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歷史傳奇人物故事 中國傳奇人物的故事 歷史傳奇人物電視劇 古代的傳奇人物有哪些 歷史人物真實故事
在我印象跡培中的歷史真拿虛實人物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從小是個放牛娃,父母餓死了,自己一個人,從一個消州燃士兵一點點的網上爬,和一群兒時的兄弟們,打下了大明江山,最后成了一個傳奇人物,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
說到濟公和尚,那首“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巧野袈裟破”主題曲就在腦子里回蕩起來,我想同時代的人一定都有這種感覺,不知道現在的零零后們,知孝蔽喊不知道濟公這一影視經典形象。那么問題來了,作為一個影視大力傳揚的人物,他究竟是不是真實存在過呢,還是僅僅是虛構的神話故事傳說?
濟公原名李修緣,法號道濟,浙江臺州人,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因生平樂善好施,懲惡揚善,扶貧濟富,深受百姓愛戴,以深知民間疾苦,整治富而不仁之人,被世人尊稱為活佛濟公。
作為佛教中人,濟公在百姓眼里通常是瘋瘋癲癲、衣并槐衫不整的形象,與傳統的佛學之人“四大皆空”大有差異,他生性灑脫,嗜酒好肉這一特征與其他同門之間有了明顯區分,一句“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體現了他對佛學的態度。加之生平扶危濟困,除暴安良,逞兇嫉惡使他的種種美德在民間廣為流傳。
經百姓口耳相傳后的濟公形象獨特而又美好地活躍于歷史文化之上,流傳于民間藝術之中。濟公的故事傳說流傳至今也就有了一層傳奇色彩,成為了一個婦孺皆知、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濟公性狂而疏、介而潔,不同凡響。有與他同時代的詩僧居簡及其詩文選集《北澗集》為其作證。居簡是濟公的師侄,在游覽赤城山時把山上的一塊摩崖稱作“書記巖”。濟公圓寂后,居簡寫了一篇《湖隱方圓叟舍利塔銘》,這“湖隱”、“方圓叟”都是濟公的別號。
傳奇人物的標準是什么?
我心目中的傳奇人物有這么幾位:
諸葛亮:三顧茅廬的出山經歷就很傳奇,他之前還有周文王渭水邊遇姜子牙等傳奇故事,他之后好像就再也沒有過了,從這個角度說,三顧茅廬是最后一個激慶神奇的君臣會。
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最后成了文臣楷模。
蘇東坡:這是中國文人中的傳奇。
一個人在一個領域里拔尖就已經是千難萬難的了,可是你看蘇東坡做到了多少?詩詞:頂級詩人、詞人自不必多說,他的明月幾時有被認為是中秋詞第一,大江東去浪淘盡,則被認為是懷古詞第一,這兩個分類榜冠軍可就不是那么容易得的了,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能讓全體文人翹著大拇指說第一,可比得個狀元難100倍了。
可是對蘇東坡來指鉛臘說,這就完了嗎?唐宋八大家里有一號,說明文章也寫得好;蘇黃米蔡里有一號,還排唯滑第一,說明書法也是頂尖;畫畫據說也不錯,還當老師教出了秦觀這樣的著名的弟子,做官還做到了參知政事(副總理啊),還別以為他是混日子熬資歷,他還有蘇堤這樣惠及千年的樣板工程,還有東坡肉這樣的美食流傳下來。
他不是傳奇,誰是傳奇?他是最大的傳奇。
韓信:這位身上的成語是不是最多的啊?胯下之辱、滴水之恩、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背水一戰、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韓信的一生,就是傳奇的一生。
