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歷史

鄭州歷史名人,鄭州十大歷史名人故事

  • 歷史
  • 2023-06-12
目錄
  • 鄭州古跡和歷史名人
  • 鄭州十大歷史名人故事
  • 河南鄭州歷史名人一覽表
  • 鄭州市的由來和歷史
  • 濱州十大歷史名人

  • 鄭州古跡和歷史名人

    中國有句古話,叫“得中原者得天下”。古往今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文化歷史,河南一直是軍事家、政治家心目行譽中的重中之重,那么,關于河南的歷史名人,你知道都有哪些嗎?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河南歷史人物整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上古時期

    軒轅黃帝(河南鄭州新鄭人)——被譽為人文始祖,統一天下,創造中華文明。

    倉頡(河南濮陽南樂人)——被譽為華夏文明創字的鼻祖。

    二、春秋戰國時期

    老子(河南周口鹿邑人)——道家學說的創始人

    莊子(河南商丘人)——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

    墨子(河南商丘民權人)——墨家學說的創始人。

    韓非子(河南鄭州新鄭人)——法家學說的代表人物。

    蘇秦(河南洛陽人)——戰國時期著名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

    商鞅(河南安陽內黃人)——同樣是法家學說的代表人物。

    范蠡(河南南陽淅川人)——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被譽為“商圣”。

    三、秦漢時期

    李斯(河南駐馬店上蔡人)——秦朝丞相。

    張仲景(河南南陽鄧州人)——被譽為“醫圣”。現在大大小小的張仲景大藥房都是他的(皮一下)。

    張衡(河南南陽人)——被譽為“科圣”,地動儀的發明人!

    陳勝吳廣(河南鄭州登封和周口太康人)——那句震耳欲聾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發聲者。

    四、三國時期

    許攸(河南南陽人)——袁紹旗下的一等謀士。

    黃忠(河南南陽人)——劉備一方五虎將之一。

    司馬懿(河南焦作溫縣人)——唯一能與諸葛亮抗衡的魏謹帶友國謀士。

    荀彧(河南許昌人)——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

    五、唐宋元明清時期

    唐玄奘(河南洛陽偃師人)——來自東土大唐的高僧。

    杜甫(河南鄭州鞏義人)——被譽為“詩圣”,與“詩仙”李白齊名。

    白居易(河南鄭州新鄭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李白、杜甫、白居易)。

    李賀(河南洛陽宜陽人)——被譽為“詩鬼”,那句有名的“天若有情天易老,祥槐人間正道是蒼桑。”正是出自他之手。

    劉禹錫(河南洛陽人)——有“詩豪”之稱。

    韓愈(河南焦作孟州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李商隱(原籍河南焦作沁陽,祖輩遷河南鄭州滎陽市)——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

    蔡文姬(河南開封杞縣人)——中國四大才女之一。

    吳道子(河南許昌禹州人)——被譽為中國“畫圣”。

    許慎(河南漯河召陵人)——被譽為“字圣”,《說文解字》的作者。

    花木蘭(河南商丘虞城人)——國民“巾幗英雄”。

    岳飛(河南安陽湯陰人)——精忠報國的民族英雄。

    六、近現代時期

    吉鴻昌(河南周口扶溝人)——抗日英雄,愛國將領。

    楊靖宇(河南駐馬店確山人)——抗日英雄。

    河南歷史人物整理相關文章:

    ★河南名人傳奇故事

    ★歷史人物故事精選匯總

    ★歷史人物故事最新5篇

    ★中國歷史人物故事

    ★歷史人物范蠡

    ★左權縣名人人物整理

    ★歷史人物故事精選

    ★古代歷史英雄人物事跡

    ★漢朝歷史人物故事集錦

    ★中國歷史人物故事介紹

    鄭州十大歷史名人故事

    1、鄭國名相:子產 ,政治改革家,姓公孫,名僑,字子產,春秋時期鄭國人,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2、農民領袖:陳勝,字涉,秦末巧畢陽城人,領導了中國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

    3、詩圣:杜甫,詩圣,字子美,號少陵,祖籍襄陽,偉 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創作了三吏,三別等大量優秀詩篇,寫下了朱門 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等千古絕句;

    4、一代詩杰:白居易,現實主義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鄭,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留下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處曾相識等許多不朽詩句;

