其事地接著說:“你們大家看看我,能我的一些特點嗎?不許恭維我啊。”大家聽了都笑。(老師為什么是“若無其事”的?)

    ⑵我的眼淚噴涌而出。(“噴涌而出”體現了“我”怎樣的情感?)

    18、下面是當年課堂上師生精彩的對話。請選擇其中一句,任選一個角度賞析。(3分)

    ①“她的頭發天生的黑,可以說黑得像猴子,也可以說順滑得似瀑布。”

    ②“你你的眉心有顆紅痣,圓圓的,像一枚紅豆鑲在那兒,泛著柔潤的紅暈。”

    本文導航1、首頁2、初二語文上冊期末模擬題—23、初二語文上冊期末模擬題—34、初二語文上冊期末模擬題—45、初二語文上冊期末模擬題答案—5

    選擇第句。賞析:

    19、“好!”在文中出現了兩次,從這兩個“好!”上,你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怎樣得老師?試分別做簡要概括。(3分)

    20、結合自身的經歷,寫出你感受最深的與老師在課堂上的一次交流。(4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21~23題。(10分)

    客家人與柏樹

    ①客家人很喜愛柏樹,客家人的居住環境離不開柏樹。只要留意,不難發現,凡是客家人居住的村莊,及村莊周邊的廟宇、社壇、寺廟、祖祠必有虬干曲枝的參天柏樹。據說,我們客家人的祖先從中原南遷時,攜帶之物除了公雞、母雞之外,還捎帶了各類樹種、樹苗,樹種、樹苗中便有柏樹。

    ②客家人很喜愛柏樹,客家人的文化生活離不開柏樹。客家人常愛把“柏”與“百”相聯系。只要留意,但凡客家人操辦的紅白喜事,許多對聯都與“柏”(百)有關。如:祝壽的就有“柏翠松蒼,人壽年豐”、“柏節松心宜晚翠,童顏鶴發勝當年”、“童顏鶴發壽星體,松姿柏態古稀年”、過年的就有“歲寒松柏茂,春暖杏花紅”、結婚的就有“松柏常青,百年好合”、造新屋喬遷新宅的就有“鳳舞鸞飛龍吟虎嘯,竹苞柏茂枝秀蘭芬”、紀念或悼念先人或革命烈士的就有“松柏長春,永垂不朽”、“一生獻忠心南山松柏常蒼翠,九天含笑意故園桃李又芳菲”……至于有關“柏”(百)的詩詞、文章、歌曲、書籍就更加不勝枚舉了。

    ③客家人很喜愛柏樹,客家人的鄉土民俗離不開柏樹。客家人向來崇尚真、善、美,而柏樹就是真、善、美的化身。客家人總是希望總能有“五星”(指福星、祿星、壽星、吉星、喜星)相照相伴,而這“五星”都分別寄托在北斗、蟠桃、仙鶴、松樹、柏樹、瑤池、南岳(南山)、椿萱、芝蘭、桂蘭、青鳥等等的身上。這其中的柏樹,也就有了長命百歲、百年歸老、百子千孫、白頭到老、百年好合、百病消除等多種含意。因此,客家人的迎親嫁娶、喬遷志喜、慶賀壽誕、擺滿月酒、逢年過節甚至辦喪事都要折一些柏枝柏葉掛在門楣上,以示吉利。有的客家鄉村至今還保留、沿襲著除夕晚用柏葉煮水洗澡的傳統,謂之洗滌舊年穢氣,也有用柏水沐浴能益壽延年之說。

    ④客家人很喜愛柏樹,尤喜愛柏樹的精神與風格。柏樹是四季常青的喬木,木材質地堅硬,是建筑的上好材料。用柏樹鋸糠制成的衛生香,格外芬芳,令人心曠神怡。柏樹生長在村莊里、寺廟旁、高山上,不怕驕陽酷暑,不怕嚴霜寒雪,不怕狂風暴雨,不怕雷鳴電閃,無憂無慮地頑強生長,瀟瀟灑灑地活上百年、千年……客家人愛的就是柏樹無私奉獻的精神與頑強不屈的風格。

    21.選文從哪些方面談客家人對柏樹的喜愛?(4分)

    _________

    22.請對本文第四自然段劃波浪線的句子提出一個語文方面的有探究性的問題并作簡要回答。(提示:只能提一個問題,如果提出兩個問題,則只評改第一個問題)(4分)

    問題:

    答案:

    23.結合文段內容,下列表述不恰當的一項是(2分)

    A.文章開頭引用傳說,體現了客家人對柏樹的喜愛。

    B.“一生獻忠心南山松柏常蒼翠,九天含笑意故園桃李又芳菲”這副對聯可用于紀念或悼念革命先烈。

    C.客家鄉村至今都保留著除夕晚用柏葉煮水洗澡的傳統,謂之洗滌舊年穢氣。

    D.選文的每一自然段都以“客家人很喜愛柏樹”開頭,這樣能使文章層次分明,主題突出。

    三(45分,其中含5分寫字分)

    24、走過八年級上學期,我們從課文中領略到濃濃的“愛”:“至愛親情”讓我們學會愛父母手足;“人與環境”告訴我們要愛其他物種和自然環境;“高新科技”則啟示我們愛科學,插上創造的翅膀……

    請以“帶著愛上路”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1)選材真實,情感真摯。(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校名、班級名、人名。

    本文導航1、首頁2、初二語文上冊期末模擬題—23、初二語文上冊期末模擬題—34、初二語文上冊期末模擬題—45、初二語文上冊期末模擬題答案—5

    1、喧番瀚幻2、略

    3、(1)去掉“大約”或“左右”(2)刪去“絕大多數是”或“的比例相當高”。

    4、D

    5、此題答案不唯一,只要“精神品質”與“事例”相吻合,概述語言簡潔,通順,就算對,給2分。示例:“筑路中,不畏艱難困苦,堅持與天斗、與地斗、與錯誤思想作斗爭。(表現出與一切困難作斗爭的頑強精神。)”“在烈士墓前的沉思中,他對共產主義事業無限忠誠,愿將自己的一切獻給這個人類最壯麗的事業。”

    6、略7、、①想,思考②睡③共同,一起④清澈透明

    8、B9、譯文: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錯雜,原來那是竹子、柏樹的影子。

    10、本文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在貶謫中感慨惆悵與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11、第一問:描寫庭中月色。第二問:運用比喻手法,以“積水”比喻月色,表現“空明”的特點,以“藻荇”比喻竹柏的影子,寫月影交橫,非常新穎而又貼切,巧妙地表現出寧靜淡雅的境界。

    12、列數字下定義13、邏輯順序,從現象到本質從具體到抽象

    14、舉例子下定義

    15、引用我國明代大作家吳承恩的精彩描述,進一步具體說明什么是“克隆”,而且把“克隆”這門學科寫得生動有趣

    16、①“我”上課走神,老師引導“我”集中注意力并積極發言。②老師腦梗嚴重,仍記得當年的教學情景。評分:共2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17、⑴因為老師已經巧妙地提醒了走神的學生,若無其事,正是為了保護學生的自尊,不想讓學生尷尬,體現出老師對學生的關愛和巧妙的交流藝術。

    ⑵看到老師的病情,傷心,難過之情難以控制,體現了“我”對老師深深的愛憐、痛惜。

    18、示例一:第①句,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學生頭發的美,字里行間流露出贊美之情。從而表現了老師高超的語言藝術,也表現了老師的細心、愛心,對學生的觀察細致入微。示例二:第②句,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老師的親切溫和,表現了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對學習內容的領悟,也表現了學生對老師的關愛心領神會。等等

    19、第一個“好”表現的是一個善于鼓勵學生的老師;第二個“好”表現的是一個熱愛本職工作的老師。

    20、示例略。(“交流”能較好地體現“感受深”,表達通順即可。)

    21、從客家人的居住環境、文化生活、鄉土民俗和柏樹的精神與風格這四方面來談客家人對柏樹的喜愛。

    22、示例1:問題:這個句子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作用?答案:增強了語言氣勢,更加突出了柏樹頑強不屈的風格。示例2:問題:句中的“無憂無慮”“瀟瀟灑灑”為什么不能刪去?答案:因為這兩個短語生動形象地突出了柏樹積極樂觀的心態。示例3:問題:劃線句子中,“雷鳴電閃”是否有邏輯錯誤?答案:有邏輯錯誤,因為打雷時,閃電在先,響雷在后,應為“電閃雷鳴”。(說明:如果學生提出兩個問題,則只評改第一個問題)

    23、C

    8上語文試卷

    一、語文基礎知識及運用(18分)

    1.下列字形和加點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晨曦贓(zāng)物 響徹云宵銳不可當(dāng)

    B.鞠躬 提 (tī)防名副其實 永垂不朽(xiǔ)

    C.箱篋 寒噤(jìn)臭名昭著負隅(yú)頑抗

    D.殺戮阻遏(è)眼花潦亂轉彎抹(mò)角

    2.下列句子中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2分)

    A.小強的動人事跡經過老師的大肆渲染,成了校園里的熱門話題。

    B.我們必須正確看待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自暴自棄。

    C.他們倆操作計算機非常熟練,已經達到了為所欲為的程度。

    D.小陸真是別有用心,制作的飛機模型與眾不同,令人叫絕。

    3. 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書市上展示了許多出版社新近發行的中外文學名著。

    B.當今社會,電腦已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在人們的學習和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C.在閱讀文學名著的過程中,使我明白了許多做人此磨昌的道理和人生真諦。

    D.參加這次網頁制作培訓班的學員,有來自華南師大等15所高校的教師、學生和教科研工作者。

    4.下列句式變換不符合要求的一項是( )(2分)

    A. 將“淘寶游此商城出臺的新規使得不少小店主被逼上了絕路”變換成“把”字句為:淘寶商城出臺的新規把不少小店主逼上了絕路。

    B. 將“中國郵政太空郵局在北京航天城開通”和“楊利偉出任中國郵政太空郵局局長”合為一句為:楊利偉出任北京航天城開通的中國郵政太空郵局局長。

    C. 將“蔣門神被武松痛打一頓后一定不會善罷甘休”變為肯定句為:蔣門神被武松痛打一頓后一定會找武松報仇雪恨。

    D. 將“完成這項任務需要三年的時間”改成表示驚訝語氣的句子為:完成這項任務需要三年時間嗎?

    5.用下面的句子組成一個語段,句序排列通順正確的一項是 () (2分)

    ①昆侖山西起帕米爾高原,萬山縱橫,莽莽蒼蒼,一直延伸到青海中部。

    ②在古希臘的神話中,天神們都居住在奧林匹斯山上,這里是上帝、眾神的樂園。

    ③這座山就是被稱作“亞洲脊柱”的昆侖山。

    ④同樣,在中國的某些古典神話中,皇帝和他的神仙們也都居住在一座高山之上。

    ⑤在青海境內長約1200公里,平均海拔5500公尺,山頂皚皚白雪終年不化。

    A.⑤①③②④B.②④③①⑤C.②④⑤③①D.④⑤③①②

    6.為下面這則消息擬寫的標題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

    本報訊今天(8月12日)晚上22時36分,大運會主火炬點燃的懸念揭曉,110米欄世界紀錄創造者、奧運冠軍劉翔和來自非洲、美洲、歐洲、大洋洲的火炬手一道,點燃了大運會主火炬塔。在距離火炬塔還有200米的位置時,五名火炬手用手中的火炬對準象征大體聯標志“U字”下面的五星點燃引芯,火焰穿過青春大道,走向頂端的火炬塔,點燃了主火炬。

