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小學語文一年級課程下冊 一年級下冊課本電子版 一年下學期語文 人教版 一年級下冊期中考試卷 一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試卷及答案
學習,學習,再學習!學,然后知不足。每一門科目都有自己的學習 方法 ,但其實都是萬變不離其中的,也是要記、要背、要練的。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一年級語文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語文知識點
易寫錯的字
春:下面是“日”,不要寫成“目”。
雪:上面是雨字頭,不要寫成“雨”字。
入:撇短捺長。姓:左邊不要寫成“忄”。
雙:左邊最后一筆是點,不要寫成捺。
國:里面是“玉”,不要寫成“王”。
方:上面有“丶”,不要寫成“萬”。
氣:共四筆,不要寫成“乞”。
晴:左邊是“日”,不要寫成“目”。
字:下面是“子”,不要寫成“于”。
左:被包部分是“工”,不要寫成“土”。
萬:上面沒有點,不要寫成“方”。
會認字
霜 吹 落 降 飄 游 池 入 姓 氏 李 張 古 吳 趙 錢 孫 周 王 官 清 晴 眼 睛 保 護 害 事 情 請 讓 病 相 遇 喜 歡 怕 言互 令 動 萬 純 凈 陰 雷 電 陣 冰 凍 夾
多音字
落 的 降 什 少 好 重 相
反義詞
出——入 降——升 好——壞
清——濁 晴——陰 左——右
涼——熱 愛護——傷害
喜歡——厭煩 廣大——窄小
一年級語文知識點整理
近義詞
復—又關—合傻—笨啼—叫
閉—合眠—睡聞—聽全—都
看判鄭族—望叫—喊蹦—跳
高興—快樂朋友—伙伴小心—仔細
高興—快樂好玩—有趣著急—焦急
填上合適的詞
一(朵)花一(朵)浪花一(朵)白云
一(雙)手一(只)手一(只)羊
一(只)青蛙一(只)松鼠一(只)小鳥
一(片)樹林一(片)楓葉一(顆)珍珠
一(顆)星星一(個)巨人一(個)腳印
一(塊)草坪一(塊)木板一(塊)石頭
一(條)小河一(條)小魚一(條)漁船
一(條)林蔭道一(艘)軍艦一(艘)飛船
一(頭)牛一(匹)馬一(盞)燈
一(陣)風一(封)信一掘弊(場)雨
一(件)衣服一(股)暖流一(首)歌曲
一(輪)明月一(張)桌子一(列)火車
一(葉)扁舟一(張)紙一(粒)種子
一(面)紅一(口)水井一(座)雕像
一(縷)炊煙一(節)車廂一(頓)晚餐
(高興)地說(得意)地笑(傷心)地哭
(猛烈)地吹(使勁)地吹(驚奇)地問
(大聲)地喊(認真)地寫字(快樂)地成長
(歡快)地游(雪白)的云(快樂)的小魚
(好聽)的名字(鮮艷)的紅旗(聰明)的頭腦
(勤勞)的雙手(靈巧)的雙手(寬大)的樹葉
(柔嫩)的小草(圓圓)的眼睛(彎彎)的小河
(藍藍)的天空(閃閃)的星星(青青)的小草
ABB的疊詞
圓溜溜、笑瞇瞇、笑嘻嘻、笑呵呵、靜悄悄、綠油油、油亮亮、
胖乎乎紅撲撲、黃澄澄、喜滋滋、白花花紅艷艷黑乎乎
亮晶晶光閃閃笑哈哈白花花水靈靈冷冰冰興沖沖
喜洋洋
小學生一年級學習重點:語文知識點歸納整理
一,漢語拼音
聲母表 23個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韻母表 24個
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整體認讀音節 16個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前鼻韻母 an en in un ün
后鼻韻母 ang eng ing ong
平舌音 z c s
翹舌音 zh ch sh r
二,偏旁部首及代表字
氵三點水(江 河 沙) 日 日字旁(明 晚)
讠言字旁(語 認 識) 忄豎心旁(快 慢)
雨 雨字頭(雪 霜) 冫兩點水(次 冷)
犭反犬旁(豬 狗 貓) 扌 提手旁(打 把 拉)
鳥 鳥字旁(鴨 雞 鵝) ? 竹字頭 (笑 筆 笛)
彳雙人旁 ( 往) 目 目字旁(眼 睛 )
足 足字旁(跳 跑) 亻單人旁(休 體 住)
口 口字旁(唱 聽 葉) 月 月字旁(肚 朋 腿)
人 人字頭(會 合 全) 門 門字框(閃 問 聞)
宀叢碼 寶蓋頭 (字 家寧) 土 提土旁(地 場 城) 王 王字旁(球 玩 ) 石 石字旁(砍 碼 )
火 火字旁 (炒 燒 ) 口 方框(國 園 圓)
辶 走之底 (過 遠 近) 禾 禾字旁(秋 秒)
八 八字頭(谷 分 公) 饣 食字旁(飽 飯 饅)
女 女字旁(好 媽 奶) 心 心字底(想 思 念)
三、量詞的使用
一條魚 一條路 一條毛巾 一條小河
一條尾巴 一條(架)彩虹 一座橋 一座山 一座房 一座城市 一座. 一只貓
一只猴子 一只鵝 一只耳朵 一只雞
一個家 一個果子 一個人 一個故事
一個影子 一個西瓜 一個肚子 一個朋友
一顆星星 一顆寶石 一顆心 一群人
一群鵝 一群猴子 一塊田 一塊面包 一塊草地 一塊西瓜 一本書 一本作業本 一朵白云 一朵花 一片葉子 一片風光