    辯歲5、建筑宗師:李誡,建筑學家,字明仲,北宋時期鄭州市管攜寬睜城縣人。他篇著的《營造法式》一書,是我國古代一部非常有價值的建筑學著作。

    河南鄭州歷史名人一覽表

    鄭州十大歷史名人:

    〔隱逸人文始祖——黃帝〕

    黃帝,是少典的次子,生于軒轅之丘(今河南新鄭西北,即黃帝故里),故稱軒轅氏。黃帝幼時聰明異常,既長見識淵博,才干出眾,遂繼承父親少典被擁立為有熊部落首領,故又稱為有熊氏。他所生活的時代,正是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轉變的前期,社會變革十分激烈,因此史書中留下了一些關于他南征北戰的生動記載。

    相傳炎帝擾亂各部落,黃帝得到各部落的擁戴后與炎帝大戰于阪泉(今河北涿鹿東南)之野,并取得勝利。此后又討伐蚩尤部落,統一了中原華夏地區。黃帝時代,發明創造繁多,成就輝煌,遂使中國躋身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列,因而被尊為中華民族的祖先。

    〔許姓的始祖——許由〕

    許由是堯舜時代的賢人。帝堯在位的時候,他率領許姓部落活動在今天潁水流域的登封、許昌、禹州、汝州、長葛、鄢陵一帶,這一帶后來便成了許國的封地,他從而也成為許姓的始祖。

    據說帝堯曾多次向他請教,后來想把君位傳給他,遭到了他的嚴詞拒絕。他逃到了登封的箕山隱居起來,再也不愿意與世俗社會交往。帝堯派人找到了他,想請他出任九州長官,他跑到潁水邊洗耳,表示不愿意聽這種話。許由以自己淡泊名利的崇高節操贏得了后世的尊敬,從而被奉為隱士的鼻祖。戰國時代的思想家荀子就曾稱贊說:“許由善卷,重義輕利行顯明。”

    〔鄭國名相——子產〕

    子產(?--前522年),春秋時代鄭國杰出的政治家。出身于貴族家庭,少年時便聰慧異常。

    公元前554年他開始備友擔任卿職,12年后升任正卿,輔佐國君主持鄭國政務。在擔任正卿的20年間,子產對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悶滾悉收到了顯著成效。他“鑄刑鼎”,堅定地推動刑法公開運動;他“作丘賦”,大力推進賦稅制度的改革;他整理土地的疆界和溝洫,以利于農業生產的發展;他采取靈活機動、不卑不亢的外交政策,積極改變鄭國被動挨打的不利局面。

    子產不但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優秀的思想家。他所提出的哲學命題---“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在中國思想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地位。

    子產為政,不斷向人民施惠,因此在他去世的時候,孔子曾痛哭流涕地說:“子產真是古代遺留下來的一位仁愛之人呵!”

    〔道家名師——列子〕

    列子,名御寇,戰國前期思想家,鄭國人。思想上崇尚虛無飄渺,生前被稱作“有道之士”。古書中有他卸風而行的記載,這是他瀟灑的一面。然而現實中的列子則時常處于困頓之中?!肚f子》中留下了這樣的記載:子列子窮,容貌有饑色。

    但他窮得非常有骨氣。當鄭國大官員派人給他送來糧食時,他堅決地辭而不受。

    〔法家集大成者——韓非〕

    韓非(?--前233年),戰國末年思想家,法家學說的集大成者,出身于韓國貴族家庭。

    韓非在政治上主張變法圖強,積極向韓國君主獻計獻策,卻不被采用,于是他轉而埋頭于著述之中,寫出了《說難》、《孤憤》、《五蠹》等十余萬字的作品。它們把法、術、勢思想熔為一爐,從而大大豐富了法家學說的思想內涵。

    這些作品傳到秦國后,受到了秦王的高度重視。秦王政也就是后來的秦始皇曾經發出感嘆說:哎呀,寡人能夠見到這些作品的作者并與他有所交往,即使死掉也沒有什么遺憾了。于是發兵加緊攻打韓國。

    韓國國君只好派韓非出使秦國。韓非來到秦國后,受到了他的同學李斯等人的誣陷而被下于獄中,不久自殺身亡。

    〔農民領袖——陳勝〕

    陳勝(?--前208年),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雇農出身,少年時便志螞乎向遠大。為人傭耕,他發出了富貴的感嘆。遭到了同伴的譏笑后,他立即反唇譏道:“燕雀怎能知道鴻雁的志向呢?”