    火焰像跑道一樣向已經矗立在“世界之門”外的大運會火炬塔眼神,這一場景與與場內獎牌圖案的中心舞臺相互呼應,燃燒的跑道就像從“獎牌”上延伸出兩條“綬帶”,將舞臺與火炬塔連接在一起。

    深圳大運會火炬塔高26米,外觀上就像是一座書山,由一本本書壘起來。在每本“書”上,都刻有xx屆大運會舉辦的時間和地點,“森扒1977索菲亞”、“1985神戶”……一直到最頂端的“2011深圳”,非常具有歷史感。據相關人士透露,與以往一些火炬塔在運動會結束后拆除不同,深圳大運會火炬塔將繼續保留,成為城市的永久性地標。

    A.“世界五大洲”共同點燃火炬塔

    B.深圳大運會隆重開幕

    C.劉翔點燃火炬塔

    D.深圳大運會火炬塔將成為城市永久性地標

    7.八年級一班開展“世界何時鑄劍為犁”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積極參與并完成下面這些事情。(6分)

    (1)假如你是主持人,請你為這次活動寫一段開場白。(2分)

    (2)伴隨著戰爭,形成了豐富的戰爭文化。請寫一句相對完整的與戰爭有關的古詩(詞);并列舉一部課外閱讀過的以戰爭為題材的或一場戰役。(2分)

    答:詩詞

    列舉的或戰役

    (3)下表是部分國家在“二戰”中死亡人數的統計,根據表內提供的資料,按要求回答。(3分)

    國 家 軍人死亡數 平民死亡數 國 家 軍人死亡數 平民死亡數

    中 國 28,000,000 30,000,000 日 本 1,850,000 672,000

    蘇 聯 13,700,000 13,000,000 德 國 3,500,000 1,600,000

    南斯拉夫 300,000 1,200,000 意大利 77,500 153,000

    從上表中,你發現了哪些有價值的信息,請寫出兩條。(2分)

    二、古詩文積累與運用(22分)

    (一)古詩文積累

    8.填補下列名句的空缺處或按要求填空。(8分,每空1分)

    (1) 苔痕上階綠。

    (2) ,一覽眾山小。

    (3) 存者且偷生。

    (4),雞犬相聞。

    (5)《愛蓮說》中寫“蓮”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賞的句子是:______ _ ,__________。

    (6)情哀深處,萬物同悲。杜甫的《春望》中的“, ” 兩句就是借花鳥來創此意境的。

    (二)閱讀下面古詩,回答9~10題。(4分)

    鐘山即事①

    王安石

    澗水無聲繞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對②坐終日,一鳥不鳴山更幽。

    【注釋】①鐘山:紫金山,在今江蘇省南京市。王安石變法失利后,辭去相位退居金陵。 即事:就眼前景物加以描寫,有感于當前事物。 ②相對:對著山。

    9.詩中哪些詞語寫出了鐘山春景的“幽”?

    10.全詩表現出詩人怎樣的心情?

    (三)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11~15題。(10分)

    王子猷①居山陰②,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③。時戴在剡④,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王子猷嘗暫寄人空宅住,便令種竹。或問:“暫住何煩爾?”王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

    ——選自《世說新語》

    【注釋】①王子猷:名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兒子。②山陰,在今浙江省紹興市。③戴安道:即戴逵,字安道。學問廣博,善為文,又精通音樂、書、畫。隱居不仕。④剡(shàn):今浙江省嵊縣。

    11.用“/”劃分下面句子的朗讀節奏。(只劃一處) (1分)

    即 便 夜 乘 小 舟 就 之

    12.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含義。(3分)

    (1)因()(2)就()(3)故()

    13.“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的意思。(2分)

    14.王子猷因為想念戴安道而深夜去拜訪他,為何到了戴安道家門前卻又轉身返回?請用文中原話回答。(2分)

    15.“雪夜訪戴”表現了王子猷怎樣的個性?“何可一日無此君”表達了古人怎樣的理想和追求?(2分)

    三、現代文閱讀(30分)

    (一) 閱讀下文,完成第16——20題。(16分)

    那一束伴地蓮

    丁丁

    ① 在我的故鄉,每年春天,都遍生一種野草,或許因為多,平常至極,很少

    有人能叫出它的名字來。盡管一眼就能認出它高高的枝,蒼綠的葉。

    ②早春它是不開花的,到了春末夏始,桃花李花都一齊謝了,大地又顯單調的時候,它才綻開一粒粒小骨朵,雪白的瓣,乳黃的蕊,不足指甲大的小花兒開在山坡上、荒地頭、野溝邊,如夜空里的繁星,簇簇叢叢燦爛一片,隨風散布一種沁人的苦香。

    ③在我的印象中,它的花期很長,要過一整個酷烈的夏季。似乎在仲秋前后,也還會有兩三朵小花稀疏散雜在日漸寂寞的景色里,而那枝葉,卻也是褪了綠,轉入翠黃,爾后再無可逃避地被季節洗蝕了色彩,被干燥的秋風榨盡了水分,被霜露浸得枯脆干焦。其時,它便成為一味藥了,這在普通的鄉人眼里是不識的,更不知它竟有一個美麗得幾近脫俗的名字:伴地蓮。

    ④我知道伴地蓮,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那時父親已在遙遠的江南工作,家里全靠母親操勞,我又病了。就在那樣一個雪落之后的冬天的傍晚,母親背著我去山后的醫療社看醫生。臨了,醫生送給母親一截枯草,叫母親去野地里找,拿回去洗凈切碎煮水給我喝,醫生說它能治我的病。

    ⑤歸途中升起了一輪月亮。月亮很圓,被雪地映襯得更加明亮,我至今還記得那時看見遠處雪原中靜臥的村莊。

    ⑥母親背著我就在這樣一個有積雪的月夜里走。邊走,她邊踢開路邊的雪層,尋找和她手里一樣的那種春天遍地都是的叫做伴地蓮的野草。因為孩子們的野火早在秋天就已燒遍,母親收獲不大。臨近村莊的時候,她又拐了個彎,繞上一段河堤。河堤離村莊較遠,然而仍沒有逃脫家鄉習慣性的秋季燒荒的野火,這叫母親失望,同時也加大了母親搜索的范圍。就這樣,母親終于沒有防備地滑進了一段被挖開用來排水的坑里。坑很深,幸虧坑底雪厚,母親除了一場虛驚沒有受到任何傷害,我不記得那時我有沒有因為驚嚇而嚎啕大哭,我只記得母親正要往上爬,竟意外發現坑壁被踢開的雪被下掩蓋了一叢她急欲尋找的那種枯干的草。我記得那時母親在明亮的月光下止不住驚喜而連聲贊嘆。

    ⑦這以后,很長一段日子留在我印象里的就是這藥的苦味,苦不堪言。母親便用作為口糧的山芋反復煮熬,熬成糊狀,熬出更濃的糖味,拿來作我喝藥后的獎勵。在我童稚的記憶里,極苦之后,那一小勺山芋糊竟是此生再難以體驗到的甘甜。

    ⑧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我常為自己記憶細節的清晰而詫異,然而母親卻證實了它的真實。那時,我的孩子正趴在她的懷里撒嬌,她愣怔片刻,順著我的提示她終于回想起來,她告訴我那時我患的是一種急癥肝炎。她說,第二年秋天,怕我病犯,早在燒荒前她割了一大捆回來。拿繩束了,系在屋梁上,以作備用,只是再沒有用著,直到遷來南方,老屋賣給人家也沒有取下。

    ⑨然而我卻沒有遺忘,那一束伴地蓮煙熏火燎黝黑地掛在老屋的梁上。盡管與母親的回憶有些許出入,然而那晚雪地里的月光卻真實地穿越二十多年的積塵落入我充滿疲倦的夢中。

    ⑩活著是件艱難的事,我時常這樣想。生活中的許多不易處,讓我越發知道,世間真正美好的東西實在太少。于做人的困頓里偶然回顧,尚能發現內心深處還有可以寄托的空間,不致全然沒有了信心,這,要感謝母親。

    16.①至③段對伴地蓮的是從哪幾個方面進行描寫的?突出了伴地蓮的什么特點?(4分)

    17.在寫母親背著“我”找伴地蓮的過程中,突出描寫了明月和積雪等景物,這有什么作用?(2分)

    18.為什么 “那一小勺山芋糊竟是此生再難以體驗到的甘甜” ?請你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2分)

    19. 最后一段有什么深刻含義?有何作用?(4分)

    20.下列句子的文字生動,富有表現力,有很好的表達效果。請加以賞析。(4分)

    ①它才綻開一粒粒小骨朵,雪白的瓣,乳黃的蕊,不足指甲大的小花兒開在山坡上、荒地頭、野溝邊,如夜空里的繁星,簇簇叢叢燦爛一片,隨風散布一種沁人的苦香。

    ②似乎在仲秋前后,也還會有兩三朵小花稀疏散雜在日漸寂寞的景色里,而那枝葉,卻也是褪了綠,轉入翠黃,爾后再無可逃避地被季節洗蝕了色彩,被干燥的秋風榨盡了水分,被霜露浸得枯脆干焦。

    (二)閱讀下文,回答21——25題。(14分)

    一位母親創造的奇跡

    潘炫

    ① “二戰”結束后,德國一個納粹戰犯被處決。他的妻子因為無法忍受眾人的羞辱與謾罵吊死在自家的窗外。

    ②第二天,鄰居們走了出來,一抬頭就看見了那個可憐的女人。窗戶微開,他兩歲的孩子正伸手向懸掛在窗框上的母親爬去。眼看另一場悲劇就要發生了,人們屏住呼吸默然地觀望。

    ③這時一個叫艾娜的女人不顧一切地向樓上沖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來。她收養了這個孩子,而她的丈夫曾經因為幫助*人而被這個孩子的父親當街處決。街坊鄰居沒人理解他,甚至沒有人同意讓這個孩子留在他們的街區,他們讓她把孩子送到孤兒院或者把孩子扔掉。

    ④艾娜不肯,便有人整日整夜地向她家的窗戶扔*物、辱罵她。她自己的孩子也對她心存芥蒂,甚至以離家出走相威脅。可是,艾娜始終把孩子緊緊抱在懷里,她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一個小天使。”

    ⑤漸漸地,孩子長大了,鄰居們的行動已不偏激了,但是還有人常常叫他小“納粹”,同齡的孩子都不跟他玩。他變得性格古怪,常常以搞惡作劇為樂。直到有一天,他打斷了一個孩子的肋骨,鄰居們瞞著艾娜把他送到了十幾里外的教養院。

    ⑥半個月后,幾乎發瘋的艾娜費盡周折,終于找回了孩子。當他們再次出現在憤怒的鄰居們的面前時,艾娜緊緊地護著孩子,祈求鄰居們說:“給他點愛吧,他也會是一個可愛的天使的。”

    ⑦孩子就在那個時候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痛哭流涕,悔恨充斥著幼小的心靈。艾娜告訴他,的補償就是愛,愛你身邊的每一個人。新 -課-標-第 -一- 網

    ⑧從此,他痛改前非,認真做人。在別人的詆毀和侮辱面前,他不再針鋒相對,在別人有困難時,他又總是不計前嫌,樂于助人,并友善地與人相處,禮貌待人——多年來一直有一個小小的信念在支持著他,一個不相干的女人給了自己一份母親的愛,我有什么理由不去愛別人!

