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嘉慶皇帝知乎 如何評價嘉慶皇帝 嘉慶如何 嘉慶是個怎樣的人 嘉慶算是個好皇帝嗎
嘉慶皇帝是一位很保守的皇帝,他作為守成皇帝沒有問題,但是在國家國力日益衰落時,卻創新不足,無法改變這個局面。
是個好皇帝嘉慶皇帝一生給自己過生日,一共就過了一次,花了些銀子,還特別心疼。平時很節儉,為了減免一半老百姓的賦稅。
我覺得如果放在穩定的社會下,是個兢兢業業的好皇帝,但是在當時各種問題頻出的狀態下,反而顯得他是那么的平庸,沒有康熙的遠見,沒有雍正的狠準,也沒有乾隆的乾綱獨斷。誅和珅,表面看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可是就算現在也沒有多少人會覺得這其實就是一個錯誤的開始,不是說和珅不該殺,而是殺了之后沒有一個能臣能夠代替和珅,而且當時和珅經營著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用現在的眼光來看,當時3億人口,各地方農民起義,明顯就是人口過多,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失業率太高了,而和珅的商業帝國是吸收了一部分的剩余勞動力,其實某種角度來說還有積極意義,但是隨著嘉慶對這些商業店鋪的查封,類似當年中國的下崗大潮一般,在本就過剩的勞動力上,再次提高了失業率,所以最后導致農民起義越來越多也就不為過了,其實縱觀歷史,每個盛世之后都是會有起義的,那就是因為和平發展后人口幾何式增長,在古代重農抑商的狀態下,是沒辦法進行處理的,只有靠戰爭來消滅多余勞動力。但是嘉慶沒有看到這個歷史規律,反而加大了閉關鎖國,在人口極度過剩的情況下,還不許開通貿易。那多余的人口自然就要造反啦。而關于貪污的問題,在馬嘎爾尼的報告中可以了解到,由于康乾雍的國際貿易,大量白銀流入,造成物價飛漲,但是官員的工資卻沒有漲,在當今,大家都知道這必然會滋生貪污,而嘉慶作為一個皇帝,卻沒有看到本質問題,而是一味的守城,所以說因為嘉慶的管理,進一步使得后世的滿清再無回天之力了。
談不上好也說不上差,嘉慶帝只是平庸的好人。
面對乾隆末年危機四伏的政局,嘉慶帝打出“咸與維新”的旗號,整飭內政,整肅綱紀。
誅殺權臣和珅,罷黜、囚禁和珅親信死黨。詔求直言,廣開言路,祛邪扶正,褒獎起復乾隆朝以言獲罪的官員。詔罷貢獻,黜奢崇儉。要求地方官員對民隱民情“纖悉無隱”,據實陳報,力戒欺隱、粉飾、怠惰之風。
但其對內政的有限整頓,未能從根本上扭轉清朝政局的頹敗。
在全面盤點嘉慶皇帝的統治時,歷史書給出的詞匯是“嘉道中衰”,他二十多年的統治,前面連著“康乾盛世”,緊接其后的,則是“鴉片戰爭”。
正是在嘉慶皇帝的統治下,大清王朝完成了走向萬劫不復的衰敗的關鍵幾步:腐敗之癌由乾隆晚期侵蝕到國家肌體的幾個重要器官,演變成了嘉慶晚期的淪肌浹髓,全面擴散。
國困民貧交織在一起,大清帝國已經被掏空了精華,成了風中之燭,所以在他之后,昔日不可一世的大清帝國才那么容易地淪為任人宰割的對象。
這個辛苦了一輩子的皇帝,后來是作為一個徹底的失敗者進入了歷史。
擴展資料
嘉道中衰:
嘉道中衰是指清國經乾隆后已經開始走下坡,吏治敗壞,武備廢弛,國庫空虛。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朝在與英國的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戰敗,開啟西方殖民主義侵華之序曲,國勢進一步衰退。
嘉道中衰影響:
乾隆末期以后,“盛世”之謂已徒有虛名。封建統治的腐敗沒落,預示著清皇朝日漸衰落的命運。封建統治的腐敗沒落,激化了國內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乾隆朝末期以后,農民革命的烈火迅速燃遍了大江南北。
白蓮教川楚陜農民大起義,從嘉慶元年開始,歷時九年,使清廷耗銀二萬萬兩,嚴重地打擊了封建統治。
參考資料:—嘉慶
嘉慶很憋屈啊!只見過兒子坑爹的,沒講過爹坑兒子的!
在乾隆在位的三十八年,他偷偷立了嘉慶為皇儲,后又在五十四年的時候,把這位兒子封了嘉親王,終于在乾隆六十年,乾隆才正式公布他的身份,立嘉慶做了皇太子。
雖然他名義上是皇帝,其實掌握實權的并不是他,還是他的老爹,太上皇在背后掌握著真正的實權。再過了四年,他爸太上皇去世,嘉慶這個皇帝才有了真正的實權。
那個時候已經是乾隆末年了,剛掌權的嘉慶面對危機四伏的局面,打出了維新的旗號,整頓朝廷里貪污腐敗的官員,整理嚴明紀律,后來不僅把這些庸官換了,還把一些手握重權心思不正的官員也一同打下。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殺和珅了,這個大貪官一倒,嘉慶狂賺一大筆啊。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啊!
不過,雖然他做的這些,讓朝廷內部確實有了新的面貌,但背地里,那些不正勢力依然根基穩固,他的這次整頓,未能正真的清楚朝政的頹敗。在他整理朝廷內部的同時,平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不少的農民起來反抗,與國家的軍隊打了不少仗,讓清的統治力量受到了削弱。
這都是他爹老乾隆給扔下來的爛攤子!
起義軍一波接著一波,清朝的軍隊不僅要對抗虎視眈眈的其他國家,還要安撫殲滅內部的矛盾。在對外的交流中,因為常年采取閉關鎖國態度,讓清朝對外來的時候,一直保持高度警惕。他主力禁止國外販賣鴉片,雖然私販們生生不息。嘉慶二十一年的時候,拒絕了英國提出的外交建立,英國還不止一次提出讓他開通更多的通商口,還要沿海島嶼的土地,這些條約也一一被嘉慶否決。后來,各種內憂外患讓嘉慶無法逆轉局勢,清王朝的敗落也是在嘉慶年逐步形成。
按這段歷史來說,嘉慶皇帝也并不是一個昏庸的皇帝,他只是能力不夠,清朝的頑疾已經根深蒂固,他力不從心啊。