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國一卷語文試卷?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那么,2019全國一卷語文試卷?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 文言文翻譯鮑子難客
【原文】齊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有獻魚、雁者,田氏視之,乃嘆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魚鳥,以為之用.”眾客和之.有鮑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進曰:“不如君言.天地萬物與我并生,類也.類無貴賤,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豈天本為人生之?且蚊蚋囋膚,虎狼食肉,非天本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 (選自《諸子集成·列子·說符》)【翻譯】齊國貴族田氏,一次在庭院里祭祀路神.祭禮完畢,應邀參加 宴飲的賓客有上千人.席間,有人獻上魚雁,他看緩饑了就感慨地說:“天帝對人類的恩德多么深厚啊!繁殖了五谷,生育了魚鳥,供我們享用.”他剛說完,赴宴的眾賓客隨聲附和,一致贊同.這時,在座的一個姓鮑的十二歲小孩,走上前來說:“事情并非如您所說啊!天地之間的萬物,和我們共同生存在自然界,都是物類.物類本身,并無貴賤之分,而僅僅憑借智慧大小,力量強弱,相互制約,得以生存,并非誰為誰而生.人類獲取能吃的東西食用,哪里是上天專門為人降生的呢?比如,蚊、蚋吸人的血,虎狼吃人的肉,難道能說上天生出人類是為蚊蚋和虎狼制造食品嗎?”【注釋】齊田氏:齊國姓田的(貴族).食:宴飲.祖于庭:在庭院里設宴祭路神.祖:古人出遠門先設宴祭路神叫“祖”.殖:種植,使……繁衍生長.以:用來 .為:給.迭:更迭.交替地,輪流地.預于次:參與在末座.預,參與.次,中間.祖:古代祭祀的名稱.原指出行時祭祀路神,在這里只是祭祀(天地鬼神)之義.和:應和.表示同意.亦:也.坐:通“座”,坐席,座位.響:回聲.徒:只.類:種類;物類.蚊蚋(ruì)囋(zǎn)膚:蚊蚋咬人的皮膚.蚋,一種吸血昆蟲.囋:叮咬.食客:投靠在貴族門下有一技之長的人.并:一起.智力:智慧和力量.本:本來,原本.非相為而生:不是為了對方的生存而生存的.。
《絕知此事要躬行》
山東一考生 56分
親愛的同學們旅姿:
大家上午好!我是櫻斗復興中學三年二班的×××,我演講的題目是《勞動·絕知此事要躬行》。
勞動有多重要呢?高爾基曾言: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們聰明的手創(chuàng)造出來的。“民生在勤,勤則不匱”,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勞動在人類文明演進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古有“精耕細作,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今有“外賣小哥,環(huán)衛(wèi)工人,起早貪黑,日夜奔波”;古有“萬里長城寄,無貽漢過的優(yōu)”、“岷江遙從天際來,神功鑿破古離堆”。今有高速鐵路,三峽大壩,載人航天,5G網絡。勞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勞動無處不在,勞動就在我們身邊,與我們息息相關。人類生存,社會發(fā)展,國家富強都離不開勞動。
我們需不需要勞動呢?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的發(fā)展,在脊鎮(zhèn)磨這個“豐衣足食”的時代,勞動似乎與我們疏遠了。我們欣然接受科技發(fā)展帶來的便利,只要動動手指,就能化簡為易。但你可曾想到,唯一不能被勞動代替的
1. 2019年的高考作文題“
2019年高考語文作文試題。
1.全國Ⅰ卷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夙興夜寐,灑掃庭內”,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綿延至今。可是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學不理解勞動,不愿意勞動。
有的說:“我們學習這么忙,勞動太占時間了!”有的說:“科技進步這么快,勞動的事,以后可以交給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說:“勞動這么苦,這么累,干嗎非得自己干?花點錢讓別人去做好了!”此外,我們身邊也還有著一些不尊重勞動的現象。這引起了人們的深思。
請結合材料內容,面向本校(統稱“復興中學”)同學寫一篇演講稿,倡議大家“熱愛勞動,從我做起”,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并提出希望與建議。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全國Ⅱ卷閱讀下面的材料培弊,根據要求寫作。1919年,民族危亡之際,中國青年學生掀起了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
1949年,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新中國青年投身于祖國建設的新征程。1979年,“科學的春天”生機勃勃,莘莘學子胸懷報國之志,匯入改革開放的時代洪流。
1. 高考全國卷1語文答案
參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秣(mò)、B傾軋(yà)、D解剖(pōu) 【考點】語音 2.【答案】B 【解析】A、始作俑者:貶義詞。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開始制作俑的人。
比喻首先做某件壞事的人。B、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湊近。
端著酒杯離座到對方面前共飲,以便請教。比喻主動去向人請教。
C、聲情并茂:并,都;茂,草木豐盛的樣子,引申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達的感情都很動人。
使用對象錯誤。D、附庸風雅:貶義詞。
附庸,依傍,追隨;風雅,泛指詩歌。指缺乏文化修養(yǎng)的人為了裝點門面而結肆頃交文人,參加有關文化活動。
解答成語題,第一、逐字解釋成語,運用成語結構特點把握成語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義;第二、注意成語潛在的感 *** 彩和語體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語使用范圍,搭配的對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語的前后語境,盡可能找出句中相關聯的信息;第五、從修飾與被修飾關系上分析,看修飾成分跟中心詞之間是否存在前后語義矛盾或者前后語義重復的現象。 【考點】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能力層級為表達應用 D 3.【答案】B 【解析】A 句式雜糅 C “基地”與“機構”搭配不當 D 成分殘缺,“采取”缺少賓語。
2019全國一卷語文作文提綱
作文是字、詞、句、段、篇的綜合訓練,它體現出每位同學的認識水平和文字表達能力,除了平時留心觀察事物,認識和抓住事物特點,自覺積極地積累 寫作素材外,還必凳閉須具備審題、確定中心、選擇材料、謀篇布局、編寫作文提綱和修改文章等方面的基礎知識,以2019全國一卷語文作文為例
一、審題
準確地審清題意,透徹理解題目的意思,解決好“寫什么”的問題,針對全國一卷而言,這道材料作文題還是有些難度的。首先,我們應該提取材料中的核心,那就是“勞動”,此題的針對性也很強,那就是我們要樹立勞動的觀點,教育就是要培養(yǎng)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但讓人遺憾的是,近年來“勞”這個字眼很少提及,特別是體力勞動。馬克思指出,體力勞動是防止一切社會病毒的偉大的消毒劑。十八大后的中國也在強調“實干興邦,空談誤國”,“我們要用勤勞的雙手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的主流價值觀,應該說,全國一卷的這道作文題目還是緊扣了社會熱點的。經悄粗指過審題我們不難發(fā)現,題目明確要求寫作體裁是“演講稿”,這就要求我們的寫作必須要符合演講稿的基本格式要求,在這一點上失分是最不應該的了。
二、確定中心
演講是要有對象的,題目要求得很明確,是啟配面向“復興中學的同學”,重點是談“你的認識與思考,并提出希望與建議”。
以上就是2019全國一卷語文試卷的全部內容,2019年新課標全國卷1高考語文試題及答案(文字版)★啟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新課標1)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