    ⑨中學快畢業那年,別的同伴都會斷斷續續地收到一些禮物。哪怕是一支鋼筆,或是一輛單車,可他什么也沒有,他的母親艾娜依舊日夜操勞,他開始有一絲失落,不知道自己的出生究竟是對是錯。

    ⑩終于,畢業典禮如期舉行。校長念一個人的名字,然后這個人就走上臺,那一刻是多么神圣而驕傲!作為一個“納粹”的兒子,他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已是不容易,他多想對世界大喊——我畢業了!

    ⑾“雅克里......”他聽到校長在念自己的名字,他沉重地移動步子,沮喪地向臺上走去,“雅克里,祝賀你正式畢業。”這時,雅克里聽到臺下掌聲如潮,他回過頭,看見自己的母親艾娜和許許多多的鄰居不知什么時候站在臺下,正粲然地沖著他微笑。他的鄰居們每家都派了代表來觀看他的畢業典禮,這在該校可是史無前例的。

    ⑿“我收到了這一生中的禮物......”雅克里在臺上激動得只說了這么一句畢業發言。

    ⒀這是發生在德國的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那樣的年代,一個納粹戰犯的兒子受到如此的禮遇的確罕見,如果說這算得上一個奇跡的話,那么,我想說的是,這是一位母親用愛創造的奇跡。

    21.本文的敘述順序是什么?請從文中找出體現這種順序的標志性詞語。(4分)

    22.雅克里被鄰居送往教養院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3.雅克里是如何“痛改前非,認真做人”的?支撐他這樣做的信念是什么?

    24.第⑿段中雅克里激動地說:“我收到了這一生中的禮物……,你認為“的禮物”含義是什么?(2分)

    25.文中寫道:“兩歲的孩子正伸手向懸掛在窗框上的母親爬去”,艾娜“不顧一切地向樓上沖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來”。揣摩一下:當時艾娜心里是怎樣想的?請你用一段文字描寫她的心理活動。(60字左右) (4分)

    四、寫作(50分)

    26.閱讀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閱讀下面這段文字,完成作文。

    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是在親人、老師、同學、朋友的叮嚀中,矯正自己前進的方向;在親人、老師、同學、朋友的關愛中,健康成長。那一幕幕關懷備至的場景,那一聲聲真摯溫暖的話語,閃亮在成長的天空里,堅實著我們的腳步。請細細回味,把這些事件與話語連綴成篇,溫暖讀者的記憶。題目自擬。

    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②不少于600字。

    題 目 :

    一、語文基礎知識及運用(18分)

    1. C 2. B 3. B 4. D 5.B6. A

    7.(1)略(2)略(3)①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死亡人數是全世界最多的;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國軍民死亡人數均以十萬、百萬,甚至千萬計算; ③戰爭給交戰國雙方都帶來了深重的災難;④在戰爭中,大多數被侵略國家平民死亡人數多于軍人死亡人數;⑤侵略國軍人死亡人數多于平民死亡人數。(只要答到兩點即可)

    二、古詩文積累與運用(22分)

    8.(1)草色入簾青(2)會當凌絕頂(3)死者長已矣(4)阡陌交通(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6)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9.“無聲”、“弄”、“不鳴”、“更幽”10. 看似表露詩人心中的一種閑適自得,實則蘊含著作者孤獨、寂寞和政治上失意的心情。

    11. 即便/夜乘小舟就之12.(1)于是(2)拜訪(3)原因,緣故13. 一次夜晚下大雪,他從睡眠中醒來,打開窗戶,命仆人斟上酒,四處望去,只見一片潔白銀亮。14.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15.示例:率性任情、放達自由、瀟灑樂觀;高尚有節、正直謙虛、堅韌不拔

    三、現代文閱讀(30分)

    16. 角度:形態、花期、用途(或:花的形、色、香,花期,用途);特點:普通(平凡、樸素、平常)

    17.(1)明亮的雪地,才能“意外地”發現伴地蓮“那種枯干的草”;(2)用明月積雪的皎潔來襯托母愛的純潔無私,突出母愛的偉大。

    18.(1)是喝了苦藥之后吃的;(2)里面融進了深深的母愛。

    19.含義:那一束伴地蓮是過去艱苦歲月的見證,母親給兒子的不僅僅是疼愛,更多的是堅強的品格,是不畏艱難、獨立克服困難的樂觀的生活勇氣,這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使兒子終生受益。作用:畫龍點睛,總結全文,深化主旨。

    20.示例:①比喻的方法,從視覺、嗅覺的角度,描寫花的顏色、形狀,花開的處所、狀態、氣味,表現其生命力,為下文張本。②寫出伴地蓮的在秋天里凋萎枯黃的情態,說明其平凡普通,少有人識。(從用詞的角度分析亦可)

    21.順敘;“二戰”結束后、第二天、孩子長大了、直到有一天、半個月后、從此、 中學快畢業那年、終于,畢業典禮如期舉行

    22.他打斷了一個孩子的肋骨;他是納粹戰犯的兒子,受到人們的歧視,因此變得性情古怪,常常以惡作劇為樂。

    23.在別人的詆毀和侮辱面前,他不再針鋒相對,在別人有困難時,他又總是不計前嫌,樂于助人,并友善地與人相處,禮貌待人;一個不相干的女人給了自己一份母親的愛,我有什么理由不去愛別人!

    24.要點:的禮物是別人對他的理解、尊重和關愛。

    25.要點:孩子是無辜的,他不應該為父親的罪行承擔責任

    四、寫作(50分)

    八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試卷

    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上)期末試卷及答案

    (時間:150分鐘分值:150分)

    命題人:韓紅梅韓涓

    一、積累與運用(30分)

    1.閱讀下面文字,請將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漢字依次填寫在方格內,要求書寫工整、規范、美觀。(4分)

    niǎoniǎo炊煙,如詩如畫,秀水青山在整個湘西大地上展露出淡幽的神韻,看那古hè蒼蒼的吊腳樓,鱗次zhì比的小木屋,別致而優雅,古樸而清純,小小古鎮如畫卷般地搬開在茫茫天地中,毫不jiǎo揉造作。這就是我心儀已久的鳳凰古城

    2.請選出下列句子中標點使用有誤的一項:( )(2分)

    A.《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是我們大家都喜歡看的欄目。

    B.游覽者來到園子里,沒有一個不心里想著口頭說著“如在畫圖中的”。

    C.車隊經過海陵、姜堰,再走七、八里,就到了風景如畫的溱潼風景區

    D.他實在是不知道這件事對他來說是好事呢,還是壞事。

    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們完成了制作班級網頁的工作。

    B.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城鄉建設穩兆枝氏步推進,人民生活安居樂業。

    C.近日,在泰州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醫藥博覽會上,一種新型的戒煙產品喚來了不少觀眾的目光。

    D.我冒了嚴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別了二十余年的故鄉去。

    4.默寫。(8分)

    ⑴紙上得來終覺淺。⑵,流水前波讓后波。

    ⑶,柳暗花明又一村。⑷,一覽眾山小。

    ⑸,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⑹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

    ⑺杜牧《泊秦淮》中族散借題發揮,實則諷刺晚唐政治的詩句是:,

    5.名著題。(6分)

    醫生建議他再做一次手術,他冷冷地、生硬地說:“到此為止。我可夠了。我已經向科學獻出了我的一部分鮮血,其余的留給我做點別的事吧。”

    ⑴這段文字出自名著。選文中的“他”所說的“做點別的事”具體是指一事。(2分)

    ⑵用簡潔的語言敘述一個與作品主人公有關的故事情節。(2分)

    ⑶對于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這部,曾有位著名教育家建議“每個成長中的青少年,都應該讀讀。”請任選角度,聯系原著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2分)

    6.語文綜合實踐:(8分)

    (1)右圖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會徽,仔細觀察,

    該會徽設計的特點及說蘊含的意義(4分)

    (2)世博會期間,有大批外國游客涌入上海,有不少外國朋友對古老的中國漢字感興趣。如果要你介紹一下有關漢字的情況,你會如何向他介紹。(4分)

    我為大家整理了初二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及答案,希望能對大家的學習帶來幫助!

    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

    一、積累運用(27分)

    1.下列黑體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陰晦(huì) 束(sù)縛嗤(chī)笑 氣氛(fèn)

    B.蠕(rǔ)動 陰翳(yì) 五行(xíng) 脊(jǐ)梁

    C.傴(yǔ)僂 恣(zì)睢 強(qiǎng)迫 浣(huàn)女

    D.歸省(xǐng)鄙夷(yí) 翕(xī)動 折(zhé)本

    2.用課文原句填空。(5分)

    (1) ,蓮動下漁舟。

    (2)揮手自茲去, 。

    (3) ,佳木秀而繁陰。

    (4)別離后, , 。

    搭孝3.下面句子中有錯別字的一項是()(2分)

    A.雖然大地還在戰粟,但玉樹軍民已積極展開震后的“生命救援”。

    B.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問題亟待解決。

    C.面對大家質疑的目光,他開始變得惶恐起來。

    D.地球氣候的急劇變化時刻在告誡我們,需對自然懷有敬畏之心。

    4.給下列病句提出修改意見。(4分)

    (1)世博河北館的多媒體展演,繼承了衡水內畫的藝術風格。

    (2)歷史名人爭奪之風不但勞民傷財,也背離了弘揚傳統文化的初衷。

    5.下列句中標點符號使用錯誤的一項是()(2分)

    A.倫敦,巴黎,羅馬與堪司坦丁堡,曾被稱為歐洲的四大“歷史的都城”。

    B.一過關頭(一段古城墻),赫然地望見了滹沱河。

    C.我問祖母:“這是什么動靜”?

    D.什么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

    6.根據課文內容,選擇恰當詞語填在句中橫線上。(填序號)(3分)

    在《故鄉》中,我們讀出了魯迅目睹家鄉變化的;在《滹沱河和我》中,我們讀出了牛漢對家鄉的;在《想北平》中,我們讀出了老舍對家鄉的。

    A.摯愛B.眷戀C.痛楚

    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9分)

    保定4月17日電今晚,點點燭光閃爍在保定軍校廣場,來自駐保各高校的數百名青海籍大學生手捧蠟燭,自發為遭遇地震災害的青海玉樹祈福。孩子們拿出自己的積蓄,以行動呼吁社會各界捐款捐物支援家鄉,救助災區的“親人”。

    (1)請為本則新聞擬一個醒目的標題。(2分)

    (2)如果你在廣場經過,想對大學生們說些什么?(4分)

    (3)請為所在學校的“守望玉樹”活動策劃三個活動項目?(3分)

    二、閱讀理解(60分)

    (一)閱讀唐代詩人戴叔倫的古詩《蘭溪棹歌》①,回答11-13題(6分)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注:①蘭溪,在今浙江蘭溪縣西南。棹(zhào)歌,漁民的船歌。

    7.(1)“越中山色鏡中看”中的“鏡中看”三字極有韻味,它啟發讀者去想象蘭溪山水的美妙景致,請把這種美妙景致描述出來。(2分)

    (2)“半夜鯉魚來上灘”一句極為精彩傳神,營造出優美靈活的意境,是全詩的點睛之筆,請作簡要賞析。(2分)

    (3)縱觀全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二)閱讀文言文《趙襄主學御》,完成第8-11題。(14分)

    趙襄主學御于王子期①,俄而與子期逐②,三易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術未盡也。”對曰:“術已盡,用之則過也。凡御之所貴,馬體安于車,人心調④于馬,而后可以追速致遠。今君后則欲速臣,先則恐逮于臣。夫誘⑤道爭遠,非先則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調于馬?此君之所以后也。”

    注:①趙襄主:趙襄子。御:駕車。王子期:古時善于駕車的人。②逐:追趕,這里指駕車賽馬。③易:更換。④調:諧調。⑤誘:引導。

    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三易馬而三后()術未盡也()

    而后可以追速致遠()此君之所以后也()

    9.下面選項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而后可以追速致遠而子敬先亡

    B.子之教我御齊之習辭者也

    C.先則恐逮于臣相與步于中庭

    D.何以調于馬以其境過清

    10.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奏。(劃兩處)(2分)

    今君后則欲速臣

    1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⑴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調于馬?

