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0那么,歷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烽火戲諸侯是真的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董仲舒提的? 這2個列子是告訴你前一句,歷史沒有真相,類似的例子千千萬萬;再說司馬光的一本書《資質通鑒》,里面的很多的東西都是杜撰的,為什么還這么被推崇?研究歷史是為了讓歷史更好的為人服務。
歷史向來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們也不能把死人叫起來問一問是否真實。沒有完全的重復,卻有相同的規律——歷史記錄也是人記的 凡是人記的就帶有主觀性和片面性 所以,歷史不可全信,也不能不信
滿意請采納
“歷史是個小姑娘,可以任人打扮”這句話在上世紀50年代批判胡適的時候,流行極廣,可謂婦儒皆知。然而,胡適實際上從來就沒有說過那樣的話。那句話是由另外的話變化過來的,而且與胡適的原意恰好相反。50年代批判胡適的時候,好多人并不是不知道這句話的原意,但多數作了故意的曲解。
這句話出自胡適的名文《實驗主義》,是胡適當時的一個長篇演講稿,最初發表在《新青年》上。是胡適介紹詹姆士的實在論哲學思想時說的。原話是:“實在是我們自己改造過的實在。這個實在里面含有無數人造的分子。實在是一個狠服從的女孩子,他百依百順的由我們替他涂抹起來,裝扮起來。實好比一塊大理石到了我們手里,由我們雕成什么像”(《胡適作品集》第四集,臺灣遠流出版公司,1986年10月)
胡適在文章的前面說,所謂實在含有三大部分。一是感覺。二是感覺與感覺之間及意象與意象之間的種種關系。三是舊有的真理。可以看出來胡適原話是講哲學的,與歷史毫無關系。但這句話在很長時間內卻變成了胡適評價歷史的一個基本態度。好多人寫文章一上來就是胡適說過:“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人口與土地之間的矛盾。朝代之初,人少土地多,就容易出現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的盛世;朝代之中期,人多地多,矛盾開始顯現;朝代之末,土地兼并嚴重,流民流離失所,社會矛盾爆發。通過戰爭等形式改朝換代,戰爭中帶來大量的人口死亡,于是又出現人少地多。所以最難解決的問題就是土地和人口的矛盾。
說這話是胡適說的是謬傳.
胡適只說過這樣的話:"實在是我們自己改造過的實在。這個實在里面含有無數人造的分子。實在是一個很服從的女孩子,她百依百順地由我們替她涂抹起來,裝扮起來。好比一塊大理石到了我們手里,由我們雕成什么像。"(《胡適作品集》第四集,臺灣遠流出版公司,1986年10月)
在胡適看來,實在有三層含義:其一是感覺。其二是感覺與感覺之間及意象與意象之間的種種關系。三是舊有的真理。所以,不少哲學書上也講,胡適說,真理是任人打扮的女孩子。
以上就是歷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的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