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生活中運用到的數學知識 生活中有哪些數學現象 生活中的數學常識簡短
生活中有趣的數學知識有如下:
1、騎自行車的時候用腳蹬一圈腳踏板自行車行走的米數。我們可以去測量車輪的半徑,再用圓的周長公式求出來。
2、原始社會,人類智力低下,當時把石塊放進皮袋,或用貝殼串成珠子,用“一一對應”的方法,計算需要計數的物品。
3、面積的計算。自家的住房面積,公園的占地面積,操場的活動面積等等。
4、統計學的計算。遲到的時候需要在執勤人員喊叢那里登記,要求寫下年級班級姓名。這樣學校就會知道這桐兆個星期哪個班的遲到人數最多,哪個班遲到人數最少。
5、工資的計算。財務收入與支出,日常的消費管理等等。
6、計算機相關工作者,數學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C語言寫程序,就需要運用排序算法(如快速排序,插入排序,堆排序,歸并排序,基數鄭輪櫻排序,希爾排序,桶排序,錦標賽排序等等)如果掌握《數據結構》的相關知識,就會變得非常容易。
比如:房間里有長、寬、高,正方形、長方形、有表面積、有立體圖形、球形;鐘表喊啟如(度數、時間);有用的錢(加、減、乘、除);等等數學在生活中用的最廣,無時無刻都在。
數學看起來是一門很深奧學科,有的題目就算你想死了幾百個腦細胞,還是云里霧里,暈頭轉向,但其實數學是離我們是很近的,它就在我們身邊,仔細觀察,生活處處都有數學的痕跡。
先從家里開始吧,我們平時用的時鐘,有的上面只有四個數字,分別是3、6、9、12,呵呵,都是三的倍數呢!但事實可沒這么簡單。
原來,這四個數字,從12開始,每轉到一個數字,就增加四分之一時,這樣,就十分好計算,再說這四個數字在鐘表上的排列,位置不是互相平行,就是相差九十度,連起來正旁襲好是一個十字,看起來十分美觀。
再我們去超市,買的一些買二贈一的物品,比如一袋薯片單個買是6元,但是三袋一起買就只要12元,由此可以鄭啟推算出,三袋一起買的價格,如果換成—袋,是4元,比單個買要劃算。
其實,生活無處不數學,只要留心觀察,這高深的科目就在你身邊。
學數學就是為了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是人們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其實數學問題就產生在生活中。下面由我為您整理出的生活中的數學小知識匯總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生活中的數學小知識匯總1
空氣無處不在,同時沒有味道,但我們卻缺它不可。數學亦是如此。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化工之巧,地球之便,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當我們落地開始,數學就圍繞在我們身邊。滿月,百天,周歲………年齡增加的計數。長大一些,開始接受數學的教育,學習數數、加減乘除的運算。第一次一個人去菜市場買菜時,一邊用心地算著賬,最后一筆錢也沒有找錯。還有第一次去超市,我精打細算,買了好多吃的。運用數學,一些麻煩總可橡讓嘩以化繁為簡、迎刃而解。
數學就像是埋藏在地下的寶藏,需要我們去慢慢地挖掘,如果要想學好數學,就要嚴謹踏實,勇于嘗試。在學習中,我一遇到困難,就只會問媽媽,如年、月、日中的時間,不會從中尋找解題思路。當我學會使用后,就會驚喜地發現,我又掌握了一種技能,就會興致勃勃地去發掘下一個謎題并迫不及待地想解開它。
數學無時無處不存在,我們將數學使用在生活中,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老師將數學和工作聯系在一起,為他們圓滿完成工作提供了保障;科學家將數學和科學結合起來,為我們的科技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偉大貢獻。
數學如同空氣,沒有味道,卻是我們學習、生活、工作和發展科技不可缺少的重要存在。
生活中的數學小知識匯總2
數學看起來是一門很深奧學科,有的題目就算你想死了幾百個腦細胞,還是云里霧里,暈頭轉向,但其實數學是離我們是很近的,它就在我們身邊,仔細觀察,生活處處都有數學的痕跡。
先從家里開始吧,我們平時用的時鐘,有的上面只有四個數字,分別是3、6、9、12,呵呵,都是三的倍數呢!但事實可沒這么簡單,原來,這四個數字,從12開始,每轉到一個數字,就增加四分之一時,這樣,就十分好計算,再說這四個數字在鐘表上的排列,位置不是互相平滑運行,就是相差九十度,連起來正好是一個十字,看起來十分美觀。
再我們去超市,買的一些買二贈一的'物品,比如一袋薯片單個買是6元,但是三袋一起買就只要12元,由此可以推算出,三袋一起買的價格,如果換成一袋,是4元,比單個梁行買要劃算。
其實,生活無處不數學,只要留心觀察,這高深的科目就在你身邊。
生活中的數學小知識匯總3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里也有許多有趣的數學問題哦。
一天,我的家人帶著我一起去超市買東西,我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十分興奮。
進入后,逛了一段時間,我們就拿了四袋洗衣液。在走到文具區時,奶奶問我需不需要些什么文具。我走到貨架前看了看……
到了收銀臺,我們一共買了如下商品:四袋洗衣液,一袋18.5元;十包衛生紙,一包4.5元;一支自動鉛筆,一支2.5元;三支鋼筆,一支5.5元。
突然,在結賬后,我的爺爺問我:“你最近不是學了關于小數的知識么?能不能先用筆算出今天買的每種商品的總價,再算出一共花了多少元?”
“能,怎么不能?一定不會錯的!”我胸有成竹的回答他。
說干就干。我拿了一張超市的廣告紙,再拿出隨身攜帶的筆,立即在空白處算了起來。
我的思路是這樣的:洗衣液一共四袋,每袋18.5元,所以直接用乘法就行了;衛生紙一共十包,每包4.5元,只需要把這個小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來算便行了;自動鉛筆只有一支,在最后時加上便可以了;還有三支鋼筆,也用乘法來算。
于是,我算了起來。我先用4×18.5=74元(老師說過,整數乘一位小數等于一位小數,但如果兩數末尾相乘的得數末尾是零,那么結果就是整數)算出洗衣液的總價;接著,用10×4.5=45元(一個小數乘10,把這個小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就是這道算式的結果)算出衛生紙的總價;然后,又用3×5.5=16.5元算出鋼筆的總價。今天買的每種商品的總價都算出來了,該算一共花的錢了。一道綜合算式74+45+16.5+2.5=138(元)(在講小數加法時,老師特別強調過,列豎式時,相同數位要對齊)便算出了所有花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