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必修二文言文?那么,高中語文必修二文言文?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 原文選段及翻譯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翻譯:永和九年,時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們會集在會稽郡山陰城的蘭亭,為了做禊事。眾多賢才都匯聚到這里,年齡大的小的都聚集在這里。蘭亭這個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樹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輝映環繞在亭子的四周,我們引溪水作為流觴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邊。這一天,天氣晴朗,空氣清新,和風溫暖,仰首觀覽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觀察大地上眾多的萬物,用來舒展眼力,開闊胸懷,足夠來極盡視聽的歡娛,實在很快樂。
2. 重點字詞和句式
通假字:趣舍萬殊(“趣”通“趨”,意為“往,取”);悟言一室之內(“悟”通“晤”,意為“面對面”)。
古今異義
是日也(是:古義:指代詞“這”;今義:判斷動詞,是)。
茂林修竹(修:古義:長;今義:指修建、處理)。
所以游目騁懷(所以:古義:指用來;今義:表因果關系連詞)。
向之所歡(向:古義:指過去;今義:指方向)。
列坐其次(次:古義:指旁邊,水邊;今義:指次序或質量差)。
及其所之(及:古義:指等到;今義:表并列關系連詞,和)。
亦將有感于斯文(斯文:古義:這次集會的詩文;今義:文雅)。
詞類活用
名詞作動詞:一觴一詠(觴:喝酒);映帶左右(帶:環繞
以上就是高中語文必修二文言文的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