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拙政園的歷史簡介?1、拙政園,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紀初),是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四百多年來,拙政園幾度分合,或為“私人”宅園,或做“金屋”藏嬌,或是“王府”治所,留下了許多誘人探尋的遺跡和典故。那么,蘇州拙政園的歷史簡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明朝!
拙政園(zhuó zhèng yuán) The Humble Administrator初為唐代詩人陸龜蒙的住宅,元朝時為大弘(宏)寺。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進士、明嘉靖年間御史王獻臣仕途失意歸隱蘇州后將圓胡其買下,聘著名畫家、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參與設計藍圖,歷時16年建成,借用西晉文人潘岳《閑居賦》中“筑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音:yù,<書>賣)蔬,以供朝夕之膳(饋)……此亦拙者之為政也,”之句取園名。暗喻自己把澆園種菜作為自己(拙者)的“政”事。園建成不久,王獻臣去世,其子在滲巧一夜豪賭中,把整個園子輸給徐氏。400多年來,拙政園屢換園主,曾東園(5張)一分為三,園名各異,或為私園,或為官府,或橘喊攔散為民居,直到上個世紀50年代,才完璧合一,恢復初名“拙政園”。拙政園全園占地78畝(52000平方米),分為東、中、西和住宅四個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蘇州民居,現布置為園林博物館展廳。
拙政園是明朝修建的。
拙政園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紀初),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是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同時公布的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名園。
拙政園位于古城蘇州東北隅(東北街178號),是蘇州現存最大的古典園林,占地78畝(約合5.2公頃)。花園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花園開闊疏朗,中花園是全園精華所在,西花園建筑精美,各具特色。
園南為住宅弊運正區,體現典型江南民居多進的格局。園南還建有蘇州園林博物租悔館,是國內唯一的園林專題博物館。
擴展資料
拙政園減免門票入園規定:
1、身高在1.4米以下兒童(含1.4米)由成人攜帶免票入園(不包括學生團隊春秋游);6周歲(含6周歲以下兒童)憑有效證件,由成人攜帶免票入園。
2、6周歲悄輪(不含6周歲)到18周歲(含18周歲)未成年人、本科及以下全日制在校學生(不含函授、成人教育及短期培訓生、交流生和研究生),須憑本人有效學生證和身份證件享受半價優惠。
3、憑蘇州市老干部局、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發放的離休干部游園證可免票入園。
4、現役軍人、軍隊離退休干部憑有效證件可免票入園,革命傷殘軍人持國務院頒發的傷殘軍人證免票入園。
拙政園,位于江蘇省蘇州市bai,始建于明正德初年du(16世紀初),是江南古典園zhi林的代表作品。拙政園與北dao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名園。
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公布拙政園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號121)。隨著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拙政園也逐年修繕整治,日益展示其疏朗自然、清新曠遠的風格。顫山不期十年動亂,拙政園成為“破四舊”的對象而被迫關閉。
此后,一度改名為“東風公園”,雖仍對外開放,但廳堂的陳設布置已撤除一空。倒影樓后放置滑梯等物,改為“兒童樂園”。文革期間,園林工作人員并無損毀名園之舉,還想方設法將古建文物保護下來,使粉碎“四人幫”后,拙政園能夠逐步得以治理。
擴展資料:
園林博物館
始建于1992年。2007年12月4日,園林博物館新館建成并對外開放。新館緊鄰拙政園,占地面積3205平方米,建筑面積3390平方米,園林博物館設有序廳、園林歷史、園林藝術、園林文化、園林傳承等五大展廳,以蘇州歷代名園為例,向游滾洞穗人展示蘇州古典園林的豐厚內涵和藝術魅力。
博物館以造園、陳設家具、建筑構建等實物為主要載體展示園林的傳統造園工藝,并運用了現代科技手段展示古典園林的藝術魅力。
拙政園最初為唐代詩人陸龜蒙的住宅,元朝時為大弘(宏)寺。
明正德四年(1509),明代弘治進士、明嘉靖年間御史王獻臣仕途失意歸隱蘇州后將其買下,聘著名畫家、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參與設計藍圖,歷時16年建成,取名“拙政”是因晉朝《閑居賦》的一段話:“筑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有樸實之人在自家花園為政的巧意。
拙政園建成不久,王獻臣去世,他的兒子在一夜豪賭中,把整個園子輸侍喊給徐氏。此后拙政園屢換園主,曾一分為三,園名各異,或為私園,或為官府,或散為民居。
經歷—百二十余年后激談扮,崇禎四年(1631年),已破落近三十年并蕩為丘墟的東部園林歸侍郎王心一所有,王善畫山水,悉心經營,布置丘壑,將其重新修復,并將“拙政”改名為“歸園田居”,取意陶淵明的詩。
康熙十八年,為蘇松常道署。乾隆三年(1738年),蔣棨接手此園,并將園中規模略做更改,東邊的庭院切分為中、西兩部分。
咸豐十年(1860年)太平天國運動時期,忠王李秀成曾以此園當做蘇州的重要基地,改之為忠王府。
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富賈張履謙接手此園,改名為“補園”。當時拙政園的腹地縮小到1.2頃,張履謙大舉裝修了相當多細致部份,因明灶此奠定了拙政園今日之基礎。
拙政園,建于明代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它第一位主人是當朝老散納御史王獻臣,是一位直言敢諫,不討皇帝歡掘臘心而辭侍沒官返鄉的官員,不滿朝廷,遠離皇宮,為此園取名“拙政”,是取晉代文人潘岳《閑居賦》中“筑室種樹,灌園鬻蔬,是亦拙者之為政也”之意而命名。自己歸隱田園,自耕自食,不失為笨拙人的處世之道。長期隱居此園。
以上就是蘇州拙政園的歷史簡介的全部內容,蘇州園林的拙政園簡介 拙政園位于古城蘇州東北隅(東北街178號),是蘇州現存最大的古典園林,占地78畝。拙政園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紀初),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是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全園以水為中心,山水縈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