一雙手 一雙耳朵 一雙鞋 一把尺子
一把扇子 一頭牛 一匹馬 一陣風
一幅畫 一棵樹 一架飛機 一間房子 一件衣服 一輛車 一張紙 一所學校
一口牙 一支筆 一位老師 一袋瓜子
很青很青的山 很亮很亮的星星 很紅很紅的花
很多很多的云 很高很高的山 很美很美的花兒
很清很清的河水 很大很大的西瓜 很長很長的路
很紅很紅的蘋果 很多很多的小鳥 很綠很綠的草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知識點相關文章:
★一年級語文下冊知識點歸納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總復習知識要點
★一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知識點匯總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復習資料
★一年級下冊語文重點難點
★一年級語文知識點重點歸納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知識點總結
★一年級語文下冊單元知識點總結
★小學語文國學經典,統編一年級語文下冊全冊知識點歸納!
★新人教版一年級語文知識點
【 #一年級#導語】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以下是整理的《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3篇》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物亂】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小猴子下山》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文的教學讓學生做到:
(1)學會8個生字、詞。
(2)能熟練朗讀課文、理解句子。
(3)懂粗稿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終、而不應這山望著那山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讀、寫,并在適當的語言環境中運用8個生字、詞。
難點:能概括小猴子為什么一無所獲。
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本節課教學學生做到:
(1)能使學生會讀、寫生字、詞。
(2)能朗讀課文
任務分析
1、學生的起點能力:在原有知識方面,學生已掌握了閱讀該課文的一些基本的字、詞。在技能方面,學生已學過《小貓釣魚》等一些故事性較強的課文,形成閱讀這類文章的模糊概念。
2、教學任務分析:該節課都為陳述性知識的教學。
教學過程
(一)知識的新授階段
1、呈現新教學內容
(1)呈現課文題目“小猴子下山”
(2)老師講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使學生對整篇文章有一個大致概念。
2、生字教學
(1)呈現文中的生字、詞
(2)一個學生拼讀生字,老師在旁糾正錯誤;指出注意翹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老師范讀,全體學生跟讀。擦掉拼音后再認讀。
(3)教寫生字
學生先書空8個生字、詞。請兩位學生板書。老師糾正錯誤之處。
提供記憶策略:
結:由“糹”、“士”“口”組成,罩凳檔注意是“士”而不是“土”
往:“住”字再加“丿”
常:底下是“巾”字
跳:與腳有關,所以是“足”字旁。
(4)運用生字、詞
非常:提問:非常是什么意思?(參考答案:十分、很、極)
用“非常”這個詞造句。老師提示:老師獎給我一面紅旗,我()高興。
學生自己造句。
扛:請學生表演扛東西的姿勢。然后造句。
(二)鞏固與檢測
1、根據課后習題第二題,比較區別形近字。
先請學生讀這些字,然后給3分鐘時間答題,請學生回答,并及時反饋。
2、根據課后習題三,區分不同動詞的意義,并會在適當的語言情景下運用。
讀“抱”“扔”“摘”“扛”;
學生表演這四個動作(有錯誤之處及時糾正)
學生做習題,校對。
作業
抄寫生字,熟讀課文,完成課后習題四。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做到:
(1)能流暢朗讀課文。
(2)能回答小猴子為什么一無所獲。
(3)能看圖復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
任務分析
(1)在原有知識方面,經過上一次課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閱讀該文的重要字、詞。學生已經能通讀全文。
