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練習冊?第一節下課后,你們歷史老師口渴了,想去倒水,結果發現教室飲水機沒水了。見狀,你們老師準備回辦公室倒水,你一個機靈,趕緊去買了瓶飲料送到辦公室想送到老師手中,結果半路上碰到了老師。老師接過飲料,卻不小心把答案掉地上了沒注意,臨走時,你朝老師喊了一句:喂,你的答案!那么,七年級歷史練習冊?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我們初一學校統一買的是《一課一練》外加《填充圖冊》
不過我認為歷史科主要還是背,背熟了就能答題
歷史也不像數學那樣要太多應用
不像語文那樣有時被就沒用
不像英語那樣有無數語法
總之就是背~~~~
(一)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
1.背景:明朝末年的大動蕩對社會經濟造成嚴重的破壞。清初統治
者認識到恢復經濟,尤其是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是“國之大計”。
2.政策:順治、康熙、雍正、乾隆諸位帝王,都十分重視農業生產,大力
推行墾荒政策。
教師提醒學生注意:這也是歷代“重農抑商”政策的延續。
3.結果:使農業生產很快得到恢復,并有了較大的發展,為清朝前期
的興盛奠定了基礎。
4.表現:①耕地面積不斷擴大;②興修水利:治理黃河、淮河及大運河
等;③糧食種植方面:改進種植技術,改良新品種,推廣玉米、甘薯等髙產
作物,使糧食產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時,經濟作物的種植也有了較大
的發展。
4、農業的發展:(1)耕地面積不斷擴大,大片荒蕪的土地得到開墾;(2)興修水利方面,對黃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運河進行治理;(3)糧食種植方面,改進種植技術,改良新品種,推廣玉米、甘薯等高產作物,使糧食產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4)經濟作物的種植有了較大的發展,品種增加,棉花、甘蔗、煙草、茶葉、藥材等作物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
5.影響:農業生產的發展,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繁榮。農業產品品種和產量的增加,也對手工業和城鎮商品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推動的作用。
學校沒法練習冊嗎?
初一的歷史這些,只要上課把筆記做好,考試前抓緊背,考個90多分應該沒問題吧。這幾門科和三門主科不一樣,重點在于記憶。
第1課
一、原始人類和文化遺址
1、A:北京人(距今約70萬到20萬年前)和山頂洞人(距今約18000年前);B:半坡遺址;C:河姆渡遺址;D: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前) 2、特點:范圍廣,數量多。大多集中在長江黃河流域(大江大河流域)
三、“神州軒轅自古傳”
1、黃帝;炎黃聯盟;華夏族2.炎黃聯盟打敗東方蚩尤部落的涿鹿之戰。
3.神話雖然是對歷史事實的加工和想象,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遠古社會的情況,保留了一些歷史事實,所以神話是我們了解歷史事實的寶貴材料。
第2課
二、先民的居所
1.干欄式;長江;半地穴式;黃河
2.(1)這兩種房屋中干欄式建在地面之上,而半地穴式房屋建在地面之下。
(2)因為當地的自然環境不同。南方濕潤多雨,土壤潮濕,適合建造干欄式房屋,而北方地區土質疏松,氣候干旱,適合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三、治水英雄
1.開挖溝渠、疏通河道,使洪水沿著溝渠河道順暢地流入大海。 2.大禹治水成功后,保障了人民的安全,有利于農業的發展。
第3課
一、牧野戰歌
1.夏——啟;商——湯;周——姬發/周武王 2.盤庚遷殷 3.公元前1064年;是商周兩個朝代更替的決定性戰役
三、繁復的宗法關系網
1.因為乙不是嫡長子,有違宗法制 2.丙 3.丁為大宗;戊為小宗
第
4
課
一、
“今天有雨嗎?”
1.
商代;甲骨文
2.
占卜;卜辭
3.
占卜之風;
二、鑄鼎祭母
1.B E A D C 2.
司母戊方鼎
3.
尊、編鐘、盤等
第
6
課
三、水旱從人,不知饑饉
1.
秦國;李冰父子;都江堰
2.
四川成都平原;
都江堰不僅有效控制了水患,
還灌溉農田,
使成都平原成為
“天府之國”
。
一天,你們連續有兩節歷史課。第一節下課后,你們歷史老師口渴了,想去倒水,結果發現教室飲水機沒水了。見狀,你們老師準備回辦公室倒水,你一個機靈,趕緊去買了瓶飲料送到辦公室想送到老師手中,結果半路上碰到了老師。老師接過飲料,卻不小心把答案掉地上了沒注意,臨走時,你朝老師喊了一句:喂,你的答案! 老師回眸一笑:是你的答案!
以上就是七年級歷史練習冊的全部內容,2.為加強皇權,漢武帝任用身邊的侍從、秘書等工作的人為尚書令、侍中等,讓他們參與軍國大事,形成“中朝”決策機構。以丞相為首,由三公九卿組成的機構,演化為執行機構,稱為“外朝”。3.漢光帝進一步剝奪三公的權限,擴大尚書令的權利,使尚書臺成為決策和發號施令的中樞機構 大破匈奴,從此匈奴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