    公元前209年,陳勝被征發前去戌守漁陽,與他一同被征發的還有陽夏人吳廣等900人。當他們行至蘄縣大澤鄉時,正好趕上了雨季,無法繼續前進,眼看不能按時到達目的地。而按照秦朝的法律規定,不能按時到達的人一律處斬。陳勝和吳廣于是在一起商量,決定發動起義。他們殺死押送他們的秦朝官員,正式舉起了義旗。

    起義軍很快便發展到幾萬人,并在陳縣建立了張楚政權,陳勝被推立為王。在陳勝起義的帶動下,全國各地都興起了反秦的戰爭。后來秦軍反撲,起義軍被打敗,陳勝也被叛徒殺害。但陳勝首創的農民起義,最終還是把秦朝給推翻了,并且這種精神世世代代激勵者中國人民。

    〔藝苑大家——鄭虔〕

    鄭虔,鄭州滎陽人,字弱齋。唐天寶初(742年)為協律郎,曾據當時世事著書八十余篇,有人告他私撰國史,鄭虔匆忙中將書稿焚毀,但仍被貶官。后返回京師,唐玄宗愛其才,為其置廣文館,以為博士。鄭虔好畫山水畫,因為紙張不足,專門在慈恩寺儲藏了幾屋子柿葉,每日用些葉子為原料練習。他曾把自己的詩、書法作品和畫獻給唐玄宗,玄宗“大署其尾曰鄭虔三絕“。鄭虔的山水畫,樹枝老硬,山多墨,又常在畫上題詩,詩書畫三者皆妙,所以唐玄宗有這樣的好評。

    安祿山作亂,攻占長安,授鄭虔水部郎中之職。鄭虔稱病求緩。安史之亂平息后,鄭虔被貶為臺州司戶參軍。貶后半年去世。

    鄭虔還精通地理知識,各地的“山川險易,方隅物產,兵戌眾寡,無不詳”。他處理事務,“言典事該”?!爸T儒服其善著書,時號鄭廣文?!?/p>

    鄭虔為官清廉,生活簡樸。杜甫曾有詩贈他,其中提到,“才名四十年,坐客寒無氈”,他的清貧,由此可見一斑。

    〔詩圣——杜甫〕

    鄭州鞏義人,字子美,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出生于鞏義市站街鎮南瑤灣村(杜甫故里)。杜甫童年時,雖家境貧困,仍好學不輟。他7歲開始寫詩,20歲時開始游歷吳越齊趙等地,中間曾應進士試,未中。安史之亂發生前,杜甫曾寓居長安十年,當時唐朝政治日益腐敗,杜甫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但進取無門,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

    安史之亂后,杜甫外逃時被叛軍所俘,押回長安。但他后來又設法逃離,到鳳翔投奔唐肅宗。唐軍收復長安后,杜甫隨肅宗返回長安,因為替丞相房(王官)兵敗辯護,觸怒皇帝,被貶為華州司戶參軍。公元759年,杜甫棄官入蜀,760年,在四川節度使嚴武的資助下,于成都西南浣花溪畔建草堂居住;765年,離開成都東下;768年,攜帶家眷乘舟出三峽人鄂湘;770年,至耒陽,病死于船中,終年59歲。杜甫葬于何處,至今說法不一。有一說是葬于鞏義縣的邙嶺(杜甫陵園)。

    后人稱杜甫的詩為“詩史”,稱他為“詩圣”。杜甫一生清貧,他曾自嘲道:“自7歲屬辭,且四十年,然常寄食于人。”晚年亦顛沛不定。

    〔一代詩杰——白居易〕

    白居易,鄭州新鄭人,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唐代偉大詩人。白居易16歲時已經寫出不少好詩,受到名家稱贊。但由于無人推薦,他一直未能入仕。直到貞元十六年,才考中進士,時年29歲。公元807年,白居易經殿試授翰林學士,次年又被任命為左拾遺,向唐憲宗提出了不少有利于民眾的諫諍,而且寫出了大量揭露統治者驕奢淫逸、揮霍無度的腐朽生活的詩篇。

    元和九年,白居易受排斥轉任太子左贊善大夫。翌年又因得罪宦官官僚而貶為江州司馬。這段時間白居易寫出了不少好詩。千古傳誦的名作《琵琶行》就是這時寫成的。

    長慶二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杭州任上,他在積蓄湖水、保護堤壩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三年后,又改任蘇州刺史。