(2)教學任務類型:關于處事態度的教學。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與這堂課有關的原因知識
1、全體學生朗讀字詞。
2、請一位學生朗讀整篇文章。
3、提問習題四。
(二)開始新授課教學
(聽了某同學的朗讀之后,大家想知道小猴子為什么只好空手回家去嗎?今天我們就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大家討論一下。)
1、提問:大家看了第二自然段之后,發現小猴子摘了什么?(參考答案:玉米)
提問:那么第三自然段,它又摘了什么?(參考答案:桃子)
提問:它的玉米呢?(參考答案:扔了)
提問:第四自然段,小猴子又怎么做了?(參考答案:看到了西瓜,就摘了西瓜,扔了桃子)
提問:那么第五自然段呢?(參考答案: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了)
問:結果呢?(參考答案:沒追到,所以什么也沒有了)
問:小猴子這樣做好不好?(參:不好)
問:為什么?大家討論一下。請幾位學生回答。
綜合那么多的同學的意見,我們覺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終,不能三心二意;不應該像小猴子一樣。
【篇二】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教學內容:人教版語文第二冊26、小白兔和小灰兔
德育目標:使學生愿意做一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教學要求:
1、認識“翻、澆”等八個生字。會寫“拉、把”等六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做法和不同收獲。
3、使學生愿意做一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教學重點:
練習朗讀,認字。
教學難點:
1、使學生愿意做一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2、了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做法和不同收獲。
教學方法:
1、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獨立識字的能力。
2、把識字和看圖、學詞結合起來,和生活結合起來。
課前準備:
投影或課件、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童話引入:
1、邊放動畫課件(或投影)邊講述:很久以前,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老山羊請小白兔和小灰兔來幫他收白菜,勞動結束后,小灰兔把老山羊送他的一車白菜運回家,小白兔只向老山羊要了一些菜子拿回家。到了后來,運回一大車白菜的小灰兔沒有白菜吃了,而只拿回一些菜子的小白兔卻有吃不完的白菜。這是為什么呢?這個童話故事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小白兔和小灰兔》。
2、板書課題,學生書空。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或學生朗讀全文。
2、學生自讀。這篇課文較長,要求學生讀通順,邊讀邊畫出生字,不會的字多讀幾遍。
3、指名試著朗讀課文,大家進行評議。
三、認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生字,隨時糾正讀音。
2、重點指導認讀容易讀錯的字。提醒學生注意:“澆”和“挑”是三拼音,“翻”和“肥”的聲母是“f”,“施”是翹舌音。
3、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分析這八個字有一個什么共同特點(都時左右結構的字);可以用什么辦法記住這些字;給這些字找朋友。
4、采用“開火車”、“找朋友”(偏旁組字)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熟記生字。
四、朗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要求在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基礎上,讀出感情來,邊讀邊體會內容,并標出各自然段的序號。
2、幾位同學朗讀全文,大家評一評,讀得準不準,好不好。
3、重點指導學生的朗讀語氣。
五、感悟課文內容:
1、指名幾位同學接力讀課文,其余同學在聽的過程中,找出與各部分課文內容相吻合的插圖(掛圖或投影圖),仔細觀察,展開想象:小灰兔在得到一車白菜時,在家里吃白菜時和再去要白菜時,心里會怎樣想?小白兔在要菜子時,自己種菜時和送白菜給老山羊時,心里又會想些什么?自學思考后同桌互議,然后匯報交流。
