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湖南高考語文題?2017年北京高考大作文題目二選一:“說紐帶”、“共和國,我為你拍照”。1.紐帶是能夠起聯系作用的人或事。人心需要紐帶凝聚,力量需要紐帶匯集。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文化的發展、歷史的傳承、社會的安寧、那么,2017湖南高考語文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某位知名歌唱演員在接受中央電視臺采訪時談到自己的變化:過去她出場面對觀眾說的第一句話是“大家好,我來了!”而現在她說的是“謝謝大家,你們來了!” 也許類似的變化曾經發生在你的身上或身邊,也許你對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請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 又是一年一度高考的日子,各地高考作文題目就在微博上引發熱議,湖南卷“根據某歌手第一句話由‘大家好,我來了’變為‘謝謝大家,你們來了’自擬題目寫一篇作文”被稱為2011年最抽象的作文題目。一時間,網友紛紛開始海搜這位歌手,短短幾個小時強大的網友就搜出這位歌手,竟然是近日坐鎮快女評委席的薩頂頂。 這段話是薩頂頂前不久做客《天涯共此時》坦露心路蛻變時說的。2003年還叫周鵬的薩頂頂,參加青年歌手大賽獲獎,之后還參加了央視春晚,發行了“周鵬時代”的第一張專輯,正當薩頂頂鵬被大眾漸漸熟知時,薩頂頂突然淡出了公眾的視線,而經歷想改變的意外后,薩頂頂決定回歸,發行了新的專輯。這個成長的蛻變才讓薩頂頂有了高考作文題中出現的那段話,“還是周鵬的時候,是大家好,我來了,是那種我要把我的熱情一股腦傳遞給你們。而經歷過那次意外后,再次出現在大家面前的薩頂頂的心態是:謝謝大家,你們來了! ” 薩頂頂這段話成為高考作文題目在網上爆出后,不少網友感嘆:“湖南人果然有娛樂精神,連出考卷的老師都來娛樂一把。
2017年高考全國有940萬的考生參加高考。今年是高考恢復40周年,也是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地區的考生迎來的首次“新高考”。
語文考試一結束,“高考語文”的話題已在微博火爆,不少網友大呼:“現在的作文越來越難了”,也有網友調侃:“段子手們注意啦”。今年各省的高考作文都是什么呢?
全國卷I(河北 河南 山西 江西 福建 廣東 湖北 安徽 湖南)
據近期一項對來華留學生的調查,他們較為關注的“中國關鍵詞”有:一帶一路、大熊貓、廣場舞、中華美食、長城、共享單車、京劇、空氣污染、美麗鄉村、食品安全、高鐵、移動支付。
請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來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要求選好關鍵詞,使之形成有機的關聯;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全國卷II(甘肅 青海 海南 內蒙古黑龍江 吉林 遼寧 寧夏新疆 西藏 陜西 重慶)
6個古詩句選2個或者3個,自行立意,確定文體,自擬題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
3.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魯迅)
6.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澤東)
全國卷III(云南 廣西 貴州 四川)
根據兩個考場已經交卷的學生回憶,今年四川高考作文副題目為“我的高考”或者“我看高考”(2選1),主標題學生自定,題干內容與高考恢復40周年有關。
2017作文題目人生三本書
"人生三本書"這個題目是一個非常有啟發性的話題,它要求我們分享自己認為對人生有深刻影響的三本書。
對于這個問題,每個人的答案都可能不同,因為每個人的經歷和感悟都是不同的。但是,以下是一些可能對某些人有啟發性的書籍:
1.《活著》——余華這本書講述了一個中國農民的生命歷程,描述了他在中國歷史上的幾個重大事件中的生活和遭遇。這本書讓人深刻地意識到生命的可貴和珍貴,讓我們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2.《人性的弱點》——戴爾·卡耐基這本書是一本經典的自我成長和人際關系指南,它教會我們如何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如何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別人。這本書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掌握人際交往的技巧,提高我們的社交能力。
3.《思考,快與慢》——丹尼爾·卡尼曼這本書探討了人類思維的不同方式,揭示了我們在決策和判斷中的許多偏見和誤解。這本書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思維方式,提高我們的思考和決策能力。
人生三本書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經歷和追求,我們可以通過讀書來獲取更多的知識和智慧。以下是我認為人生中必讀的三本書:
第一本是《活著》。作者余華通過一位中國老百姓的生活經歷,講述了他的家庭和人生的起伏。這本書提醒我們,生命是寶貴的,我們應該珍惜它。
全國甲卷
試題內容: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人們因技術發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時間,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時間的仆人。
這句話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寫作思路:
“時間”是這道寫作試題材料的重要關鍵詞,時間的有限性、不可重復性,構成了探索人生意義的基本前提。人與時間的關系是永恒的主題。如何安排時間、駕馭時間,是人類自我意識的彰顯。生活中,對時間的計劃、安排與體驗,就是時間觀念的具體表現;這是考生立意行文時感受與思考的起點,也是入手寫作一個最直接的切入點。
“技術”,是材料里的另一個關鍵詞。在人與時間的關系中,“技術”是一個重要變量。怎樣通過技術更好地掌控時間?利用像編寫計劃單、任務書、行程表等一些技術,我們得以更好地規劃日程、安排學習;利用工業革命誕生的一些技術,如機器生產、交通,我們得以擴大交往范圍,拓寬時空界限;利用信息技術及互聯網,如智能手機、智能家居、智能物流等,我們得以讓經歷的時間變得更有質量。
材料中“時間的仆人”是個比喻,指在時間面前沒有了自我,本想掌控時間卻事與愿違,反倒被時間所左右,喪失掉自己的主體地位。
天知道任務驅動型作文寫作是2015年高考語文作文新出現的題型。旨在著重考查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特別是思維能力。要求學生讀懂材料,在讀懂的基礎上按照任務指令作文,所以審題時的閱讀能力和領悟能力要求較高。所以從能力劃分角度看,作文題型可分為闡釋型作文和任務驅動型作文。與以往傳統作文不同的是,任務驅動型作文寫作具有一定的封閉性。寫作目的、要求,更加明確、單一。考生在真實的情境中辨析關鍵概念,在多維度的比較中說理論證。如全國一卷要求考生給“女兒舉報”事件相關方寫信來入情入理地談問題、講道理,全國二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當代風采人物”推選標準的基礎上優中選優,都會引導考生就一個具體明確的要求來寫作,從而更有效地規避套作和宿構,實現寫作能力在應用層面的考查。這種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更能貼近社會生活;注重材料的啟發和引導作用,更能體現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在角度、立意、文體和標題等方面,給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選擇空間。
以上就是2017湖南高考語文題的全部內容,請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 又是一年一度高考的日子,各地高考作文題目就在微博上引發熱議,湖南卷“根據某歌手第一句話由‘大家好,我來了’變為‘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