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11月4日?歷史上的這一天:1879年11月4日,威廉·佩恩·阿代爾·羅杰斯,“俄克拉荷馬州最受歡迎的兒子”,1879年11月4日出生在他現在的俄克拉荷馬州(1907年成為美國第46個州)的家庭牧場。羅杰斯是他父母克萊門特和瑪麗·羅杰斯的八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他們都是切羅基人。早熟,聰明,有魅力,那么,歷史上的11月4日?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歷史上的11月4日大事記1576年——西班牙海軍兵變并掠奪安特衛普,史稱“西班牙暴行”。1780年——圖帕克·阿馬魯第二發動反對西班牙殖民當局的起義。1862年——美國加特林獲得加特林機槍的專利權。1903年——黃興、宋教仁等創建華興會。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宣告成立。1931年——江橋抗戰開始。1941年——日軍于常德、桃源等地投放鼠疫菌。1941年——英軍取得阿拉曼戰役的勝利。194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簽署。1948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決日本戰犯。1979年——伊朗扣留美國人質事件發生。1992年——首屆“華羅庚數學獎”在北京頒發。1993年——讓·克雷蒂安擔任加拿大第20任總理。 出生 1584年——波羅美奧,意大利天主教圣人出生。1889年——尼赫魯,第一任印度總理(死于1964年)1946年——勞拉·威爾士·布什,美國總統喬治·W·布什夫人 逝世 1847年——門德爾松,德國作曲家(生于1809年)1938年——蔣百里,軍事家1939年——馬相伯,教育家(生于1840年)1995年——拉賓,以色列總理2002年——邢其毅,中國有機化學家
十一月4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憲章紀念日。
這個日子的設立源于1945年11月的一場重要會議。當時,44個國家的代表齊聚倫敦,共同決定成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該組織的宗旨在于通過科學和文化的力量,促進全球各國的團結,進而為世界和平與安全作出貢獻。這一決策具有深遠的意義,因為它不僅強調了科學和文化在國際合作中的重要性,還為后來的全球教育、科學及文化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一年后的1946年11月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憲章正式生效,標志著該組織的正式成立。自那時起,每年的11月4日便被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憲章紀念日,以紀念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這一天對于全球教育、科學及文化界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因為它提醒人們關注這些領域的發展,并激勵人們為實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宗旨而共同努力。
除了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憲章紀念日外,11月4日在歷史上還發生了許多其他重要事件。例如,1992年的這一天,中國數學會組織評選并頒發了首屆“華羅庚數學獎”,以表彰在數學領域作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這一事件不僅展示了中國對數學科學的重視,也激發了更多年輕人對數學的熱情和追求。
總的來說,十一月4日是一個充滿歷史意義和文化內涵的日子。
1903年11月4日黃興、宋教仁等創建華興會
1918年11月4日青年土耳其黨解散
1922年11月4日奧斯曼土爾其蘇丹被廢黜帝國崩潰
1922年11月4日埃及法老圖坦哈蒙墓發現
1930年11月4日閻馮通電下野中原大戰結束
1931年11月4日馬占山率部在江橋與日軍激戰
1938年11月4日軍事家蔣百里病逝
1939年11月4日百歲教育家馬相伯逝世
1942年11月4日隆美爾在阿拉曼戰役慘敗
1946年11月4日中美商約簽訂
1948年11月4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決日本戰犯
1956年11月4日蘇聯鎮壓匈牙利
1972年11月4日東京舉行儀式歡迎大熊貓
1979年11月4日伊朗扣留美國人質事件發生
1980年11月4日“棒球王”——王貞治退役
1992年11月4日首屆“華羅庚數學獎”在京頒發
1995年11月4日以色列總理拉賓遇刺身亡
1997年11月4日昆明:以注射方式執行死刑
1998年11月4日聯想集團吞下中科院計算所
11月4日是一年中的第308天,它并沒有一個統一的國際性節日身份,但它在歷史上承載了多個重要的事件和紀念日。
首先,從歷史的角度來看,11月4日見證了許多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事件發生。例如,在科技領域,1862年的這一天,加特林獲得了加特林機槍的專利權,這標志著軍事技術的一大進步。在政治領域,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的簽訂,雖然引發了不少爭議,但無疑是中美關系史上的一個重要節點。同樣地,1950年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聯合發表抗美援朝宣言,彰顯了中華民族在維護國家安全和國際正義方面的堅定立場。
此外,11月4日也是一些國家特定節日或紀念日的所在。比如在中國,雖然這一天并不是全國性的法定節假日,但它被一些人譽為“愛國主義教育日”,因為它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瓊崖戰役中的英勇表現相關聯。這樣的紀念日對于激發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義。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人對于特定日期的感受和意義可能不盡相同。除了上述提到的歷史事件和紀念日外,11月4日對于很多人來說可能還是個人的生日、結婚紀念日或其他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因此,這個日期在個體層面也承載著豐富的情感和回憶。
綜上所述,11月4日雖然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但它在歷史和個人層面上都具有多重意義。
1913年11月4日 袁世凱下令解散國民黨
1913年11月4日,為進一步掃清復辟帝制的障礙,袁世凱下令解散國民黨,并取消國民黨籍議員資格,收繳其議員證 書。
自從國民黨在國會選舉中獲勝之后,袁世凱一直深感不安。他扶持、利用進步黨,打擊反對派國民黨。10月14日, 《天壇憲法草案》脫稿,對總統權力頗多限制,令袁世凱大為不滿,強令修改,但由于憲法起草委員會中國民黨議員占多數,故并未采納袁世 愷所提各項要求。30日,憲法完成3讀,并于11月3日提交憲法會議,準備公布。
袁世凱以大總統身份,于11月4日以京師大學堂戒嚴處查獲李烈鈞與國民黨議員數十封往來密電為由,借口國民黨參 與叛亂,下令解散國民黨。下午,北洋軍警即查封國民黨本部。5日又包圍國會,收繳國民黨籍議員的證書、證章。2天之內被收繳證書、證章 的議員達430余人,超過國會半數,致使國會因不足法定人數而停閉。10日,憲法起草委員會自行解散。12日,袁世凱政府下令,取消各省議會 中國民黨議員的資格。14日,參議院議長王家襄、會議院議長湯化龍聯合發表聲明,宣布國會停會。26日,袁世凱組織御用的政治會議,以篡 奪國會的職權。1914年1月10日,袁世凱宣布解散國會,將議員資遣回籍。
以上就是歷史上的11月4日的全部內容,1913年11月4日 袁世凱下令解散國民黨 1913年11月4日,為進一步掃清復辟帝制的障礙,袁世凱下令解散國民黨,并取消國民黨籍議員資格,收繳其議員證 書。自從國民黨在國會選舉中獲勝之后,袁世凱一直深感不安。他扶持、利用進步黨,打擊反對派國民黨。10月14日, 《天壇憲法草案》脫稿,對總統權力頗多限制,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