2、學生提出不明白的問題(或詞句),先問同學,解決不了的再向老師提出,然后大家共同解答。
3、賞讀課文。你最喜歡讀哪一個(或幾個)自然段?先自己試著讀,然后展開比賽,看誰讀得。
六、作業設計:
【篇三】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地球爺爺的手》
一、教材分析:
猴子很有靈性,不但聰明,而且知識豐富,“懂得”很多科學知識。這不,猴爸爸竟然會利用地球引力得到桃子。本課以童話形式,通過桃子落地的事,生動形象的告訴人們地心引力這一科學常識,引導學生留心身邊的科學,愛科學,學科學。
二、設計理念
要重視學生在讀中思考,讀中感悟,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提倡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能自讀自悟理解課文,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三、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的生字。
2、正確、流利、有表情的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
四、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小猴子、小兔用手摘桃子吃,吃得可香啦。可今天他們不用動手摘桃子了,地球爺爺已經用自己的大手替他們摘下來了。地球爺爺的手什么樣?請大家讀課文,看水從課文中找出答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
2、劃出生字,多讀一讀。
3、數一數共有幾段,標出序號。
4、把各小節連起來讀兩遍,讀熟。
5、可同齊桌讀,互讀。
6、指名分段讀一讀。
三、學習理解課文
1、地球爺爺有手嗎?他的手什么樣?
小組討論找出答案。
2、指名匯報,讓學生說,不要提任何要求去約束學生。
教師引導出地球有地心引力。
地心引力能讓成熟的桃子掉下來,能讓踢到半空中的足球掉下來。
(1)齊讀地球爺爺的話。
(2)想一想:如果沒有地心引力,會是什么樣?
(3)展開想象。
四、指導朗讀
1、小組分角色進行表演朗讀。
2、練習讀好小猴子的話,讀的歡快、有禮貌、奇怪的態度。
3、練習讀好小兔的話。要有禮貌。
4、練習讀好猴爸爸的話,要讀出慈祥、和藹的態度。
5、練習讀好地球爺爺的話。
聲音要緩慢、粗壯、有力。
五、小結
學了這一課,你懂得了什么知識?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朗讀課文
2、舉例說明地球爺爺是有手的。
3、分角色朗讀,評價,給予鼓勵。
二、分析記憶生字
1、認讀生字卡,鞏固字音
2、板書生字,自行分析字形,從中你發現了什么?
3、用比較的方法記憶生字
4、如:跳——桃剛——網玩——元樹——對
5、口頭組詞練習
三、指導書寫
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各別輔導,擴詞練習各寫三個
四、實踐活動
小實驗:地球的引力
1、想想做做:小組討論,舉例說明一些地球有手的例子。
2、討論并試驗:一大一小兩個東西從高處落下,哪個先落地?為什么?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課文如下:
識字一
第1課 柳樹醒了第3頁
第2課 春雨的色彩第6頁
第3課 鄧小平爺爺植樹第9頁
第4課 古詩兩首第12頁
識字二
第5課 看缺廳電視第18頁
第6課 胖乎乎的小手第24頁
第7課 棉鞋里的陽光第27頁
第8課 月亮的心愿第30頁
識字三
第9課 兩只鳥蛋第39頁
第10課 松鼠和松果第42頁
第11課 美麗的小路第45頁
第12課 失物招領第50頁
識字四
第13課 古詩兩首第59頁
第14課 荷葉圓圓第62頁
第15課 夏夜多美第64頁
第16課 要下雨了第68頁
第17課 小壁虎借尾巴第72頁
識字五
第18課 四個太陽第81頁
第19課 烏鴉喝水第83頁
第20課 司馬光第85頁
第21課 稱象第88頁
識字六
第22課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97頁
第23課 王二小第99頁
第24課 畫家鄉掘喚第102頁
第25課 快樂的節日第107頁
識字七
第26課 小白兔和小灰兔伏散隱第116頁
第27課 兩只小獅子第120頁
第28課 小伙伴第123頁
第29課 手捧花盆的孩子第126頁
識字八
第30課 棉花姑娘第137頁
第31課 地球爺爺的手第140頁
第32課 蘭蘭過橋第143頁
第33課 火車的故事第147頁
第34課 小蝌蚪找媽媽第151頁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信息來源:小孩子點讀