    ⑵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柳宗元《小石潭記》)

    12.你贊成王子期的說法嗎?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2分)

    (三)閱讀馮云的《低碳生活處處可為》,完成第12-14題。(10分)

    ①面對環境的惡化,科學家都鼓勵人們過低碳生活。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

    ②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跡,碳足跡表示一個人或者一個團體的碳耗費量,是測量某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對環境影響的一種指標。第一碳足跡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個經常坐飛機出行的人會有較多的第一碳足跡,因為飛機飛行會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跡是因使用各種產品而間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費一瓶普通的瓶裝水,會因它的生產和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而帶來第二碳足跡。碳足跡越大,說明你對全球變暖所要負的責任越大。碳足跡越小,說明你對環境的保護做出的貢獻越大。

    ③就個人而言,每個人可以從自我做起,從生活中的細節做起,盡量減低碳足跡,選擇低碳生活。例如,少開一天車,少吃一頓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開一盞燈等等,都可以減少碳足跡;甚至用餐做菜時選擇烹飪方式也可以減少碳足跡。以土豆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產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鍋煮的要多,而用鍋煮產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爐做產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爐做土豆就是一種更好的低碳生活。

    ④另外,棉布衣服與化纖衣服,爬樓梯與坐電梯,走路與開車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產化纖衣服要消費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應當選擇棉布衣服。在家居用電上,使用風電或水電等清潔能源產生的碳排放會比使用熱電低。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車在同距離時碳排放量較少,應大力推廣小排量節能環保型汽車。

    ⑤盡管低碳生活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們不時會進入高碳生活。這時就應當對自己的高碳生活進行補償。這種補償就是所謂的碳中和。這種補償就是碳中和。碳中和指的是,人們可以計算自己日常活動(生產)直接或間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過高,則可以通過植樹等方式把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計算抵消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經濟成本,然后個人付款給專門企業或機構,由他們通過植樹或其他環保項目抵消大氣中相應的二氧化碳量,以達到降低溫室效應的目的。可以說,碳中和就是人們對自己高碳生活的補償。

    ⑥因此,人類的低碳生活處處可為。(摘自《百科知識》,2009年第12期,有刪改)

    12.試結合文章內容,運用下定義的方法解釋“碳中和”。(3分)

    13.第3段中加點詞語“甚至”一詞能否刪去?為什么?(3分)

    14.請文章第3、4段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四)閱讀秦牧的《勇敢的追求真正的美》,完成第16-18題。(10分)

    ①愛美是人的天性。對于愛美天性的任何禁錮是全沒道理的。勞動人民最有權力追求美。因此,我們有理由這樣說:朋友們,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吧!

    ②一個人堂堂正正地生活,他注意修飾儀容,有何不可?他注意衣著的材料、款式,有何不可?或者,她愛染掉白發,他希望除去雀斑,他愛在鬢上插一朵花,在胸前別一個小飾物,有何不可?這些人完全可以不顧多嘴多舌的'人無聊議論,勇敢地追求這種正當的美。

    ③契訶夫說:“人的一切都應該是美好的:心靈、面貌、衣裳。”正當地追求這一切美都是合理的。

    ④自然,我們也應該告訴人們,心靈美,以及由它產生的一切行為美是最高尚的美,其他的環節美,離開了這個基礎,就會黯然失色。人們常說:“鳥美在羽毛,人美在靈魂。”靈魂美,即人的道德品質、精神境界、思想意識和志趣情操之美。托爾斯泰說:“人不是因為美麗才可愛,而是因為可愛才美麗。”不知道讀者們有過這樣的經驗沒有?一個外表很美的人,當你發現他的靈魂十分齷齪的時候,那人給人的美感就漸漸地消失了。相反的,一個外表丑陋的人,如果我們一旦發現他具有崇高的心靈,并且行為又很高尚可敬的話,我們就會漸漸忘記他的丑陋,甚至覺得他變得好看起來。在中國,晏嬰、包拯這些人,在外國,貝多芬、托爾斯泰這些人,他們的長相談不上漂亮,但是由于他們的心靈美,卻連帶使人感到他們整個人漂亮起來。

    ⑤古代的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最美的猴子與人類比起來也是丑陋的。”奧斯特洛夫斯基說:“人的美并不在于他的外表,要是人沒有內心的美,我們常常會厭惡他的外表。”這些話是說得很有道理的。

    ⑥有些鉆研學術到了忘我境界的科學家。思想家,不修邊幅,頭發胡須都很蓬亂,甚至對隨身衣物也常常忘記了這一件,丟掉了那一件。愛美的天性在這些人身上仿佛體現不出來。其實不然,他們是為了一個崇高的目的,為了更高度地發揮心靈美、行為美,而儀表美、修飾美在某種階段時間里暫時擱在一邊罷了。這些不修邊幅的人,他們能夠給人以不尋常的美感,正是他們的心靈美在熠熠閃光的緣故。

    ⑦飽滿的智慧和豐富的學識,也能使一個人的儀表美好起來。你從一個思想家的臉孔和一個類人猿的臉孔或者從一個學者和一個流氓臉孔的比較中就可以很快發現這一點。我以為儀表、衣著、裝飾的美好固然可以給人以美感,而心靈美、智慧的美、行為的美所激發起的人們的美感,總是會比前者強烈得多。外表美的缺陷可以用內心美來彌補,而心靈的卑污丑惡卻不是外表美可以抵消的。

    ⑧我以為:人應該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既追求內心美,也追求儀表美。朋友,當一個人正當地生活,追求高尚的美的時候,我想,他必定有勇氣來擊退一切無理的干預和非難。

    16.文中作者號召追求的“真正的美”是什么?(3分)

    17.第⑦段中“總是會比前者強烈得多”中的“前者”指的是什么?(3分)

    18.讀了本文后,你對“真正的美”是怎樣理解的,請結合現實和自己的實際簡要談談你對這一問題的認識。(4分)

    (五)閱讀賈平凹的《對月》,完成19-22題。(20分)

    ①月,夜愈黑,你愈亮;煙火熏不臟你,灰塵也不能污染你;你是浩浩天地間的一面高懸的鏡子嗎?

    ②你夜夜出來,夜夜卻不盡相同;過幾天圓了,過幾天又虧了;圓得那么豐滿,虧得又如此缺陷!我明白了,月,大千世界,有了得意有了悲哀,你就全然會照了出來的。你照了出來,悲哀的盼你豐滿,望眼欲穿;你豐滿了,卻使得意的大為遺憾,因為你立即又要缺陷下去了。你就是如此千年萬年,陪伴了多少人啊!不管是帝王,不管是布衣,還是學士,還是村孺,得意者得意,悲哀者悲哀,先得意后悲哀,悲哀了而又得意。于是,便在這無窮無盡的變化之中統統消失了,而你卻依然如此,得到了永恒!

    ③你對于人就是那砍不斷的桂樹,人對于你就是那不能歇息的吳剛。吳剛是仙,可以長久,而人卻要以短暫的生命付之于這種工作嗎?

    ④這是一個多么奇妙的謎!從古至今,多少人萬般思想,卻如此不得其解。或是執迷,將便為戰而死,相便為諫而亡,悲、歡、離、合,歸結于天命;或是自以為覺悟,求仙問道,放縱山水,遁入空門;或是勃然而起,將你罵殺起來,或是徒為亮月,虛有朗光,只是得意時錦上添花,悲哀時火上加油,是一個面慈心狠的陰婆,是一泊平平靜靜而溺命的淵潭。

    ⑤月,我知道這是冤枉了你,是曲解了你。你出現在世界,明明白白,光光亮亮。你的存在,你的本身就在說明這個世界,就在向世人作著啟示:萬事萬物,就是你的形狀,一個圓、一個圓地完成啊!

    ⑥試想,繞太陽運行的地球是圓的,運行的軌道也是圓的,在小孩手中玩弄的彈球是圓的,彈動起來也是圓的旋轉。人何嘗不是這樣呢?人再小,要長老;人老了,卻有和小孩一般的特性。老和少是圓的接榫。冬過去了是春,春種秋收后又是冬。老虎可以吃雞,雞可以吃蟲,蟲可以蝕杠子,杠子又可以打老虎。就是這么不斷地否定之否定,周而復始,一次不盡然一次,一次又一次地歸復著一個新的圓。

    ⑦所以,我再不被失敗所惑了,再不被成功所狂了,再不為老死而悲了,再不為生兒而喜了。我能知道我前生是何物所托嗎?能知道我死后變成何物嗎?活著就是一切,活著就有樂,活著也有苦,苦里也有樂;猶如一片樹葉,我該生的時候,我生機勃勃地來,長我的綠,現我的形,到該落的時候了,我痛痛快快地去,讓別的葉子又從我的落疤里新生。我不求生命的長壽,我卻要深深地祝福我美麗的工作,踏踏實實地走完我的半圓,而為完成這個天地萬物運動規律的大圓盡我的力量。

    ⑧月,對著你,我還能說些什么呢?你真是一面浩浩天地間高懸的明鏡,讓我看見了這個世界,看見了我自己。但愿你在天地間長久,但愿我的事業永存。

    19.文中第二段劃線句子的景象,可以用蘇軾的詞《水調歌頭》中的

    一句來描述。(2分)

    20.說出文中“月”和“圓”的內在含義。(4分)

    “月”喻指:

    “圓”喻指:

    21.本文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和情懷?揭示了怎樣的人生哲理?(6分)

    22.模仿課文最后一段話,以“日”或“風”為對象,寫一段體現自己思考的話,要求含有加點的詞。(8分)

    月,對著你,我還能說些什么呢?你真是一面浩浩天地間高懸的明鏡,讓我看見了這個世界,看見了我自己。但愿你在天地間長久,但愿我事業永存。

    ,對著你,我還能呢?你真是

    讓我。但愿你

    但愿我。

    三、作文(60分)

    23.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冰心說:“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賈平凹說:“讀書是幸福的,有福的人才讀書。”讀書的好處有很多,它是一種溝通、一種交流、一種思考、一種補充、一種賞析、一種超越、一種拯救……

    請以“讀書滋味”為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體不限,要求有真情實感,語言流暢自然。不要出現真實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題目:讀書滋味

