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周期律破不了?不太可能。要解決歷史周期律的問題,必須對所有人的思想進行改造,消除人與人的差別,消除人與人情感的差別,階級的差別。但顯然這是不可能的,除非有遠超人類文明的外星文明對人類的基因進行改造。那么,中國歷史周期律破不了?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因為封建王朝本身的制度有問題,剝削和壓迫了勞動人民,抑制科學技術的發展,阻礙了社會生產力,所以封建王朝會滅亡,走向更加民主的制度。
因為歷代王朝都是封建專制制度,只要這種制度還存在,那么你一定會有滅亡的一天,所以歷朝封建王朝都沒能夠逃脫興衰滅亡的周期律。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階段和過程。封建王朝的建立、興盛以及衰亡,彰顯的就是這個道理,有盛有衰,萬物之定律也。
封建的本質必然決定了王朝的興衰。所謂封建王朝,就是實行封建制度的王朝。經濟上,實行封建土地私有制,自然經濟形態占據主導地位。政治上,實行君主專制制度,表現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形式。文化上,通過“官學”灌輸“忠君愛國”的思想,以達到“愚民”之目的,進而維護封建統治地位的不動搖。在封建制度之下,造就了兩大對立的階級,一是地主階級,二是農民階級。兩者天生對立,利益相沖,形成了封建社會的根本矛盾。階級矛盾是社會矛盾的集中體現,它們之間的不斷發展和相互博弈,共同推動了社會歷史的發展。
封建社會基本矛盾的發展,決定了王朝的走向。封建政權建立之初,統治者勵精圖治,社會矛盾不太激烈,經濟社會發展也較快,人民有滿足感,很快便會出現治世,王朝隨之迎來了興盛時期。
古代封建王朝是一言堂的時代,帝王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封建統治階級和農民階級存在著天然矛盾關系,這種矛盾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最終一個朝代會被這個雪球毀滅。古代封建王朝是以農業為基礎的自然經濟,土地是最重要的社會資源,一個王朝的建立初期剛剛經歷過戰亂,人口數急劇下降,擁有足夠多的土地可以來養活更多的人口,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進入和平時期,人口數量也在不斷增長,但是土地總量沒有任何變化。
而耕地的開墾速度遠遠跟不上兼并速度。封建統治階級依靠地主階級治理國家,他們也在維護地主階級的利益,采用強制手段來剝削農民階級,人人心中都有一桿秤在衡量世間的道義,這種剝削手段已經嚴重威脅到人們的生存,很多人都在剝削壓迫下離開了這個世界,他們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反抗是唯一的出路。
開國帝王作為整個王朝的創業者,他明白其中的艱辛。所以他們上位的時候勵精圖治,日日夜夜為國操勞,想要為自己的后代子孫打下一個更好的基礎,每一個朝代的開國君王都是往往都是明君。他們作為創業者擁有更加清晰的目標和更強的個人能力,能夠處理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微妙關系,把雙方之間的矛盾降到最低。
因為封建王朝都是封建專政統治,帝王全是世襲制,不是通過民主選擇出來的,所以在其中免不了會出現很多無能的昏君。
以上就是中國歷史周期律破不了的全部內容,而因為他們并不能給中原地區帶來實質性的進步,所以幾乎沒有外來力量能夠改變古代歷史發展的方向,也就無法打破封建王朝滅亡的歷史周期律。所以,直到鴉片戰爭后,西方帶來更加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清朝慢慢地開始了近代化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