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卷三語文作文?那么,全國卷三語文作文?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材料作文:圍繞以下三個標語寫作,1981年,深圳特區,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2005年,浙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7年,雄安,走好我們這一代的長征路。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文體不限,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審題要點:
2018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這三條標語濃縮了改革開放四十年發展歷程,是不同發展階段的歷史任務與時代精神的縮影。三條標語,代表三個時代的任務,三句標語的核心內涵,在于體現出“新時代、新發展”。隨著時代的發展,對發展本身的要求也不斷深化。第一條關鍵信息是抓好“時間”和“效率”謀發展,第二條提取出關鍵的信息是“生態與發展”,第三條提取的關鍵信息是“雄安”和“長征路”。標語是一個時代的切面,在歷史的發展中,找好不同時期的定位,階段任務不同,發展是核心命題。
寫作建議:
本作文題目要求考生關注時代發展的鮮明主題、戰略安排、價值追求和歷史使命,在縱向把握的基礎上,深入理解標語背后的內涵和方向,理解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和共享發展的內涵,深刻領會當代青年的歷史使命與挑戰,不忘初心,砥礪奮進。
從“發展”內涵的角度分析,從改革開放初期的追求高速發展,到重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再到綠色智慧發展理念。
從“發展”歷程角度分析,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任務,“發展”就是破解當下難題,尋求未來路徑。
從“發展”的區域角度分析,可關注材料中所給地理區位,從珠三角到長三角再到京津冀地區,體現了國家的均衡發展。
考生審題時需關注到“圍繞三個標語”,因而要思考三條標語之間的邏輯思維鏈條,在三者之間建立起聯系,不可孤立的看問題。
【作文解析】 整體觀之,今年的作文題在形式上延續了新材料作文的趨勢,以任務驅動的形式要求考生完成特定語境下的思考并嘗試解決問題,標志著語文試題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內容上,與2015年當代風采人物評選有所不同,思辨的核心回歸語文課堂,探討傳承民族文化的方法路徑。這類作文能讓真正有思想、能思辨、有底蘊的考生獲取高分,但也會使作文思想貧乏、形式僵化的同學面臨嚴峻挑戰。
(1)審題:任務驅動,重視實踐能力。 本次作文給出了一個明確的任務,即比較“課堂有效教學、課外大量閱讀、社會生活實踐”三種培養語文素養的途徑,要求闡述考生的看法和理由。題目重點在于“比較”二字,考生必須在文章中分別闡述對這三種途徑的看法,并表明自己的觀點。論證力求一針見血,富有思辨的深度和廣度,這樣才能在800字的篇幅內馳騁文筆,寫出優秀的文章。
(2)立意:文化精神,重視立意高遠。 今年的考題蘊含深刻的文化自覺意識。正如作文題目所言:“語文學習關系到一個人的終身發展,社會整體的語文素養關系國家的軟實力和文化自覺。”在經濟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快餐文化越來越成為現代中國人的精神食糧,我們應該如何借助教育的力量,進一步深化語文課程的改革,來全面提升國人的文化素養?考生在作文中不應該僅僅探討課堂、課外、實踐這三種途徑的具體作用,而應高屋建瓴、立意高遠,以國家民族的視野來展開議論,使文章洋溢著積極的實踐理念、強烈的時代精神、深刻的文化意識。
(3)結構:探究思辨,重視思想深刻。
拿到今年這篇作文,考生首先必須學會辯證地分析問題,繼而才能從所給材料中縱深切入:課堂教學、課外大量閱讀及社會生活實踐在語文素養培養方面的利與弊。
課堂教學方面,可以談教師在文化傳承、思想啟迪、人格感染方面的作用,也可以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及生動性,但也要注意到課堂的時空有限性會束縛學生獲取信息的寬度和廣度。
