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敏感期?蒙特梭利認為,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便是數學敏感期。通常4-7歲的寶寶,已經進入了“數學邏輯敏感期”,這是他建立抽象思維、培養邏輯能力的黃金啟蒙階段,抓住這段時間,給予有效的大腦刺激,那么,數學敏感期?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數是從現實物質世界中抽象出來的知識,它的抽象性使寶寶數學教育易陷于枯燥化、模式化。寶寶大多不喜歡學習數學。然而,幼兒期是人生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數學啟蒙教育可以充分發掘幼兒大腦智能和潛力。通過數學知識的啟蒙,能更好培養幼兒思維的正確性、靈活性、敏捷性,學好數學不僅有利于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初步發展。從小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
寶寶學習數學的階段
西方的教育家蒙臺梭利博士以及后來的研究者們,經過相當長時間的觀察、實踐和研究發現,無論哪一個孩子,只要到達某一個年齡,就會對某些事物特別有興趣,而且非常想做。這個階段被稱作 “兒童的敏感期”。孩子在4歲左右會出現一個“數學敏感期”,他們會對數字概念如數、數字、數量關系、排列順序、形體特征等突然發生極大的興趣,對它們的種種變化有著強烈的求知欲,這標志著孩子的數學敏感期到來了。
1 集合概念的形成: 如認識“1”和“許多”
2 數的學習:包括認識數字;數數;數字的順序;數的概念
3 幾何圖形:認識圓、方形、三角形等。
4 學測量:認識大小、長短、高矮等。
5 感知空間位置關系:前后、左右、上下、里外等。
6 時間的認識:感知早晚,知道鐘的用途。
幼兒的數學學習主要包括:幫助孩子理解數概念,了解簡單的幾何形體,學習事物的空間關系和時間關系,有一些簡單的數學操作技術等幾個方面。這幾個方面不分輕重,而且是在發展孩子邏輯思維的同時,還發展孩子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空間想搭碼賣象能力等。那接下來我們來分享在數學敏感期期間我們可以幫助寶寶更好度過和發展的三個重要方面。
1、抓住數學敏感期,循序漸進,發展數學思維
蒙特梭利認為人類的學習過程是由簡單到復雜知逗,有具體到抽象,所以在面對“數學”這種純抽象概念的知識時,唯一讓孩子覺得容易學習的方法,也只有以具體、簡單的實物開始。由感官的訓練,進一步讓孩子借實物及蒙氏教具的接觸,從“量”的實際體驗到“數”的抽象認識。從少到多,進入加、減、乘,除的計算,逐漸培養孩子的數學心智和分析整合邏輯概念。讓孩子在親自動手中,先由實際的多與少、大和小求得了解,在自然而然聯想到具體與抽象間的關系。
2、巧選操作材料,指導孩子操作,發展數學思維
數學思維實在活動中與物質材料相互作用產生的,因此在家庭數學活動中,我們選用材料要考慮能引起孩子思維的積極性。在家模毀長的啟發下讓孩子帶著問題操作,讓孩子能在自己的水平上學習探索。
看點 幼兒階段對孩子數學能力的培養,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今后在數學領域的發展。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童行學院 (ID: tong xi ngplan)
文丨黑噗 編丨Travis
本文說一說,如何啟發小朋友對數學產生興趣。即使是不喜愛數學的家長,其實也能培養出熱愛數學的孩子。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 一個人對數學是喜歡、厭惡還是恐懼,大多是在幼兒階段形成的。
意大利兒童教育家 蒙特梭利 也提出, 2-6歲是兒童一生中最重要的“數學敏感期”。
這段時間里小孩子會對數量關系、排列順序、圖形空間等產生極大的興趣和求知欲。最直觀的就是孩子看見一桌子的東西,就會去數:“早上吃三個,晚上吃四個。”
這標志著孩子的數學敏感期到來了。
蒙特梭利認為:
1歲10個月左右是兒童掌握初級數字概念的關鍵期;
2歲半是兒童計數能力發展的關鍵期;
3歲半是碰帶簡單運算的開始時期;
5-6歲是兒童掌握數學概念、進行抽象運算以及綜合數學能力開始形成的關鍵期。
在這個階段,如果家長能夠引導到位,孩子會更容易喜歡上數學的抽象思維,從而培養邏輯推理能力。
出現數字敏感期的時候,小孩子會特別愛數數,數東西,這個東西有幾個,那個東西有幾個,也會樂意做一些簡單的加減法。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去引導孩子做更深入的理解,但是不一定要通過繪本這樣靜態的方式去引導,可以在生活中引導,比如坐在車里時,數數今天有幾個人坐車,幾侍亮個男的,幾和談純個女的,加在一起是幾個呀?比如吃飯的時候,今天有幾個菜,幾個人吃飯需要幾個碗?如果是大家庭的話還可以看看今天誰沒在,缺了幾個人?坐電梯的時候,比如你現在在5樓,那么現在一部電梯在1樓,另一部電梯在4樓,哪部電梯會先來(通常電梯優先選擇近的)這是我和兒子經常玩的游戲。
國外的幼兒園會用一個星期的時間來學一個數字,比如說這周學數字3,那么這周所有的活動都會和3有關,比如讓3個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老師給每個小朋友發3個糖,每首歌唱3遍等等。
每個喚咐數字都與生活中的具體事物對應起來,它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符號,首先要讓孩子把數和具體物對應起來,而不是和這個符號對應起來。對抽象符號對應的理解要進入小學才能真正完成。
數學本來就是源于生活的,如果要坐下來,拿著書,成為一種學習模式,那么數字可能被抽象化,不利于孩子理解,小孩子也會有一定的壓力。
(一)數學是普通教育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是每個人應具備的科學物寬文化素養之一。
數學歷來是小學和中學的一門主要基礎課程,也是一門課程。數學是學生學習其他文化科學知識、從事各種實踐活動的必要基礎知識和。
(二)學前期是數學能力發展的敏感期,是數學啟蒙教育的關鍵期。
蒙臺梭利通過對兒童的大量觀察硏究,發現了數學敏感期。兒童數學邏輯能力的萌芽出現在秩序敏感期(1~3)歲,此間兒童對事物之間的排列順序、分類和配對表現出特殊的興趣。
(三)數學啟蒙教育能滿足幼兒生活和正確認識周圍談散世界的需要。
兒童是生活在社會和物質的世界中,周圍環境中的形形色色物體均表現為一定的數量,有一定的形狀,大小也各不相同,并以一定的空間形式存在著。因此,兒童自出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的要和數學打交道。
(四)數學啟蒙教育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好奇心、探究欲及對數學的興趣。
幼兒天生就有好奇心,好奇心驅使他們去注視、觀察、擺弄、發現、探索、了解周圍事物和環境。它是幼兒學習的內驅力,是幼兒學習獲得成功的先決條件。這種好奇心和探究欲往往需要通過某些活動方式,如觀察、操作、提問等表現出來。
(五)數學啟蒙教育有助于培養學前兒童思維能力的發展。
以上就是數學敏感期的全部內容,出現數字敏感期的時候,小孩子會特別愛數數,數東西,這個東西有幾個,那個東西有幾個,也會樂意做一些簡單的加減法。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去引導孩子做更深入的理解,但是不一定要通過繪本這樣靜態的方式去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