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樓歷史?.那么,土樓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福建土樓,包括閩南土樓和一部分客家土樓,總數約三千余。通常是指閩西南獨有約利用不加工的生土,夯筑承重生土墻壁所構成的群居和防衛合一的大型樓房,形如天外飛碟,散布在青山綠水之間。主要分布地區以中國福建西南山區,客家人和閩南人聚居的福建、江西、廣東三省交界地帶,包括以閩南人為主的漳州市,閩南人與客家人參半的龍巖市。福建土樓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稱為中國傳統民居的瑰寶。
福建永定土樓:位于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永定,是純客家縣,是福建省擁有最多土樓的縣,總共23000余座。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奇山區民居建筑,是中國古建筑中一朵奇葩。2008年7月,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土樓分方形、圓形、五角形、八角形、日字形、回字形、吊腳樓等多種類型。永定區共有著名的圓樓360座,方樓10000多座。其中最著名的的土樓有-福建土樓王-承啟樓,土樓王子-振成樓,土樓公主-振福樓。其中,承啟樓是福建土樓當中建筑規模最大的,2010年進入世界吉尼斯最大土樓紀錄。2011年8月,獲國家5A級旅游景區稱號。
永定土樓,位于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省龍巖市,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奇的山區民居建筑,是中國古建筑的一朵奇葩。 2008年7月,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1995年它的建筑模型與北京天壇作為中國南北圓形建筑代表參加了美國落杉磯世界建筑展覽會,引起了轟動,被譽為“東方建筑明珠”。 客家土樓建筑閃耀著客家人的智慧,它具有防震、防火、防御多種功能,通風和采光良好,而且冬暖夏涼。它的結構還體現了客家人世代相傳的團結友愛傳統。試想幾百人住在同一幢大屋內朝夕相處,和睦共居當然是非常重要的,客家人淳樸敦厚的秉性于此也可見一斑。一進入土樓,你立即就能感覺到那種深沉的歷史感和溫和的氣氛。 全樓的設施布局既有蘇州園林的印跡,也有古希臘建筑的特點??胺Q中西合璧的建筑奇葩。
永定土樓故事很多說不完,因為都是家族史詩。這也是永定土樓和南靖土樓不同的地方。因為永定土樓是同姓家族聚集,房間為單間,也是土樓原始的建造理念“敦親睦鄰”。而南靖土樓多為多家族共建,大都是多層同縱為一個單位,就像集資房一樣,已經失去原貌風味,底蘊。 要了解永定土樓的故事,及詳細情況你可以登入福建省客家土樓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官網:http://www.hakkatulou.com去看下
“福建土樓”包括福建省永定縣的初溪土樓群、洪坑土樓群、南靖縣的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華安縣的大地土樓群等,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嶺中,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著稱于世。不單是最常見的圓形土樓,還包括了方形土樓、交椅形土樓等,覆蓋了完整的土樓群建筑樣式。
中國“福建土樓”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福建土樓是東方文明的一顆明珠,它以歷史悠久、福建土樓
種類繁多、規模宏大、結構奇巧、功能齊全、內涵豐富著稱,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被譽為“東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區建筑模式”。 風格奇異的土樓民宅散布在閩西的永定、武平、上杭及閩西南的南靖、平和、華安、漳浦等地。其造型、裝飾和建造工藝世所罕見,土樓,俗稱“生土樓”。因其大多數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稱“客家土樓”。它是以生土作為主要建筑材料,摻上細沙、石灰、糯米飯、紅糖、竹片、木條等,經過反復揉、舂、壓建造而成。樓頂覆以火燒瓦蓋,經久不損。土樓高可達四五層,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樓聚居。
以上就是土樓歷史的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