課外閱讀方面,可以探究優秀厚重的文化經典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學生語文素養的深層次全方位滲透,意識到課外閱讀的自由性、選擇性、有效性及可延續性,但也要注意到課外閱讀又具有松散和不可操控等弊端。
生活實踐方面,可以談生活實踐對語言能力的塑造,生活體驗對思想人格的砥礪作用,也要注意其轉化成為語文素養的間接性和復雜性。考生必須要對關鍵話題做清晰準確的價值判斷,才能把文章的道理闡釋得入木三分、令人信服。
2016高考全國1卷作文名家范文:獎懲之后,看看現實
獎懲之后,看看現實
如今大家都愛用調笑胡侃,來攪和那些讓人看著心酸的真相,游戲過后,看這一幅漫畫,又令我有些感慨。
你可以說,這是教育的問題。我們的家長,對孩子的期望總是高于孩子能做到的事,沒幾個人能永遠得100,如果把分數作為一種衡量標準,那更沒有人能完美到無懈可擊。
你可以說,這是一種可恥的雙標。對優秀的人苛刻,對普通人放縱,壓榨著優秀者的成果,用以逃避自身該盡的職責。
不管怎么看,好像都挺無奈的。
我們抨擊現行的教育體制,我們呼吁家長不將分數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我們期望以后的孩子可以不在最有活力的時候、無論天賦到底在何處,只顧著盯緊分數、排名。
或者不那么嚴肅地看待這種現象,只當是人之常情。人們對優秀者的期許總是很高,對表現平平的普通人則不相同。心理預期過高,從100降到98就足以令人失望透頂;沒什么期望,及格就讓人欣喜若狂。
不過,無論人的主觀情緒怎么變化,事實是不會變的。98高于61,學霸還是學霸,學渣就是學渣,跨過分數線、擁有更多選擇權的,仍舊是那個挨巴掌、不夠完美的學霸。
一直在追求完美的學霸,扣除掉2分的失誤,依舊在前進道路上跑出了很遠。游走在及格邊緣線的學渣,加上6分的幸運,也一樣被遠遠落在后面。這一場公平的競爭,還是會公平地分出勝負。
優秀的人,在試卷上答對更多的題,試圖盡最大的可能去掌控自己的命運,失誤也好,天命也罷,這些偏差從實力中扣除后,他們依舊自信滿滿地走在前方。承受著更高的期望、更大的壓力,在更加苛刻的要求中,接受不大公平的指責與懲罰,咬著牙追求下一個圓滿。
而像我從前一樣愛自欺欺人的家伙,每一步都走得搖搖欲墜,每一刻都忐忑不安,雙耳充斥著呵責,或一時幸運,得到浮夸虛榮的贊賞,在圓滿的假想中,茍安于及格線,遠遠望著他人負重遠行,一轉眼,早已經天差地別,不在一個世界了。
一場考試,不會決定誰的命運,一個分數,不能斷言成王敗寇。但在這或許會是人生中唯一一場公平透明的比賽里,有的人已經表現出優秀者的潛質,準備背起行囊,去看最廣闊的世界,而有的人,沾沾自喜于一枚口紅的獎賞,大聲叫囂著“分數不能決定一切”、“學習好不代表更優秀”,然后在下一場比賽中,輸在起跑線上而不自知。
應該是可以的,人與人價值觀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也就不同。
全國卷i:寫給未來2035年的那個他
(適用地區:河北、河南、山西、山東、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廣東、福建)
曾日月之幾何,“千禧寶寶”已赴戰高考,“00后”的時代將正式開啟。捧著保溫杯、泡著枸杞茶的你,看著奔赴考場的“青蔥面孔”,想必臉上早已老淚縱橫,心中卻仍然“老鹿蹣跚”。
全國卷ii:
(適用地區:內蒙古、黑龍江、遼寧、吉林、重慶、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西藏、海南)
二戰期間戰斗機防護,多數人認為,應該在機身中彈多的地方加強防護。但有一位專家認為,應該注意防護彈痕少的地方。如果這部分有重創,后果會非常嚴重。而往往這部分數據會被忽略。事實證明,專家是正確的。請考生結合材料進行分析。自定立意、自擬標題,寫一段作文。
全國卷iii:根據標語寫作
(適用地區:廣西、四川、云南、 貴州 )
材料作文:圍繞以下三個標語寫作,
1981年深圳特區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2005年浙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2017年雄安走好我們這一代的長征路。