    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

    1.裊褐櫛矯

    2.C

    3.D

    4.⑴絕知此事要躬行;⑵芳林新葉催陳葉;⑶山重水復疑無路;⑷會當凌絕頂;⑸庭下如積水空明;⑹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⑺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5.《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從事寫作,如:⑴保爾在傷病無情地奪走他的健康,不得不臥在病床上時,仍不向命運屈服,以頑強的毅力進行寫作。⑵在與波蘭白軍的戰斗中,保爾腿部負傷,并患上傷寒,但他以鋼鐵般的意志戰勝了困難。⑶保爾參加騎兵部隊的戰斗,頭部受了重傷,生命受到威脅,但他以驚人的毅力戰勝了死神。⑷在筑路工作即將結束時,保爾患上了傷寒并引發肺炎,但他又一次戰勝死神,回到工作崗位。⑸殘虐的病魔使保爾全身癱瘓,雙目失去視力,但他很快就從低谷中支出,開始了文學創作。

    這本書的最成功之處在于塑造了保爾這個具有鋼鐵般意志的人物形象,成為青少年的榜樣。如:保爾在手術之后,醫生診斷他將雙目失去視力,喪失勞動能力。但他沒有就此消沉,反而計劃寫一部關于英勇的騎兵師的中篇。

    6.語文綜合實踐:(1)a.會徽圖案形似漢字“世”,并與數字“2010”巧妙組合,相得益彰,表達了中國人民舉辦一屆屬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覽盛會的強烈愿望。b.會徽中三人合臂相擁的圖形,形似美滿幸福,相攜同樂的三口之家;也可抽象概括為“你、我、他”的全人類,表達了世博會“理解、溝通、歡聚、合作”的理念,洋溢著崇尚和諧、聚合的中華民族精神,體現了2010年上海世博會以人為本的積極追求。c.會徽以綠色為主色調,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騰、明快的動感和意蘊,抒發了中國人民面向未來,追求可持續發展的創造激情。d.漢字書法的“世”字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篆刻的“京”字交相輝映,有異曲同工之妙,寓意著本世紀初兩項超大型國際活動在中國舉辦,傾訴著中國人民在融入世界的同時,弘揚傳統文化的不懈努力。(有兩個方面答對或意思接近即可給全分)(2)略。可從漢字的歷史、構造性能、蘊含的文化等方面談。

    二、閱讀理解

    7.(1)強調描繪的是山水景色,光有月亮描寫不給分。參考:溪水清澈,平靜如鏡,一彎新月懸掛柳灣,清涼的月光流瀉而出,一切都和群山倒映在蘭溪之中,搖曳生姿,朦朧飄渺。(2)強調動態美感,以上文呼應,如寫到擬人則適當給分。參考:魚搶春水,涌上溪灘,噼啪蹦跳,景致充滿了動態美感,與上面的靜景相呼應,使人產生愉悅之情。(3)欣喜、愉悅之情。

    8.⑴落后;技術、方法;達到、到達;……的原因。

    9.A

    10.今/君/后則欲速臣

    11.⑴而你在前在后,注意力都在我的身上,還憑什么與奔跑的馬協調一致呢?⑵那石岸的形狀像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它的源頭。

    12.贊成,做任何事,如果不專心致志,只考慮個人利益得失,就會事與愿違,學習也是如此,只有拋棄雜念,集中精神,才能使自己的智能得以充分發揮,取得好的成績。

    13.碳中和就是通過植樹等方式抵消人類正常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溫室效應的補償。

    14.不能刪去,有“甚至”一詞強調了減少碳足跡對每個人來說,從生活中的極細微處就可以做到,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15.舉例子、作比較,具體強調了生活中到處都可以減少碳足跡,選擇低碳生活。

    16.作者號召追求的“真正的美”是心靈美和儀表美

    17.儀表、衣著、裝飾的美好給人的美感。

    18.舉例:要聯系自己和現實,從儀容、儀表、心靈美、行為美這四個方面談。其中尤其是心靈美和行為美才是“真正的美”。(符合要求即可)

    19.月有陰晴圓缺(錯字不給分,若寫“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也給分)

    20.“月”喻指:生命和人生。“圓”喻指:繁衍不息的生命和循環永恒的人生。

    21.作者的思想和情懷:作者借月抒發自己對生活獨特的感悟和思考,表現出豁達的處世態度。人生哲理:生活的關鍵在于把握現在,踏踏實實的工作,實實在在的生活。

    三、作文

    22.略。

    八上語文測試題及答案

    語文試卷將告訴你,語文學習不僅是讀有字書,更要讀生活這本無字書……以下我為大家整理了八年級語文上冊試題(附答案),趕緊來學習一下吧!

    八年級語文上冊試題(附答案)

    一、語文基礎知識及運用(30分)

    ⒈下列字詞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瞥(piē)見 涎(xián)水 荒謬(miù) 殺戮(lù)

    B 躊躇(chóu) 憎惡(zèng) 提防(tí) 儼然(yn)

    C 詰問( jié) 粗拙(zhuó) 傴僂(yǚ) 震悚(sǒng)

    D 蹣跚(mán) 殲滅(qiān) 愧 怍(zuò) 頹唐(tuí)

    2.下列詞語的書寫準確無誤的一項是 ( ) (3分)

    A.張慌失措 蕩然無存 永垂不朽 狼籍

    B. 眼花繚亂 名符其實 響徹云宵 伎倆

    C.銳不可擋 月明風清 轉彎抹角 煩燥

    D. 高屋建瓴 大庭廣眾 豐功偉績 吊唁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目前,我國住房價格居高不下,著實令購房者嘆為觀止。

    B.生活對于任此灶何人都非易事,我們必須有堅韌不拔的精神。

    C.這部情節跌宕起伏,抑揚頓挫,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D.我們來到郊外,登上開滿雜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滄海桑田,真是心曠神怡!

    4. 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3分)

    A. 表現人性光輝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蘊含的道德力量,它代表著社會的正能量。

    B. 近日,屠呦呦獲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她的事跡突然漸漸地受到國內民眾的關注。

    C.保護并了解我們的傳統文化,是每個中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D. 能否徹底治理酒后駕車的亂象,關鍵在于有關部門嚴格執法。

    5.將下列語句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處,正確的選項是( )(3分)

    你的話語應該是一縷早春氣息的柔風, ;你的表白應該是田野爆裂的豆莢, ;你的辯答應該是憑借原則的盾牌, ;你的吶喊應該是仰仗正義的力量, 。

    ① 迎承談判桌上的唇槍舌劍 ② 構思并闡述金色的成熟

    ③ 彌合朋友之間人為的嫌隙 ④ 澎湃青春的熱忱和血液

    A.③④②①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③②

    6.根據上下文,在橫線上仿寫恰當的語句。(4分)

    閱讀經典,讀出善良的魅力。阿長奔波于街巷買來的《山海經》,快樂了魯迅的童年;父親蹣跚地抱回來的朱紅橘子,感動了朱自清年輕的心; , 。善良猶如三月里的春雨,澆灌出生命的花朵; , ;善良猶如夜空中的明月,慰藉了孤寂的心靈。

    7. 閱讀下面這則消息,簡要概括其主要內容。(不超過25字 3分)

    江津網10月12日訊 今日,記者從江津區中小學幼兒園食堂衛生檢查工作專題會上獲悉,在此前開展的開學檢查和日常檢查基礎上,全區將再度開展拉網式排查中小學幼兒園食堂衛生。

    此次區教委、區衛計委、江津食藥監分局等三部門聯合開展的全區中小學、幼兒園2016年學校食堂食品衛生安全工作專項督查,時間為2016年10月中旬至11月20日。此次督查將分3組深入各鎮街,采取聽、查、看的方式,從餐飲服務許可證持有情況、食品安全管理員任職文件及培訓證書、從業 人員健康管理落實情況等九大方面32個細節,對中學、小學、幼兒園食堂食品衛生開展核查,并逐一填表記錄。雹扒櫻核查結果將進行通報,并將納入年終績效考核內容。

    此外,督察組還將對部分重點學校食堂食品衛生開展暗訪。

    8. 綜合性學習。(8分)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的主旋律,但世界時時燃起的硝煙仍未消散。世界,何時才能鑄劍為犁?下面,讓我們一起參加 “世界何時鑄劍為犁” 的綜合性學習。

    ⑴ 【活動我設計】本次活動確定了四個板塊,根據示例,填寫未完成的板塊內容。(2分)

    板塊一:戰爭故事,你說我演 板塊二:戰爭遺跡,走訪交流

    板塊三: 板塊四:戰爭預測,你說我評。

    ⑵ 【標語我來擬】歷史不容忘記。今天日本人又重蹈覆轍,要侵占中國的領土。作為一名中學生,請仿照示例,再擬一條標語,聲援內地各大城市的。(2分)

    示例:中國領土,不容分割。

    標語:

    ⑶ 【材料我探究】源叢閱讀下面資料,你能從中得出什么結論?請簡要概括。(2分)

    材料一:經過中國歷史學家多年研究考證、計算得出,中國在抗日戰爭中,軍隊傷亡380余萬人,人民犧牲2000余萬人,軍民傷亡總數超過3500萬人,損失財產及戰爭消耗達5600余億美元。

    ----摘自“新浪網”

    材料二: 從1938年2月18日日本飛機首次空襲重慶到1943年8月23日,日機對重慶市區空襲共210多次,出動飛機9500多架次,投彈2.1萬多枚,炸死炸傷市民3萬多人,炸毀房屋3萬余幢。 ----摘自《重慶歷史》

    ⑷ 【觀點我確定】以下是參加辯論雙方的觀點,你贊成哪一方的觀點?試為該方寫一段辯論詞。(2分)

    正方:戰爭能推動歷史向前發展。

    反方:戰爭給人類造成巨大災難,阻礙歷史的發展。

    我贊成________方觀點,我的辯論詞是:

    二、古詩文閱讀(25分)

    (一)古詩文積累

    9.古詩文默寫填空(10分)

    ⑴ 少壯不努力, 。( 《長歌行》 )

    ⑵ ,獵馬帶禽歸。 ( 王績《野望》 )

    ⑶ 氣蒸云夢澤,___________ __。(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⑷ ?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

    ⑸《望岳》中表現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的句子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⑹《春望》中作者移情于物、抒發感時傷世情感的詩句是: , 。

    ⑺《石壕吏》中官吏的殘暴、老婦的悲苦形成鮮明對比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桃花源記》全文,回答文后10——13題.(15分)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10.解釋以下加點的詞語。 ( 4分)

    (1) 阡陌交通: (2) 便要還家:

    ⑶ 處處志之: ⑷ 欣然規往:

    11.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 4分)

    ⑴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譯:

    ⑵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譯:

    12.下列有關本文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章的作者是西晉著名詩人陶淵明。本文以漁人的行蹤為線索。

    B、文章第一段著眼于“異”字,為下文描寫更令人驚異的桃花源作了鋪墊。

    C、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點,無論是寫桃花源人的生活環境還是寫人物的交談,都有一些生動可感的細節,使讀者如臨其境,如見其人。

    D、這篇文章記敘層次清楚,環環相扣,一氣呵成,結構嚴謹。

    13.漁人離開桃源后“便扶向路”又“處處志之”,而后尋找桃源人“尋向所志”,卻“不復得路 ”,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4分)

    三、現代文閱讀(40分)

    (一)閱讀下列短文,回答文后14——18題。(20分)

    總有人為弱者轉身

    馬 德

    ①窗外,烏云布滿了天空,天氣變得悶悶的。辦公室里也昏暗了起來。

    ②陶安說,我爸爸說了,他不來。

    ③陶安的父親是個酒鬼,陶安打電話的時候,他正在一家狗肉館喝酒,從中午一直喝 到晚上,嘴里罵罵咧咧的,說,別說是你們老師,就是市長見我,我也不見。陶安有爹有娘,卻比孤兒還孤單。他上學,一直是姐姐在供著,姐姐一個人漂在北京,很不容易。

