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由來和歷史?2、自漢代開始,人們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稱“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自稱為“中國”,把北朝稱為“魏虜”;北朝也自稱為“中國”,把南朝叫做“島夷”。遼與北宋,金與南宋,都自稱“中國”,都不承認對方為中國。3、嚴格地說內,那么,中國的由來和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中國歷史,從夏朝算起,有近4100年歷史;從中國第一個統一的朝代秦朝算起,約有2241年。
史前時期的有巢氏、燧人氏 、伏羲氏、神農氏(炎帝) 、黃帝(軒轅氏) 被尊為中華人文始祖。約公元前2070年,夏朝出現;商朝時出現了已知中國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西周時社會進一步發展,春秋戰國時生產力提高,思想百家爭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秦朝;西漢與東漢時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的局面,漢字基本定型。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國進入分裂割據局面。
隋唐五代時期,經濟繁榮、科技發展,文化影響廣泛。武周時期,因“大周萬國頌德天樞”的營建而使國際地位達到頂峰。遼宋夏金元時期,多元文化交融,經濟、科技發展到新的高度。明朝時,經濟取得發展,明末江南地區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19世紀中期,清朝時期鴉片戰爭后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推翻了帝制,確立了共和政體,中華民國成立。袁世凱死后,中國進入軍閥割據混亂時期。北伐戰爭后中國國民黨在名義上統一中國。1931年日本策動九一八事變,1937年開始全面侵華,1945年抗日戰爭取得勝利。
夏朝的故事
禹治水有功,被選舉為為天子,成為夏朝建立者。
法西斯這個詞是怎么來的? @唐嫻: 法西斯一詞來源于拉丁語“fascis”,原指象征古羅馬權力的一種標志。
中國,最早不是指國家。古代夏商周開始,就始稱“中國”,是泱泱中央之國,王權國家,天子之國自居于天地之中,諸夏等諸侯藩國圍守在外,四夷等外族國居于中國外圍四邊偏僻荒野之地。“中國”,首先是華夏先祖提出來的世界上最早的國家治理架構!其次,古代的“國”,指天子、諸侯所居住的城池。“中國”的地理概念,就是天子所居住的城池。“中國”,又指“天下之中心”,是國家政治中心,即首都的代名詞,又是中國最早的行政概念。《新書·屬遠》載:“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為都。”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余其宅茲中國,自之辟民”。意思是,周武王滅商后,則告祭于天,以此地(鎬京)作為天下的中心,統治民眾。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簡稱“中國”,成為正式的國家概念,既包括地理,又包括行政。
中國,不等同于中華。中華最早產生于秦統一六國,七國疆土為“中華”大地。是隨著民族融合而后中國的范圍逐漸擴大到與中華大地同等范圍,才形成中國即中華。至唐朝長孫無忌《律疏》:“中華者,中國也。親被王教,自屬中國。衣冠威儀,習俗孝悌,居身禮儀,故謂之中華。”
中國,也不等同于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是地域概念,以洛陽、開封為中心的中國古代建都最集中的黃河流域區域,是中華大地的子集。
"中國”的由來 -----------
我國古代,“國”字的含義是“城”或“邦”。“中國”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周代文獻中,“中國”一詞有五種不同含義:一指京師,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統治著的王國;三指中原地區;四指國內、內地;五指漢族居住的地區和建立的國家。
自漢代開始,人們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稱為“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自稱為“中國”,把北朝稱為“魏虜”;北朝也自稱為“中國”,把南朝叫做“島夷”。遼與北宋,金與南宋,都自稱“中國”,都不承認對方為中國。
嚴格地說,古代“中國”是一個形容詞,而不是一個專有名詞。當然,歷史上的“中國”不等于今天“中國”的范圍。我國古代各個王朝都沒有把“中國”作為正式國名。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把“中國”作為“中華民國”的簡稱。全國解放以后,也把“中國”作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
中國起源于華夏文明,中國一詞最早見于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的“余其宅茲中國,自之辟民”,同時又以“華夏”、“中華”、“中夏”、“中原”、“諸夏”、“諸華”、“神州”、“九州”、“海內”等的代稱出現。
以上就是中國的由來和歷史的全部內容,6. 中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如果以河洛古國為文明的起點。中華文明的兩大直接源頭是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這兩大區域文明交流融合,形成了中華文明。7. 有些歷史學者認為,“歷史時代”的定義是從文字的出現開始。在此之前,被稱為“史前時代”。8. 在史前時代,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