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文體不限 ,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北京卷:“新時代青年”、“綠水青山圖”
年北京卷的高考大作文仍然是二選一,要求考生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
1、今天,眾多2000年出生的考生走進高考考場。18年過去了,祖國在不斷發展,大家也成長為青年。請以“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2、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優美生態環境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期盼。請展開想象,以“綠水青山圖”為題,寫一篇記敘文,形象展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圖景。
上海卷:談被需要的心態
生活中,人們不僅關注自身的需要,也時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體現自己的價值。這種“被需要”的心態普遍存在,對此你有怎樣的認識?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
江蘇卷:解讀語言傳遞
花自語,鳥有語,生活處處有語言。生命也可以用語言來解讀,雕塑、基因……都可以用語言來傳遞。語言豐富生活,語言詮釋生命,語言傳承文明。請根據所給材料作文,自己擬題,問題不限,詩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作文解析】整體觀之,今年的作文題在形式上延續了新材料作文的趨勢,以任務驅動的形式要求考生完成特定語境下的思考并嘗試解決問題,標志著語文試題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內容上,與2015年當代風采人物評選有所不同,思辨的核心回歸語文課堂,探討傳承民族文化的方法路徑。這類作文能讓真正有思想、能思辨、有底蘊的考生獲取高分,但也會使作文思想貧乏、形式僵化的同學面臨嚴峻挑戰。(1)審題:任務驅動,重視實踐能力。本次作文給出了一個明確的任務,即比較“課堂有效教學、課外大量閱讀、社會生活實踐”三種培養語文素養的途徑,要求闡述考生的看法和理由。題目重點在于“比較”二字,考生必須在文章中分別闡述對這三種途徑的看法,并表明自己的觀點。論證力求一針見血,富有思辨的深度和廣度,這樣才能在800字的篇幅內馳騁文筆,寫出優秀的文章。(2)立意:文化精神,重視立意高遠。今年的考題蘊含深刻的文化自覺意識。正如作文題目所言:“語文學習關系到一個人的終身發展,社會整體的語文素養關系國家的軟實力和文化自覺。”在經濟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快餐文化越來越成為現代中國人的精神食糧,我們應該如何借助教育的力量,進一步深化語文課程的改革,來全面提升國人的文化素養?考生在作文中不應該僅僅探討課堂、課外、實踐這三種途徑的具體作用,而應高屋建瓴、立意高遠,以國家民族的視野來議論,使文章洋溢著積極的實踐理念、強烈的時代精神、深刻的文化意識。(3)結構:探究思辨,重視思想深刻。拿到今年這篇作文,考生首先必須學會辯證地分析問題,繼而才能從所給材料中縱深切入:課堂教學、課外大量閱讀及社會生活實踐在語文素養培養方面的利與弊。課堂教學方面,可以談教師在文化傳承、思想啟迪、人格感染方面的作用,也可以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及生動性,但也要注意到課堂的時空有限性會束縛學生獲取信息的寬度和廣度。課外閱讀方面,可以探究優秀厚重的文化經典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學生語文素養的深層次全方位滲透,意識到課外閱讀的自由性、選擇性、有效性及可延續性,但也要注意到課外閱讀又具有松散和不可操控等弊端。生活實踐方面,可以談生活實踐對語言能力的塑造,生活體驗對思想人格的砥礪作用,也要注意其轉化成為語文素養的間接性和復雜性。考生必須要對關鍵話題做清晰準確的價值判斷,才能把文章的道理闡釋得入木三分、令人信服。
以上就是全國卷三語文作文的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