    ④崔老師泡了兩袋方便面,湯水足足 地,端到陶安面前說:“趕緊吃了,你餓了吧!”陶安端起泡面的缸子,還是不敢看老師,蹲下來,吸溜著吃了起來。吃著吃著,兩顆很大的眼淚落在了缸子里。

    ⑤下午,宿舍里,一個學生丟了錢。滿宿舍的人,都認為是陶安偷的。原因是,下午就他一個人回過宿舍。陶安說,我沒拿,我真的沒拿過錢。其中一個不由分說,一下子撲上去打了陶安,還說,不是你偷的,誰會偷?你說還會有誰偷?陶安站在那里,一下手也沒還,任由那個學生拳打腳踢了半天,只是不停地說,這錢不是我拿的,這錢不是我拿的。

    ⑥拿,拿,拿,你連個偷都不想說。另一個學生惡狠狠地一腳飛踹過來,陶安“咕咚”一下子就被踹倒了。倒了的陶安,憤怒地盯著對方,眼里像要著了火,但沒有站起來反抗,在地上坐了好半天。

    ⑦班主任崔老師很快知道了這件事,他把陶安領到辦公室,問他情況。“老師我沒拿,我真的沒拿別人的錢。”陶安深深地埋著頭,不敢看崔老師的眼睛。崔老師“嗯”了一聲,然后,輕輕為他拍去褲子上的腳印。

    ⑧“老師也知道你沒拿,你不會拿別人的東西,你也不是那樣的.孩子。”崔老師故意在最后一句話上加重語氣。望著一臉無助的陶安,崔老師不由自主地“唉”了一聲。

    ⑨陶安突然抬起了頭,盯著老師看。剛才老師的一嘆,像針一樣,扎在了他的心上。

    ⑩幾天后,崔老師在班里開了個主題班會。主講人是請來的,陶安看了一眼,心里就“咚咚”地跳,他知道這一定是崔老師故意安排的。同學們很興奮,因為主講人有在那所著名大學就讀的資歷,實在是讓他們仰慕。那天,請來的人滔滔不絕,講了很多學習方法,以及為人處世之道。最后,還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⑾“我在學業之余,常在外面打零工。有一次,在一家餐館幫忙,不知道是誰碰倒了一摞餐盤,碎了一地。收工的時候,老板問是誰打掉的,開始大家都說不知道,后來,卻都指向了一個人。這個人是個孤兒,一只眼睛先天弱視,仿佛他打碎餐盤,是天經地義的。誰知老板一笑,說:‘我小時候家里很窮,在外面被人打了,回家后還要被媽媽打一頓。然后,還要等著打我的孩子來,媽媽抱著我,讓那個孩子打,打夠了才走。這件事,讓我知道,這個世界上,當人窮了,是沒有道理可講的。有一種天理,叫蠻不講理;有一種公道,叫慘無人道。而且,在這樣的公道和天理面前,你還得裝聾作啞。仿佛,所有這一切,都是你應該承受的。因為,沒有人愿意聽弱者申辯理由。但我相信,這個塵世,一定會有人為弱者轉身。因為,永不泯滅的良知,就像太陽一樣在頭頂照耀,也總有人會因為良知,而為弱者轉身。’老板的話結束后,那個碰摔了盤子的人主動站了出來。果然,不是那個孤兒!”

    ⑿同學們中間隨即響起了一片掌聲。陶安也坐在下面鼓掌,黑黑瘦瘦的身子,顫抖著,已經抑制不住自己。瞬間,他淚雨滂沱,哭成了淚人。看著主講人,他嘴里不停地喃喃著兩個字:姐姐……

    (選自2014年1期《今日文摘》,有改動)

    14.第①段屬于什么描寫?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15. 閱讀第⑧段中加橫線的句子,描繪一下崔老師“唉”時的所思所想。(4分)

    16.文中的崔老師是一位怎樣的人? (4分)

    17. 文中的“弱者”具體指誰?題目“總有人為弱者轉身”有何深刻含義?(4分)

    18. 有讀者認為陶安偷了錢,也有人認為他沒偷。你怎樣認為?請結合全文加以分析。(4分)

    (二)閱讀下列短文,回答文后19——22題。(20分)

    少 年 讀

    許冬林

    ①回眸處,是一段蔥綠蔥綠的時光,潭水一樣寧靜,青草一樣蓬勃。那是一段悠長的少年時光,沉湎于閱讀的時光。

    ②唐詩,宋詞;《紅樓夢》,《簡愛》;席慕蓉,三毛……是那些美妙的書香將我的少年歲月浸染,浸染得有了與眾不同的意味。每每回憶,內心充滿感激。感激歲月年華,感激文字。

    ③猶記當年讀宋詞。讀李清照,“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讀得眼前水霧迷蒙,心兒無著無落的,一時間也憂傷惆悵不已。那個少年的人呀,也化作了一片薄薄的素白的落花,在晚風里,在流水上,到了遠方。后來又讀蘇軾,讀到“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再去看外婆家門前的渾濁江水,全然又是另一種景致!那么多檣櫓灰飛煙滅的往事,都在江水之上演繹。從此,我看到的長江,不再只是空間上的長江,更是承載著厚重歷史的長江,是飄散著酒香墨香的長江。它蒼茫,雄渾,深邃,風雅,我搖曳激蕩。

    ④大雪天,讀《紅樓夢》,真的是擁爐夜讀啊。記得老師曾偶然說過,中國人不讀《紅樓夢》,都算不得中國人。寒假一開始,就借了《紅樓夢》回來。晚上,母親早給準備了個手爐,是那種紅陶的手爐,里面盛了碎碎的炭。手搭在手爐的拎手上,書也擱在上面,一夜夜地翻閱,連書也添了木炭火的香。就著那一爐溫暖,一個寒假,讀一本《紅樓夢》。讀到黛玉焚稿,然后病死,一時悲痛不已,手爐也不要了,只歪在枕邊無聲大哭,淚濕枕巾。窗外寒風蕭蕭,只覺得滿世界蒼涼空曠孤獨,再讀不下去了。一部《紅樓夢》,寫到黛玉之死,就可以收尾了,再不必寫了。那時這樣以為。換夜再繼續讀,又讀到寶玉出家,茫茫的大雪,雪影里一個人,在船頭躬身拜別父親。這一回,倒沒落淚,可是 心上卻是悶悶沉痛好久。是歲末,窗外也是大雪,月光下,一白到天際。回頭體味文字里彌漫的那種遼闊無涯的哀傷和空寂,仿佛沒懂,又似乎懂得了。

    ⑤后來,又抄席慕蓉的詩歌在小本子上,一首又一首。書依然是借來的,《七里香》《無怨的青春》,好幾大本詩集,抄得滿心歡喜又沉醉,哪里嫌累!然后,自己的枕頭底下便多了個湖藍封面的本子,那里面有我寫的詩歌,席慕蓉體的詩歌。偶爾借給體己的女同學看,她也給我看她寫的詩。我們像兩只幸福的老鼠,偷偷分享各自的文學青果。在被窩里,打手電筒讀三毛。撒哈拉沙漠在哪里呀?荷西是個大胡子的男人,真的很有魅力嗎?長大后,我們也一道遠走天涯吧!那時,我們兩只文學的小老鼠已在密謀大計。內心有小甜蜜,嘴巴上不好意思說,其實心里都想到那遠走天涯的隊伍里,一定會添加新成員,他是我們各自的荷西。他要不要也是大胡子呢?再想想,再瞧瞧……

    ⑥如今,回頭想這些讀書的瑣碎細節,深感文字的魅力,一個人在一本書里活了幾輩子,大悲大慟大歡喜,小憂小愁小甜蜜。就這樣長大了,內心豐富了。合上書頁的那一刻,滄海桑田;窗外陽光刺進來,啊,世上已千年。

    ⑦是啊,世上已千年。每每看到現在的孩子有那么豐富的課外讀物,我總禁不住心底蒼老地一嘆。當我在一所中學自編的校本教材《文海擷英》里,又看到了那些喜歡的文字時,忽然有一種血液倒流的激動,仿佛回到青澀年少。“唐詩四季”,“魏晉風度”,豪放派詞,婉約派詞,《紅樓夢》《簡愛》……看到這些自己一直喜歡的文字,仿佛在單調無聊的長路行走中,看到一處深谷碧潭,看到一叢籬下白菊,看到春水渙渙處云生,看到青草離離處鳥飛。

    (選自2014年1月《滁州日報》 有改動)

    19.作者回憶了一段悠長的少年閱讀時光,請按照下面的提示,補充概括其他幾件與閱讀有關的事。(6分)

    ⑶ 讀《紅樓夢》,讀到林黛玉焚稿病死,自己也悲痛不已,淚濕枕巾;讀到寶玉出家,心上沉痛了好久。

    ⑸ 讀三毛,密謀長大后遠走天涯,內心有小甜蜜,嘴巴上不好意思說。

    20.仔細閱讀第⑦段的畫線句子,從修辭的角度品味它的表達效果。其中加點的語句讓你聯想到了哪些詩詞名句?(6分)

    看到這些自己一直喜歡的文字,仿佛在單調無聊的長路行走中,看到一處深谷碧潭,看到一叢籬下白菊,看到春水渙渙處云生,看到青草離離處鳥飛。

    21.請你根據本文內容,作者具有哪些優秀的閱讀品質值得我們借鑒?(4分)

    22.作者是一個喜歡閱讀的人,回憶自己少年讀書的時光,往往是心隨書動。相信你在成長的道路上,也有被優美文字所打動的時候,請舉兩個實例,談談你的讀書感受。(4分)

    四、作文(55分)

    23.以下兩題選做一題。

    ⑴ 閱讀下面提示語,按要求作文。

    有的人,無論遠近,仿佛總在身邊;有些事,不管大小,始終浮現眼前;有份情,針織濃烈,時時溫暖我們的心田;有種理,意味深長常常縈繞我們的腦畔……他們(它們)從未走遠。

    請以“從未走遠”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將題目寫在作文格的第一行正中。②文章貼近生活,言之有物,禁止抄襲或套作。③認真書寫,力求工整、美觀。④文中不能出現真實的人名、班名、地名。⑤不少于600字。

    ⑵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初春,街心公園的樹爭先恐后地長滿了綠芽,有一棵樹卻遲遲沒有動靜。一段時間后,別的樹的葉子都已張開,這棵樹才剛剛冒出嫩芽。一開始就比別人晚了一大步,不免讓人擔憂。不過這棵樹并不著急,還是按著自己的節奏不緊不慢地生長著。不經意間夏天來臨,舉頭望去,這棵樹與別的樹已無區別,濃濃的綠色在夏日的酷暑里同樣可以遮蔭納涼。此時,誰又在意它當初的滯后?

    人的成長何嘗不是這樣?

