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語文書秋游?二年級的學生在秋游時,可以圍繞“收獲(喜秋)”、“四季輪回(嘆秋)”、“蕭瑟(悲秋)”、“落葉歸根(游子思鄉)”等主題展開思考。在秋游中,孩子們可以觀察到農民臉上的喜悅,聽到漁民們的勞動號子,感受“無邊落木蕭蕭下”的景象,或是被秋風掃落葉的颯颯之聲觸動。這些所見所聞,再結合個人的感受,那么,二年級上冊語文書秋游?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說教材
這是一片情景交融的散文。全文生動地描繪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外游玩的情景,表現了孩子們沉浸在秋天大自然的歡快心情。全文共有4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簡要敘述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外秋游。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別描寫了秋天的天空和田野的美麗景象。作者按照從天上到地面的順序,抓住秋天里天空、白云、稻子、高粱、棉花等形態和色彩上的特點,描繪了一幅充滿生氣的秋景圖。第四自然段敘述了同學們秋游時在草地上盡情玩耍的情景,充分展現了同學們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盡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說教學重、難點: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緊扣文中的詞句,把觀察、想象、朗讀結合起來。讓學生感悟意境美和語音美培養其語感。
四、說教法學法
整堂課的教學主要通過看圖和想象創設生動的情境,以讀代講,在讀的過程中緊扣文中的詞句,把觀察、想象、朗讀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可以先寫你去秋游的總體感受,再寫你首先看到什么,如花草樹人天,聽到什么,如鳥叫蟲鳴人笑,最后再寫秋游后的感想,如可贊嘆秋天真美啊:
這應該是概括的作文的主體部分。
可以先想想自己想到了什么,是“收獲(喜秋)”、“四季輪回(嘆秋)”、“蕭瑟(悲秋)”、“落葉歸根(游子思鄉)”等等你當時的感受,然后,想想是什么令你想到了這些,是農民臉上的喜悅、漁民們的勞動號子、是“無邊落木蕭蕭下”的景象,還是秋風掃落葉的颯颯之聲扣你心弦、還是“天高云淡”的壯闊景象等等。
經這些你所看到的,聽到的,以及由這些讓你所想到的寫下了,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了。
當然看到的、聽到的不一定是自然之景,如人們豐收的喜悅,是看到他們的笑臉,聽到他們的言語知道的。當然,也可以寫點另類的文章,比如現在秋游難見“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的景象了,由此想到人們保護環境的迫切之感都是可以的,加油吧!
教學流程:
大屏幕出示:同學們有的在草地上打滾兒,有的忙著逮螞蚱,有的向著藍天亮開了嗓子。
師:在美麗的秋天里,小朋友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游玩得怎么樣?
生:(讀)同學們有的在草地上打滾兒,有的忙著逮螞蚱,有的向著藍天亮開了嗓子。
師:讀得不錯!這段話寫了在草地上玩的小朋友的幾種情況?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寫了三種情況,因為這句話里連續用了三個“有的”。
師:你試著讀好這句話。
[點評:此環節“讀—說—讀”相得益彰,重視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同時讓學生有“杖”可扶,加深了學生對課文語言的理解和感悟,拉近了學生和課文插圖的距離。]
師:我們再來看圖,其他小朋友在干什么?誰能連用三個“有的”說說話?
生:同學們有的在奔跑追逐,有的在唱歌跳舞,有的圍在老師的身旁說著笑著,真是快樂極了。
生:同學們有的放開喉嚨在大聲歌唱,有的把書包放在地上,去扶在地上練習倒立的同學,有的一邊跑一邊叫著。
[點評:教師設計這一練習立足于文本,創設一個語言實踐的機會,讓學生看圖,在模仿實踐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使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更進一層。]
師:小朋友們說得很好。下面我們不看課本上的插圖和課文,練習用三個“有的”說一句話,看誰能挑戰成功。
秋游時一起參加的同伴,先寫出發心情,在動用視覺,嗅覺,聽覺,幻覺,觸覺,有所有感受到了事物和人在聯系到自己,對自己有一些什么啟發之類的啊,可以參考類似作文。
以上就是二年級上冊語文書秋游的全部內容,《秋游景山》是第七冊第四單元重點課文,記敘了“我們”秋游景山時所看到的美麗的景色,全文技游覽順序可分為兩段。先寫走進公園看到的美麗景色,接著寫來到果園,看到果實累累;秋色迷人,最后登上萬春亭,舉目遠眺,北京城盡收眼底。整篇文章結構嚴謹,層次清晰。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