    此后,白居易又調京師任職,但他目睹朝廷黨爭加劇、朝政混亂的局面,決計“獨善其身”,于是稱病離職,晚年醉心佛道,與香山僧如滿結香火社,自號香山居士。病勢于會昌六年,終年75歲。

    〔建筑宗師——李誡〕

    李誡,字明仲,鄭州人,中國古代偉大的建筑學家。李誡之父李南公,在北宋王朝為官60年,“干局明銳”,其兄曾任至龍圖閣直學士。李誡在這樣的家庭長大,從小就受家庭熏陶,好學多才。他工書法,善繪畫,藏書數萬卷,手抄本數十卷。曾官通直郎,任將作監。元符三年,李誡撰成《營造法式》,該書是建筑史上劃時代著作。李誡還曾主持修建一系列著名建筑,如1099年修建五侯府,1102年修建辟雍宮,后又修龍德宮、棣華室、朱雀門、九成殿、開封府衙、明堂等等。大觀四年在虢州知府任上病逝。 李誡為人博學多聞,另著有《續山海經》、《琵琶錄》、《續同姓名錄》、《馬經》、《六博》、《古篆說文》等著作多部。他的書畫深受書畫行家宋徽宗的好評。

    李誡是個被埋沒的科學家,《宋史》沒有為他立傳,明清兩代《鄭州志》、《鄭縣志》亦無他的傳記。《宋史》評價他的父親為人是“反復詭隨,無特操,識者非之”。對于其兄,當時“人以為刻薄”。