上一篇文章我給大家介紹了一年級上冊必背古詩文衫桐,那么這篇文章我給大家介紹的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及必背古詩文,一起來看一下吧。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
第1課《柳樹醒了》
第2課《春雨的色彩》
第3課《鄧小平爺爺植樹》
第4課《古詩兩首》
第5課《看電視》
第6課《胖乎乎的小手》
第7課《棉鞋里的陽光》
第8課《月亮的心愿》
第9課《兩只鳥蛋》
第10課《松鼠和松果》
第11課《美麗的小路》
第12課《失物招領》
第13課《古詩兩首》
第14課《荷葉圓圓》
第15課《夏夜多美》
第16課《要下雨了》
第17課《小壁虎借尾巴》
第18課《四個太陽》
第19課《烏鴉喝水》
第20課《司馬光》
第21課《稱象》
第22課《吃水不忘挖井人》
第23課《王二小》
第24課《畫家鄉》
第25課《快樂的節日》
第26課《小白兔和小灰兔》
第27課《兩只小獅子》
第28課《小伙伴》
第29課《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第30課《棉花姑娘》
第31課《地球爺爺的手》
第32課《蘭蘭過橋》
第33課《火車的故事》
第34課《小蝌蚪找媽媽》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必背古詩文
1.《古詩兩首》
(1)《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2)《村居》 高鼎
草長鶯或喊坦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2.《古詩兩首》
(1)《所 見》 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滲余。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2)《小 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老師要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小伙租乎伴之間要互相幫助。整理了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5課《小公雞和小鴨子》教案,歡迎閱讀參考。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小公雞和小鴨子》教案
設計說明
本課是一篇童話,課文饒有趣味地講了小公雞和小鴨子的不同習性,以及他們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美德。這篇童話語言簡明易懂,學生借助圖畫讀幾遍就能了解大致內容,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走入課文所描述的情境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讀為主,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鴨子嘴巴扁、會游泳,小公雞嘴巴尖、不會游泳,并從中受到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教育。
課前準備
弊銷悉1.(1)課文朗讀動漫。(2)小雞、小鴨的相關知識。(3)教學輔助課件。(教師)
2.了解小雞、小鴨。(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圖片引入,激發興趣
1.談話導入:小朋友,今天我們的課堂上來了兩只可愛的小動物,你們認識嗎?(出示小雞和小鴨的圖片。)喊喊他們的名字,和他們打打招呼吧!
板書:小公雞小鴨子
2.結合圖片,是怎么認出他們的。(他們長得不一樣。嘴:小公雞尖嘴,小鴨子扁嘴。腳:小公雞腳趾分開,小鴨子腳趾間有蹼相連。)
3.繼續板書“和”,揭示課題。
4.齊讀課題。“和”在題目中是什么意思?(“和”表示事情發生在小公雞和小鴨子之間。那么,小公雞是怎樣對待小鴨子的?小鴨子又是怎樣對待小公雞的?)
設計意圖:課堂伊始,以介紹新朋友的方式導入,揭示課題,學生順勢借助圖片說出小公雞和小鴨子的不同點。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二、識記生字,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1)借助拼音,把課文讀一讀,遇到不熟悉的字畫出來,多讀幾遍。(生自由讀課文,師巡視。)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
2.檢查生字。師:小公雞和小鴨子帶來了一些生字朋友,你們能讀準它們嗎?
