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歷史?近代,淮南地區的思想文化亦十分活躍,革命斗爭連續不斷,出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淮南地區流行的花鼓燈,鄉土氣息極為濃郁,舞姿與唱腔均有特色。淮南地區還先后發掘出蔡昭侯、蔡聲侯等12座古墓,發掘、那么,淮南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指淮南市。
淮南,古稱州來,安徽省轄地級市,Ⅱ型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歷卜華東地區以煤炭、電力為主的能源生產基地、安徽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淮南地處安徽中北部,長江三角洲腹地,淮河之濱,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之稱,是沿淮城市群的重要節點。
淮南是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中胡孫國能源之都、安徽省重要的工業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宜居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首批試點智慧城市、中國最佳投資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國成語典故之城。
淮南的歷史沿革:
1949年1月18日肢做穗,豫皖蘇軍區第六軍分區第十二團解放淮南。3月,中共中央華東局決定在淮南三鎮的基礎上設立淮南煤礦特別行政區;4月,淮南煤礦特別行政區改設為淮南礦區。
1950年9月,建縣級淮南市。
1952年6月,建立省轄淮南市。
1977年1月,鳳臺縣由阜陽專區劃入。
1999年11月,毛集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批準成立。
2006年7月,孔店鄉、三和鄉、曹庵鎮、史院鄉、孤堆回族鄉、楊公鎮、孫廟鄉由長豐縣分別劃入淮南市大通區、田家庵區、謝家集區。
2015年12月3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六安市壽縣劃歸淮南市管轄。
淮南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公元383年,在淮南八公山麓,淝水之濱,前秦與東晉之間發生了一場大戰,即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淝水之戰。成語“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源出于此。西漢時淮南王劉安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他組織撰寫了《淮南子》等名著。近代,淮南地區雀含的思想文化亦十分活慧雀躍,革命斗爭連續不斷,出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淮南地區流行的花鼓燈,鄉土氣息極為濃郁,舞姿與唱腔均有頃碧笑特色。淮南地區還先后發掘出蔡昭侯、蔡聲侯等12座古墓,發掘、征集的歷史文物達千余件,生物化石29件。在市西南賴山集,有楚春申君黃歇墓。位于市東部的上窯鎮,有古壽州窯遺址,隋唐時頗負盛名,遺址現已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洞山八景、壽塘關、茅仙洞、硤山口等風景名勝,令人流連忘返
淮南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公元383年,在淮南八公山麓,淝水之濱,前秦與東晉之間發生了一場大戰,即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淝水之戰。成語“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源出于此。西漢時淮南王劉安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他組織撰寫了《淮南子》等名著。近代,淮南地區的思想文化亦十分活躍,革命斗爭連續不斷,出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淮南地區流行的花鼓燈,鄉土氣息極為濃郁,舞姿與唱腔均有特色。淮南地區還先后發掘出蔡昭侯、蔡聲侯等12座古墓,發掘、征集的歷史文物達千余件,生物化石29件。在市西察埋南賴山集,有楚春申君黃歇墓。位于市東部的上窯鎮,有古壽州窯遺址,隋唐時頗負盛名,遺址現已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敗旅螞洞山八景、壽塘關、茅仙洞鎮鄭、硤山口等風景名勝,令人流連忘返。
歷史上,漢淮南國存在81年,先后有過3位淮南王,公元前203年,漢高祖劉邦為擴大自己的勢力,派人勸降項羽手下大將九江王英布,正式封其為淮南王,共同進擊楚軍。戰勝項羽后,劉邦又正式劃分了淮南國地域,轄區共為九江、衡山、廬山、豫章四郡63縣,419000余戶,2267000余人口。
公元前196年(漢11年)劉邦廢英布王位,封自己的第七個兒子劉長為淮南王同時發兵殺英布。公元前173年,滑卜簡漢文帝下令廢劉長王位。公元前164年,劉長長子劉安繼承淮南王王位,時年16歲。漢武漢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劉安被人諂以謀反罪,在都城壽春被朝庭重兵包圍,自刎而死。同時朝庭宣布淮南國廢為九江郡。
劉安生于公元前179年,死于公元前122年,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淮南王劉長長子,于公元前164年16歲時,襲封為淮南王,死時58歲,在位43年。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云:“淮南王安為人好讀書鼓琴,不喜弋獵狗馬馳騁,亦欲以行陰德拊循百姓,流譽天下。”劉安是當時貴州階級中少有的飽學之士,治政有方,有德于民。他博學多才,一生著述宏富,碩果累累。他廣招天下英才,蓄養數千賓客,探討天下興亡,研究學術科技,使淮南國成為西漢前期著名的文化學術中心。
淮南歷史上的歷史名人有:
1、劉安
劉安是西漢時期文學家、古琴演奏家。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厲王劉長之子,封淮南王。劉安所著的《離騷傳》是中國最早對屈原及其《離騷》作高度評價的著作。
他曾招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編寫《淮南子》,《淮南子》是中國思想史上劃時代的學術巨著,劉安是世界上最早嘗試熱氣球升空的實踐者,也是中國豆腐的創始人。
2、雷被
雷被,西漢時期人物,本為江湖游俠,后被淮南王劉安招入門下。參與編纂《淮南子》,與蘇飛、李尚、左吳、田由、伍被、毛被、晉昌七人,合稱為淮南八公。
3、謝玄
謝玄字幼度,東晉名將,豫州刺史謝奕之子、太傅謝安之侄。謝玄有經國才略,善于治軍。早年為大司馬桓溫部將。太元二年,為抵御前秦襲擾,謝安薦謝玄為建武將軍、兗州橋宏刺史,領廣陵相,監江北諸軍事。
他招募北來民眾中的驍勇之士,組建訓練一支精銳部隊,號為北府兵。太元四年,率兵擊敗前秦軍的進攻,進號冠軍將軍,加領鎮遲徐州刺史。
淝水之戰中,謝玄任前鋒都督,先遣部將劉牢之率部夜襲洛澗,首戰告捷。繼而抓住戰機,計誘前秦軍后撤,乘勢猛攻,取得以少勝多的巨大戰果。
4、黃歇
黃歇楚國大臣,曾任楚相。黃歇游學博聞,善辯。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以黃歇為相,賜其淮河以北十二縣,封為春申君。
以上就是淮南歷史的全部內容,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市境淮河以南屬九江郡(郡治壽春)。漢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劉邦封英布為淮南王,首置淮南國,都六(今六安),轄九江、廬江、衡山、豫章4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