    請根據對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寫一篇文章。

    要求:依據材料的整體語意立意,自擬標題,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涉及真實的人名、班名、地名。

    語文參考答案

    一、語文基礎知識及運用(30分)

    1.A 2.D 3.B 4.A 5. C (共15分)

    6. 老王離世前送來的香油和雞蛋,溫暖了楊絳苦難的歲月。善良猶如夏日里的清風,推開了緊鎖的心扉。(善良猶如沙漠里的清泉,滋潤了干涸的心田。)(4分)

    7. 江津區將再度開展拉網式排查中小學幼兒園食堂衛生。(限定字數 3分)

    8. ⑴示例: 戰爭英雄,你歌我頌。/戰爭是非,你爭我議。 (2分)

    ⑵ 示例:光榮保釣,義不容辭。/守家衛國,匹夫有責。 (2分)

    ⑶ 日本侵略中國,殺害中國軍民無數,給國家、地方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意對即可,2分)

    二、古詩文閱讀(25分)

    9.(10分) ⑴ 老大徒傷悲 ⑵ 牧人驅犢返 ⑶ 波撼岳陽城 ⑷ 日暮鄉關何處是

    ⑸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⑹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⑺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10. (1) 交錯相通 (2) 通“邀”,邀請 ⑶ 做標記 ⑷ 計劃 (4分)

    11. ⑴這里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排列整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子這類(的景物)(2)(他們)問起現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了。(4分)

    12.A(3分)

    13. 這樣的結局增加了桃花源的神秘感,使桃花源顯得似真亦幻,似有而無,也表明桃源是一個虛構的社會,現實是不存在的,表達了作者無可奈何的嘆惋之情。(4分)

    三、現代文閱讀(40分)

    (一)(20分)

    14. 環境描寫,通過對烏云密布的天空、悶悶的天氣和昏暗的辦公室的描寫,渲染出一種緊張嚴肅的氣氛,烘托出主人公陶安低沉沮喪的心情。設置懸念,引出下文,為后面的情節做鋪墊。(4分)

    15.示例:我本想把陶安的父親約來,讓他關注一下兒子的成長。可是這個父親對兒子漠不關心,心理已經不健康了,這個家庭教育也不健康了。我真怕這樣下去,陶安會有個三長兩短啊。唉,我該怎么辦呢?(言之有理即可 4分)

    16. 崔老師是一位善良有愛心,懂得理解、同情、體貼、關愛學生,富有教育智慧的好老師。(4分)

    17. 指陶安和一只眼睛先天弱視的孤兒。 文章標題富有哲理,引人思考,告訴讀者良知永不泯滅,總有人會挺身而出為弱者承擔責任,替弱者主持公道。 (4分)

    18. 他沒偷。從“望著一臉無助的陶安”、“陶安突然抬起了頭,盯著老師看”、姐姐講的故事以及題目“總有人為弱者轉身”,可以看出陶安沒有偷錢,而是被學生們冤枉了。(4分)

    (二)(20分)

    19. ⑴ 讀李清照,讀得眼前水霧迷蒙,心兒無著無落的,一時間也憂傷惆悵不已。(2分)

    ⑵ 讀蘇軾,深知長江水承載著厚重的歷史,飄散著酒香、墨香。(2分)

    ⑷ 抄席慕蓉的詩,抄得滿心歡喜又沉醉,哪里嫌累! (2分)

    20. (共6分)示例: 這些語句運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將文字比作深谷碧潭、籬下白菊、春水云朵和青草飛鳥,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了文字所具有的靈韻、神奇之美,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對文字由衷的感嘆和喜愛之情。(4分)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任寫兩句即可 2分 )

    21.示例:能把自己和文字結合 在一起,進行融入與思考; 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能與文字感同身受;和他人交流與分享。(答到兩方面即得全分 4分)

    22. 略。(學生只要舉出兩個實例并有真切的感受即可,選例課內外不限。4分)

    四、作文(55分)

    略。參照重慶市中考作文評分標準。

    語文試卷八年級上冊

    期末考試是對一個學期知識點掌握情況的檢測,八年級的學生應該要好好重視并且做好語文試卷的練習,尤其是語文的分數比重大。以下是我給你推薦的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試卷及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質量測試卷

    知衡渣一、積累與運用

    1、選出下面加點字注音錯誤的一組 ( )(3分)

    A、天空的星星也像浸(jìn)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

    B、 他們提(tí)防有人給葦塘里的人送來柴米。

    C、半夜以后的葦塘,有些颯颯(sàsà)的風響。

    D、 我對英法的這個勝利會給予多少贊譽(yù)。

    2、 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3分)

    A、八國聯軍毀燒了圓明園,法國吞下了這次勝利的一半臟物。

    B、僅知道有一個過繼的兒子,她大約是青年守寡的孤霜。

    C、到徐州見到了父親,看到了滿院狼籍的東西。

    D、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3、 下列文化常識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岳陽樓,在長江南岸,臨洞庭湖,始建于唐代,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

    B、“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一句中“憐”字的意思是“愛”。

    C、“相公”是舊時對未婚男子的尊稱。

    D、“五色交輝”中的“五色”指的是青、黃、黑、白、赤五種顏色。

    4、下列句子順序排列最恰當的一項是( )(3分)

    ①赤峰學院田徑運動場上彩旗飄揚,熱鬧非凡②赤峰學院黨委書記李春林、院長雷德榮及幫訓部隊領導出席③2016級新生軍訓結業儀式暨開學典禮在這里隆重舉行④2016級3500余名新生和部分在校生參加了典禮⑤現場還進行了內務展示、男子擒敵匯報表演⑥會上表彰了2016級大學生軍訓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A、 ①④②⑤⑥③ B、 ①③②④⑥⑤ C、③①④⑥⑤② D、④⑥⑤②③①

    5、閱讀下面新聞,完成后面問題:( )(3分)

    人民日報成都11月21日電 由西南交通大學等多家單位聯合研制的、國內首條新能源懸掛式空中軌道交通試驗線21日在成都順利貫通,同時首列新能源空鐵列車正式投入全線試運行。懸掛式空中軌道交通是用支柱將軌道支撐在空中,列車以懸掛的方式運行。此次貫通的試驗線在世界上首次采用電池包代替高壓電用于列車牽引,相關技術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是我國軌道交通領域的重大創新。該將來可為城市公共軌道交通、傳統交通樞紐連接線和景區交通接駁線等提供新選擇。

    概括此則新聞主要內容(從文中選擇語句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綜合運用(共7分)

    某校開展了以“讓世界充滿愛”為主題的語文實踐活動,請你完成下列任務。

    (1)活搭悄動一:關愛伙伴。學校有一些同學因家庭環境不好而內心痛苦,請你編輯一條微信,對這些同學進行勸勉鼓勵。微信內容要求:①恰當引用一條名言警句②語言連貫得體,感情真摯。③不超過6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動二:捕捉真愛。平凡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可愛的小孩,他們用自己的一顆童心,以自己的綿薄之力詮釋著愛的初心。學攔清校用鏡頭捕捉到了這些真愛瞬間,請你為其中一幅畫面擬一個標題,并闡述理由。

    畫面內容:街頭,一個小女孩在傾盆大雨中為一只流浪狗撐起傘。

    標題: ( 不超過10個字 )(2分)

    擬題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過50字)(2分)

    7、按原文填空。(4分)

    (1)斯是陋室, (劉禹錫《陋室銘》)

    (2)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周敦頤《愛蓮說》)

    (3) ,講信休睦(《禮記》)

    (4)吏呼一何怒, (杜甫《石壕吏》)

    二、閱讀

    (一)

    【甲】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更是巧妙絕倫。唐朝的張嘉貞說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這座橋的特點是: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沒有陡坡,便于車馬上下。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這是創造性的設計,不但節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沖擊。同時,拱上加拱,橋身也更美觀。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這么多同樣形狀的弓合攏在一起,做成了一個弧形的橋洞。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面的重量,一道壞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響。全橋結構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得古樸美觀。唐朝的張鷟說,遠望這座橋就像“初月出云,長虹引澗”。趙州橋高超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顯示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橋的主要設計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橋頭的碑文里刻著他的名字。

    (茅以升《中古石拱橋》)

    資*源%庫【乙】悉尼歌劇院是澳大利亞的標志性建筑。它的造型奇特,像蓮花,又像風帆。它始建于20世紀50年代。1954年12月30日,新南威爾州政府作出一項決定,成立一個5人委員會負責籌建歌劇院。1955年9月,新南威爾州總理卜希爾宣布舉行一次全國范圍的歌劇院建筑設計競賽。這次競賽,收到了美國、法國、英國、西德、日本等32個國家的233位建筑設計師的設計圖紙。烏特松居住的丹麥農村附近有一座古老的城堡,這城堡的奇特結構激發了烏特松的靈感和創意。悉尼歌劇院于1959年3月破土動工,歷時14年,耗資1億多澳元,1973年10月落成揭幕。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專程來剪彩。

    (語文主題學習叢書《悉尼歌劇院》)

    【丙】石拱橋自身的結構就很美:圓的橋洞、方的石塊、弧的橋背,方、圓之間相處和諧、得體,力學的規律往往與美感的規律相結合。不過我之愛橋,并非著重于將橋作為大件工藝品來欣賞,也并非著眼于自李春的趙州橋以來的橋梁的發展,而是緣于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

    (吳冠中《橋之美》)

    8、概括【甲】文中趙州橋的四個特點。(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乙】文主要介紹了悉尼歌劇院哪幾方面的內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甲】【乙】兩文在介紹事物時運用了哪些相同的說明方法?選取其中的一種,結合文本舉例闡釋這種說明方法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丙】兩文中畫線語句都是從哪個視角寫石拱橋的?兩者的表達方式有什么不同?你認為那種表達更好?請說明理由。(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丙】文中“并非??????也并非??????而是??????”中哪個內容是強調的重點?試著仿寫一段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不要怕,我先過去看看

    星野空/譯

    家里有許多書柜,都是我父親的。還有不少獎狀,是他在工作上拿到的。他在通信公司里做技術開發,一年到頭幾乎不休息,沒日沒夜地在公司里研究或者做實驗。

    我一直覺得父親是個糟糕的人。雖然他既不動粗,也不擺架子,但總是工作優先。工作日就不用說了,連周六周日基本上也會去公司。久而久之,我見到父親就會緊張得像是見到叔叔伯伯一樣。而他也總是一臉嚴肅,沒精打采的。

    那時我二十四歲,已經開始寫,但這個年齡還是會被人當作孩子。我卻自認為是個成熟的大人。一天,母親打電話給我:“你爸爸要去住院,你能幫他搬行李嗎?那天我有別的事沒法去。”我同意了,多少是出于身為獨子的使命感。不,我是為了母親。因為父親很少在家,家里的事、學校的事、與社會接觸的種種,都是母親孤軍奮戰。這既是對母親的感謝,也是慰勞。

    我是從母親那里得知父親被查出惡性腫瘤,時日無幾的,而父親也知道我已經知道了。雖然不是毫無觸動,但對我來說,父親是個只會在公司里做自己熱愛的工作的人,那時我想的更多的是,剛知道他不能去公司了,接著就要去醫院了嗎?真是個不回家的人。

    父母家和我家就在同一個街區,我經常會回去看看。我去得并不頻繁,因為覺得那時再和幾乎沒有聯系的父親見面,就像是在借機平賬一樣。我不想他因為這種事情而取得借貸平衡。

    “有句話我要事先聲明,”他曾這么說,“我想往后我會越來越虛弱。這很正常,因為我快死了。音量漸漸變小后,樂曲也會結束,是吧?”

    “所以呢?”