    鄭州市的由來和歷史

    鄭旦:春秋晚期著名的巾幗人物,在吳越兩國長年戰爭時期,只身入吳作內應,助越國順利滅吳,立下汗馬功勞。

    鄭國:戰國末期韓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水利專家。

    曾助秦國修成著名的水利工程鄭國渠,使秦沃野千里,國力更加強盛。

    鄭吉:會稽(今浙江省紹興)人,曾率兵抗擊匈奴入侵,為漢始設西域都護之始。

    鄭興、鄭眾:河南省,開封人,系父子。

    興為東漢時期學者,對中國歷史上的儒學進一步發揚,貢獻巨大,世稱“先鄭”。

    子鄭眾為東漢經學家,曾任大司農,通曉《易》、《詩》等經學。

    鄭羲:與鄭道昭父子皆北魏名臣、書法家,鄭道昭更是與王羲之齊名的“北方書圣”,為魏碑的鼻祖。

    鄭虔:鄭州滎陽人,唐朝學者、畫家。

    詩詞、書法、畫俱佳,尤以山水畫見長,玄宗皇帝為之題字“鄭虔三絕”。

    著有《天寶軍防錄》。

    鄭澤:隋朝滎陽人,有學識,知鐘律,考校大東鐘律,著有《樂府歌辭》、《樂府聲調》等。

    鄭樵:莆田(今屬福建?。┤?,我國南宋時期著名的歷史學家、史籍學家,一生著作豐富,其晚年所著《通志》是繼《史記》后又一部偉大的通史著睜粗作,且頗具創見。

    鄭玄:東漢北海高密(今屬山東省)人,世稱“后鄭”,其潛心著述,遍注群經,為漢代經學的集大成者,被稱為“鄭學”,在整理古代歷史文獻上頗有貢獻。

    鄭注:唐朝尚書,本姓魚,冒姓鄭。

    唐代絳州翼城(今山西省翼城東)人,出身微賤。

    年輕時,他行醫賣藥,浪跡江湖。

    因為他本姓魚,后改姓鄭,人們都取外號譏笑他,叫他“魚鄭”、“水族”。

    鄭注是唐朝的名臣,對其功過是非歷來有不同的評價。

    正史上貶多于褒,現代的史學工作者也有爭議。

    有的提出,對鄭注在歷史上的作用有必要重新認識和評價,認為他代表當時庶族中小地主的利益和要求,同宦官集團進行了斗爭,還是有一定進步意義的。

    鄭樵:南宋史學家,著有《通志》、《氏族志》等80余部書作。

    鄭和:明航海家,本姓馬,明成祖賜姓鄭。

    云南省昆陽(今晉寧)人,曾率船隊七下西洋,遠達非洲、紅海等地,促進了中外交流,而且還創制了我國第一部航海地圖。

    鄭燮:號“板橋”,江蘇省興化人,清代書畫家、文學家。

    詩、畫、書號稱“三絕”,“揚州八怪”之一,后辭官歸里。

    鄭信:泰國國王,又名鄭昭。

    泰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吞武里王朝創始人坦早辯,泰國稱為披耶達信王或達信王。

    鄭桓公:即姬友,為鄭姓的得姓始祖。

    周宣王封小弟姬友于鄭,建立西周的最后一個諸侯國。

    姬友死后謚號為桓公。

    所以史稱鄭桓公。

    周幽王時,鄭桓公任周朝司徒,掌管教化,他眼見周幽王寵幸褒姒、重用奸臣、王室矛盾激化、內憂外患交織,預感將要發生變亂,便向太史伯請教避禍的辦法。

    鄭桓公根據太史公的建議,把家屬和重要財產安置在虢、鄶之間一個叫“京”的地方,史稱“虢鄶寄孥”。

    次年,西周王室發生了“犬戎之亂”,桓公為國捐軀,其子掘突襲位,是為鄭武公。

    后來,鄭武公乘護送周平王東遷之機,先后功滅虢、鄶,建立新的鄭國。

    鄭國于公元前375年為韓國所滅,子孫播于陳、宋間,以原國名為姓氏,就是鄭氏。

    鄭武公:鄭桓公子,東遷鄭姓的始祖。

    據唐書《宰相世系表》說,鄭桓公的兒子武公,曾經跟晉文侯輔佐周平王東遷到洛陽,建立了東周,鄭武公自己也跟著搬了家,新鄭由此而誕生,鄭姓更繼續繁榮滋長。

    鄭道昭:滎陽開封人,北魏書圣,曾任國子祭酒,工文詞書法,其書法筆力雄健,兼有隸意,被后人推崇為“魏碑之宗”。

    鄭莊公:鄭武公子,鄭姓的中興始祖。

    即姬寤生(公元前757-公元前701),鄭平王東遷后,鄭莊公的祖父鄭恒公被封為周室的卿士,鄭莊公繼其父武公為周的卿士。

    繼位后鄭國的國勢日益強盛,周朝卻每況愈下,為打擊新興勢力,周平王很想向鄭莊公下刀,廢掉鄭莊公的卿士職位,鄭莊公得知后,針鋒相對,利用鄭國的優勢,威脅周平王,逼使周文王與鄭國派人質,后周對鄭用兵,被鄭所敗周恒王中箭,周王室威信掃地,鄭國國威大振。

    自此周王室僅成天下共主,并無實權。

    鄭光祖:元代平陽襄陵(今山西省臨汾)人,元曲四大家之一,一生創作頗多,代表作為《倩女離魂》,他被后人譽為“名香天讓缺下,聲振閨閣,伶優輩稱‘鄭老先生’”。

    鄭思肖:字憶翁,號所南,自稱三外野人,元代連江(今屬福建?。┤恕?/p>

    曾以太學上舍應博學鴻詞試,授和靖書院山長。

    宋亡隱居吳下(今江蘇省蘇州),坐必南向,歲時伏臘必向南野哭。

    更名思肖,有寓“思趙”之意。

    善詩,擅水墨蘭竹,信手數筆便成意境,所畫墨蘭蘊含思宋之情,書云“時寫蘭,疏花簡葉,根不著土。

    人問之,曰:‘土為蕃人奪,忍著耶?’”嘉定某官脅以他事,求畫蘭,其曰:“手可斷,蘭不可得也?!睂κ嗽倭?,尤為恨之。

    所畫墨竹,常寫蒼煙半抹,斜月數竿之景,惜已無真本存世。

    傳世作品有大德十年(1306年)作《墨蘭圖》卷,紙本,墨筆,縱25.7厘米,橫42.4厘米,筆力勁挺,氣格高潔,內斂含蓄,右自題詩云:“向來俯首問羲皇,汝是何人到此鄉;未有畫前開鼻孔,滿天浮動古馨香。

    所南翁?!弊笥心昕睢氨缯率迦兆鞔艘季怼?,鈐一白文印,印文:“求之不得,不求或與,老眼空闊,清風今古。”現藏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另《墨蘭圖》卷,畫一孤傲伸葉吐蕊之蘭,自題:“一國之香,一國之殤,懷彼懷王,于楚有光。

    所南。”藏美國耶魯大學藝術陳列館。

    詩多故國之思,著有《鄭所南文集》《心史》等。

    鄭成功:明末名將,著名的民族英雄。

    被賜姓“朱”,曾英勇抗擊清軍,在臺灣驅逐荷蘭殖民者,是我國著名的軍事家、民族英雄,被尊稱為“國姓爺”。

    濱州十大歷史名人

    歷史的河流奔騰不息,歷史定格,英雄長眠。時至今日,歲月在奮斗中遠去,綠水長歌,我們將永遠銘記和頌揚歷史偉大人物的事跡,繼承他們的遺志,矢志不渝的努力,那么下面就請大家跟著我我一起來看看 鄭州文化 歷史名人都有哪些?