出示生字詞:
kuàirzhuō jízhíyān sǐtōu tōu dehū shēn
一塊兒捉不到急得直哭淹 死 偷 偷 地忽然身邊
(1)指導朗讀,注意讀準兒化音“一塊兒”;“偷偷地”中“地”讀輕聲;“身邊”的“身”讀前鼻音。
(2)指名當小老師,帶領同學讀。
(3)開火車朗讀。
(4)齊讀。
3.趣味識字。
(1)用轉轉盤的方法識字:也—他—地。
①轉盤游戲讀生字。
②指導書寫:“也”是獨體字。跟著老師書空筆順:橫折鉤、豎、豎彎鉤。出示生字“他”“地”,與“也”字進行比較,找出變化。(這兩個字左窄右寬,“也”字的起筆要收,要有避讓。)
認識部首“”。注意第三筆是提,不是橫。
③教師范寫,學生描紅,教師提醒寫字姿勢。
④反饋、評價。
⑤組詞。
(2)自己識記其他字有什么好辦法。
[如:“河”,左右結構,用部件組合法記字形,左邊三點水,右邊“燈”字去掉火字旁(丁),在橫下加個“口”字,(可)。書寫要點:①整體位置,左窄右寬。②部件位置:三點水,第一筆靠右,二、三筆對齊。“哥”,巧記:兩個“可”字放一起,注意第一個“可”的鉤去掉。書寫要點:上下兩個“口”字右邊壓豎中線。]
(3)教師范寫,學生仿寫。
(4)聽后評議,相機正音。
設計意圖:在第一學段的閱讀教學中,識字是重難點。為激發學生識字的樂趣和自主性,采用“圈一圈、比一比、玩轉盤”等各種方式認識、熟悉生字。這樣能較好地使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
三、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1.帶著生字詞再讀課文,要求: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2.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他學生邊聽邊思考:小公雞和小鴨子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3.出示填空。
(1)小公雞和小鴨子一塊兒出去玩,小公雞在草地上__________,小鴨子__________。小公雞就捉蟲子給小鴨子吃。
(2)小鴨子到河里____________,小公雞也到河里,差點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救了他。
設計意圖:斗戚小學第一學段的閱讀教學,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訓練學生帶問題聽讀課文,不僅可以在整體上感知全文,還能讓學生學會思考,提高思維能力。
四、布置作業
1.書寫生字“也、他、地、河、哥”。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
1.開火車讀課文詞語。
2.指名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溫故而知新。通過復習詞語與朗讀課文,鞏固了對課文的了解,為下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二、圖文結合,了解內容
1.老師范讀第1自然段,學生跟讀,指導讀好兒化音“一塊兒”。
2.結合插圖,學習第2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大家思考問題。
①小公雞和小鴨子來到什么地方?
②他們一塊兒做什么?怎么樣?
③誰幫助誰干什么?
(2)小公雞是怎樣捉蟲的。他捉到了很多蟲子,心情怎樣?(高興極了。)
(3)指導朗讀,讀好句子“小公雞找到了許多蟲子,吃得很歡”。讀出高興的心情。
(4)小鴨子為什么捉不到蟲子?(小鴨子的嘴是扁扁的,腳有蹼連著,不容易捉到蟲子。)
(5)想象:小鴨子捉不到蟲子,會有怎樣的心情?指導朗讀句子“小鴨子捉不到蟲子,急得直哭”。讀出著急的語氣。
(6)想象對話:小公雞捉蟲子給小鴨子吃,小鴨子會說些什么呢?
(7)有感情地朗讀第2自然段。
(8)填空:這是一只()的小公雞。
3.學習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讀第3自然段,交流:小公雞和小鴨子又來到哪里?小鴨子為小公雞做了什么?
(2)小鴨子對小公雞說了幾句話?都是什么意思?(兩句話。兩個意思:①小鴨子要到河里為小公雞捉魚吃。②小鴨子不讓小公雞下水。)
(3)指導朗讀。小鴨子會怎么勸小公雞?讀出勸說的語氣。
(4)小公雞為什么捉不到魚?(小公雞的爪子是細尖的,無法撥水。小公雞不會游泳,也就捉不到魚。)
(5)出示句子:
句1:小公雞不信,跟在小鴨子后面,也下了水。
句2:小公雞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鴨子后面,也下了水。
①讀一讀,有什么發現?