    “不要因為我漸漸虛弱而驚慌失措。”父親笑得露出了牙,“我死的時候,就是我的壽命到頭了。我好好地走過了完整的人生。”

    這是在逞哪門子強?我不屑地想,憤憤地望向身邊。母親聳了聳肩,噘起了嘴:“一直不管家的人還要裝模作樣,真讓人頭疼。”

    那時,父親確實是在逞強,但并不只是為了面子和自尊心。我之后才明白了這一點。如今的我知道,他選擇在家接受治療,像迎來樂曲結束般漸漸虛弱,但他還是想教導我一些事。

    之后去探望他的時候,他蓋著被子,房間里飄著汗水與塵埃混雜的氣味。他瘦了一大圈,臉色慘白,但看到我,依舊露出了虛弱的微笑。

    “因為有藥,所以也不是特別痛,只不過總是犯困。”父親說他一天有大半時間都在睡覺,那感恩的語氣就好像他現在清醒著說“我很幸運”一樣。他眼睛無神,從被子中露出的腳踝細得令人吃驚。

    “你還有什么想做的事嗎?”聊了一會兒家常后,我問他,“雖然能做的有限,比如有什么想吃的或是想看的?”

    “正如你所知,我自由自在地生活至今。”父親故意說得文縐縐,“已經沒有未竟的心愿了。雖然我很遺憾沒能盡到父親的責任。”

    “這件事雖然是事實……”不過,我覺得他比那些上了年紀卻還恣意妄為、給周圍添麻煩的父親要好得多,于是我又說,“不過,我也不知道這個世界上的父親要盡多少父親的責任。”

    “最近,我回憶起那個時候的事。”父親隔著窗戶,望向庭院的方向說道。窗簾拉著,他不可能看到外面的景色,“以前我們去過游樂園。”

    “鬼屋嗎?”

    “對,就是那個。你記得嗎?”不知是不是錯覺,父親轉向我的眼眸中閃著光彩。

    “我還以為你忘得一干二凈了呢。”

    “你害怕進鬼屋,就在前蹲著不肯走。”

    那個時候記憶的輪廓在腦中漸漸明晰。當時,朋友們一個接一個進入鬼屋,我卻蹲著喊“我怕”,不肯動彈。“我沒有辦法,就先進去了。”那時父親是這么說的,“那我先去看看是不是嚇人。”

    “那又如何?”我問。

    父親的表情變得溫柔起來:“我覺得就和當時一樣。”

    “一樣?什么東西和游樂園一樣?”

    “我知道它不嚇人,你也沒有必要害怕。所以……”父親繼續說。

    “什么?”

    “我先去確認一下那并不可怕。”

    我詫異地問他在說什么,他卻沒有再多說什么。

    在那之后,父親又活了半個月左右。我去看他時他多半在睡覺,也有意識清醒的時候。對話一天比一天艱難,但我叫他時他會點頭,有時也會應聲。

    最后一次對話,是在他去世前的兩天。天氣很好,陽光透過窗戶照亮了房間。

    “要拉上窗簾嗎?”我起身時,父親卻嘟囔:“沒關系。”

    我看著他的臉,不清楚他是認出了我,還是在做夢。他繼續說道:“一點都不可怕。”聽他的語氣,像是在另一個夢幻的舞臺上和某人對話。

    “啊,嗯。”

    “是的,不要怕。沒關系。我先過去看看。”

    我不知道該怎么回答才好,于是又一次應和了一聲,只說了一句:“那可真是幫我大忙了。”

    母親在提及父親去世時,說:“我一早起床,他就沒有呼吸了。”母親雖然流著淚,卻很理智。我趕到后,怔怔地望著父親那具已經不再呼吸、既不是物體也不是生物的軀體。心中一陣寂寥,同時又忍不住回憶他在家中平凡度日卻漸漸衰弱的模樣。回過神,我發現自己正告訴母親:“我感覺已經不怕死了。”

    我至今都覺得,父親只是先去那里看看而已。回來時,他會這么說吧:“跟我想的一樣,一點都不可怕。”

    (選自《死神的浮力》)

    13、課文題目“不要怕,我先過去看看”在文中指的是哪兩件事?(2分)父親兩次說這句話時的目的分別是什么?(4分)

    14、文中的父親是一個怎樣的形象?(5分)

    15、品析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1)這是在逞哪門子強?我不屑地想,憤憤地望向身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音量漸漸變小后,樂曲也會結束,是吧?(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結尾一段話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甲】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張岱《湖心亭看雪》)

    【乙】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酈道元《三峽》)

    【丙】

    戊申晦,五鼓,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稍見云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山也。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 姚鼐《登泰山記》)

    注:①摴蒱(chū pú):又作“樗蒲”,古代的一種賭博游戲,這里指博戲用的“五木”。五木兩頭尖,中間廣平,立起來很像山峰。②僂:駝背。

    17、解釋下面語句中加點字的意義(6分)

    ①霧凇沆碭______________②客此_____________③萬徑人蹤滅_____________④略無闕處______________⑤皆云漫_____________⑥須臾_____________

    18、翻譯下列文言句子。(9分)

    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甲】【丙】兩文都是首先交代時間、地點,然后描繪看到的景物。

    B、【甲】文中一個“獨”字 充分展示了作者不隨流俗的生活方式。

    C、【乙】文語言簡練,寥寥數語寫出了三峽兩岸的山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

    D、【丙】文主要是按空間順序描繪早起登泰山所見所感的。

    20、下列對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5分)

    A、《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取材于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自己的親身經歷。

    B、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以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生活經歷為線索,展現了從1915年到1930年前后蘇俄廣闊的歷史畫面和人民艱苦卓絕的斗爭生活。

    C、保爾?柯察金最初由朱赫來帶領走上了革命道路,他特別喜歡讀《牛虻》,這本書啟發了他的思想。

    D、保爾?柯察金在海濱療養時,與麗達?烏斯季諾維奇相愛,麗達成為了他的妻子。

    21、魯迅的《父親的病》中寫到了兩個名醫,結合細節這兩個名醫有什么共同特點?(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作文(60分)

    文題一:生活中,不經意間,有很多珍貴的東西被我們丟失了,或許是一段記憶,或許是一種情感,或許是一種精神,或許是一種思想??????

    請以“重拾______”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

    文題二:“無論你是如何奢華,我仍悠然自得。因為我有一片小菜地,我的番茄是干凈的,我的靈魂是干凈的,我內心深處是自由的??????”,這是歌曲《我的番茄是干凈的》的歌詞。這首歌曲因為情感自然和節奏明快成為2015年度首播神曲。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干凈的歌曲,干凈的生活,不僅是農民兄弟樂隊想要的,也是導師和觀眾想要的,更是所有人的心靈呼喚和精神共鳴。請以“干凈”為話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

    要求:兩個題目任選其一(選擇文題一,要把題目補充完整),寫一篇記敘文。要做到文從字順,感情真摯,思路清晰,前后照應,結尾要議論點題,突出中心。另外書寫要工整正確,力爭美觀,卷面整潔。字數不少于600字。

    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質量測試卷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

    1、B,提(dī)防(3分)

    2、D具體說明:A. 臟物—贓物B. 孤霜—孤孀C. 狼籍—狼藉(3分)

    3、C. 具體說明:“相公”是舊時對士人的尊稱。(3分)

    4、B. (3分)

    5、國內首條新能源懸掛式空中軌道交通試驗線21日在成都順利貫通,同時首列新能源空鐵列車正式投入全線試運行。(3分)

    6、(1)例: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艱苦的家庭環境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也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堅信自己,超越環境,成功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按照答題要求言之成理即可)(3分)

    (2)例:標題:我來給你打傘。(2分)理由:傾盆大雨中,小女孩主動用自己的雨傘為小狗帶來一片晴天,體現了她內心的善良和對小動物的關愛。(2分)(言之成理即可)

    7、(1)惟吾德馨(2)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3)選賢與能(4)婦啼一何苦(每空1分,共4分)

    二、閱讀

    8、特點:一、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拱。二、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面的重量。四、全橋結構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得古樸美觀。(每個要點1分,共4分)

    9、在澳大利亞建筑中的地位、造型、建成時間、設計者、耗資多少等內容(3分)

    10、相同的說明方法:打比方,列數字。(每個要點1分,共2分)闡釋舉例:列數字:“歷時14年,耗資1億多澳元”一句,用數字14說明歷時時間長,用數字1億說明耗資巨大。打比方:“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一句,把橋洞比作成一張弓,準確寫出了橋洞的形狀,十分生動。(2分)

    11、都是從美學(審美)的角度看待石拱橋的。(1分),【甲】文中運用的是描寫,(1分)【丙】文中用的是說明。(1分)【甲】文畫線語句生動形象,令人遐想。【丙】文中畫線語句平實,細膩,把石拱橋的結構美解釋得清楚明白。(2分)

    12、而是后面內容是強調重點。(1分),仿寫略(內容健康,語句通順合理即可得2分)。

    13、兩件事:一件是以前去游樂園里的鬼屋,我不敢進去,蹲著不肯走,父親先進去看看鬼屋。(1分)另一件是父親去世之前,在我面前反復說的一句話,先去看看死亡。(1分)目的:第一次說這句話的目的是為了不讓我害怕,增加我進鬼屋的勇氣(2分)。第二次說這句話的目的是告訴我死亡不是一件可怕的事,要坦然面對。(2分)

    14、熱愛工作,工作成績突出(1分),敬業勤奮(1分),嚴肅(1分),很少顧家(1分),會教導孩子(1分)

    15、(1)加點詞語寫出了“我”對父親面對惡性腫瘤不悲傷嘆氣卻微笑調侃而感到不屑和氣憤,(1分)運用口語,生動形象。(1分)

    (2)語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生命比作樂曲,音量漸漸變小,生命也即將結束。(1分)語句生動地寫出了生命消亡的過程,也體現了父親在癌癥面前的故作鎮定和輕松。(1分)

    16、文章結尾體現了我對父親的懷念和感恩,也說明我在父親的教育下,已經不再害怕死亡,坦然面對生活。(2分)

    17、①白汽彌漫的樣子②客居③消失④通“缺”(中斷)⑤彌漫⑥不一會,形容時間快。(每空1分,共6分)

    18、①在湖中怎么還能碰上(您)這樣(有閑情雅致)的人呢!②若不是在正午或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③太陽升上來了,紅的像朱砂一樣,下面有紅光晃動搖蕩承托著它。(每題3分,共9分)

    19、D、是按時間順序描繪日出前后景物的。(3分)

    20、D、保爾的妻子是塔婭(5分)

    21、共同點是:①都是庸醫,沒有把父親病治好②診費昂貴,最少都是一元四角。③藥引奇特,難尋。④雖是庸醫,但自信,泰然開藥方⑤故弄玄虛,醫德差。(言之成理,答出5條即可得滿分)

    三、寫作

    25、作文(60分)略

    猜你喜歡:

    1. 八年級語文考試試題及答案

    2. 初二語文人教版試題及答案

    3.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試題及答案

    4. 八年級語文試題及答案

    5. 2015-2016學年初二語文上冊期末試題及答案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专区中文字幕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毛片免费看| 18精品久久久无码午夜福利| 精品无码人妻夜人多侵犯18|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天堂无码中文字幕 |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麻豆|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芒果|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 东京热av人妻无码| 亚洲AV无码国产丝袜在线观看| 无码免费午夜福利片在线| 久久人妻内射无码一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久久亚洲精品AB无码播放| 国产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国产| 亚洲AV成人无码天堂|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妻妇| 秋霞鲁丝片Av无码少妇|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特殊按摩高潮惨叫无码|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中出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无码|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厂| 久久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区|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洗澡| 曰韩无码二三区中文字幕|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熟妇人妻无码xxx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av天天爽|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