荊軻:這哥們兒來得突然,走得干脆,驚天一刺,頓成不朽。
人生在最燦爛的一刻凋零。
有時候常想,如果荊軻成功了,刺死了秦王,可能反而沒有這么有吸引力了。
姜太公:姜太公即姜子牙。又名尚、呂望,道號飛熊。姜太公在歷史上是頂有名的,后人每提及輔佐王沒做霸之臣,必說成湯之伊尹,西周之呂望,漢氏之張良。因有兵書《六韜》傳世,更被譽為百代兵家之祖。如果僅是如此,尚不足以說是傳奇,不知因何緣故,太公望被流傳到了民間,被大眾當做天字第一號的保護神。“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這句話很能說明姜太公在民眾信仰中是具有極大影響力的。當然,有地將黃臉太公這個歷史人物轉變成傳奇人物,而且又轉變得相當成功的還是署名鐘山逸叟襲賀許仲琳編輯的《封神演義》。\x0d\x0a\x0d\x0a鬼谷子:鬼谷子隱居鬼谷,世人以此為其命名,這個人在歷史上好像并未怎么亮相,但是,據稱是其傳人者卻在歷史上大有名頭,如孫臏、龐涓,如蘇秦、張儀,還居然兩兩成為了對手。鬼谷子姓甚名誰,眾說紛紜,但又沒有個定論,有一種說法是:王禪老祖就是鬼谷子。可是王禪老祖同時又是唐朝人薛丁山的師父,這么長的時間跨度,估計人是辦不到的,除非真的成了神仙。\x0d\x0a\x0d\x0a諸葛亮:論知名度,在中國人的心目當中可能已經很少有再能蓋得過諸葛亮的人了。歷史上的諸葛亮之所以受人景仰,憑借的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誠精神。可是自從有了羅本先生的杰作《三國演義》之后,孔明便搖身一變,成為了智謀的化身,不僅兵法近乎天下第一,算無遺策,而且旁通諸術,有如神人。后來的占卜術士也多有奉其為宗師者。\x0d\x0a\x0d\x0a關羽:關羽表字長生,后改為云長,為三國名將,居西蜀五虎大將之首。長期以來,關羽都被民間奉為武圣,與孔夫子的文圣稱號相并列,雖然說是并列,武圣的聲勢卻是要遠遠蓋過文圣的。現如今,關羽的地位好像被降低了,可是在清朝以前,天下隨處可見關帝廟,就像天下隨處可見城堭廟一樣,而祭祀的城堭是一方一個,祭祀的關帝卻是天下僅有的一個。\x0d\x0a\x0d\x0a花木蘭:與別人相比,花木蘭可能顯得較為平凡。甚至于花木蘭是誰史書上都沒怎么交待。但是花木蘭的知名度可也不小,聽說已經漂洋過海。一首《木蘭詩》算是一位詩人替寫史的代筆了。本人相信這件事至少有個影像,絕不是純屬虛構。\x0d\x0a\x0d\x0a李靖:李靖,字藥師,三原人,世稱三原李靖李藥師。同姜太公一樣,李靖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出色的軍事家,可說是全唐第一。曾輔佐李淵父子平定天下,后來又北伐突厥,西征吐谷渾,百戰百勝,古之罕有。這絕對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歷史人物,唐杜光庭《虬髯客傳》中曾云李靖紅拂事,后來更被好事者衍為風塵三俠故事。劉林仙版《薛仁貴征東》評書便說李靖乃薛仁貴的授業恩師。大抵在民眾眼里,凡是厲物都是應該有個更厲害的老師的罷!而這個師父至少已經成了半仙。金庸武俠《笑傲江湖》中方證道破《易筋經》來源那段也曾言及李靖,說是慧可一直不明經中武學之秘,直到遇了李靖才茅塞頓開,可見李靖更是一位武學奇才。\x0d\x0a\x0d\x0a呂巖:呂巖即呂洞賓。民間傳說的八仙之一。而且被許多行業聘請為名譽祖師爺。據說呂巖本是一儒生,曾經去應試,被仙人渡化,導入仙途。這個仙人有說是鐵拐李玄的,有說是漢鐘離權的。這個故事就是很有名的《黃梁夢》,大抵與《壺公三戲費長房》相似。像古代笑話《我要手指頭》中講點鐵(或石)成金那個故事也有借用他的大名的版本。有一種說法是:五代時,呂巖曾與陳希夷同隱于華山,陳希夷即陳摶老祖,也是一位傳奇人物,據說活到一百一十八歲壽終。那么呂巖其人大抵便是生活在五代至宋這個時期了。