②加了“偷偷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從中讀出了什么?(小公雞是悄悄跟著的,小鴨子不知道小公雞下了水。)
③有感情地朗讀有加點字的句子。
4.學習第4自然段。
(1)小公雞不聽小鴨子的勸告也下水了,結果怎樣?為什么會這樣?
(2)小鴨子是怎樣做的?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小鴨子奮力搶救小公雞?(忽然、聽見、飛快)
(3)比較句子。讀一讀,比一比。
句1:小鴨子游到小公雞身邊。
句2:小鴨子飛快地游到小公雞身邊。
①這兩句讀完后,你的感受一樣嗎?你從加點字中讀到了什么?
(小鴨子奮力地游,速度很快,他很著急。)
②有感情地朗讀有加點字的句子。
③小鴨子捉魚給小公雞吃,小公雞遇到危險時,小鴨子趕快去救。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鴨子?
5.觀察插圖,想象對話。
小公雞被小鴨子救了以后,心里會怎么想?他會對小鴨子說什么?小鴨子又會對小公雞說什么?
填空:小公雞________地對小鴨子說:“鴨子哥哥,謝謝你。”小鴨子________說:“__________。”
6.小組合作表演這個故事。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指導第一學段的學生能通過閱讀,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在這個環節中,通過圖文對照,想象畫面;詞句比較,體會情感;角色體會,感受內涵。從而讓學生獲得教益。
三、總結全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請兩位同學分別讀小公雞和小鴨子說的話,大家齊讀敘述部分。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把圖畫中的意思讀出來。
2.小朋友,讀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①小公雞和小鴨子的不同習性;②我們要像他們一樣互相幫助。)
設計意圖:讀后要有所收獲,因此在這一環節主要是引導學生從故事中獲得啟示,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
四、布置作業
1.演一演。和同學一起把這個故事演一演。
2.講一講。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設計意圖:通過演一演、講一講,使學生再一次鞏固知識,并且得到內化。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小公雞和小鴨子》是一篇淺顯易懂的童話故事,內容很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孩子們學起來特別感興趣。在本次教學實踐中,我覺得有兩點做得比較好。
1.多種方式指導學生識寫生字。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注意兒童心理特點,要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和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來指導學生識寫生字。我設計了轉轉盤的游戲,用部件組合法等進行教學,還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識記,學生有的編順口溜,有的編兒歌,形式活潑多樣,讓學生記憶深刻。我還注重范寫,用直觀的方法有效地進行指導。
2.創設情境,角色體驗。
“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在教學過程中我創設體驗情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我讓學生扮演小公雞和小鴨子,想象當時的場景,想象他們之間會有怎樣的對話,當時他們的心情。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對事物的認識也更深了,語言表達能力也強了,學習的主動性也得到了體現。逐步讓孩子們養成了結合語境理解字詞以及主動閱讀的習慣。
《小公雞和小鴨子》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伙伴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2.學會7個生字及生字組成的詞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讀懂句子,理解詞語。
2.識字,寫字。
教具準備: 圖片,生字卡片,小黑板,田字格黑板,詞語卡片。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題、解題。
請一位同學讀課題。
板書:小公雞和小鴨子
(1)從課題上看,這課書講的誰和誰的事?(小公雞和小鴨子)
(2)“和”在題目中是什么意思?(表示事情發生在小公雞和小鴨子之 間,小公雞怎樣對待小鴨子,小鴨子又怎樣對待小公雞)
二、初讀課文,看圖,了解大意,讀準字音,能讀成句。 (讀2遍課文)
1.這篇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幾幅圖?(4個自然段,2幅圖)
師述:同學們結合看圖,一段一段地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出示生字卡片,讀準生字的音。
三、結合看圖,分段閱讀。
1.讀第1自然段。
這段講什么?(小公雞和小鴨子一塊兒出去玩)
2.讀第2自然段,看第一幅圖。
(1)指名讀課文,大家思考問題:(小黑板)①他們來到什么地方?