    他們主要有五類,一是地地道道河南人,即籍貫、出生地和主要活動地均在河南,如老子、岳飛;二是籍貫不是河南,但出生于河南,如趙匡胤、司馬光;三是原籍外省,但一生大部分時間在河南活動,如范仲淹、包拯;四是祖籍為河南,如鄭成功、戚繼光;五是長眠于河南,如顏真卿、孫思邈。有些人物如黃帝、伏羲、愚公、花木蘭、梁山伯和祝英臺等,雖帶有傳說性質,非有“絕對真實”的實物證明其人其事,卻在河南民間廣為流傳,也一并收入。

    魏巍

    魏巍(1920、03-)魏巍,男,原名魏鴻杰,曾用筆名紅楊樹,河南省鄭州市人,黨員,我國當代詩人,著名散文作家、家。1920年3月6日出生于城市貧民家庭。魏巍的童年及少年時期曾先后就讀于鄭縣平民小學、鄭縣五小、鄭州七中、鄭縣簡易師范學校。學生時代,他就熱愛詩歌和散文,并開始從事文學創作,由于受進步思想的影響,1937年,抗日的戰爭爆發后,就毅然赴山西前線參加八路軍,不久到延安轉入抗日軍隊。

    巫蘭英

    巫蘭英(1955-)巫蘭英,女、鄭州市菜市街人,我國著名運動員,射擊健將,女子飛碟雙向射擊團體、世界紀錄保持者?,F任鄭州大學體育學院院長。1973年開始從事射擊訓練,1974年被選入河南射擊隊。1978年參加男子組的全國射擊比賽取得冠軍。同年,在第八屆亞洲運動會上,她又同男隊員合作,奪得男子飛碟雙向團體第三名。這是我國飛碟射擊項目首次在國際比賽中取得名次。

    穆醒夫

    穆醒夫(1909-)穆醒夫,又名穆紹文,男,漢族,1909年生,鄭州市管城區圃田鄉鮑湖村人,初中學歷,1930年輟學從教,在南曹小學歷任班主任、校長。長于文學,20歲至30歲青年時代就發表一些文學作品,如在河南大學文藝愛好者主辦沖虛的《奔云》雜志發表《旅館之夜》、《離別之夜》、《雪夜》等。大都以暗示當時政事的黑暗之意。

    時從夏

    時從夏(1912-1966)從夏字華民,鄭州西大街人,植物學家。自幼好學,由鄭州初級中學、開封濟汴高中以優等畢業后,保送入河南大學理學院,攻讀植物學,尤致力于植物分類,植物形態及藥用植物。1938年畢業,獲學士學位,留母校任教,先后任講師、副教散則燃授??箲饡r期,河南大學遷豫西山區,華民努力從事科研活動,于深山谷中采得400余種珍貴標本,其中不少是人所未見者。

    李隨揚

    李隨揚(1890-1966)隨揚字協岑,鄭州博愛街人。清光緒三十六年盯歷(1900年)入鄭州中學堂肄業,同年轉河南高等學堂文科,宣統三年(1911年)卒業后,任清學部普通司學習行走。民國二年(1913年)任河南省參議員及河南省第一中學教師。七年(1918年)任北洋政府議員。十一年(1922年)任河南督軍行政公署顧問。明年署上蔡知縣兼國民第三軍衛戍司令部參議,越三年改署襄城縣。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伊人久久无码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人妻少妇伦在线无码| 亚洲乱码无码永久不卡在线|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app | 日本精品人妻无码免费大全|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gv|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youwu永久无码精品 | 中文AV人妻AV无码中文视频 |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无码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 欧洲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无在线观看| 夫妻免费无码V看片| 男人的天堂无码动漫AV| 人妻系列AV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欧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电影|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精品无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九九热无码免贵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秋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中字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网站| 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第一页|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观看下载| 亚洲av永久无码|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亚洲av专区无码观看精品天堂|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 在线看片福利无码网址| 色综合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av无码|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国产在线观看无码免费视频 | 国产色爽免费无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