\x0d\x0a\x0d\x0a張三豐:狗皮道人張三豐,這又是一位在中國歷史上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傳奇人物。說起張三豐,大家可能都會首先想起金庸。金庸筆下的張三豐大抵生于宋元明三代間。單氏評書《鐵傘怪俠》更又給提前了些,幾乎與岳飛同時,更將其與唐朝道士洞玄子聯系起來,綜合成一人。而單氏評書的另一個版本《大明英烈》中亦曾提及這個人,只說是一個邋遢老頭兒,不明年齡,疑是與朱元璋差不多。說張三豐的話千奇百怪,什么樣的講法兒都有,但有一點卻是相同的,那就是這個人的確是個武林高手,一代宗師。\x0d\x0a\x0d\x0a丘處機:丘處機,全真七子之一,道號長春真人。丘處機一生足跡遍天下,據說曾入大漠,與成吉思汗證法,亦曾西行拍察派到昆侖山脈采玉,學識甚為淵博,被后世玉匠尊奉為祖師爺。而且還有一個說法,講《西游記》的作者便是丘處機,這種說法在清代很流行。無風不起浪,本人意思是,即便此書非丘翁所作,亦極可能與其相關。畢竟丘處機曾經西行過,更有切身的感受,而這種見聞與感受,便被書作者寫入了書中。\x0d\x0a\x0d\x0a唐寅:了不起的又是唐寅。本來想說紀曉嵐,有一陣子不是被傳得很玄糊么?可是細一想,幾百年傳下來,比他更有資格的大有人在,如于公(成龍),如施公(仕倫),如彭公(朋),如劉公(庸),甚至黃天霸,海燈法師,但是,年代畢竟近了些,日后傳不傳得下去還要兩說著。所以這回又是唐伯虎。現實中的唐伯虎可不像大眾傳說中的那樣,雖然其性情有些灑脫不羈,卻并非是有如段正淳那樣的風流種。江南第一才子的印章唐寅是曾用過,美人圖,唐寅亦曾畫過,也許正是因為這幾個原因,才被以訛傳訛,弄得緋聞纏身。甚至更有高人對他那個號“六如居士”進行曲解,說是有六位如夫人的意思,即有六個小妾。被傳奇得有如唐伯虎,真不知是喜是悲。
韓練成肯定是傳奇人物,他的一生真是太傳奇了,每次看他的履歷我都能被驚訝到。
1:御賜“黃馬褂”
韓練成,1909年生人,甘肅省固原縣人,西北軍出身。
韓練成最初是陸軍第七軍,軍長馬鴻逵、政治處長劉志丹。在劉志丹的影響下,韓練成秘密加入了共產黨。
“四一二政變”時,馮玉祥被圍攻,關鍵時刻韓練成扮困指率部解救了馮玉祥。
民國都是軍閥各自為政,韓練成救馮玉祥的事奠定了韓練成在西北軍的地位,馮玉祥記韓練成記了一輩子,晚年在《我所認識的蔣介石》中記載:韓練成在北伐的時候,曾同我在一起共過患難的人。剿共的時候,韓練成被扣上了“紅帽子”,但是出于救命之恩,馮玉祥保護了韓練成。
在“蔣馮閻大戰”的時候,當時老蔣所在的火車被馮玉祥的軍隊包圍,關鍵時刻韓練成率部救了老蔣。
當時的對話大概如下:
老蔣:這么猛,你一定是黃埔的學生廳配吧。
韓練成:不好意思,我不是。
老蔣:那你以后就是了。
救命之恩讓老蔣遲遲不肯忘懷,因此老蔣特尺埋許韓練成為黃埔三期的畢業生。要知道當時黃埔系可是老蔣的嫡系,特許黃埔身份就相當于御賜“黃馬褂”了。韓練成腰身一變,成為老蔣面前的紅人
2:萊蕪之戰
之后韓練成憑借自己的本事成為師長,老蔣一看恩人有如此能耐,所以獎勵了他五萬經費。雖然韓練成不問政治這一點讓老蔣不滿,但畢竟是老蔣的救命恩人,而且戰功卓著,因此也成了老蔣鐘愛的職業軍人。
1947年2月20日,解放軍用了三天的時間,全殲萊蕪的5萬國民黨軍,活捉了第二綏靖區的副司令李仙洲。第二綏靖區司令王耀武聽說這事之后暴怒如雷,罵道:“老子就算是放5萬頭豬,叫共軍抓三天也抓不完”。
為什么解放軍能在三天內殲滅五萬人?這還是要歸功于韓練成將軍。
作為老蔣的紅人,韓練成在解放戰爭時期擔任第四十六軍軍長,隸屬于李仙洲指揮。
萊蕪之戰前夕,韓練成把國軍的部署全部報告給華野,華野針對李仙洲的軍事行動秘密包圍了萊蕪。最開始李仙洲是可以突圍的,但是韓練成請求晚走一天,借口是部隊分散不好集中。如果是一般人,估計李仙洲不會搭理,但是韓練成不一樣,他可是老蔣的紅人,不給面子不合適。于是答應了韓練成,準備晚走一天。結果華野吃了這五萬人,活捉了李仙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