②他們一塊做什么?怎么樣?③誰幫助誰干什么?
(2)看看圖上畫的小公雞和小鴨子,她們長得什么地方不同?(嘴:小公雞尖嘴,小鴨子扁嘴。腳:小公雞腳趾分開,小鴨子腳趾間有蹼相連)
(3)這段講了什么事?(小公雞幫助小鴨子捉蟲吃)
(4)小鴨子為什么捉不到小蟲?(小鴨子的嘴是扁扁的,腳有蹼連著不容易捉到小蟲)
3.讀第3自然段,(自讀2遍) 。
(1)指名讀課文,大家思考問題:(小黑板)
①他們來到什么地方?
②小鴨子為小公雞做什么了?他說了幾句話,什么意思?
③小公雞怎樣做?
(2)讀讀小鴨子講的話,他說的兩句話是什么意思?(①小鴨子要到河里去為小公雞捉魚吃,②他不讓小公雞下水)
(3)小公雞為什么捉不到魚?(小公雞的爪子是細尖的,無法用來撥水,所以小公雞不會游泳,也就捉不到小魚)
(4)小鴨子為什么能捉到小魚?
4.讀第4自然段,(讀2遍)觀察第二幅圖。指名讀,大家思考問題:
①小公雞不聽小鴨子勸告也下水了,結果怎樣?為什么會這樣?
②小鴨子怎樣做的?從哪些詞語看出小鴨子奮力搶救小公雞?(忽然聽見、飛快、背上)
③講講這幾個詞語怎樣表現出小鴨子是奮力搶救小公雞的?
④指名讀,大家思考,小公雞說了些什么,表示什么意思?(A感謝小鴨子;B承認錯誤)
5.總結全文。
(1)朗讀課文。請兩位同學分別讀小公雞和小鴨子說的話,大家齊讀敘述部分。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把圖畫中的意思讀出來。
(2)根據板書小公雞和小鴨子是怎么互相幫助的?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朗讀課文,分組分段讀。
2.出示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讀音。
二、學會6個生字。
1.他,tā,拼讀音節,讀詞語:他們。
(1)識記字形,自學后討論發言。
(2)指導書寫。
①看準位置:左邊亻,右邊也
②教師寫范字,學生仿寫字頭。
2.河,hé,拼讀音節,讀詞語:河水。
(1)識記字形,自學討論發言。(河,左右結構,用部件組合法記字形,左邊三點水,右邊“燈”字去掉火字旁,在橫下加個“口”字,(可),組成“河”。一共8筆。河水的“河”)
(2)指導書寫。
①整體位置,左窄右寬。
②部件位置:三點水,第一筆靠右,二、三筆對齊,“口”壓豎中線上下壓橫中線。
③教師示范,學生仿寫,重點指導三點水的寫法。
3.哥,gē,拼讀音節,讀詞語:哥哥。
(1)識記字形:自學,同桌互相討論。(用熟字去偏旁,改筆畫方法記字形,去掉“河”字三點水,把豎鉤改成豎,是“哥”字的上半部,下半部去掉三點水)
(2)指導書寫。上下各一半,第六筆大橫壓橫中線。上下兩個“口”字右邊壓豎中線。教師范寫,學生仿寫字頭。
4.再學習“說、也、地、聽。
三、鞏固練習。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抄寫詞語。
蟲子正在哥哥河邊后面 草地
板書設計
5 小公雞和小鴨子
教學反思
本文成功之處:
1. 教態是值得肯定的,提問題、和學生互動、與學生對話,等等,都很自然,笑容可掬。學生也表現出了真感情。
2. 預先設計的幾個問題引導,也很成功。小鴨子為什么捉不到小蟲?小鴨子是如何救小公雞的?學生學得也很快樂。
3.課堂氣氛很活躍,我采取了開頭和結尾都動起來的形式。
不足之處:
1. 教學設計備好了,但是自己卻不熟悉,到了課堂上更多的是臨場反應。
2.本課遺憾的是,學生思維還是沒有打開,沒有我想象中的活躍。平時上課過于依賴教材,導致學生思維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