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的歷史?江西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古為干越之地和省內最大河流為贛江而簡稱贛。1914,江西省劃分四道,豫章道、贛南道,共領81縣,1934年從安徽劃婺源縣入江西省,1947年劃回安徽省,那么,江西的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則始于漢高帝初年,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派穎做大侯灌嬰率兵進駐南昌,并修筑南昌城,俗稱灌嬰城;
2、取唱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并為豫章治郡,隋初為洪州治;
3、唐、宋為江南西道及洪州治所,為東南有名的都會,故又稱洪都。 江西古代就形成了讀書成風的優秀傳統。相傳最早在江西傳播中原文化的是孔子的弟子澹臺滅明;
4、 江西也是佛道兩教的弊胡橋源流之地,形成了寵大的宗教派別。道教是租猛中國本土產生的宗教。江西龍虎山,是道教正一派的發源地,為中國道教的鼻祖;
5、江西在古代茶葉種植和加工也大大發展,數量和質量都居全國之首。同時,陶器、造船和銀、銅冶煉在全國亦居領先地位。明清時期,江西成為全國造紙業和以布為主的紡織業中心。農業和手工業的發達,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工商業市鎮。
江西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古為干越之地和省內最大河流為贛江而簡稱贛。
1914,江西省劃分四道,豫章道、贛南道,共領81縣,1934年從安徽劃婺源縣入江西省,1947年劃回安徽省,1949年再次劃歸江西省。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江西人民建立游擊部隊積極打擊敵人。
1949年4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解放江西, 2014年,江西省列入國家農村信息化示范省,2016年6月,贛江新區成為第18個國家級新區 。
歷史文化:
江西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地處江南,自古為“干越之地”“吳頭楚尾、粵戶閩庭”,乃“蘆判形勝之區”,素有“文章節義之邦,白鶴魚米之國”之美稱。
江西部分地區屬海峽西岸經濟區,境內有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也是亞洲超大型的銅鎮嘩卜工業基地之一,有“世界鎢都”、“稀土王國”、“中國銅都”、“有色金屬之鄉”的美譽。
江西的紅色文化馳名中外,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南昌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誕生地,瑞金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御穗的地方,安源是中國工人運動的策源地。
以上內容參考:-江西
江西省因為地理位置在江南西部,因此得名江西。
江西省位于長江中、下游交接地帶的南岸,省內最大、最長的河流--贛江,自南而北縱貫全省,故而江西簡稱為贛。
江西,山青水秀,素來為江南的魚米之鄉,是東晉詩人陶淵明、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南宋理學大師朱熹、明代戲劇家湯顯祖等文化名人的故里。
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人文薈萃的地方,唐代詩人王勃在其千古名篇《滕王閣序》中,稱江西為一方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土地。春秋、戰國時期,江西全境先后分屬吳、楚、越管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江西大部分屬九江郡。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則始于漢高帝初年。
時設豫章郡,郡治南昌,下轄18縣,分別為南昌、廬陵、彭澤、鄱陽、馀汗、柴桑、贛、新淦、南讓鋒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歷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為贛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與后來的江西省區大致相當。
漢武帝時劃全國為13個監察區,稱13部州。此時的江西屬揚州部。三國時,江西大部屬揚州,南朝齊屬江州,唐高祖武德五年又置洪州總管府,唐太宗貞觀元年分天下為十道,江西屬江南道。
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增為十五道,原江南道分為東西兩道,江南西道簡稱江西,江西之名也由此而來。
江西省,簡稱贛。
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為省名,又因為江西省最大河流為贛江而得簡稱,“自江北視江南,江東在左,江饑型巧西在右。
”,別稱江右。
自古以來江西人文薈萃、物產富饒,有“文章節義之邦,白鶴魚米之國”的美譽。
省會: 南昌市
江西省地處中國東南偏中部長江中下游南岸,東鄰浙江、福建,南連廣東,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長江。
江西為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洲地區的腹地,與上海、廣州、廈門、南京、武漢、長沙、合肥等各重鎮、港口的直線距離,大多在六百至七百公里之內。
古稱江西省為“吳頭,楚尾,粵戶,閩起”,乃“形勝之區”。
全省共設南昌、九江、景德鎮、宜春、吉安、萍鄉、新余、鷹潭、撫州、上饒、贛州等11個設區市,99個縣(市、區)。
南昌市為江西省會和最大城市。
截至2006年,全省人口4339萬,人口密度257 /k㎡ ,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低于鄰省,人口出生率13.80‰,死亡率6.01‰,城鎮人口比例為36.68%,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男女比例105.13∶100,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漢族占99.7%,畬族占0.2%。
土地總面積16.69萬平方公里,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74%,居于華東各省市之首。
江西省,簡稱贛。因為江西最大河流為贛江而得簡稱。
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則始于漢高帝初年(。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派穎侯灌嬰率兵進駐南昌,并修筑南昌城,俗稱灌嬰城,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并為豫章治郡,隋初為洪州治。
唐、宋為江南西道及洪州治所,為東南有名的都會,故又稱"洪都"。 江西古代就形成了讀書成風的優察輪秀傳統。相傳最早在江西傳播中原文化的是孔子的弟子澹臺滅明。中國從隋唐以后,通過科舉制度選拔人才,至清代,歷代全國進士計98689人,江西進士10506人,占10.7%;
全國狀元724人,江西狀元41人,占5.6%。江西另有武狀元6人。 江西也是佛道兩教的源流之地,形成了寵大的宗教派別。道教是中國本土產生的宗教。江西龍虎山,是道教正一派的發源地,創始人為漢代張道陵和他的曾孫張盛。
張道陵被張盛尊為掌教、正一天師,因而又稱天師道或正一道,為中國道教的鼻祖。金、元以后,正一派與全真派南北對峙,成為獨樹一幟的道門分支。廬山東林寺,是中國佛教十派之一凈土宗的發源地,創始人是晉代慧遠和尚。
因此,江西龍虎山天師府、廬山東林寺等,一直是全國重點寺院,近年來,多有外地和日本、韓國佛教徒前來朝拜。
以上就是江西的歷史的全部內容,江西開發的歷史可以上溯到距今一萬年以前。商朝時期,江西已進入青銅器時代,與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一致。春秋戰國時期,吳、越、楚三國分爭江西。秦朝統一六國后,全國設三十六郡,江西屬九江郡,置廬陵縣、新淦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